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未雨绸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番事了之后,刘鹏便又象以前一般终日埋首于吕布的书房之中潜心苦读,平素从不轻易踏出房门半步,吕布眼见自己义弟变得如此的勤勉虽也是感到颇为欣慰,但却也因刘鹏如此终日埋首于书卷当中而日渐消瘦,心中却也是极为的心疼,于是便索性将书房迁至后院花园当中使刘鹏住下,闲暇之时也好能使刘鹏自书房里出来到花园里走走散心
转眼间已是过了新年,这天刘鹏正于书房内看书,忽有一名仆役手捧一张大红请柬来见刘鹏。刘鹏待接过看时,原本却是别驾从事杨大将老母杨氏过八十整寿邀请刘鹏三日后到家中赴宴。那时古人能活七十便已属高寿更何况已是八旬!加之杨大将本人又侍母甚孝,故而,杨大将此番也是一改平日做派广撒请柬,邀请彭城各处官员前来庆贺。
待到那日时彭城各处大小官员俱都前来相贺,而其余境内诸城不能到者也都纷纷使人送来贺礼为杨大将老母祝寿,吕布则更又亲自前来主持,使得当日场面变得更是极为的热闹,令杨大将感到脸上有光。
等得众人俱都依次各自入席初时的一番热闹过后,杨母在二名看来颇为清秀的婢女搀扶之下内堂出来向众人拜谢,徐州诸人眼见杨母虽已是年过八旬,但却仍是精神极为的矍烁,手柱滕杖鹤发童颜慈眉善目,令众人俱都纷纷叹佩不已再待杨母拜谢过厅中众人退入后堂之后,身为地主的杨大将起身又来至众人席前逐一劝酒致谢。
而就在堂中的众人都已是笑闹做一团兴致正高时,已然变得是老成了许多,不再如先一般喜爱与众人笑闹,只是在一旁持盏含笑浅酌的刘鹏忽在无意间转首见及自己下首的徐庶似乎面带了一丝戚色在那里低声叹息。
刘鹏见状不觉有些好奇,当下便不动声色的轻轻将身子微歪至徐庶身旁,低声问道:“今乃别驾杨母寿诞之日,元直(徐庶字)却又何故暗自低叹耶?”徐庶见及刘鹏查觉,当下轻叹了一声放下手中的酒盏,黯然道:“吾自少时犯事离家游学,今已有近十载未曾归矣。家中老母今亦年近七旬,只有吾弟徐康一人侍奉,方见玉圃(杨大将字)家严想及老母,有感于怀,故才~~~”话未说完,一旁原本手持酒盏脸上笑吟吟的刘鹏倏然脸色转白,手上一松,酒盏当的一声坠于案上,溅了自己满襟的酒水。
徐庶见状,不由得心中一惊,以为是刘鹏旧疾复发,便急忙问道:“文龙何故如此?”刘鹏呆坐在那里脑中念头急转,借势朝正一脸惊容瞧向自己的徐庶做色道:“元直此乃不孝也!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元直昔日乃是为形势所迫,故才离家远游,然今早已是事人非天下纷乱,元直却又何故轻弃家中老母仍不复返?刘鹏虽自知浅薄然却亦深知此理。元直乃当世之名士却又何故不知此事耶?”刘鹏的一席话直臊的那徐庶满脸通红无言以对,坐在那里如坐针毡一般,不敢拿眼去看一旁脸上正努力做出一番正容‘义正严辞’的刘鹏。

原本徐庶自到徐州之后,得刘鹏保荐吕布青睐,破格提任选为军师,终可得尝一展自己的胸中所学,本欲待将徐州军务之事俱都一一打理顺畅之后,这才返家去探老母,但不想今日被刘鹏的一番严词责问却也是令素来奉母孝极的徐庶感到羞惭不已无颜以对。
刘鹏见此情形,心中不禁更是暗自庆计,急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今我兄徐州,百姓富庶,民生安乐,元直却又何不便将老母接至,正可于此頣养天养?”“这~~~”徐庶闻刘鹏之言原是极为心动,但又惟恐如今自己不过方来徐州数月便要向吕布告假而引得吕布心中不喜。正在犯豫间,刘鹏已然豪气道:“元直尽管前去便是,兄长处自有吾来为元直说之!”徐庶闻言正合心意,料想有刘鹏代自己向吕布告假自然是毫无问题,于是便忙向刘鹏点头道:“如此便多谢文龙矣,吾明日便向温侯请辞迎老母与吾弟前来!”
于是第二日徐庶便向吕布请辞前往颖川去接老母,而吕布也正因如今徐州军政事务皆是颇为平稳,虽又新近征招了五万余新军士卒,但料想军中有张辽、华雄等将负责操练,想来也是不须劳烦徐庶费神,故而便也极为爽快的答应了。待到临行时,吕布、刘鹏等人亲自出城相送。与徐庶同行的还有被刘鹏事后反应了过来锐意提拔,今已是为军中荡寇都尉的徐盛与十余名化妆做客商模样的刘鹏亲信亲卫。一干人于城门外再三话别之后,徐庶便引徐盛与那十几名亲卫离开了彭城驱马前往颖川。
望着徐庶等一行人绝尘而去的背影,已是变得阴沉了许多的刘鹏脸上露出了一丝常人极难察觉的笑意,虽说《三国》里徐庶因被程昱设计投到了曹营之后,生平未设一计与曹操,但若是就这样平白少了一位如徐庶般的旷世贤才,却也是足以让人感到扼腕了,料想自己此番让徐庶自家中接来老母后《三国》里的那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后世也一定不会再有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