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吕布离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肃带着礼物,在天龙会众的帮助下,来到吕布军营之外。“速去通报吕将军,有故人李肃求见。”李肃大摇大摆的向看守营门的士卒说道。
“李肃求见!”听到营外士卒的通报,正在休息的吕布心中一动,看向身边的清瘦文士:“先生果然神机妙算,布佩服。”
“那里,那里,是主公早有算计,方才令我前来告之将军。如何取舍全在将军一念之间,望将军三思而行。”
“多谢先生提醒,布心中已有算计。请先生转告二弟,他的心意我知道了。”
文士微微一笑,“那我就先告辞了。”待文士从后帐离开后,吕布面容一整,朗声叫道:“有请李肃。”
手下亲兵将李肃引入吕布帐中,李肃见到吕布,施礼道:“将军别来无恙!”
吕布回礼道:“久不相见,贤弟今居何处?”
李肃答道:“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听闻将军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宝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于将军,以助虎威。”
吕布听到有这样一匹宝马,十分欣喜,出帐观看。果然那赤兔马浑身上下,赤如烈火,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鸣咆哮,有腾空入海之势。看到‘赤兔’如此神骏,吕布大喜。要知道以吕布的武技有此宝马相助,可提升数倍的杀伤力。尤其是吕布乃爱马之人,先前红云的战死,使他悲痛不已,眼下这匹‘赤兔’更胜红云一筹。
吕布回身向李肃拜谢道:“贤弟赐我龙驹,布将何以为报?”
李肃笑道:“我乃是为将军与我之间的义气而来,岂望报答!”吕布当即设宴摆酒招待李肃。酒酣之际,李肃问道:“将军威武过人,又有大败匈奴之功,不知将军现官居何职?”
吕布闻言,脸上微微一颤,“现为并州丁建阳麾下校尉。”
李肃惊问道:“将军有擎天驾海之才,威武之名天下无不敬仰。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为何屈居人下?”
吕布恨声道:“丁建阳有功不赏,朝廷士族更是看不起我等寒门武夫,只叹未逢明主!。”
李肃笑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吕布淡然笑道:“贤弟在朝,观何人为世之英雄?”
李肃肃然道“吾观朝中群臣,皆不如董仲颖将军。董公为人礼贤下士,赏罚分明,必成大业。”
吕布大笑,“贤弟乃董卓说客也。”
李肃也不答话,只是将金银珠宝放置在吕布面前。“此乃董公久慕将军大名,特令我将此奉献于将军。赤兔马也是董公所赠。”
吕布听闻,沉默不言。李肃紧张的看着吕布,等待着吕布的答复。原本自信的心也开始忐忑不安起来,他没有想到吕布的性格会变化的那么大,竟然可以抗拒宝马财宝的诱惑。
就在这时,突然帐外一阵喧哗,随后一人闯进了吕布的军帐。看到来人,吕布、李肃皆是一惊。
“奉先,此乃何人?所为何事?”来者正是并州刺史丁原丁建阳。原来在李肃进营后,就被人发现并告之丁原,而丁原麾下的异人将领听到士卒描述的赤兔宝马的样子,自然明白了来者何人,目的何在。为了保证自己的顶头上司丁原不被吕布杀死,他们立刻将李肃的身份告诉了丁原。丁原听说拜访吕布的竟然是董卓手下的人,起了疑心,赶往吕布的军帐,正好看到吕布军帐外的赤兔宝马,丁原更加坚定了手下异人的告密。
听到丁原的问话,李肃的脸色变的苍白无色。而吕布却面不改色,“大人,这位是我的同乡李肃,现任朝廷虎贲中郎将。此次前来,是送宝马赤兔与我。”和历史上不同,吕布在我的影响下不但没有被丁原收为义子,而且在并州边军中拥有巨大的声望。因此虽然被丁原发现,但却并不畏惧丁原。
丁原看到吕布的反应,以他对吕布的了解,知道吕布如若投靠董卓,不会如此的镇定。因此态度也缓和下来,向李肃说道“原来是虎贲中郎将,将军到我军中,有失远迎。”
“刺史大人太客气了,肃前来是与吕将军一述前情,顺便将匈奴中郎将的印符授予吕将军。吕布接旨!”李肃看到这副情景,知道事情败露,但又不甘心就此回到城中受到董卓的惩罚。将心一横,掏出了李儒临行前交给他的圣旨。
看到李肃掏出圣旨,丁原心中一惊,吕布此时已经跪拜下去,丁原也不得不低头下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吕布前有擒获匈奴单于之功,后又斩杀黄巾贼首张宝,功勋显著,现册封为匈奴中郎将。”

“谢圣上天恩。”吕布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有了这道圣旨,吕布的官职使丁原再无名义命令吕布。丁原虽然心中十分气愤,但却无力抗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吕布将并州军中最精锐的5000并州狼骑转为自己的亲兵。
吕布接旨后,先向丁原深施一礼,道:“多谢大人这些年对布的栽培,今后大人如有所求,布必不推辞。但董将军对布有知遇之恩,赠马之情,布也不好再与之为敌,只有返回并州保疆卫民。请大人不要见怪,使布成为不义之人。”
说完后,转身向李肃略施一礼,“多谢贤弟前来宣旨,替我转告董将军,日后布必不与将军为敌。赠马之情容后必报。”随后吕布召集手下兵马,连夜离开了洛阳,向并州方向疾驰而去。
“什么,吕布率部返回了并州!”董卓听到李肃回来汇报的消息,惊喜交加。
“恭喜主公,大势已定。”李儒向董卓恭贺道。
“那吕布收下主公的宝马赤兔,又接下匈奴中郎将的官职,却不为主公所用,喜从何来?”董卓手下大将之首李催问道,自从被吕布刺伤后,他对吕布的印象就十分不好。对于这次李肃前去劝降吕布,他是持反对态度的。有了李催开头,其他的武将也开始纷纷指责起李肃来。董卓看到手下相互谩骂,心中大怒。
“你们全部住口,听李儒讲完!”
看到董卓大怒,西凉众将惶恐住口。李儒不慌不忙的说道:“虽然吕布未曾归顺主公,但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不会与大人为敌。而且吕布率兵返回并州,丁原一定放心不下。这样并州的军队肯定在这两天内会离开洛阳,到那时仅仅靠卢植城外的军队,如何是我们的对手,朝堂之上还有何人能与主公抗衡。而且如果真的吕布归顺主公,反而更会激发士族们的忌惮,他们会想方设法从各州郡继续调动人马进京。”
听到李儒的分析,众将纷纷醒悟过来,董卓大笑道:“只要我们西凉军团结一致,何惧士族!”
当吕布离开洛阳的消息传到士族耳中后,朝中几位重臣也立刻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没想到吕布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竟然投靠了董卓,现在他率兵离开洛阳,使我们刚刚占据的优势化为乌有。”太尉杨彪气愤的说道。
“要不是丁建阳压制吕布,不肯升他的官职,也不会被董卓有机可乘。”司徒王允有些无奈的叹道。
“吕布小小的一个寒门子弟,未受教化,有何资格立于朝堂之上。还要封他为匈奴中郎将,痴心妄想!”太傅袁隗不屑的说道。
“但是你们不要忘了,就是他击败了董卓,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寒门子弟了。”卢植通过讨伐黄巾军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寒门有才之士。尤其是吕布在他麾下时,作战勇猛。作为一军主帅的他也不禁为吕布立下众多战功,却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而报不平。
“子干,你不要忘了你的出身。”袁隗说道。
“我没有忘记,但现在士族中又有多少人是为官不仁,无所作为。”
“你们不要争了,现在关键是如何面对眼下的局面?”皇甫嵩将两人劝开,肃然说道。
“并州刺史丁原求见。”
“快请!”
“见过各位大人!”丁原向厅中众位朝廷大员施礼道。
“建阳不必多礼,吕布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知你有何打算?”
“太傅大人,我准备立刻返回并州,否则一旦让吕布掌握了并州的兵权,对洛阳的威胁将更加严重。”
“你要返回并州?!”
“是,计划明晚就走,再晚就迟了。”丁原坚定的说道。
看到丁原的反应,几位朝廷大臣都没有说话。丁原的并州军一旦离开洛阳,董卓的兵力将占有绝对的优势,局势对士族将十分的不利。
“看来,我们目前只能与董卓妥协了。”袁隗悲叹道。
吕布的离去,使洛阳的董卓与士族的力量发生了逆转。而且在吕布离开洛阳的第二天,丁原就向洛阳的朝廷大臣提出返回并州。士族的气焰一夜之间便落入了谷底,董卓趁机将朝中数名士族大臣发放到地方州郡。洛阳城中的名门士族更是纷纷离开洛阳。最终处于劣势的朝廷士族大臣终于妥协,答应了董卓大部分的条件。
董卓就此占据洛阳,掌握了朝堂上的大部分权利,成为一代权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