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地方说,杲阳出生在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从小地方说,杲阳投错了地方,如果当年杲阳要是睁开眼睛看一看的话,他保证会立马再钻进去,这是杲阳自己说的这个小地方在一个小城的旁边,这个小城在地图上的大小跟细菌差不多,用显微镜还得用心找,要不然很容易被当作细菌忽略过去,所以这个小城叫小城显得有些大气,确切地说应该叫“微城”。当然,“微城”跟这个更微的小村庄来比,显得更像“真菌”了,顿时就大了起来,这个小村庄的很多人把能够搬到这座“微城”居住当作毕生的梦想。
杲阳的父母也是,常常鼓励杲阳要好好学习,将来转到城里。杲阳这个姓家族遗传的时候没传好,不是“高”偏偏是“杲”,搞得杲阳在小学里被人叫了六年的“呆羊”,初中的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相对高点,不叫“呆羊”了,改叫“羔羊”,改来改去杲阳始终没有进化成“人”。直到杲阳在城里上高中的时候,虽然是个“微城”但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里毕竟不是乡下,城里的孩子也有素质的多,比如杲阳已经不再是“偶蹄目洞角科羊属”动物了,被同学们亲切的称为“睾丸”,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孩子们都长大了,而且杲阳也进化了,虽然只是人身体上的一个部位,但也正向着人的方向发展,长大。
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候,给小村庄吹来了一所小学,小村虽穷,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还有句话是:“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村民们把这两句话组装了组装,成了:“再穷也不能穷孩子。”但小村庄里孩子多的是,一到夏天孩子都满地跑,你追我赶就像是现在的城管追司机,把小村搅得鸡犬不宁。就连横穿村庄的那条河也未能幸免,摸鱼、捞虾就像鬼子进了村。终于有一天河里淹死了两个孩子,起因是一个小朋友向他的伙伴们吹,自己潜水功夫了得,可以和“东海龙王”相比,一个小孩不信,“东海龙王”是神,你头上又没长龙角,肯定骗人。(读啦网)那个吹牛的小孩满怀信心自己比东海龙王还厉害,自我膨胀的就像怀胎十月的太太,于是一头就扎进了水里,除了荡开一圈圈的波纹外,连个泡也没冒。过了一会,水面上连个波纹也没有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小伙伴们都被这位准“东海龙王”的高超技术所深深折服,折服的都忘了把他从水底里叫上来。
最先想起来的是一个小女孩,女孩子就是心细,她说:“怎么还没上来呢?”
一个小男孩说:“别急,人家‘东海龙王’嘛!自然不跟我们小孩一样了。”
“噢,原来他真的是‘东海龙王’转世啊……”那个小女孩喃喃地说。
这时那个不相信他的小朋友也佩服其他来了:“喂,你出来吧,我真服了你了,你可真厉害……”
水里还是什么动静也没有。
“你再不出来我们可就要回家了。”
“你再不出来我们就不跟你玩了。”
看到语言的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心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又一个小朋友心生一计,说:“我扔块石头下去吧。”
那个小女孩说:“你扔块小点的。”
那个小男孩捡了块不大不小的,对着空荡荡的河面大声喊:“你再不出来我就扔了!”声音之大,足可以“喝断桥梁水倒流了”,就是夏侯杰也早该喝出来了,然而人家是“东海龙王”非得用石头砸不可,“扑通”一声石头就扔进了河里。这石头就像刚才那位小朋友跳水一样,也是一头扎进去连个泡泡也没冒。
这下大家都急了,就是“东海龙王”也憋不了这么长时间。太阳已经偏西,余晖照耀着河面,在这个独特的视角,河水变成了一片殷红色,这群孩子同时闻到了一股血腥味,这分明是死亡。
终于一个孩子呆不住了,他说天这么晚了,要回家了,回晚了要挨打。就先丢下众人自己跑了,只留下被夕阳拉长的背影,看来临阵脱逃和看客们并不是浑水一样的社会的“特产”,在这么天真的儿童时代就已经产生了,看来这是一种本能,而且,据说这个孩子将来就是杲阳他爸。

那个小女孩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都怪你,你要是不说他骗人的话他就不会跳下去了。”
那个小男孩不知哪来的勇气,慢慢的往河水深处探去,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种责任,但是在他这么大的小孩心里,或许还没有“责任”这种概念,这也算是一种本能了。
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寒冷包围了他的全身,时间仿佛在他身上流失的飞快,他感觉好像过了好几个小时,尽管他刚下水没有一分钟,他感觉走了无限长的路,尽管他向前挪动了没有几步,他打着颤,上下牙在“咯咯”的打架,然后,他脚下一空,就像坐直上直下的电梯,“咕噜”一声就下去了,又是一圈圈的波纹,不同的是这回冒了几个泡泡,好像在向他的伙伴们告别。
听说这条大河为计划生育的实施打了头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这种贡献是以牺牲两棵祖国的花朵为基础的,代价就是这两家子人要把这条河给填了。这个工程就好比是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需要“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才能完成。
要填河得把孩子捞上来,打捞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为计划生育做贡献的还不是这条河。原来小村为发展经济,建了一个沙场,专门在河里挖沙卖钱,挖出来的沙坑有3米多深,直径刚好容下一个人,要是谁掉进去连挣扎的力气都省了。原本建个沙场是要发展经济,这下好了,政治经济一把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济是要发展的,我国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只是这条河借着沙坑的威风“狐假虎威”,再也没有人敢来这条河里玩了,村里人纷纷对自己家孩子下了禁令,下河“格杀勿论”,谁也不想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贡献了。然而在农村禁止下河就像我国禁止吸毒一样,总会有几个想要为祖国做贡献的,第二年,又淹死了一个。
直到改革开放不久,村子里建起来了个学校,学校是大家共同努力建好的,而孩子是两个人的努力,建学校比生孩子用的力气还多,所以大家把学校当儿子来喜欢。纷纷把自己家孩子关学校里,都说孩子在学校里比在河里放心,所以这群可爱的孩子就这样过早的失去了童心。20年后,那些第一批进入学校的孩子都已经到了领自己孩子进学校的年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也像人一样,从一岁长到20多岁,就算是侏症儒患者也会有青春期,学校也是如此,现在这所小学已经有三层楼那么高了,可谓发育良好。
现在走进这所小学,跟其他学校已没什么两样,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先进单位”,但是这些印刷“先进单位”的单位都不怎么先进,有些早就成白的了,上面的字都看不清楚,像神秘的青藏高原,为这所学校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还有一些一个字印了两遍,而且这些字都亲密无间,亲密的都叠在了一起,难舍难分。还有一些字印刷的都让人家两口子分了居……..但是有一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这个学校是社会主义好青年。
杲阳的童年就是在这所小学葬送的,正如“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一样”,这所学校也逃脱不了黑的厄运,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特有的产物,堪称国粹。乌鸦虽黑,但各有各的黑法,比如小学跟中学就不同了,就像老师都喜欢打人,但小学老师打人跟中学老师大人还是不一样的,小学老师打人专拣着学习不好的、调皮捣蛋的打,中学老师是专拣着老实人大,拣着家长没钱没势的打,像那种他老爸是局长的或者膀阔腰圆虎背熊腰一人可以顶两个老师的,老师们是连碰也不敢碰的,现在的老师就像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欺软怕硬。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