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轮回传说(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轮回之书】在中土辗转百年,没有遇到识货之人,最后机缘巧合之下落在了一个人的手中,那个人叫做吕不韦
相传吕不韦一得到此书便视为重宝,尽管他一个字都看不懂!
他觉得此书重拙古朴,意象庄严,隐有暗华流转,就暗暗地上了心。后四处经商,认识了不少懂古梵的商人,就把卷中梵经经文逐字打乱次序询问含义,然后再回去自行整理。历经三载,终于被他发现了其中的些许奥妙。
发现奥秘不久,吕不韦便放下一切,匆匆赶到了他之前从不染足的邯郸经商!在这里,他找到了他要找的人——人质于赵的秦国王孙子楚!至于到底是经文中所直接提示,还是读经文忽有明悟,就不得了知了。
总之,史书记载,吕不韦一见子楚,便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西入咸阳,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
经过华阳夫人的枕边风一番吹拂,安国君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还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
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谥号为孝文王。子楚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
公元前249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
这位赵政就是后来不可一世灭掉六国的秦始皇嬴政!
而吕不韦自此食河南洛阳10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专断朝政。
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
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最终成为战国末年最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据说,他当年之所以去邯郸找子楚,就是拜这【轮回之书】的‘明帝星’所赐!
据江湖传闻,【轮回之书】一共出现过三次,而第二次出现,就是在我们称之为‘妖师’并有“前朝诸葛亮,后世刘伯温”之说的刘伯温刘基手里。
相传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
据说刘伯温第一次拒绝明太祖朱元璋是毫不留情的,因为他很不习惯朱元璋所率领的红衫军那一身的草莽之气,认为不可成大器!而第二次朱元璋造访时,还没等准备好的一番说辞出口呢,刘伯温已经毛遂自荐了!
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刘伯温早年得到一本奇书,见到古里古怪的文字,就没怎么上心。隐居青田这几年,闲来无事便费尽心力找人翻译研读。朱元璋第一次来的时候,正直关键时刻,刘伯温便匆匆打发了朱元璋一行,而在朱元璋第二次来访之前,刘伯温已经略有所得,已经准确地找到了‘帝星’,那便是朱元璋!所以前后态度才会有那么大的转变!
后来,刘伯温便随明太祖征战天下,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成为元末明初最有名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
而这本书,自然就是我们的【轮回之书】了!
这便是传说中的【轮回之书】的第一大神奇——明帝星!
而此书的第二大神奇,则是更加不可思议的‘预言’之术!
相传明太祖平定天下不久,便着人开始在南京鼓楼岗建造‘功德楼’,说要以此表彰文臣武将为朱明王朝立下的卓越功勋。
听到造功德楼,凡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无不深受感动,称赞太祖英明。
只有刘伯温忧心忡忡,来到皇宫,见了朱元璋,恳求道:“如今王业已成,臣责已尽,但愿辞官归田。”朱元璋忙道:“军师随我辛苦半生,如今正当享福,为何就要归隐?”刘伯温道:“朝中政事劳神,臣年老力倦,只想过个清闲的晚年。”朱元璋再三挽留不得,便取出许多金银送给刘伯温,亲自送出宫外。
刘伯温出了皇宫,来到徐达府上,向他辞行。
临别,刘伯温握着徐达的手说:“徐兄,小弟走了。有一句话望你牢牢记住:功德楼庆宴之日,你要紧随皇上,寸步不可离开。”
徐达一时不明白,想问个究竟。
刘伯温道:“照此行事,日后便知。”
功德楼建成了。
这座楼,坐落在鼓楼岗的山坡上,楼身又宽又矮,看来很结实;窗户又高又小,看来很安全。
朱元璋择定日子,邀请所有功臣前来赴宴。这一天,日头刚落,功德楼里一片笙歌,灯烛辉煌,赴宴的功臣们互相恭喜、道贺,好不热闹。徐达心里记着刘伯温的临别赠言,哪有心思与众人寒暄。他举目望望楼顶,雕梁画栋,纵横相连;低头看看地面,方石成格,平滑如镜。
忽然,他把耳朵紧贴墙壁,用手对墙敲了几下,觉得声音”咚咚”发嗡,他的脸“涮”的一下,白得像纸一样。这时,只听一声喝道:“皇上驾到!”百官肃立,躬身行礼。朱元璋昂然走进大厅,笑容满面,来到席前,忙叫免礼,众人纷纷直起腰来。
酒宴大开,热闹非凡。
徐达平日酒量不小,今天却怎么也不敢多喝,一直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

酒正吃到兴头,朱元璋忽然站起身来,向门边走去,徐达连忙随后跟上。
朱元璋发觉身后有人,回头一看,见是徐达,便问道:“丞相为何离席?”
徐达道:“特来保驾。”朱元璋道:“不必不必,丞相请回。”徐达满脸哀戚地道:“皇上真的一个也不留吗?”
朱元璋暗暗一惊,心想:好精明的家伙!我的机密已被他识破。徐达见皇上不言语,又说:“皇上如果执意,臣不敢违命,恳望日后妻儿老母得以照拂。”说毕,转身欲回。朱元璋忙说:“丞相随我来。”
他俩刚走出几百步,突然,“轰隆隆”一声巨响,功德楼瓦飞砖腾,火光冲天,可怜满楼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原来,朱元璋为了永保朱姓天下,才设下这火烧功德楼的毒计。
所以自古,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代君臣之间大都如此,特别是有道明君有的更甚。
多亏刘伯温在‘明帝星’之后,没有放弃对【轮回之书】的继续参悟,最终才凭着初窥门径的‘预言’之能,再加上平时对朱元璋为人的了解,救了自己和徐达!
而对同为依靠【轮回之书】成功上位的吕不韦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吕不韦在成为嬴政‘仲父’,权倾朝野之后,利益熏心,气焰通天,不知早已把当初成就他的【轮回之书】丢到哪个角落里睡大觉去了!
不久,为了更大的权势和对朝廷更加有力的控制,吕不韦下了他人生最大的一步昏棋!
他为了投淫媚风骚的太后(嬴政生母)所好,特意寻找了一个男根特别大据说淫术超群的人叫嫪毐,扮作阉人送入宫中侍奉太后,借此妄图控制后宫。
太后果然非常宠爱嫪毐,并冒天下之大不韪,居然偷偷为他在宫外生下两子。
而这嫪毐也非常人,不仅淫惑后宫,收门客三千,公然叫板吕不韦,竟然还教唆太后‘若是秦王死去,就让咱儿子继位!’言下大有弑君谋反之意!
后事情暴露,嫪毐家三族人包括他与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全部被处死,而吕不韦因受到牵连被免除相邦之职,出居河南封地,最后被嬴政一逼再逼,落得个“饮鸩而死”的悲惨下场!
更为可悲的是这竟然是一场亲子弑父的人伦悲剧!
原来,这个太后曾是吕不韦的宠姬,因一次偶然机会被子楚也就是秦庄襄王看中,吕不韦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之念,忍痛割爱。这个宠姬为此怀恨在心,没有将自己初有身孕的事情告诉吕不韦,后十月,产下一子,名为政。就是后来逼死吕不韦的嬴政!
这就是传说中【轮回之书】的前两次出世和前两大神奇之处,而它的第三次出世恰恰就关系到它的第三大神奇。
但是很可惜的是没有人知道这第三次是究竟怎么回事!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全部都没有!只是武林中故老相传有这么一次。
而且据说这一次用到的,正是第三大神奇——涅槃
相传涅槃是神鸟凤凰的本命神术。
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的名称。
也有说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不管是‘脱胎换骨’也好,是‘破茧成蝶’也罢,还是说‘浴火重生,超越轮回’,总之一点,那就是‘死而复生’!
【轮回之书】真要有这神奇,那委实也太可怕了些!
因为完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而佛教所说的涅槃却仅仅是一种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的心境。
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叫做涅盘,涅盘从梵经中翻译过来叫做不生不灭。
佛教中不生不灭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用这一颗心,智慧的心,解脱的心,来面对这个世间。任何东西的增加,也没感觉增加,任何东西的减少,也不计较减少,因为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没有实体可得。
涅盘就是来无来相,去无去相,增也没有增相,减也没有减相,也没有什么是与非,也无所谓的对与错。
涅盘就是不落入对立,完成了绝对的智慧。绝对就是绝对,就像虚空可以包容一切。
佛教教义认为,涅盘的心在生活当中,总是可以过很快乐的日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无来相,去无去相,生灭增减,是非对立相统统没有,化作绝对的智慧,绝对的包容。人绝对的包容就不会有纠纷,社会绝对的包容就不会有纷争,国家跟国家绝对的包容就没有争战,那么人民就会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如果一个人懂得涅盘的心,不管他走到那里都是那么的忍辱,那么的平和,那么的安详,包括他晚上睡觉都不作恶梦。
这就是佛门弟子所要积极追求的涅盘的智慧心,菩提心。
关于【轮回之书】的三次出世,三大神奇,无人真正见过,一切都只是口口相传,道听途说。
但【轮回之书】却是应该实实在在的存在过,只是不知道它到底是一本书,一幅画,一件宝物,一把利器,一门功夫,还是一个代代转世的人!
因为几百年前,就在满清入关前夕,武林中曾经兴起一股空前绝后的争夺轮回的狂潮,各个门派帮会,各方武林豪杰,斗得是血流成河,惨烈无比!结果导致整个武林之后数十年一蹶不振,最后连满清铁骑杀进关来都无力抵抗!白白丢掉了汉人的大好河山!
这也成为了整个中原武林心中永远的痛!
而那次【轮回之书】据说显露的是预言,预言了一处宝藏。
结果似乎还真让人给找到了,兄弟两个中喜欢钱的那一个利用金银财宝成为了一代传奇富商,最后举家迁往海外。而另一位喜欢武功的利用其中的武术典籍成为了清初第一高手,还被人称为‘武神’!
只可惜兄弟两人的下场都不怎么好,举家迁往海外的恰逢该国暴动,被全家灭门,财物洗劫一空!而那位一生未尝一败牛叉哄哄的武神却惨遭自己的徒弟偷袭,被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一招活活拍死!
有人说这是中了【轮回之书】的诅咒,由无到有,再到无,最后连自己肉身也卷入六道,这就是轮回!也有人说这只是偶然,是两兄弟命里该有此劫,还有什么‘两兄弟为人差劲掳掠自造恶果’云云。。。。。。总之,这【轮回之书】已经成为武林中最神秘莫测最富有争议的三大异宝之一。
怪不得!
怪不得!
怪不得铁佛九子被掳,湘西言家被‘无间道’。。。。。。原来是出了这么大条的事情!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