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奇不避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章节更新叶志提出的新计划,对路炯的诱惑很大,他最终还是接受了。
不过他还是责成所有的参谋和几个经验丰富的泊主,一起对这个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叶志主张的是分路夹击。在正面进行强行登6的同时,派出一支分舰队在岛的东面登6。快通过那片草原,一举切断主力当面之敌的退路。歼敌于野。
路炯感觉这个计划风险太大,是因为所掌握的情报实在太少了。他永远也忘不了刚成立军议司时,秦隽扬对所有参谋的忠告:“所有精准的战术打击,都依赖于情报的支持!”
目前踏浪军所有的情报,都是来源于早先捕获的那股“韩寇”和刚扣押的使者。
捕获的那股“韩寇”上岛才数年,而且一直被限制在岛北活动。能提供的情报实在是有限。他们原本对审问那名使者和所带的两名随从寄以“厚望”。然而讯问下来却让人哭笑不得,那二名随从都只会儋罗土话,对他们的审问还需要那使者做翻译。自然没法把三人的口供进行对质了。
路炯再次讯问了那名使者的。那人似乎非常懦弱和恭顺,可谁也无法保证这样的人就不会说谎。更不敢刑讯,要是那使者在重刑之下信口开河,那就更糟了。作为使者,就应该不辱使命!这儋罗使者的低姿态实在是让路炯怀疑。但他只是擅长筹谋策划,缺乏秦隽扬所说的那种“嗅觉”去感觉出阴谋的味道。他只是觉得在那使者谦恭的微笑后面隐藏着几丝狡诈。
“该死的儋罗人!一个个都是阴险的骗子!”路炯带着喃喃的咒骂,重新回到军议厅。
“如何?你们修改的如何了?”刚回到军议厅,路炯就急切地问道。实在是时不待人,舰队只带了一个月的给养。来的路上已经花去了十七天的时间。
“已经修改好了,请大总管定夺!”侍卫参谋长刘庚应声回答到。
“恩!你说说!”路炯也不回座,几步跨到地图前。
“我军的全部楼船和沙船,明日巳时,趁早潮侧敌阵五里,也就是此处。抢滩登6建立攻击据点!”刘庚在地图上指出攻击据点的位置。
“明日的潮讯时辰,不会有问题吧?”路炯问道。
“请大总管放心!如出差错,便斩某头!”一边的林强大声嚷嚷。
“不错!某也原用性命担保!”潭秉文也连忙回答。其余刘文远等几名泊主也纷纷附和。
海水一般是每天涨潮两次,相隔6个时辰左右。**时维持半个多时辰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中间的时间。每天的潮涨潮落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每天会往后推三刻多一点的时间。随着月圆月缺,环而复始。
“恩!诸位如此有把握,那就好!你继续说!”路炯抚慰了众泊主后,又示意刘庚继续。
“那三艘排桨船再带上十几艘游艇、快船护卫登6的船队。其余各船分头搜寻周围小岛,看看能否补充一些淡水。”刘庚说完这句话,看了看路炯。
“慢!”路炯连忙示意刘庚稍停,让自己再衡量一下。
“你等怎么看?”路炯突然转头问诸泊主。
“某等无异见,但凭号令!”众泊主齐声回答。
“排桨船的船快,风向不利的方向就让排桨船去!广船和福船的三桅大船各留一艘,再加上那些游艇、快船足以担当护卫了。”
“如此太冒险了!”
“不可!大总管三思!”
。。。。。。
。。。。。。
那些被俘获的“韩寇”供称,儋罗国的“韩寇”总计不少于三千人。分成数十股,多的三、四百人为一股。少的几十人。“韩寇”的骨干都是以前新罗流窜过来的,有的是劫掠来的新罗人。也加入很大一部分的儋罗土人。“韩寇”的每次劫掠回来都要奉献一部分所得给儋罗王儒李敬山。儒李敬山则根据贡献大小,提供活动区域和庇护。
“韩寇”大多驻于主岛。主岛周边有小岛二十余座,其中几座小岛有水源,有一部分“韩寇”藏身。群寇之间互不统属,以入岛的先后区分亲疏远近。
“韩寇”自然不会等在岛上与“踏浪军”决一死战,应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韩寇”出去“做生意”了。谁也说不清在什么时候,他们会以儋罗援军的面目出现,或者闻风远溃。虽然分散的各股实力并不起眼,但也能给登6战时带来不小的变数。
据俘虏说,曾经看到过别的大股“韩寇”驾驶的“唐船”。但这两天俘获和击沉了不少船,没见过有“唐船”。大唐的造船技术比其他国家高出老大一截。“唐船”上使用多桅多帆,能根据多帆的相互影响,按风向和风力大小随时调节帆的位置、角度和面积。

而且“唐船”用的是硬帆,能利用自身的重量迅落帆,而不是大软帆那样需要众多人力将帆卷起来绑扎在横桁上。还有特有的平衡纵帆,能使风压中心移至桅杆后面而又距桅杆很近,使帆转动时省力。这种帆还能与舵配合利用八面来风甚至逆风航行。
“唐船”的船尾舵、推进橹以及三角帆帆的制式也与众不同,更适合远洋航行。以至“唐船”和其他船在外观上就能一眼辨别出来。到现在儋罗到底有多少船只?剩下的船只都隐藏在什么地方?都是未知。众人的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
“登6船队的安危,某自有计较。全军至少还要坚持三天,淡水已有异味,换水已是拖延不得。”路炯不为所动。
儋罗海岸平直,火攻的那十几艘船应该都是掩藏在岛西、岛南的大礁石后才没有被现的。能藏十几艘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还藏上十几艘的。至于那些6续回来的小股“韩寇”,那两艘三桅大船加上十几艘小船足以应付了。
“你继续说!”路炯示意刘庚。
“第二日!申时三刻前,各船无论如何必须赶回!”
“第三日!五艘三桅船、十艘单桅船,载人二千。必须在辰时前,迂回到东岸。沿乙、丙、丁三条水道登6上岸。”刘庚说完,看可看众泊主。
“只是突击分队主将,还需大总管定夺!”刘庚又低声说道。
“唔?没人愿意领这头攻吗?”路炯一脸轻松地笑问着,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这倒不是,只是林头领和潭头领相持难决。”刘庚连忙笑言。
“阻截火船,却是某闽越儿郎所为!老潭你纵是争得了这功。某等也是难以心服!”林强对着潭秉文嚷到。
听了这话,潭秉文也不由生气了。刚要开口,却见边上的儿子潭遥兴,在不住地朝自己使眼色。
潭秉文楞了一下,顿时醒悟:这林强貌似粗莽,言语间却把话扣得死死的,自己再是不让,倒会惹得大总管不悦。退上一步,反倒显得自己识大体,反而博得好感。
“呵呵!好!早间某和儿郎慢了一步,如今这头功,怎么还好意思与你相争?某就祝林兄弟马到成功!哈哈!”潭秉文言罢看向路炯。果见路炯笑着频频点头,对自己很是赞许。
“潭兄甚是豪爽,倒是某的不是了。待到得胜宴上,自当好生敬上几碗!”林强心满意足之下,自然毫不吝啬地奉上一顶高帽。
“好好!得胜宴上,为林兄弟庆功。自当不醉不休!”潭秉文一脸的,取儋罗如同探囊取物,让厅里的众人大是高兴。
“林头领,某再拨八百的6战都士卒给你,三百弩手、五百砍刀手。你看如何?”路炯连忙打断这两个“老江湖”的话。
“这?!”林强楞了一下,不知道路炯是何意。
“你如何把他们安顿上船,某不管。但必须让他们先登岸。由陈指挥使率6战都率先开路。你率部押后!”路炯又补充道。
“陈指挥使开路之责不轻,可要仔细了。”路炯又转头向6战都指挥使陈步生吩咐道。
“诺!”
“诺!”
两人连忙答应。
“参谋已经测算过,距离约莫四十里。可路怎样,很是难说。如若实在是赶不到,就直接攻击王城!”路炯的手指敲击着地图上标着的儋罗王城说道。
“诺!”
“诺!”
两人又齐齐回答。
“如有意外或变更目标,切莫忘记信号示意!”路炯叮嘱道。
“诺!”林强回答的很是爽快。
“谨遵大总管号令!”6战都指挥使陈步生回答的很是郑重。他这样郑重不是没理由的。
捕获的那股“韩寇”就连岛上大约有多少人口,也只是很含糊地说有几万人。不过这也不能怪这些“韩寇”,只怕儋罗王自己也不一定清楚。
在唐初的记载,儋罗国王自称:国有民八千户。但秦隽扬和军议司众人、出征的诸将判断。根据各藩国虚报的惯例,儋罗的实际户数应该是减半除二。但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加上大量“韩寇”的涌入,应该是减半较为稳妥点。
按一户五人计,儋罗国有人口二万。以岛国蛮夷的生活条件,十抽一丁精壮,那已经是极限了。三千人!最多只有三千成年男子值得武装!再加上一千的专业“韩寇”。一万对四千,这是海州当初决定出兵征讨的先决条件。从岸上驻守的儋罗人数来看,虽和原先的判断有些出入,但差距也不是很大。
但这一切都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计。偏师的危险,实在是难以估量。最新章节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