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茅山道士?管他的,去帮忙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高手
(牙疼~吃不了饭~谁有止疼药?卖我一箱吧...)
上官云这会才看出来,这三个人分别是一男两女。
有点奇怪。。。
怎么有一个女孩扎的是羊角辫,穿的是粉红色连衣裙,两只水灵的大眼睛眼泪汪汪的盯着那个所谓的“魃”。
晕~
看上去才十一二岁的模样嘛,这是什么热闹,还要来凑一凑?也不怕死?
天,这是什么世道啊,俩大人在打僵尸,一小孩在旁边眼泪汪汪的看热闹,可是为什么僵尸不会吃掉她呢?
“嗯,这是一个非常深沉而严肃的问题。”上官云想。
上官云有把视线投向了另外两人。
更奇怪了。
男的身穿青灰色道士长袍,拿着传说中的桃木剑和铜镜,嘴里还叼着一叠纸符。
女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衣服总算是正常了一点,穿着一身休闲服,左手不停的朝那个僵尸撒染了朱砂的糯米,右手夹了一张符箓,嘴里念念有词。
茅山/崂山道士?
这是上官云脑袋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条。
“喔,茅山道士呢!”愣了一会儿,白辰在镜子里大叫。
“道士不是应该在某一座大山的道观里老老实实炼丹修炼吗?怎么肯跑到这儿来抓这个什么来着?”
“是魃!”
“对对对,魃,魃。”上官云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说。
“啧啧啧,这就暴露了你不学无术的真面目了,你怎么知道道士就一定要躲在道观里?你怎么知道道士就应该炼丹修炼?谁告诉你的?”
“我感觉这就是道士应该做的事嘛。”
“我告诉你,茅山宗前身为道家的上清派,陶弘景继承了杨羲、许谧所传的上清经,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着上清派早期的教义、方术,以及历史的《登真隐诀》等两百余卷道经,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后又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才逐渐发展演变成了以后的‘;;;茅山宗‘;;;,亦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
茅山宗主要传承了《上清大洞真经》,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有炼丹,宗师陶弘景本人就是一位精于炼丹的高手,梁武帝就曾经服食过他的丹药。宋朝至明朝时期茅山宗与各派所融合,不复存在。
时至今日,偶尔出现的所谓茅山法门多见于附道外道的民间巫术。茅山道士多是以捉鬼降妖而名闻于世的。
鬼神之说在世间由来已久,近代更有诸多例证表明其并非无稽之谈。道家的方术有法、术两种,其中道术中的符、咒、灵图、降妖、摄魂等,指的就是降妖捉鬼、渡世救人的一些方法。但其最终却是要借此达到修行的目的,而绝非是以降妖捉鬼为已任。
自清以后,近代科学的兴起,更是让道家的发展走上了绝境。道门子弟也大都由此沉沦,以至真正的道士越来越少,反而那些假道士、真神棍们却越发的猖獗起来。门人不思进取,整天里只知装神弄鬼的骗人钱财,直把个好端端的茅山宗弄的面目全非、乌烟瘴气。

当然,有真正捉鬼降妖的本领的茅山宗道士也不是完全绝迹了,但是少之又少,全球绝不会超过十人。这两个就是茅山宗里面几乎绝迹的高手了。”
白辰不知从哪里拿来了一瓶可乐,喝了一口,看了看两眼发直,口水长流的上官云,问,“听懂了没有?”
“听……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是他们俩很珍贵……”上官云愣愣的说。
“啊--这个人彻底傻了!”白辰捂脸。
“你不是说他们是‘茅山宗里面几乎绝迹的高手’么,物以稀为贵嘛……”
“晕~呃,也可以说是这个意思了。”白辰挤出了一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
十分钟过去了。
上官云总算从催眠状态下清醒了过来。
“那那个小女孩呢?她该不会是道士吧!”
“别小看她,这个人挺厉害的,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人类,但也是高手,只不过,她的异能有点特别。”
“她?异能?特别?我根本就没看出来嘛。”
“你注意一下魃头顶,身畔飞舞的那些闪金光的光球闪光点。”
上官云听了一愣,开始聚精会神的盯那些光球,他现在才发现,那光球里都有一个长着翅膀挥舞着大锤子的天使,每当小女孩流下一滴眼泪,那些天使都用锤子砸魃一下,每砸一下,魃都会抽搐几秒钟。
“厉害!”上官云赞叹。
“喂,上面坐着的那位仁兄,别看热闹了,帮一下忙好不好?”青年男人冲上官云大喊。
上官云一听傻眼了,“看到我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为什么老要打架?”想着想着就冲幻渺喊,“喂,幻渺,下去帮那三个人一把。听到没有?什么?懒得动?要我去好减肥?我很胖吗?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我容易吗我!快去快去!不想动?睡觉时间到了?现在才几点?还威胁我?你这没良心的女儿……唉,算了,我下去得了。”
“嘿,老兄,饿来喽!”
上官云叫着就跳了下去。
“快点,我有点顶不住了,帮一把!”青年男人艰难的架住那魃的大爪子,喊。
“诶,来喽!”上官云微微一笑,玄天宝剑脱手,刷的一声飞向了魃的大爪子。
咔嚓一声,一只长着长毛的爪子掉了下来,而玄天宝剑的华光也黯淡了不少,铮鸣着飞回了上官云手心。
“多谢!”青年男人大口的喘着气,“晚一点我就惨了。”
上官云笑着抬头,却看到了无比诡异的一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