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来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35次列车把他丢在L站后,孤零零地穿过都是丛林。到达指定的地点后银泉宾馆后没有发现前来接应的人。当下办理了入住登记,费劲周折向人打听到了L钢的详细地址。他买了张旅游图,按照图上指出的乘车地点坐车到了L钢的厂门口。
值班的老头看见他风尘仆仆,军人模样,三十左右四十出头,手里还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袋子,神色匆匆行迹十分可疑。“哪家厂子派来的奸细?”老头大喝一声挡住了去路,“站住!哪里来的不速之客,请出示证件,否则搜身检查。”陈继云一愣,“哟,还真的邪门,难道他不知道我是千里迢迢来报到的?啥的没有文明礼貌?还口出狂言。”他心里一直纳闷,利索的掏出携带的证件递了过去。老头瞟了他一眼。“哪里来的?”老头小声的念着军人证上写的地址,明知故问道。“嗯,南方来的,还不错嘛!”糟老头自言自语,鼻子哼哼着。陈继云不吭声,把脸转过了一边。“什么?你竟敢如此傲慢无礼,还不如实回答。你信不信我缴了你的证件,然后抓你去拘留三天?”糟老头唾沫星子乱飞,他个子不高仰着脸瞪着一双狗眼看人。陈继云不想跟他胡搅蛮缠,当下和颜悦色的说道:“大爷,我是来这里报到的,您老人家大人有大量就放我进去吧!”“大爷,谁是你大爷。我告诉你少来跟我这一套,套近乎没门。我是值班的。”糟老头指了指自己胳膊上的治安二字,诡异的问道:“你有烟吗?”陈继云从口袋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敬上。“什么?刚一根就想走人,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糟老头得寸进尺。“全部给你行了吧?”陈继云把烟盒狠狠地往地上一扔径直往里走。“走远点,下次别让我碰见你。”糟老头还是不依不饶。
陈继云找到了设在二楼的人事部。“嘟嘟”他敲了敲几下门。“请进!”里面传来了一个老者浑厚的声音。陈继云推门而进。室内几尺见方,摆设及其简洁大方。雪白的墙上挂着古典的壁灯和吊扇。一位年方六十鹤发童颜的老者正襟危坐正在专心的阅读着一份材料。“你好!”陈继云轻轻地把门扣上。“你好你好!请坐,不用客气!”老者紧紧地握住了陈继云伸出的右手。陈继云及其自然的坐在了他的对面。“我是来报到的,这次我的证明。”陈继云呈上所有的证明材料,“本人陈继云,军人刚退伍不久。”“你的资料我都看了,非常好!不愧是军人。我是厂里人事科的张宝华科长。你先在这里填几张鉴定表,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张宝华收起了所有的材料。陈继云按照他的填表要求认认真真地填写下来。填写完后张宝华领着陈继云先去熟悉厂区的布局。两人绕过厂区直达职工宿舍。工人们还没有下班,偌大的宿舍区内空无一人。“陈先生,这里是职工宿舍区,对面是厂区。你从今天开始就住在四楼108号房。”张宝华跨上了楼前的台阶,用手往楼上一指。陈继云放眼一望,宿舍区内绿树成荫,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这是一栋五层高的楼房,楼内配套设施完善。
“陈先生,请您抓紧时间好吗?呆会我还有个会议要开呢?”张宝华踏上了楼梯口催促道。陈继云只顾着欣赏美景。“不好意思,劳烦您老前来。”陈继云紧跟着上楼。张宝华打开了108号房的门说道:“陈先生,暂且委屈你住在这里,你有什么要求的话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满足职工的住房要求。”陈继云细细的打量了一下房间,微笑道:“厂里对职工如此优待真是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啊。”“那我还有事先走了,你暂且在这里住下吧!再见!”张宝华急匆匆的走下楼梯。

陈继云在房间里四处看看了,觉得这房间的摆设布局还不错,既来之则安之吧。当下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件干净的衣服,正打算再出去看看,适应一下环境。却听到了嘟嘟的敲门声。陈继云轻轻地把门拉开,门外站着一位二十来岁面容姣好的姑娘,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陈先生,张科长吩咐我给您送来的盒饭。请您慢用!”她提起手里的塑料袋子递了过来。“哦,谢谢!”陈继云接过袋子感激涕零的说道。“不用客气,再见!”姑娘满脸堆笑,体态优雅的下楼去了。陈继云的心里直乐,这真是雪中送炭,看来这张科长笼络人心还真有两下子。以前在外边训练的时候,经常吃到盒饭。您还别说这味道还不错。
凌晨三点,陈继云从睡梦中醒来。窗外月光如水银泻地。他拉开那淡蓝色的窗帘,举目眺望夜空,月明星稀。远处粗黑的线条连绵起伏,朦朦胧胧。近处的高楼大厦影影绰绰。夜风起了,凉丝丝的,窗帘微微的摆动。雪白的墙壁上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他返身回到床上又安静的躺了下来,任思绪飘飞。“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想家的时候很美好,家乡柳就拉着我的手,想家的时候有泪水,泪水却伴着那微笑流,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想家的时候啊更想为家做点事,哪怕离家这么遥远这么久。”耳畔仿佛又响起熟悉的旋律。他睡着了。室内暗淡的月光照着他那国字形的脸,脸上显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他在梦里见到了自己亲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抑或是他梦见与战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L钢是国有企业的重点开发项目。陈继云能被L钢录用,可谓幸运之至。当时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急需人才,也急需钢材。而中国人均占有钢材约为25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1992年以后,L钢对装备技术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完善,使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的设备,总体上保持世界一流的水平。至今L钢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占据了中流砥柱的地位。L钢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歌猛进。
陈继云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张宝华让他担任102车间的技术助理,让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和技术员学习本厂最先进的钢铁冶炼工艺和技术,以便迅速的成长为厂里数一数二的技术骨干。
次日,陈继云早早的起床,换上后勤部送来的衣服,吃完送来的盒饭时,张宝华容光焕发的来到他的房间里。“陈先生,早上好!今早先由我带你车间去熟悉一下工作的情形。”他开门见山的说道。“我们现在可以走了吗?”陈继云戴上头盔和手套。“现在马上就走,请您跟我来。”张宝华总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两人边走边谈。宿舍区内人群来来往往,人们涌入厂区开始打卡上班。一路上张宝华总是满脸堆笑的向员工打招呼,而陈继云则感到浑身的不自在。几分后就进入102生产车间,车间里机器轰鸣,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张宝华向102车间主任和技术员介绍了陈继云的来龙去脉,双方各自寒暄后。车间主任刘师傅和技术员李立带着陈继云了解和熟悉车间内的各条生产线作业及其自己所要管辖的范围和注意的事项。刘师傅每到一处都给陈继云做了详细的介绍,陈继云一一的记在心里。车间内的温度很高,看火炉的工人大汗淋漓。火红的铁水从高炉内喷涌而出犹如火山爆发,钢花四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