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宋哲忙奠基,北海得幼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哲现在20级,基本参数如下:
姓名:宋哲
民族:华族
出生地:夫余
身份:中国汉朝官吏
职务:东北威武校尉
等级:20
声望:18000
力量:88
耐力:80
智力:80
政治:80
统帅:80
魅力:100
幸运:随机
宋哲感觉自己很幸运,每升一级,正常应该是1到2点的属性点增加,他竟然每次都加2点。到现在已经增加了40点属性。他根本没有参照论坛里玩家讨论的加点方式进行配置,全看自己好恶。但是由于他的基础属性相对较高,所以与其他玩家相比数据并不低。而在魅力一项上,应该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了。
许延东在知道宋哲的属性点之后也是大发感慨,说宋哲变态,怪不得能得到诸如张辽、荀彧等超级NPC的青睐。当初他拜王越的时候要是有宋哲这属性,肯定能轻松做正式弟子,现在也不用管宋哲叫师兄了。
两人在王越的悉心教导下,武力突飞猛进。《三国志》相比其他游戏在人物获取经验值方面渠道设置较多。哪怕是在练习武技的时候获得领悟也能获得相当丰厚的经验。宋哲两人跟着王越学习,所谓名师出高徒。不但掌握了大量的高级功法,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和对练,还自行领悟了一些技能。王越府中有不少的练武器械和练功木偶,两人每日摸爬滚打的,级别也在不断的提升中。
八天时间,宋哲就升了两级,这回他把这4点都增加到了武力上,现在跟37级的许延东比在力量上只差了4点。达到了惊人的92点。在22级就能有如此高的攻击力即使在NPC当中也很少见。
王越对宋哲赞不绝口,夸他是练武的奇才。宋哲惭愧不已,但心中也不无骄傲。父母给的身板不错,自己后天努力也是属性高的原因。即使现在一有空闲,他都会在自己家的小健身房里打打沙袋,练练力量,在跑步机上跑上十几公里。
现在宋哲已经学到了王越传授的“混元一气功”、“排云掌”、“流云剑法”、“踏浪步”,老王越还把自己当年搞到的“惊天枪法”秘本交给了宋哲,他专心研究剑道,没有去研究这个马战技能,便宜了宋哲。然后再由宋哲教给师弟许延东。两人非常投缘,现在已经跟亲兄弟相仿。
以前许延东跟着王越也学了些功夫,但是要吗没有学全,要吗是比这些功法低一两个档次的。经过这次学习,他的武力提高的飞快。宋哲跟他过招,勉强能顶过20招不败。看来等级和属性点分配也是大有学问啊。
在许延东的帮助下,宋哲逐渐修正自己加点的问题。在第30天的时候,级别已经达到了30级,力量已经达到了100点,耐力88点。跟许延东拆招时也已经达到了100招不败。
在6月25日这天上午,王越将两人叫到厅堂,告诉两人该教的都教完了,武技的高低全看两人今后的磨练了。宋哲两人赶紧拜谢师傅,并提出要马上赶回东北,请师傅在适当时候到东北汇合,王越满口答应下来。
在宋哲练武的这段时间,江婈儿总是在宋哲离开王家时缠着他,要他带自己到洛阳各处溜达,有好玩的就要宋哲买给自己,有好吃的,就要宋哲陪自己吃。往往把宋哲搞的筋疲力尽才回得月楼休息。她是开心了,宋哲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地狱里挣扎一样。
战就战在这期间经常向宋哲汇报东北汉部的情况。10日前荀彧已经举家迁至哈尔滨,荀攸和戏志才没能跟他同去。荀攸已经投奔了袁氏,戏志才暂时还不想出世,仍然留在了颖川。郭嘉与母亲荀张氏跟着荀彧一起去了东北。虽然没能得到另两位大才,但是对于宋哲来说,荀彧与郭嘉的投效对他来说已经开心不已了。那两位将来再想办法吧。
灵帝已经派人来催促宋哲几次了,要他尽快扫平东北,归附大汉。宋哲已经回复汉帝,6月底出发回哈。灵帝无奈,只好听之任之。毕竟学得一身武功,对于统军大将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宋哲现在的功力跟张辽比还差一些,但是跟一般武将比起来已经胜算极大了,该是回东北掌控全局的时候了。
虽然在现实中骆云和欧阳敏两人经常到宋哲家探望他,但是宋哲每天在游戏的时间毕竟很长,两人都强烈要求宋哲尽快赶回去,以解相思之苦。
6月26日,宋哲赶到皇宫,跟灵帝辞行。灵帝要他尽快掌控东北,也好给他逐渐萎缩的金库多收些金币回来。
当天下午,宋哲就起程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去张让府上拜访,十常侍这个烫手的山芋是不能随便碰的。他只是让战就战送去了厚礼进行答谢,自己却坚持没有出面,怕寒了天下英雄的心,今后再没人投效他了。张让虽然气愤,却又暂时奈何不了他,只好由着宋哲。

宋哲等人一路平安的到达了幽州。宋哲很想去青州北海国拜会管宁,跟许延东商议,这兄弟也赞成,众人便改道向东,奔向北海朱虚。众人根本不用到处打听,只问了个路人,就找到了管宁的家。
来到管宁家门外时,虽然宋哲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低矮的茅屋,木制的栅栏,连个门都没有的院子,宋哲很是吃惊。但回头一想也就释然,史书上说过,管宁家里很穷,而且他十六岁时就死了父亲,亲戚朋友可怜同情他,赠送了许多财物让他葬父,可是管宁一文不取,只凭借自己的真实财力安葬了父亲。而他本人却不是迂腐的人,常常一边读书,一边劳作,所谓知行合一。讲究修身养性。
进了院子,宋哲等人在房中没有发现管宁,绕到后院才看到管宁正在院内给农田除草。此时的管宁25岁,他身高八尺,长了一副好须眉,相貌不错。宋哲站在那里一直等到了日当午时,管宁才放下锄头走出农田。宋哲见管宁看向自己,忙施礼道:“管先生好,我是东北的宋哲,对先生大名仰慕已久,盼能与先生一叙。”
管宁淡淡的应了一声,请宋哲进了茅屋。
两人在简陋的茅屋中分宾主落座后,管宁说道:“您可是东北威武校尉宋哲宋大人吗?我一个穷酸书生能有什么才学,宋大人怕是要失望了。”
宋哲忙说道:“管先生饱读诗书,才名播于万里,乃是当世智者。如今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纷乱将起,作为大汉官吏,我深感惭愧,盼能早日统一东北,归附大汉,给广大黎民百姓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减轻百姓们的苦楚。现在方略已定,成事在即,急需如先生般施政高才辅助,还请先生出山,为天下苍生计,不要推辞。”
“东北荒僻之地能给百姓带来多少福音。宋大人是在愚弄学生吗?”管宁冷冷的说道。
宋哲慨然站起,说道:“东北之地绝非什么荒僻之地,那里的黑土地极其肥沃,庄家极易成活,且产量巨大。我们已经种植了数万亩良田,秋收时至少可以出2000万斤粮食。等东北全境并入大汉管辖之后,种下亿万亩良田,滋养亿万人又有何难。中原地区眼看战乱将起,有先生辅助,我们肯定能尽快收拢东北各地力量,集中全力搞好农业建设,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能少死很多人。还请先生三思啊。”
管宁也站了起来,跺了几步,说道:“荀文若前些日来探我,说你有王者之气,爱民如子,虚怀若谷,谦逊有礼,今日得见,似乎不假。不知宋大人之志如何啊?”
宋哲慨然说道:“我是大汉的臣子,这一生将为大汉社稷鞠躬尽瘁,御外敌于边疆,振大汉之雄风;为黎明百姓排忧解难,大力发展经济,解苍生之疾苦。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看着宋哲坚定而沉凝的表情,管宁脸上逐渐漾起了笑容。说道:“大人没有割据称王之心?”
宋哲怒道:“我虽然是个异人,但同样也是大汉的臣子,怎么能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此生生是大汉的臣,死是大汉的鬼,决不划地割据,自立为王,让天下人耻笑。”
“好,我管幼安终有得遇明主的之日啊,天可怜见,十余年苦读只为今朝得偿夙愿,请主公不要怪我刚才怠慢,幼安不愿辅佐欺世盗名之辈,不愿为虎作伥,为害苍生。今日有幸追随大人,幼安愿一生侍奉主公,效犬马之劳。”说着倒身便拜。
宋哲哪能让如此大贤给自己下跪啊,赶紧伸手搀扶,口中说道:“能得先生辅佐,我如久旱逢甘霖啊。东北归汉可期,天下苍生有幸啊。”
有了管宁的加盟,宋哲现在可以说文武齐备了。管宁的施政能力和方正的人格正是宋哲所需要的。在管宁的参与下,东北的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将不再有任何死角。有他坐镇后方,宋哲对外族的征伐将再无后顾之忧。洛阳之行,在文臣选用方面,宋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现在还看不出管宁的办事能力到底如何,不过宋哲相信,管宁绝对是有真材实料的,在自己和众多玩家的帮助下,管宁的能力将取得更全面的提升,这个总理型人才,终于肯为自己所用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