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荷兰曲线政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翠儿怀孕的事是瞒不住的,即使我不说,史娉婷她们也有知道的一天。
史娉婷并没有因为自己得理就对我进行进一步的“打击”,而是装作去探望翠儿,然后再装作“看出”了翠儿怀孕。于是乎按规矩进封,按规矩在雅翠居增加侍女太监人数,按规矩让司礼监记档观察,按规矩不让我临幸翠儿(但让我不管多忙都要隔段时间去看看她)。并且为了避嫌,每次去看望翠儿,她都拉上孙幽兰和邵芳荷等人,而且对翠儿的膳食严加要求、严加检查,不允许雅翠居以外的人(包括皇后寝宫坤仪宫)擅进饮食。
这些做法不但让翠儿受宠若惊,而且也大大改善了后宫的关系,宫里人都明白史娉婷这样做的苦心,自然多少都有些感动。在这么多人里最尴尬的自然是我,不过好在史娉婷好象“忘了”那件事,从那以后再也没提过,甚至连会让人想起那件事的玩笑话都没说过,这样我才多多少少放下点心来,开始努力尝试如何适应自己即将“升级”的喜悦感觉。
后宫总算没出乱子,外面的事也在发展中,东夷岛方面:朝廷派去的第一批官员很快到位,开始组建官衙,招收衙役乡勇开衙办差、保护地方;第一批五千人的官军火器兵也越海抵达,迅速布防在北部地区,防止大吕宋**队异动,并派人与他们进行谈判,用武力施压和承诺保护大吕宋国在东夷的经济利益软硬两手迫使大吕宋撤兵,以防止在大汉对倭国动兵时出现肘腋之患;东夷岛东海岸的军港也开始动工,并已派人潜入琉球群岛和倭国四国、九州、本州等岛进行秘密侦察。西川方面,援助白利部的粮食、马匹等战略物资已在转运之中,并谴使前往藏巴汗处希望调停他们双方的斗争,虽然我知道此举收不到什么明确的效果,但这个动作还是要做的。
这天早上,理藩院传来了个好消息,尼德兰传教士卢斯特带着一大批西方人回到了京里,并希望面圣。我听到这个消息很有些惊喜,卢斯特这老头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很令我疑惑:我让卢斯特去欧洲招揽人才,他怎么可能只去了一年多就回来了呢?好象这个时代的海运还达不到这个速度吧。不过不管怎么说,卢斯特带回来大批人还是个好消息,于是我让理藩院先将那些西方人安置下来,并让新技局与他们接上头,然后就把卢斯特叫来见面。
接见卢斯特是在御书房进行的,之所以没去惯常的仪泰殿,是因为我没把卢斯特当成寻常西洋人看,而是多少有点朋友的意思。(皇帝宝座最缺的是什么?朋友啊!老外不老外就无所谓了。)
传见以后,卢斯特光秃秃的脑门便先出现在了门口,接着他举一本书册样的东西尽量直起腰走了进来,到了我面前一声没吭先来了个脱帽鞠躬大礼。
“卢斯特先生,怎么一年多没见面,你就这么生分了?”我看着卢斯特的样子不觉莞尔。
卢斯特眼中露出了惊喜,但接着转为严肃:“皇帝陛下,我是代表尼德兰国王陛下向您转呈国书的。”说着话,卢斯特双手平举,将他手里的国书呈给了我,并接着补充了一句,“我已经转译成了汉文。”
这叫什么事,一个传教士突然之间又成特使了,这要是在现代那不是开国际玩笑。
国书上说,尼德兰国王欣闻中国皇帝登基,(这都什么时候的事了?)非常高兴,希望与新皇帝成为朋友,并希望两国可以扩大商贸交易,以下是具体条款云云。
“卢斯特先生,朕让你回佛朗机招揽人才,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你们尼德兰的船难道有这么快?”我没再继续看国书,现在我最感兴趣的是欧洲船舰的速度,根据我的了解,现在大汉最快的海船绕过非洲好望角到欧洲怎么也得一年,如果欧洲船舰的速度当真这么快,我还怎么跟他们争海权?
(注:明初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每次来回约两年,考虑到他每到一处口岸都要做停留,由此可以推算他如果不上岸,到达最远处花费时间应该在半年以上。再考虑到整个明朝航海业并没有太大发展,所以在这时走比郑和多一半以上的海路绕道好望角到欧洲花费时间应在一年以上。)
“皇帝陛下,我并没有回到佛朗机,而是去了爪哇的巴达维亚,见到了东印度公司的人,东印度公司的福摩尔爵士向我转交了尼德兰国王致大皇帝陛下的国书,希望我能为国家做贡献,与大皇帝陛下取得联系。我因为受到了您的委托招揽人才,所以便把在东印度公司的一些人还有些新认识的朋友带了回来。他们都说希望来到美丽富庶的汉国,并很高兴为大皇帝效力。皇帝陛下,他们不一定是技术能手,但很多是从事贸易的,我想皇帝陛下一定需要这样的人。”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占据着东南亚岛屿地区,是荷兰与大汉以及整个东亚地区进行贸易的公司,建于公元1602年,其实就是一个殖民机构,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打的他们,现在明朝没有了,清朝看样子也建不起来了,而台湾也提前被收复直管,那么荷兰人窃据台湾的事应该也要有所改变,然而台湾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这个时代所有在东亚从事商贸活动的国家都梦寐以求的,只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与大汉、倭国、朝鲜、东南亚进行贸易的枢纽,虽然现在大汉在发展海上力量,荷兰人也不会放弃占有台湾的努力。
“噢,你见到了东印度公司的人?他们可是想在东夷中转贸易?”我想到了历史,不觉警惕起来。
卢斯特并不知道我在想什么,颇有些惊讶的说:“皇帝陛下也知道东印度公司?我的上帝,您赐予了大汉皇帝什么力量,为什么他什么都知道?”
废话就免了吧,歌功颂德我还没听够?我略略停了停问道:“福摩尔爵士是怎样跟你说的?”
“是这样的,陛下,本来我到了巴达维亚,想乘商船回尼德兰,但是我听说我的老朋友福摩尔已经继承家产成为东印度公司的股东并来到了巴达维亚,于是我便去拜会了他。我向他谈到了大皇帝的英明和我们的美好友情,福摩尔也是刚到巴达维亚,他得到了尼德兰国王陛下的委托,准备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与大汉皇帝取得联系,商谈两国商贸的事,所以就把这事委托给了我,我是尼德兰人,又是陛下的朋友,很愿意为了两国的友好而效劳。”
这也许是卢斯特的看法吧,不过商场如战场,在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更是实际上的战场,卖不了东西或者赚不到钱财,那就要枪管子说话,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友好问题,要不怎么叫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呢?
“我在回大汉的中途到了福尔摩沙,见到了郝将军阁下。”卢斯特向我详细说起了回来路上的事,“我没有想到郝将军竟然已经带着他的士兵夺回了大吕宋国控制下的福尔摩沙南部,这让我对贵国的海军刮目相看,没想到大汉的海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起巨舰并击败了强大的大吕宋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大汉的造船技术至少在这个时代并不比欧洲差,只要有了足够的财力和发展海上力量的愿望,那么大汉的水师完全可以和欧洲船舰相抗衡。我略略笑了笑:“那么你们尼德兰人对大汉收复东夷有什么看法?”荷兰此时刚从西班牙控制下独立出来没有多少年,所以荷兰人对西班牙人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我知道卢斯特不会说出什么好听话来。
果然,卢斯特鄙夷的哼了一声:“大吕宋国是最没有道德的国家,他们是一群海盗,绝不遵守任何法则,夺得的财物全部送给了他们贪婪的国王,而根本不顾及他们的人民。大汉国就应该给予他们教训,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守规矩。”
你们荷兰人也比西班牙人好不到哪里去。我心中想到,但却没有表露出来:“那么关于东夷,你是怎样看的?”
“是的是的,陛下,我正要说到这一点。”卢斯特态度似乎很诚恳,“我们尼德兰是大汉的好朋友,希望能与大汉扩大商贸。现在东印度公司与大汉、倭国、朝鲜都有贸易,并且在为大汉还有倭国他们做海上货物的中转工作。不过这样的贸易量并不能让人满意,所以尼德兰希望大汉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福尔摩沙建立中转站,这样就可以扩大我们两国的贸易了。尼德兰保证尊重大汉在福尔摩沙的主权,我们只是要一个商港而已,这对尼德兰和大汉都是有好处的。”
果然没出我的所料,在原来那个世界,荷兰之所以侵占台湾,目的就在于以台湾为枢纽垄断中国大陆、日本、韩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现在他们看到大汉的台湾成了一根他们啃不动的硬骨头,便想换个方式来侵略。这换汤不换药的把戏你想瞒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