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世有伯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章节更新天色已黑,海州城内的校军场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可容纳三千余人的西校场内挤满了人。男女老少,军民百姓皆有。这个校场自“归节都”等四都驻扎城郊后,就转交给了户曹。新任命的司户潘汉鼎就时常组织些军汉来这比武,或招些杂耍艺人的来表演,给居民娱乐一下。今晚却是上演直说戏《海州巾帼蒙难记》。讲述的是海州健妇工坊的“义妇”阿韦擒拿刺客蒙难之事。
根据丁松年的安排。“义妇”阿韦的遗体盛殓后,置于参政府公祭三日。工兵营受令于三日之内必须篆刻好牌坊,并于锦屏山腰建陵勒碑。“义妇”阿韦有二个儿子。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都被参政府征为小吏。至于她那四处打散工的男人也被任命为盐场的一名小管事。家里的一个老娘也受有年禄。
就连那不管有没有受到惊吓的二百九十九名健妇,当日工钱也是倍与之。
那些统治阶级眼里的“愚民愚妇”还是那么容易满足,他们被官府的姿态感动了,他们没有去追究任何人的任何责任!
小骂帮大忙!政治和智力的能力各加五分!这是秦隽扬对丁松年的的最新评判。这件事丁松年处理的很完美了。秦隽扬也挑不出任何瑕疵。
丁松年之流是统治阶级蒙蔽被统治阶级的绝佳工具!这是秦隽扬对丁松年的的最新认识。
没人会相信丁松年这样一个积年老吏会看不出那健妇死得蹊跷。可还是毫不犹豫地当场表态,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还企图利用那健妇的死,来大做健妇工坊的招工广告。真是“邪恶”的令人指啊!不过秦隽扬喜欢!
秦隽扬和丁松年、岳星明从西校场回到节度使府。走过议事厅外时,却听得里面大呼小叫的。三人不由一起苦笑皱眉。
“让人准备茶水送到小客厅来。”秦隽扬吩咐身边的侍卫。
“诺!”
“节帅!节帅!且慢行!”
刚准备离开的秦隽扬转身一看,却是书令赵兴丞从议事厅里小跑着出来。
“赵书令有何事?”
“某自掌印以来,各应象而至,窃有所虑。谨条陈节帅所闻。”赵兴丞说罢递上折叠着的麻纸给秦隽扬。
秦隽扬心里有事,也就没马上看。直接交给身后的锦儿。
“甚好,赵令有心了。某甚慰!”看他眼中闪过的一丝失望之色,秦隽扬忙抚慰道。
“不敢,某先告退了!”赵兴丞言罢就回议事厅去了。
掌印以来的赵兴丞总是一脸地憔悴,让秦隽扬有些过意不去。那帮议事的杂碎实在是太会祸害人了。
。。。。。。。。。。。。。。。。。。。。。。。。。。。。。。。。。。。。
小客厅里,秦隽扬看着面前坐着的丁松年和岳星明。
“扩编军情司,你等商议的怎么样了?”秦隽扬问道。
丁松年和岳星明互相看了半天,才由丁松年作答:“岳长史也赞同不扩编!”
秦隽扬一楞,看向了岳星明。岳星明略有尴尬:“某以为参政府诸君说的也有道理,再行扩编确有不当!”
“哦?!什么理由?”秦隽扬皱了下眉。
丁松年站了起来,端端正正地做了个揖,方才说道:“如今的支出,海州已不胜负荷。那些细作、探谍的花费实在太大。再扩编那么多的人数,万万不可!”
这老儿是想在人数上讨价还价?秦隽扬寻思。

“丁仕亮新附不久,掌此重权亦大为不妥。请节帅深思!”丁松年又补充道。
一听这话,秦隽扬就来气。这海州的大小官员有几个不是新附的?这不是就暗喻丁仕亮是降将,不可信任吗?凭什么武将归降就是贪生忘义,文官归降就叫安境爱民?这些个文官都喜欢学魏征这个“纵横家”,总是把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度攻击别人。
秦隽扬对五代的名人映象最深的除了朱温,还有个被称为“骑墙孔子”的不倒翁―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他一生所事五国十帝。儿皇帝石敬瑭要冯道出使辽国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与冯道同时代的人对他就赞誉备至。冯道死时七十三岁,正好与孔子同寿,“时人皆共称叹”。宋初的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
文官可以要女人守贞,武将死节。他们只要劝农耕桑就是大功德。至于为异族耕桑,为异族牧民,那也没关系。可以说科举一开,天下的绝大多数文人都是抱着打工的心态仕官。他们数十年苦读的济世之材怎能埋没?投奔敌国异族的“大才”,从此络绎不绝矣。
“丁仕亮乃军将出身,密侦捕盗恐非其所长。请于参政府另设捕盗司,另择干材以尽责。”丁松年的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唔,岳长史所见呢?”这个建议倒是颇让秦隽扬心动。
“丁别驾所言甚是。风啸子倒甚是干练,只是资历不足。”岳星明回答道。
岳星明推荐的倒是不错。风啸子是游侠出身,当个治安官倒是很合适。就象让招安的盗贼去剿匪,以毒攻毒,效果都是出奇的好。
沉吟了半晌,秦隽扬说道:“让张鼐去执掌捕盗司,风啸子佐之,如何?”
“诺!”张鼐是内卫镇的副将,是秦隽扬的侍卫出身。派他担纲,自是大有用意了。两人都没什么意见。
直到第二天酉时,秦隽扬再次经过议事厅,看到赵兴丞在里面眼巴巴地冲着他望时,才想起他递条陈的事。
回到了书房,却见锦儿坐在他的铠甲架前,用那块棉布擦拭她的两柄匕。那日和刺客的恶战,那两柄匕砍出了十几处缺口。秦隽扬知道锦儿很是心疼。刺客遗落的短剑倒是毫无损伤。当日就把短剑给了她,可她还是异常珍视那两把匕。
“这两把匕送到老孟头那重新打一打就是了!”秦隽扬安慰她道。
“怕是不能同原来一样吧!”锦儿很怀疑那些铁匠的技艺水准。
“他们的水平也大有长进了,可以让他们先打几把试试。”其实锦儿的那两把匕钢火也很一般。但秦隽扬也不好意思当面诋毁她的那两把匕。如果不计代价的话,海州制作武器的钢火应该不会逊于她那两把匕的,但外表也要一模一样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诺!”见他这么说,锦儿倒有几分欣喜之色了。
“赵兴丞的那份条陈呢?都说些什么?”秦隽扬说道。
“儿却是看得不甚明白!”
“看不明白?”秦隽扬大奇,接过细细地看了起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哈!哈!哈!”秦隽扬看完之后狂笑了起来。
哎!人才呀!人才!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最新章节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