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同盟旗舰列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址链接:
埃阿斯(Eias)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同盟军埃阿斯级大型旗舰的首舰,该型战舰自上一代阿空加瓜级旗舰改造而来。舰首主炮40门,在后期的改装中将主炮的最上一排左右两边各一门炮位修改为主炮瞄准用的测距仪。与同级其他战舰不同在于舰首两侧上方有一个没有包复装甲的地方,而且涂装是金黄色,这在以军绿色为主色调的同盟军战舰中显得尤为突出。本舰为宇宙舰队司令长官罗伯斯元帅在任时的同盟军舰队总旗舰,之后成为库布里斯中将的同盟军第一舰队旗舰。库布里斯中将转任后由派特中将继任第一舰队司令,而埃阿斯是否还继续作为旗舰存在争议。
库·赫林(Ku-Horin)
舰体全长1157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1m(含天线),舷号0301,乘员1227名。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3号舰,和同级其它战舰相比,本舰舰首主炮数量较少只有30门,同时动力部也做了轻量化处理,从而整体减轻了不少重量,所以在使用相同的动力装置的埃阿斯级中航速最高。
本舰于782年3月海尼森第二船厂竣工,同年3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三舰队担任旗舰。796年8月参加帝国领进攻作战,同年10月12日在瑞金古星域会战中与帝**瓦列舰队交战,本舰遭到中弹后偏离航线的僚舰撞击,共同坠毁于附近的小行星上,舰队司令路菲普中将随舰战死。
利欧·格兰特(RioGrande)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05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4号舰。早期建造的埃阿斯级都有共同的特征——舰首部较长,其内藏的中子光束炮加速器以现今的标准来看效率有些低。
本舰于782年5月海尼森第二船厂竣工,同年6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五舰队担任旗舰。分别在在785年、790年、796年经过三次改装。本舰经历过凡佛利特星域会战、第三次迪亚马特星域会战、亚姆力扎星域会战、兰提马里欧星域会战等诸多大规模战役。796年11月1日舰队司令比克古上将升任宇宙舰队司令长官,本舰也随之成为同盟军总旗舰。800年1月16日在马尔·亚迪特星域会战中被击沉,同盟军宇宙舰队司令长官比克古元帅、参谋长丘吾权上将随舰战死。
佩加蒙(Pergamonn)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06,乘员1226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40门
12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24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24门
12cm口径轨道炮8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36艘、空天飞机6架
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5号舰,原本预定于782年末竣工,由于要对首舰埃阿斯在试航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修正,工期推迟到783年6月才正式竣工(海尼森第一船厂)。本舰的外形、构造及武器配备可称得上是埃阿斯级的标准型,其基本设计在以后的生产中继续得到沿用。783年6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六舰队担任旗舰。789年6月改装升级。794年3月24日在凡佛利特星域会战中与帝**交战,受到轻度损伤。796年2月11日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中被敌舰队包围,舰队司令幕亚中将拒绝投降,随后遭到敌舰齐射爆炸沉没,幕亚中将、参谋拉普上校随舰战死。
帕特罗克罗斯(Patroklos)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舰体高163m(含天线高358m),舷号02,乘员1226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40门
12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0门
12cm口径轨道炮2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36艘、空天飞机4架
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6号舰,沿用了佩加蒙的基本设计,两者外观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舰桥部侧面上前方的炮座数由30门减为6门,而推进部侧面上方的炮座从20门增至40门,多数同级战舰也按这种方案部署炮座。以这点来说,帕特罗克罗斯比佩加蒙更像“同盟军标准旗舰”。
本舰于783年8月海尼森第三船厂竣工,同年9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二舰队担任旗舰,790年2月经过一次改装。795年9月4日参加列古尼扎行星上空遭遇战,796年2月11日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中受到中创。之后的情况存在争议,一说于796年12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一舰队担任旗舰;另一说本舰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中受伤过重,返回海尼森之后被除籍。
凯兹阿尔克阿多尔(Quezalcoatl)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07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7号舰,远距离炮战型。和大多数同级战舰的外形不同,本舰的舰首主炮部较长,其下沿与中央船体部平直连接。这是由于安装了长炮身的中子光束炮所致,据推测这种主炮的最大射程可达40光秒。舰桥前方安装有射击管制用的大口径镭射测距装置,协助主炮进行远距离瞄准。这里稍微扯开去谈谈主炮,同盟战舰虽然炮门多多,但是最强的舰炮却在帝**阵中。法伦海特舰队旗舰亚斯格利姆就不多说了,那已经不是舰炮的级别而达到小型要塞炮的水准。真正最强的舰炮应该来自于连内肯普舰队旗舰加尔加·法尔莫——4门40cm大口径中子光束炮,最大射程50光秒,远战无敌。对付像同盟军巡洋舰这类小型舰艇,基本可无视其防御一击秒杀!
本舰于783年10月于艾尔根第一船厂竣工,同年11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七舰队担任旗舰。分别在790年、795年经过两次改装。796年10月13日帝国领进攻作战时,第七舰队遭到帝**吉尔菲艾斯一级上将所率领的四支舰队的优势兵力包围后全军投降,本舰也遭帝**俘获,之后下落不明,796年12月1日除籍。
克利什那(Kulishuna)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65m(含天线),舷号08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8号舰,强火力型。本舰于785年3月杰姆希德中央船厂竣工,是在强调火力的设计思想下建造的,舰首主炮60门,左右两舷各设有炮座75门,舰炮火力在埃阿斯级中夸称最强,最擅长近身乱战。为了容纳如此多的主炮和副炮,本舰船体比同级战舰高出一半,舰首主炮部也破天荒的与中央船体同高,其外形从侧面看犹如一堵高墙。总体质量的加大必然导致了机动性下降,克利什那估计是埃阿斯级中航速最慢的一艘。
本舰于784年4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八舰队担任旗舰。790年3月进行了第一次改装,主要强化了防御力。795年4月的第二次改装中,安装了新设计的重力侦测仪,远距离侦察能力得到提高。796年10月16日在亚姆利扎星域会战中,本舰遭到黑色枪骑兵舰队的侧面猛攻,动力部被击中全舰丧失动力,舰队司令阿普顿中将在下达了全体离舰命令后,随舰沉没于亚姆利扎恒星。
盘古(Ban-goo)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65m(含天线),舷号1001,乘员1222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40门
12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80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60门
12cm口径轨道炮8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36艘、空天飞机6架、大型空天飞机2架
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9号舰,被赞为攻防兼备的良舰,强火力型之一。和同为强火力型的克利什那不同,盘古侧重的是导弹攻击,所以舰首主炮没有增加但导弹发射管却是同级战舰的两倍还多(全弹发射,谁与争锋)。中央船体部总高度加大,上下部的侧面增设众多炮座,其两舷的攻击力仅次于克利什那。另外,由于体型庞大,物资承载量较同级高出不少,于是埃阿斯级战舰中盘古首先搭载了大型空天飞机,往返于行星和太空的运输能力得到加强,后期建造的列奥尼达斯便是继承了这一优点。
本舰于784年4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同年5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九舰队担任旗舰。791年10月进行过改装,主要提升引擎推力及更换新型亚空间稳定器。795年2月18日的第三次迪亚马特会战中,船体下部中弹,之后的半年时间一直在船厂修理。795年3月编入同盟军第十舰队担任旗舰。796年的帝国领进攻作战中第十舰队担任先锋,10月12日在行星瑞留根的轨道上与帝**毕典费尔特舰队交战,在补给和兵力均不及敌军的情况下,第十舰队苦战后损失四成兵力战线无法维持,剩余兵力集结一处强行突围,最终有半数成功逃脱。盘古为了掩护舰队留在最后,却因导弹发射管遭到敌舰炮直击,继而引发大爆炸沉没,舰队司令乌兰夫中将、参谋长陈少将随舰战死。
帕拉墨得斯(Palamedes)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09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0号舰,远距离炮战型之一。参考了凯兹阿尔克阿多尔的设计,同样由于安装了长炮身的中子光束炮的缘故,舰首主炮部较长,其上沿到舰桥是平直连接的。
本舰于784年6月于海尼森第二船厂竣工,同年7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十舰队担任旗舰。793年1月加装了镭射测距仪、重力侦测仪等新设备,侦察能力大幅上升。794年3月22日的凡佛利特星域会战中,中央船体遭到敌镭射水爆飞弹直击,中创。修理完毕后于795年3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九舰队担任旗舰。796年参加帝国领进攻作战,10月12日从阿拉维萨星域撤退前往亚姆力扎星域的途中,第九舰队遭到米达麦亚舰队的追尾,本舰全身七处受创,舰队司令亚尔·沙列姆中将重伤,舰队残部在副司令摩顿少将的带领下勉强逃出。由于本舰受到重创,之后的时间一直系留于海尼森第八轨道空港中。
佩伦(Perun)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12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2号舰,远距离炮战型中最成功的一艘,于785年3月尚普儿第二船厂竣工,同年4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二舰队担任旗舰。佩伦参考了凯兹阿尔克阿多尔的设计,舰首采用超长炮身中子光束炮。炮身的延长使得舰首主炮部和中央船体一体化衔接,成为本舰外观的主要特征。793年4月的改装中,船体侧面增设了炮座,两舷火力也相当充实,其射击范围可覆盖周身的75%,无论远距离炮战还是近身乱战都可胜任。如果盘古是“攻防兼备”的话,那佩伦无疑就是“远近皆宜”,不得不说同盟的良将都拥有性能优良的座舰。
772年编成的同盟军第十二舰队是重视火力的舰队,舰队内炮舰所占比例较大,擅长游击作战。参加过凡佛利特星域会战、第四次提亚马特星域会战等重大战役并取得赫赫战功,但是796年10月13日的帝国领进攻作战中,第十二舰队在勃鲁索伦星域陷入帝**鲁兹舰队的包围,编制为12600艘的第十二舰队战斗至旗舰以下仅剩8艘护卫舰,舰队司令波罗汀中将自杀身亡,参谋长可那利少将率残部投降,本舰和幸存战舰均被帝**俘获,之后下落不明,796年12月1日除籍。
列奥尼达斯(Leonidas)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04。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3号舰,中期建造型的代表舰型。本舰配备了FTL超高速通信装置(见动力部上方的三叉状天线),另外中央舰体部下方也有增设的天线,因此通讯、侦查机能得到大幅强化。此外推进部上方的空天飞机格纳库也作了扩容,可搭载大小共12架空天飞机,是其它埃阿斯级的3倍。列奥尼达斯以其优良的性能深受好评,于是同盟在10年以后又建造与其同型的列奥尼达斯2。
本舰于786年1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同年2月1日编入第五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787年5月1日编入第四舰队担任旗舰。796年2月11日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中被帝**莱茵哈特舰队击沉,舰队司令培特雷中将随舰战死。
茉莉亚(Mauria)
舰体全长975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62m(含天线),舷号E-5。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4号舰,强火力型之一(同盟的强火力型战舰都有着东方的名字)。本舰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盘古的降成本版,也对盘古身上的缺陷进行了改进。其舰首的高度降低了一些,可能装备的并不是25cm口径的主炮,推测为22cm口径的主炮;为提高对空火力,在两舷的侧上方集中部署了70门副炮,而船体下部则单靠增厚装甲来防御攻击(本人不能认同这种设计,副炮集中固然可以增强攻击但射击死角太大,若被敌小型舰艇从肚腹处攻击,装甲再厚又能抵挡多久?);另外推进部的长度明显缩短,且并未发现有侧沟的舰载艇格纳库,怀疑是为了强化装甲而放弃了这一设施。有意思的是,本舰原本是水蓝色涂装,后因阮文绍少将的个人兴趣而重新涂装成虎纹迷彩。
本舰于788年12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次年1月1日编入第三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795年5月的改造中,继续强化了船体的装甲防御,原本就不比同级战舰的舰内容积更加缩小,指挥通讯方面的设备不足也导致本舰无法统驭上万规模的正规舰队,而只有分舰队旗舰一级的水准。亚斯提星域会战的失败使同盟急速抽调了很多边境星域分舰队的舰艇充实军力,本舰于796年3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参加了第七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并在797年5月19日在多利亚星域会战中勇猛敢斗,立下战功。最终在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的残局阶段,由于本舰率领分舰队得意忘形地追击败退中的缪拉舰队,被帝**赶来增援的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舰队伏击,茉莉亚被六道能源光束同时击中爆炸沉没,分舰队司令阮文绍少将随舰战死。
阿格特拉姆(Agateram)
舰体全长983m,最大宽度88m,最大高度356m(含天线),舷号BG-20,乘员1041名。主要武装:
22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76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28门
12cm口径轨道炮6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78艘、空天飞机4架
光看舰形很难想到这竟然会是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16号舰。其构造不同于任何一艘埃阿斯级战舰,船体和舰首、推进部不在同一条轴线上而是置于后两者下方。出于提高正面主炮火力的考虑,下部船体的正前方又加装了口径稍小的36门中子光束炮,另外两舷的副炮无论是口径还是数量也高于基本配置,使得本舰总火力可于克利什那等强火力舰媲美。最为惊人的是,除了埃阿斯级标准的推进部侧沟格纳库,下部船体也可搭载42艘斯巴达尼恩,战斗艇总数和一艘轻型航母相当。综合以上因素,本舰相当适合近距离格斗战,在其服役时也诞生了一个新名词——航空战舰。
但是作为一艘试验型的舰艇,阿格特拉姆的缺点同样明显。由于船体下移并未处在推进轴线上,同时也使舰桥部单独悬空于船体上方,结构与重量上的不平衡导致本舰在进入亚空间时舰桥部会出现周期性的大幅震荡。而且因为战舰前部重量的增加,航速和回转性问题比较突出。
本舰于790年4月海尼森第三船厂竣工,同年5月1日编入第六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794年11月1日携麾下舰艇120艘编入同盟军第四舰队担任费雪少将的座舰,796年2月11日的亚斯提星域会战中,第四舰队成为帝**各个击破战术的首要目标,舰队主力瞬间被瓦解。本舰在战斗中只受轻微损伤,成功脱离战线。796年3月15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之后参加了第十三舰队建立以来的所有重大战役,最终因为799年5月25日签定的巴拉特和约而遭到解体。
阿喀琉斯(Achilleus)
舰体全长1182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140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20号舰,于794年10月杰姆希德中央船厂竣工,同年11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六舰队。796年2月11日在亚斯提星域会战中受到重创,之后的修理改装使阿喀琉斯凭借最新技术重新设计,成为埃阿斯级最终改进型的首舰。和之前的同级战舰比,造船技术的进步在本舰各部得到体现。首先舰首被延长,主炮的能源发生器的稳定运行使主炮进行高出力连续发射成为可能,不过炮门数从40减为32;其次动力部上方以及舰首的下方都增加了大型导弹发射器;另外安装在舰体中央的传感器改装升级;最后引擎喷射偏向板得到补强从而提高机动性能。
本舰于797年10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十四舰队担任旗舰。799年2月参加了兰提马里欧星域会战。799年5月2日的巴米利恩星域会战中,遭到帝**增援部队缪拉舰队的猛攻,一小时内第十四舰队从3690艘减员至1560艘,本舰左舷中弹爆炸沉没,舰队司令莫顿中将随舰战死。
列奥尼达斯2(LeonidasⅡ)
舰体全长1159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11。埃阿斯级大型战舰的第21号舰。本舰是埃阿斯级的最后一艘量产舰,于796年6月海尼森第二船厂竣工。虽然外形和它的原型舰列奥尼达斯一模一样,但建造时间毕竟相差了10年,列奥尼达斯2的建造中融入了这10年内研发出的新技术,所以性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有列奥尼达斯的经验,列奥尼达斯2的建造无论从成本还是工期都下降了不少。
本舰于796年6月15日编入第十一舰队担任旗舰。在797年爆发的救**事会议的事件中,第十一舰队成为叛乱势力的主要战力。同年5月19日,第十一舰队与前来平叛的第十三舰队在多利亚星域交战,在取胜无望舰队司令鲁格拉希中将自杀身亡的劣势下仍不肯投降,最终全军覆没。
狄俄墨得斯(Diomedes)
由于资料不详,无法判明本舰是继列奥尼达斯2之后的新造舰,还是像阿喀琉斯那样的旧舰改进型。根据舰形判断应该是埃阿斯级最终改进型中的一艘,舰体全长1182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舷号1501。其配备与阿喀琉斯基本一致,唯一的不同是舰首下方没有安装飞弹发射器。
本舰于797年10月1日(推测)编入同盟军第十五舰队担任旗舰。经历过兰提马里欧星域会战,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等同盟末期发生的重大战役,800年1月16日马尔·亚迪特星域会战中,第十五舰队作为伏兵以惊人的功势突袭帝**本阵,最终却在缪拉舰队和法伦海特舰队的夹击下功亏一篑,舰队司令卡尔先中将随舰战死。
罗斯坦姆(Rustam)
和狄俄墨得斯一样无法判定是新造舰还是改型舰,根据舰形判断也是埃阿斯级最终改进型中的一艘,舰体全长1182m,最大宽度72m,最大高度358m(含天线)。其配备与狄俄墨得斯基本一致。
本舰于797年10月1日(推测)编入同盟军马里涅汀分舰队担任旗舰。799年2月8日在兰提马里欧星域会战中与帝**瓦列舰队交战,三小时内由840艘战舰组成的分舰队战至130艘,本舰亦被击毁,马里涅汀准将随舰战死。
湿婆(Shiva)
最神秘的战舰,有关本舰的资料极度缺乏,只能根据舰形判断应该是属于埃阿斯级。湿婆的外形特点鲜明,舰身加装了很多天线犹如刺猬一般,指挥通讯能力应当不低。其次,被改造成立方体的舰首共安装了80门中子光束炮,这在巴拉特和约后登场的战舰中算是一绝。但是本人推测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不太可能容纳得下80门标准的25cm口径主炮,最多采用阿格特拉姆那样的22cm口径主炮,而且舰首质量增加会带来回转性差的弱点。即便如此,其舰炮火力也无愧破坏神之名了。另外,引擎喷射偏向板明显经过补强,形状也更接近休伯利安级,希望机动性能达到最终改进型的水准。帝国领进攻作战中同盟损失了大量作战舰只,国力的衰退又导致短期内无法生产足够的舰艇补充舰队。从本舰身上可以看出同盟新的造舰思路:以质量弥补数量上的劣势,战舰个体以增加炮门数来提高舰队总火力,这在标准战舰改型舰上也得以体现。

本舰最初配属于梅尔卡兹独立舰队担任旗舰,之后编入费雪分舰队担任旗舰。最终在800年5月15日的回廊之战中,在帝**毕典菲尔特舰队的攻击下沉没,舰队副司令费雪中将随舰战死。
特里古拉夫(Triglav)
舰体全长924m,最大宽度210m,最大高度328m(含天线),舷号G6,乘员823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80门
25cm口径后方中子光束炮8门
18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24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6门
12cm口径轨道炮2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42艘、空天飞机4架
同盟最新开发的试作型旗舰级战舰,以全面超越埃阿斯级主力舰队旗舰的性能而被寄予厚望。用“瞻前顾后”来形容本舰的火力部署再合适不过了,作为本舰最大特征的三个舰首共配备了80门主炮(上方16门,下方两个各32门),正面火力不但超越克利什那,即使在帝**阵中也无可望其项背者,真真是当世无双;船体后方首次配备了8门中子光束炮,强化了面对敌舰从背后来袭的应急体制。两舷的火力虽不如埃阿斯级,但在本舰上试用的强化型防御力场可抵受来自敌舰的大部分光束武器攻击。鉴于埃阿斯级固有的动力不足问题,本舰使用了新型的动力推进装置及亚空间稳定器,据推测其最大瓦普跳跃距离可达300光年以上。根据以往近距离格斗战的战历,从动力部侧沟型格纳库起飞的斯巴达尼恩很容易遭受攻击,于是本舰的格纳库设置在了3个舰首之间的下部船体上。本级原本计划建造三艘,无奈同盟国力大幅衰退,仅能维持常规级别的舰艇生产,最终只建造了一艘。
本舰于797年8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同年10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一度传言本舰将替代休伯利安的旗舰地位(换作是本人会毫不犹豫地以本舰为舰队旗舰,当然这绝不是因为其外观),但最终还是配属给雅典波罗分舰队担任旗舰。随后本舰参加了多利亚星域会战,第七、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兰提马里欧星域会战,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等战役。遗憾的是最后因799年5月25日签定的巴拉特和约而遭到解体。
休伯利安(Hyperion)
全长911m,最大宽度70m,最大高度284m(含天线),舷号144M,乘员915名。主要武装:
25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32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1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8门
12cm口径轨道炮4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42艘、空天飞机4架
休伯利安级分舰队旗舰的首舰,被设计专门为担任正规舰队下属的分舰队及边境星域分舰队旗舰的舰型。本级战舰的舰桥后移至舰体中心部位以提高安全性,主要武装都部署在舰体前半部:舰首32门主炮,火力一般;两舷共80个球形炮塔回转性很高,内部安装了如荷电粒子光束炮、镭射机枪等各种武器,即可分散射击也可将火力集中,但自侧沟格纳库开始便没有炮塔防护了(想必是借鉴了茉莉亚的设计)。由于总体质量较小,机动性是本级战舰的强项。相比埃阿斯级主力舰队旗舰而言,休伯利安级的指挥管制性能要差很多。虽然在编入第十三舰队担任旗舰时的舰队规模只有6400艘,但考虑日后舰队规模可能会有扩充,最后还是参照正规舰队的标准增设了指挥管制设备,舰体外部也加装了很多天线。另一方面,第十三舰队有别于其它舰队的旗舰单独指挥,而是以休伯利安为首连携阿格特拉姆、特里古拉夫、茉莉亚等分舰队旗舰形成一个指挥集团,所以也并非很重视单舰的指挥管制能力。据说是为了体现平等主义精神,休伯利安级的舰桥内一改埃阿斯级指挥座高高在上的格局,和众参谋座位同处一平面(但是我们的杨威利同学似乎对此并不买帐,于是,他坐到指挥桌上去了……)。自从帝国领进攻作战失败后,同盟国力大幅衰退,仅能维持常规级别的舰艇生产,以致于休伯利安级仅生产了三艘。
本舰于795年12月海尼森第一船厂竣工,次年2月1日编入第四边境星域分舰队担任旗舰,3月1日紧急抽调至同盟军第十三舰队担任旗舰,伴随着同盟的不败名将驰骋在战场上,见证一次又一次的魔术表演。同盟战败后也免于巴拉特和约的处分,到了艾尔·法西尔革命时期担任革命预备军的总旗舰。杨威利被地球教暗杀之后,本舰配属给梅尔卡兹中将。最终在801年6月1日的希瓦(应该也是湿婆吧?)星域会战中本舰遭帝**毕典菲尔特舰队猛攻,船体腹部中弹爆炸沉没,梅尔卡兹中将随舰战死。
玛沙索特(Masasoite)
全长950m,最大宽度70m,最大高度275m(含天线),舷号1151,仅生产了三艘的休伯利安级分舰队旗舰之一。休伯利安级原设计是不强调火力和防御力而注重机动力的,但玛沙索特是个例外:其舰首共装备了50门主炮,正面火力可谓强大;与休伯利安的副炮集中在舰体前部不同,玛沙索特的副炮分布比较均匀,顶部和底部也有部署。但是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侧沟格纳库,怀疑是为了加强装甲而放弃了;玛沙索特比休伯利安长的那39m全用在尾部引擎喷射偏向板上,在充实火力的同时,机动力丝毫未减还有增强;另外本舰使用的FTL超高速通信天线也提高了通讯侦察机能。
本舰自800年3月担任亚典波罗分舰队的旗舰(亚典波罗的眼光一向不错),之前一直在边境星域分舰队服役。其后参加了自第十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以来的所有战役,伴随着亚典波罗战斗至最后一刻。
尤里西斯(Ulysess)
全长624m,全宽65m,全高136.5m(含天线),舷号913D,乘员660名。主要武装:
20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8门
15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22门
12cm口径轨道炮6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门
镭射机枪单装22门、连装10基20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12艘、空天飞机2架
本舰是众多787年型标准战舰中的一艘,除了舷号并无其它特别之处。于785年4月杰姆希德中央船厂竣工,同年5月1日编入同盟军第八舰队第35分舰队。其最出名的事迹莫过于796年10月16日在亚姆利扎星域会战中被帝**战舰击中,排水处理系统因此受损,一时沦为友军的笑柄。796年11月1日和第八舰队残部一同编入同盟军第十三舰队,参与了第十三舰队建立后的所有重大战役。同盟战败后编入了梅尔卡兹独立舰队而逃过了巴拉特和约的处分,到了799年艾尔·法西尔独立革命时期一度成为杨威利的座舰(杨威利这种做法有点不负责任,虽说舰队规模小,以标准战舰的指挥管制能力还能应付,但防御力毕竟不如旗舰级战舰)。800年8月担任伊谢尔伦共和军旗舰,伴随着尤里安继续奋战。
马尔杜克(Marduk)
全长630m,全宽65m,全高137m(含天线),舷号813c,乘员675名。主要武装:
18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8门
6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门
6cm口径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2门
镭射机枪连装6基12门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6艘、空天飞机2架
同盟军标准级分舰队旗舰,外形和标准战舰相差无几,但内部的指挥管制设备、通信侦察设备的性能比较强,总共约生产了5000艘以上。该级战舰最为人诟病的是其糟糕的攻防能力,从舰首主炮到舰载艇,无一不比标准战舰差了一个等级。两舷的火力莫说攻击敌舰,防空都尚嫌不足,在近距离乱战时的劣势尤其明显,根本无法胜任带领分舰队突击敌阵之类的战术任务。所以该级分舰队旗舰在前线官兵中所受不满的声浪很大,迫使同盟军方尽快研发改进升级版的方案。
本舰原担任海尼森第六轨道宇宙港警备舰队的旗舰,负责巴拉特星域周边的治安工作。第八次伊谢尔伦要塞攻防战时和其余边境星域分舰队合流作为援军奔赴战场,由于分舰队司令亚拉肯少将无视穷寇莫追的命令,追击败退中的缪拉舰队,却遭帝**赶来增援的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舰队伏击,被敌军导弹直接击中,舰艇一折为二,包含舰桥的前半部,撞上一艘己方的巡航舰,同时爆炸沉没。(阮文绍是仗着船坚炮利有恃无恐,而亚拉肯开着这么孱弱的战舰也好意思兴冲冲地去踢缪拉的**……借此机会不负责任地评论一把:若问银英谁最猛,唯我山卓·亚拉肯!)
穆夫艾谢(Muffuese)
全长627m,全宽89m,全高145m(含天线),舷号885N,乘员720名。主要武装:
18cm口径舰首中子光束炮18门
6cm口径荷电粒子光束炮4门
6cm口径轨道炮2门
多方向导弹发射管18门
镭射机枪数不明(应多于马尔杜克)
舰载艇:斯巴达尼恩6艘、空天飞机2架
本舰是针对同盟军标准级分舰队旗舰因战斗力薄弱而开发的改进型之一。为了强化主炮火力,舰首被改造成T字型增设了10门主炮,使整艘战舰的外形酷似海洋生物——锤头鲨。两舷的炮塔没增加多少,但安装了更高效的防御力场发生器,改善了近战防御的问题。同时,作为分舰队旗舰,指挥管制设备、通信侦察设备又进行了优化,中央船体部因此而大型化。种种改进也带来了改装费用上的问题,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此改进型并未大量生产。
本舰配属于同盟军第十三舰队,从797年末起一直担任马利诺上校的座舰。
银河英雄传说旗舰名考证
链接:
日文舰名以日本资料为准,英文舰名以英文习惯为准,中文舰名大部分是来自游戏GIN3/4中文版,其他是自己音译的(懒得找书)。
假如有任何旗舰漏掉,请回贴提醒一下,我会补上的。
宇宙舰队总司令罗波斯元帅旗舰
アイアース
Aias或Ajax
艾亚斯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俄琉斯之子,特洛亚战争中的希腊英雄。他的勇猛仅次于阿喀琉斯,在诸英雄中名列第二。
第二舰队派特中将旗舰
パトロクロス
Patroclus
波罗库斯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的好友,为特洛伊军的赫克托尔所杀。
第三舰队路菲普中将旗舰
ク・ホリン
ChuChulainn
库·赫林
凯尔特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第四舰队培特雷中将旗舰
レオニダス
Leonidas
雷欧达
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率领三百斯巴达勇士据险对抗波斯大军,由于奸细带领波斯军绕到其后方,他和斯巴达军全部战死。
第五舰队比克古中将旗舰
リオ・グランデ
Riogrande
利欧·格兰特
西班牙语,直译为“大河”,泛指“大河”或是和宗教有关系的河。
第六舰队慕亚中将旗舰
ペルガモン
Pergamon
佩加蒙
古希腊城邦名,考古学家在其遗址上发掘出起很多文物,表明在公元前二、三世纪是这里是一个繁荣的城邦。
第七舰队赫伍德中将旗舰
ケツアルコアトル
Quetzalcoatl
凯兹阿尔克阿多尔
墨西哥阿兹特克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是一个多神格的神。
第八舰队阿普顿中将旗舰
クリシュナ
Krishna
克利什那
梵文“黑暗”的意思,这里是指黑天神,印度教认为,他是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是诸神之首。
第九舰队亚尔·沙列姆旗舰
パラミデュース
Palamedes
帕拉梅德斯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军队中最有见识的英雄。他勤恳、聪明、正直、坚定,而且长得俊美,能唱善弹。正是由于他的辩才才使全希腊的大多数王子赞同远征特洛伊。
第十舰队伍兰夫中将旗舰
バン・クゥ
Bang-goo
盘古
这个不用解释吧。
第十一舰队鲁格拉希中将旗舰
レオニダスII
LeonidasII
雷欧达II
见第四舰队旗舰“雷欧达”
第十二舰队波罗汀中将旗舰
ペルーン
Perun
佩伦
古代斯拉夫神话中的雷神兼勇士保护神,传说他在天上驾车用带火的箭射杀恶魔,所以才有雷鸣电闪。
第十三舰队杨少将旗舰
ヒューベリオン
Hyperion
休伯利安
天界主神Uranus和Gaea的儿子,太阳神Helios、月神Selene、黎明之神Eos的父亲,后被认为即Apollo神。
伊谢尔伦驻留舰队杨上将旗舰(第八次伊谢尔伦攻防战期间)
レダII
LedaII
瑞达二号
希腊神话《利达与天鹅》中的女主角,原是一个王妃,被化身成天鹅的宙斯所诱,生下了特洛伊战争的女主角海伦。
“杨非正规军”杨元帅旗舰
ユリシーズ
Ulysses
尤里西斯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的大将,以智略老成著称。
第十四舰队莫顿中将旗舰
アキレウス
Achilles
阿奇利沃斯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的第一猛将。
第十五舰队卡尔先中将旗舰
ディオメデス
Diomedes
狄奥梅狄司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希腊的猛将。
分舰队雅拉肯少将旗舰
マルドゥーク
Marduk
玛尔杜克
古代巴比伦人的主神,原为巴比伦的太阳神。
伊谢尔伦驻留舰队分舰队古严·巴恩·休(阮文绍)少将旗舰
マウリア
Mauria
茉莉亚
古代印度王朝名,其意为“孔雀”。
分舰队沙尼亚准将旗舰
ベレノス
Belenus
贝连那斯
凯尔特人神话中的太阳神。
分舰队马里涅汀准将旗舰
ロスタム
Rustam
鲁斯坦
波斯大诗人菲尔多西所著的英雄史诗《王书》中的英雄。
伊谢尔伦驻留舰队分舰队亚典波罗少将旗舰
トリグラフ
Triglav
特里古拉夫
西斯拉夫人(波罗的海地区)神话中的军神。
“杨非正规军”分舰队亚典波罗中将旗舰
マサソイト
Massasoit
玛沙索特
美国感恩节故事中的印第安酋长,1620年当第一批新移民遭遇困难时,印第安人伸出援手,次年新移民回请他们的恩人,此为感恩节的由来。
伊谢尔伦驻留舰队分舰队费雪少将旗舰
アガートラム
Airgedlamh
阿尔格拉姆
凯尔特神话中的狩猎之神,同时也是预言之神和治愈之神,达努神族神祉Nuada的别名。
“杨非正规军”分舰队费雪中将旗舰
シヴァ
Shiva
希瓦
古印度神话中的破坏神湿婆。
伊谢尔伦驻留舰队分舰队马利诺准将旗舰
ムフウエセ
Muffuese
姆夫维瑟
印第安传说中的勇士,在母亲挨冻受饿的时候,他变成燧石生火取暖。
外传《螺旋迷宫》出场:
宇宙舰队总司令阿修比上将旗舰
ハードラック
Hardluck
哈德拉克
不幸、恶运、坏运气的意思。
第四舰队贾斯帕中将旗舰
ブリジット
Brigitte
布雷盖特
凯尔特神话中的三母神,分别司职智慧、金属工艺和治愈。
第五舰队渥利克中将旗舰
ルーカイラン(按英语读音应为ルーガイラン)
Lugeilan
鲁加里安
太平洋卡洛林群岛传说中的智慧之神。
第八舰队方秋林中将旗舰
ゴラ·ダイレン
Gora-daileng
戈拉-达伊陵
太平洋卡洛林群岛传说中的冥府之神,有罪之人死后会被其投入冥河中。
第九舰队贝尔迪尼中将旗舰
トラウィスカルパンテクートリ
Tlahuixcalpantecuhtli
(由于非常绕口,恕我不翻出来了)
墨西哥阿兹特克神话中的破坏神,代表金星。
第十一舰队柯布中将旗舰
ヴィヴァスヴァット
Vivasvat
维瓦斯瓦特(维婆斯婆特)
古印度吠陀神话中的太阳神之一。
外传《达贡星域会战》出场:
总司令官林帕欧(LinPao)中将旗舰
サンタイサベル
SantaIsabel
山塔沙贝尔(圣伊莎贝尔)
伊莎贝尔,西班牙女王,15世纪强大统一的西班牙的创造者,玩过大航海3的人应该知道。
外传《击碎星辰的人》出场
第十一舰队何兰多中将旗舰
エピメテウス
Epimetheus
艾普米修斯
不像他的兄弟普罗米修斯,艾普米修斯被认为是个很愚蠢的神,他的名字是“后知后觉”的意思。她的妻子就是潘多拉。当宙斯让他和普罗米修斯创建人类的时候,他竟接受魔盒,把邪恶带给了人间
外传《螺旋迷宫》出场:
兹因丁(ツィーテンZieten)元帅旗舰
アウドラム
奥多拉姆
无法找到相关资料及对应英文词语。
修利达(シュリーターSchreiter)上将旗舰
ベルゲルミル
Bergelmir
拜高米尔
北欧神话中,Ymir死后,巨人族绝大部分都在血海中淹死了,只有Bergelmir和他的妻子幸存,并逃到Jotunheim(见上文)去,在那里继续繁衍巨人族。
哥歇尔(コーゼルKozel)上将旗舰
ディアーリウム
Diarium
戴尔拉姆
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日记”、“日报”的意思,更有意义的解释还没能够找到。
缪肯贝尔加中将旗舰
クーアマルク
Kurmark
库阿马鲁克
德国勃兰登堡地区的旧称。
舒坦艾尔马克(シュタイエルマルクSteiermark)中将旗舰
ヴァナディース
Vanadis
维纳迪斯(维纳丽斯?)
北欧传说中的女神,主管爱情和美丽,也有的说法除了爱情和美丽她也主管战争。
盖特(カイトKite)中将旗舰
エムブラ
Embla
恩布拉
北欧神话中人类的始祖,诸神在杀死巨人Ymir之后,创造了世界,之后又创造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叫阿斯克(Ask),女的叫恩布拉(Embla)。
卡尔汀波伦(カルテンボルン)中将旗舰
ダグダ
Dagda
达格达
在凯尔特神话传说中,这是一位在基督诞生前的神祇,地位如同上帝一样崇高。
外传《千亿之星辰,千亿之光芒》出场:
格林美尔斯豪简中将旗舰
オストファーレン
Ostfaelisch
东弗里斯奇
德国中部的一个地区。
外传《击碎星辰的人》出场:
缪杰尔中将旗舰
タンホイザー
Tannhaeuser
唐荷伊萨(唐怀瑟)
北欧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瓦格纳曾将故事改编为著名歌剧《唐怀瑟》。
其他网友的补充说明:
Aias应该叫做埃阿斯,俄琉斯之子,通称小埃阿斯。该舰属于同盟军埃阿斯级大型旗舰级战舰的首舰,同盟军宇宙舰队的大部分旗舰都属于该舰级,作为首舰,金黄色的涂装应该很好辨认。
Patroclus现在通用的翻译是帕特克洛斯或者帕德克罗克斯,是阿喀琉斯的表弟,看过〈荷马史诗〉的都应该知道
第三舰队旗舰应该写作Ku-Horin也就是库夫林,诅咒魔枪Gaibolga的拥有着。
Leonidas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列奥尼达斯
Ulysses音译是尤里西斯或者奥德修斯
Achilles就是阿喀琉斯
Brünhild一般叫做布伦西尔德,不过由于伯伦希尔这个名字相当流行,所以....
这个作者似乎受菜美娟的垃圾翻译的毒害相当严重
另外,银英当中有不少瓦格纳的歌剧名:〈唐怀瑟〉〈托利斯坦与伊索尔德〉〈帕西法尔〉〈罗安格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