第四章 为了将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大为才见过徐光启一面,但还是十分佩服他的才能
“徐先生,不知道你可见过此物。”大为知道徐光启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正苦于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第一个目标大为拿出了从原来时空带过来的玉米和土豆。
徐光启拿起大为那拿过玉米和土豆,仔细的观看后,说道:“王爷,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两样东西应该是玉米和土豆,在有些地方也把它们称为蕃麦和洋芋,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原来中土所有。听说这些东西是从大洋东面的大陆由西班牙人带来,在大明境内也有少量种植,流传不是很广。下官在传教士利玛窦那见过也研究了一阵。不知王爷从何得来。”
“我也是在宫中偶尔看到,好奇就跟皇上讨了几个。徐先生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两样怎么种植。”大为随便找了个理由糊弄过去了。
“没想到这些东西在已经流传到大内了。在下官看来,王爷的这个玉米属于糯玉米......这两样东西都适合在干旱少水的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种植,而且成熟期比水稻麦子的成熟期要短,而且对土地肥力的要求并不是太高用人畜的粪便即可,可广泛种植。如果培育得当一年可收获两季。”
听到徐光启的详细的介绍,大为对自己的第一步有点信心,如果一旦种植成功就可在封地内大面积的种植,并逐渐推广,为将来干旱的到来做些准备。
“不瞒先生说,本王来到封地正是为了这两样东西而来。俗话说‘名以食为天’,先生设想一下,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干旱的话水稻麦子歉收,此两物不正是最好的替代吗。虽然时下的年景还好,但也应该防患于未然”大为慢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徐光启以前也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听了大为的一番话后也觉得很有道理,更对大为小小年纪就知道忧国忧民感到十分的佩服。
“本王虽然有此想法,但缺乏经验,不知道先生可愿意帮我。为我大明将来有可能的大旱做些实事。先生如果答应,本王绝不亏待。”说完紧紧盯着徐光启。
从大为的眼神中徐光启看到满眼的真诚和自信让他无法抗拒。徐光启一直以来都想做些实事,空有一身的才能却不施展的空间。一个王爷都可以放下身段做一些看着低微但或许有一天会为万民传颂的事情。他徐光启也是出身农民家庭,对农事并不排斥相反很感兴趣,虽然王爷说的事情并不一定会实现,但总比自己呆在天津无所事事要好。
“要是王爷不嫌弃下官才疏学浅的话,下官愿意和王爷做件实事。”徐光启一番深思熟虑后答应了下来。
大为没想到徐光启这么快就答应了下来。“好,徐先生大义。我相信,总有一天大明的百姓会谢谢徐先生,徐先生的大名也一定会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不敢当,只求多做些实事不至于虚度此生。”
大为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得到徐光启的认可,原以为怎么也要费一番口舌。难道自己也有了传说中的王八之气?大为在心里YY了一下。
“说干就干,明天我们就开始行动。现在种这两样东西还来得及,老王,你安排一下。”大为深怕徐光启会反悔。
————————
“听说了吗,天津来了个小王爷。”一个庄家汉蹲在村里的石磨上对别人说。
“可不得了,听我那侄儿说,小王爷在路过盘山的时候顺手就把那的土匪给剿了。”
“我早就知道了,不少人被抓去了辽东。”
“那些跟我们不搭尬。我们的田现在归小王爷了,以后就要向他交租,也不知道要交多少。”蹲在石磨上的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想说的,同时这也是大家心里最惦记的问题。天津这靠海土地不是太肥沃,出产的也少,每年交了租剩下不了多少,加上农闲的时候偷偷的出海打鱼,日子还勉强过得去。如果租收多了这日子就难过了。

“昨天我去城里的时候好像看见以前百总何老三的儿子了。”
“六子,你没看错吧,何老三战死后他儿子不是去辽东顶替的吗,怎么会在天津呢。”
“我肯定没看错,他跟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后面,听别人讲那个少年有可能就是刚来的小王爷。”
这时候一队明军骑马向这里奔来。
“快看,有官军过来了。”一个眼尖的村民指着村口说道。大家都站了起来望着村口。
“不会有什么事吧,二娃,去把里正叫来。”
“知道了个小男孩答应后奔向了村里。
“吁吁——”明军勒紧马绳在村民们跟前停了下来。
“军爷,有什么事吗?”一个胆大的村民唯唯诺诺的说。
骑马明军并没有下马,直接骑在马上趾高气昂的说道:“这里可是何家村,去把你们里正叫来。”
刚才的村民回答道:“回军爷的话,这里正是何家村。里正已经去喊了,马上就到。”
“不知军爷有何贵干,小人何德荣正是何家村的里正。”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在旁人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你就是里正。听好了,明天王爷和几位大官会来这里查看农事,要麻溜着伺候。你们都给我把身上收拾收拾,不许臭烘烘的;各家的屋子里也打扫打扫,说不定谁家祖上冒了青烟,王爷会进去坐坐,不得太过凌乱。回话也小心一点,谁要是有闪失,小心脑袋,听见了没?”
村民们还没反应过来,里正人老了但脑子还好使,赶忙答应着。
“吩咐你们的事情赶紧办。这里是何将军的故里,不能落了何将军的面子。”
“军爷,等等,等等。您老刚才说的何将军可是何可纲。”刚才那个进城的村民在旁边插了一句。
“混账,将军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何将军现在是王爷的统领,掌管好几千人马,以后不得直呼其名,知道吗。要不是看在你跟将军是同乡,非得教训你不可。”
六子连忙求饶“多谢军爷开恩,多谢军爷开恩。”
“事情已经说了,怎么办就看你们自己了。走,我们回去。”说着打马拨转马头,原路返回。
“军爷慢走。”何家村的村民连忙行礼。
看着明军远去,几个辈分比较高的村民说:“族长,你看这事可怎么办。王爷要来了。”
“是啊,是啊,给那个主意吧,族长。”周围的村民纷纷附和,盯着他们的族长。
“静一静。”何德荣用力讲拐杖在地上的拄了拄。“静下来,别嚷嚷,听族长说。”几个辈分高的赶忙安抚众人。
周围渐渐静了下来。“各家主事的都跟我到祠堂议事,其他人在外面等着。”
族长发话了,众人也按照族长的意思齐齐的走向祠堂,带各家主事的进入祠堂后,几个粗壮的汉子关上了祠堂厚实的大门,站在门的两边守候。
“这是可怎么办啊!”
“也不知道能不能商量出什么办法来。”
在外面的村民的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围在一起小声的议论。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