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北方的决战(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尼特部造反,皇太极倒还能应付,本来在大汉大军压境,国内人心不稳的情况下,皇太极也需要点这样的“内乱”来聚拢人心,但接着发生的土谢图部袭击正白旗的事却令他始料未及了。
土谢图部在苏尼特部的东南方向,与苏尼特成犄角之势,皇太极为了尽快拿下苏尼特,在出兵之前就遣使照应土谢图汗,并在土谢图与女真之间设下重兵,以防止他们临机突变,本来土谢图汗诚惶诚恐表示支持皇太极惩戒苏尼特部,谁知这些话不过是托词,私下里土谢图汗早已遣兵北上在正白旗攻打苏尼特的路上设下了埋伏。
土谢图部造反也不可怕,皇太极在他们身边设置的镶红旗都统是岳托,也算是精锐之旅,一举攻入土谢图完全可以杀掉土谢图汗,压服其众,可是麻烦就出在这里了,蒙古族是游牧民族,并没有特别固定的居所,土谢图汗这次突然起事把“宝”都压上了,骑兵一动,大部部众跟着向西北方向迁去,只留下边界上很少的人迷惑女真人。如此一来,岳托得令西进,只能是铁拳打在空袋子上,有力使不出了。
岳托是带兵打仗的老手,而且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一见上当,没等向皇太极请旨,马上放弃追击土谢图部众,率军北进准备与正白旗南北夹击消灭掉土谢图汗的有生力量,然而他来的有些晚了。苏尼特部地骑兵此刻早他们一步从西赶来,反倒使正白旗被围,险些就被包了饺子。
此时的形势很有趣,交战的四支力量从南到北分别是女真镶红旗、东蒙古土谢图部、女真正白旗、东蒙古苏尼特部,双方相互夹击,又相互纠缠,说形象点就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兀良哈三部见有机可趁,马上遣兵东进。将这场本来是女真平叛性质的战争变成了东蒙古与女真之间的民族战争,于是,在女真统治下的其他几个小一些地蒙古部落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皇太极地对立面,蒙古八旗瞬间变成了女真人的敌人。
面对这样纷乱的局面,已在辽北一线布置好的苏靳昆并没有慌着发兵一击,他知道东蒙古和女真对立起来只是后金分裂的开始,只要蒙古人能支撑半年以上。非建州籍的女真人必然考虑自己的向背,到那时出兵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掉敌酋皇太极,使女真族分裂,变回原来部落林立的状态,从此一蹶不振,再难成为大汉的威胁。为此,苏靳昆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个条陈发回了洛阳,这份条陈的大意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汉军保持不动,尽量脱离与八旗的接触;其二,以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诱使蒙古人与女真人长期对攻,以削弱他们双方的力量,同时促使女真分化,为以后大汉直接统治创造最良好的环境;其三。大汉驻扎苦夷岛地两万军队从黑龙江口登岸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是因为皇太极在女真北境苦夷人地区的统治比较薄弱,苦夷人至今还私下自称大汉子民,所以给他们一定支持,他们必然停止观望扯旗造反,同时女真人与蒙古人打起来,罗煞人必然趁机南下占领战略要地,大汉军队控制女真北境也可以防止罗煞人的南下,以免在未来与罗煞人的冲突中处于被动。
条陈到了御书房,陈鑫顿时拍案叫好。这个苏靳昆何止是个将才。完全可以称得上战略家,他的目光并不仅仅停留在怎样分裂女真。怎样消灭皇太极上,而是放眼长久,为未来地直接统治创立最佳的开局。
“王爷,还是你的眼光好,这个苏靳昆平时不哼不哈,倒真是个人才。你保荐的好,应当记一大功。”在七大议事大臣面前,陈鑫“狠狠”的表扬了七王爷一顿。
七王心里不免发虚,在当时派将时,他是希望陈森去的,但是马树华一句“派宗室将领”的话就把他的想法堵回去了,七王平素就谨小慎微,生怕给人造成权臣的印象,所以当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改口支持苏靳昆为将出征。从现在的情况看,当时地犹豫做对了。
“臣不敢。这是苏将军有才有能,也是皇上用人得当。臣看苏将军地条陈把各方面的事都考虑周全了,只要不出漏子,大事必可成。”
“好了好了,王爷不要这样自谦,千里马日行千里,也得有伯乐才能让他成为可用之才。哈哈哈……”陈鑫突然想到了什么有趣地事,顿时笑了起来,“苏靳昆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居然把咱们余贺伦余大将军也提溜出来听他命令了。余将军的年纪只怕比苏靳昆大了得有一半,而且还是伯爵,要是看了这份条陈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余大将军和苏将军都是国之良将,惺惺相惜,都是为国的。”史景隆慌忙接道,余贺伦是他顶着七王爷的压力举荐上来的,现在余贺伦正在风头上,他史景隆也有面子。
“史景隆说的好,军威震天下不是用嘴说说就行的,得要为将者不惜命才行,为什么不惜命?说白了还是为国。”陈鑫欣欣然的说道。现在军中兵强马壮,将领充足,将领里老一班的孙起良、姚徽,中间一班的马树华、余贺伦、郑纪,年轻一班的苏靳昆、陈贵、陈森都可以挑大梁,而且下面还有许多渐渐成长起来的中下级将领,已经形成了军队新老传承的局面,也就是说几十年内大汉不愁没顶天的栋梁,这个局面当真来之不易,当初要没有对军队大刀阔斧的改革,许多人将会空有一身本事却终生无用。相对军队的生龙活虎,比较稳定的文官体系却还有许多不尽人意处,看来等北边的事安排稳妥后,就得对文官体系好好的整顿整顿。想到这里,陈鑫下定了决心。
“不说这些了,苏靳昆的盘子铺得很大,各方面的事都要考虑,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咱们集思广益。”
“苏将军所说的我军不动似乎还有些不稳妥。”七王爷作为首席大臣,理所当然的第一个说了话,他先跳了个苏靳昆不成熟的地方,“我军不是不动,而是佯动。为了给苦夷岛水师登岸减小压力,南边必须动起来吸引皇太极尽量多的人马。这事可以知会苏靳昆和郑纪,让他们继续北压,做出将盛京南边地方控制在手里的姿态,盛京是皇太极的根本所在,要是丢了盛京,他们的人心就乱了。必然促使海西女真投向大汉,皇太极要想防止这一手,必然把主要兵力放在南边,但大汉没宣战,他是不敢乱动的,打起来的话,女真南边西边都受敌,他怎么受得了?最终还是会人心离散。如此一来,水师登岸已成定局,南北合围一成,皇太极就成瓮中之鳖了。”
曾楚卿爱显摆有时候到了逞能的时候,见七王爷说成这样也插上了嘴:“王爷说的有道理,不过皇太极打了一辈子仗,这些虚虚实实的事他恐怕很容易就能看破,若是他不调兵到南边来,这些计划恐怕就要落空了。”
“他不调兵就是傻子了。”七王爷不以为意的看了曾楚卿一眼,对于这些得宠的文官,给他们解释打仗的事纯粹是找罪受,“所谓虚则实之,皇太极要是不往南调兵,苏靳坤、郑纪这个‘虚’就会变成‘实’,到那时皇太极就得眼睁睁的看着盛京落到大汉的手里,到那时再来救,便会顾得了南顾不了北,更加得不偿失。”
“这些事你说不上话。好好听着就是了。”陈鑫乐呵呵的看着曾楚卿道,也不管他受得了受不了。
“皇上,郑纪在此前已经秘密接触了几个原先海西女真的首领后裔,他们确实有意借大汉之力恢复旧部,但因手中无权,不敢妄动。皇上,臣看这事倒是可以利用利用。”七王爷等陈鑫“训”完曾楚卿后接着说道。七王爷这也算煞费苦心了,把简单的事让皇帝来说,也显得皇帝英明。
“王爷……”陈鑫怪怪的看了七王一眼,接着说道,“他们没权,但在赫图阿的那些海西女真人却有。原来因为皇太极力量强盛,这些人看不上旧主,现在情形变了,他们还能不想办法来抱旧主们的大腿?这事你交给郑纪去办,他有的是主意。”
“臣遵旨。”七王爷颇有些汗颜的答应下来,他心中不免苦恼:这位皇上什么毛病?白送给他的表现机会都不要,干吗那么清高?
“臣倒觉着兀良哈那里不应该给他好处。若是明着帮他们是养虎为患之举,既然大汉天兵已经动了,何必让兀良哈跟着占便宜呢?他们既然敢动,必然有他们敢动的道理,大汉没必要讨他们的好,紧下来的钱做什么事不好?”户部尚书方明德沉思了良久后说道。
“好,方大人说的不错。皇上,方大人的话臣复议。”不大说话的马树华这回接得很快。方明德长出口气,他总算把曾楚卿丢尽了的文官面子又拾回了一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