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九百一十一,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理都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前呢,王老实总是觉得夸张,有一种说法,美帝就是绿油油钞票说了算的国家。¥℉,www.xiaoshuodaquan.com
王老板不完全反对,但认为很偏激。
钱代表了财富,很大程度上,多数地球人认可的普世价值观之一。
也有人说,用钱能解决的,就不算是问题,他也认可。
矛盾的价值观,在美帝鬼子面前,王老板纠正了自己。
之前,特有科学论据的理由,在王老板砸钱的过程中,抵抗能力根据数字变化逐渐软化。
到了最后,王大老板天价加班费出炉,崇尚钞票精神的美帝鬼子实在忍不住,欣然答应。
“ok!如您所愿,我们会排除所有困难,保证飞机按照您希望的时间,停在它应该待的地方。”
王老实听了之后,一丁点高兴都没有。
谈判的时候,王老实一直自己在说,他扭头看了一眼张嫣,问她,“跟鬼子对话没问题吧?”
张嫣当然没问题,学问高着呢,点头表示,“是的。”
王老板直接改成华语,奚落美帝鬼子之前的提出的各种困难,这些困难在金钱的攻势下,全都是可以解决的。
张嫣忍着笑,翻译过去。
真得佩服,白人脸皮确实厚,华夏人什么都能发明,就是没考虑到,其实白人的皮有很大几率可以制皮,比如皮鞋。
甭管王大老板如何引经据典,人家美帝方面的一点也不觉得脸红,尴尬什么的都是浮云,泰然处之的模样,实在令人佩服。
老邱同志颇为无奈,他是真的没办法,如果不是追求时间,他可以有很多办法帮着老板达成意愿。
最后,王老板也实在懒得再搭理那帮脸皮厚到无以复加的美帝鬼子,谁让自己需要呢?
为了挽回颜面,王大老板只能按照有钱任性去处理。
※※※
王老板的愤怒表达,加上吴总她二叔的攻略,没有媒体报道的情况下,商业部做出了人事调整。
商业部第三副部长,秦某,因身体原因,提前病休调研员或者巡视员之类的缓冲都没有。
紧接着,组织程序发布,一个司长,四个副司长,免去职务,另有任用。
这是高层的。
还有下边儿的。
王老实当初给吴楠悦的名单里,一共有不到三十个人。
其中,十四人是各高校的讲师,或是副教授,其中更有一个货,混得相当牛掰,教授,博导。
搁在王老板手里,肯定是暴力解决,或者说,使用长期性的谋略去整治。
吴总不介,她选择了相当直接的办法,联系了她所能联系的学校,下达了最后通牒。
她的手法也不新鲜。
发出邮件,表示,因为理念和人性上的巨大差异,她代表她自己以及美誉国际,强烈反对贵校某教师的无耻卖国行为,在学校没有公平、公正的处理该教师之前,她和她代表的美誉国际将认真考虑对待该院校的态度。
字里行间,都是智慧。
美誉国际就是个公司,慈善捐助的钱都落到了靳玉玲那边儿,高校根本就用不着惦记。
吴楠悦不同,她代表的可不仅仅是美誉国际。
官场,囊括的范围很广,高校就是其中最敏感的一块。
如此明显的威胁,哪个校方都得思量,为了一个大嘴巴,还是让人揪住小辫子的货,值不值得。
于是,学术界方面发生了动荡,一些亲倭的学者,遭受了他们认为史无前例的‘迫害’。
停课。
停职。
停止待遇。
理由?
什么都有,心不正了,还要什么正经的理由吗?
再说了,越是学问高的人,摆弄出来的东西越是有档次,找个过得去的由头,能有多费劲?
心向祖国的人却认为这是扫清鬼魅魍魉。
可能是吴楠悦事儿办得太过嚣张,可能是有人在故意为之,推波助澜,坊间倒没什么声音,可在一定层次里,议论纷纷。
吴楠悦被她二叔召入书房。
这妞儿从王老实那里学了一句话,“韬光养晦是良策,过分就是灾难,追随的人也得有盼头。”
吴二叔听了之后,沉默不语,等到吴妞儿离开,他都没说话。
真正起作用的是,吴二叔在党校里一期学员班开学的时候,和以往大不相同,突然说了几句话,其中一句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懂的人,就是不懂。
明白的人,自然清楚。
王老实说有些事儿用不到讲证据,知道就行。
在特定的圈子里,都不用说明白了,理解到那个层次足够。
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或者说还有人装糊涂,那是立场不同。
吴二叔突然强硬的发声,大领导跟姬总都当没听见,这是默许。
下边儿就乱成一团,这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抉择。
绝大多数人,拥护正统,吴楠悦自己说了不算,吴二叔公开支撑,局面完全不同。
前后眼切不说,考虑自己的未来,人之本性。
绝大多数的目的,吴楠悦帮王老实达到了,甚至还超出了希望。
※※※
郑璥觉得自己收手,这事儿就完了。
他就忘了一件事儿,到了他郑璥那个地位,证据什么的都是笑话。
大领导已经对他表达过一次态度。
这一次,大领导在办公室里,又跟他说,“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说话的时候,是郑璥汇报完他负责的某些重要事项,本来按照以往,他可以离开了。
在他走到门口儿,大领导才突然喊住他,说了那几句。
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在华夏,几千年来的权谋,越是到了最高层,一个感叹词,都可能代表着生死的意义。
那几句话呢,正常人理解,没啥。
郑璥什么人?
他比谁都在意领导的一言一行。
聪明至此的郑璥,立即联想到了现实中的事件。
领导说这个话,是对他人生观的考验和质疑,甚至是鞭策。
换做年青人,那是提点和帮助。
郑璥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他需要的是机会,而不是教诲。
他是个有学问的,自然更清楚,后边儿的两句,“境善,事事皆善;心境美,事事皆美。”

敲打!
哪怕他郑璥再可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惊恐,脸上毫无表情,却阻挡不了一个事实,大领导对他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意。
其实郑璥的处境挺遭人同情的,他所担当的职位,搁在过去多少任,全都是入了局的,只有他,没有。
老郑开始呢,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还资历不足,并没有让足够的资本谈入局,总要几年沉淀,过去不都是那样么。
上次有了机会,他毫无滞涩的错过了,连一丁点希望之光都没瞧见。
说不急那是糊弄鬼。
郑璥反思自己,后来得出结论,运气不好,赶上大领导真正交班,根本无暇顾及。
同时,郑总还认识到,自己实力不够,没有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团体,所以,他踏下心来在夯实基础。
他比别人做的更出色,还发展了盟友。
这会儿,郑璥同志已经手握一把好牌,就等着时机。
今天,大领导一个闷棍打下来,郑总没当场失魂落魄,已经是他精神力强大的表现,多年沉浮,练就了一身好本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习惯性的拿出猫粮,到院里去喂猫,脑子里却依然嗡嗡作响。
什么时候那个王落实竟然还得到大领导的看重?
欣赏他知道。
可为了那个人,大领导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于理不合,天理都难容。
一定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非常致命。
老郑同志还真是当局者迷,跳不出自己挖出来的坑。
他判断的没错儿,大领导对王老实就单纯的是欣赏,利国利民的事儿没少干,给华夏涨脸的同样值得得瑟。
可王老实有一件事儿没做,那就是恃宠而骄,更没飞扬跋扈。
郑璥偏偏不能明白,他犯了忌讳,公器私用,为了打击异己,竟然利用自己的职务,动用某些力量。
上位者最无法接受的就是这个,郑总的位置太关键,他是大管家,大领导的管家。
管是门儿学问,那不是他的,郑璥却当成了自己的资本。
不是错了一步的问题,而是根子就没对。
心中有执念,辨明是非不易,郑璥同志,喂再多的猫,也悟不出道理来。
※※※
吴二叔的办公室其实跟郑璥的相隔不远,好几年来,他都没这么神清气爽过。
为了稳妥,他隐忍了好久,从储位上说,他必须如此。
不稳,对手强大且无所顾忌,让老吴同志放弃了很多原本该有的权力。
侄女一个电话,老吴奋起一回。
反过头来看,原来也没什么,反而令天下侧目。
老吴还不至于沾沾自喜于一场小胜,他此刻再次重视起一个事儿来,曾经,他写在了一个笔记本上,翻看中,都不由得老吴多想。
一溜儿名字,单个说,没啥。
可在老吴看来,里边学问大着呢。
他在一个名字下边儿划了一条线。
上边儿是已经出了问题,被处理的。
下边儿呢?
老吴心里更加轻快,想来那小子,不会无的放矢。
就像小学生做连线题一般,老吴同志画完之后,嘴角更翘得下不来。
念及王老实此人,吴二叔又想起个事儿来,他转身到书架上,在第一格里,放着一份资料,拿到手里,首页上写着‘智慧型城市’几个大字。
当初,王老实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老吴就特别感兴趣,甚至着手大力推动,奈何大形势下,他必须有所取舍。
这个事儿就放了下来。
再次翻看,老吴同志比之以往,体会更深,他知道,这一份设想性的资料,属于无价之宝。
再次起身,老吴同志来到地图前,拿起放大镜,在冀北、京城、滨城交界之处,端详起来。
良久,老吴终究还是叹了口气,自语说,“他果然是对的,只有这儿最合适。”
说着,拿起红色的铅笔,在那里画了一个圈儿。
又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他才不舍的将目光移开。
慢慢拿起手边儿的电话,给自己侄女拨了过去,接通后,说,“小悦,有空儿的话,让落实到家里来吃顿饭。”
就一句话,吴楠悦拿着电话愣了半天神儿,她有些吃不准儿,二叔这是咋了,不是说要隐忍吗?
王老实在干吗呢?
他正在培养自己吃货的精神。
这两天,闲来无事,他看了美食节目,正好赶上一个养眼的妹纸教做菜。
当时可能是真饿了,他觉得那东西做出来,肯定好吃。
电视上教得有些粗。
王老实试了一次,味道不成。
出货精神劲儿一出来,就停不下来,王老实锲而不舍的跑到御宴,直接找总厨,让他手把手的教自己。
学成归来,钱四儿已经等在家里。
连问都没问,王老实就知道这货让吴楠悦收拾的不善,估计钱四儿是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他根本不给钱四儿说话的机会,直接扔给钱四儿一个围裙,“给我打下手。”
钱四儿张了张嘴儿,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学到了一些,三哥兴致那么高,他就不该说扫兴的事儿。
忍着吧,他还得装出感兴趣的样子,问,“三哥,做啥好吃的?”
王老实扫了他一眼,还是笑哈哈的说,“今儿教你一手。”
清炖狮子头,淮扬菜的招牌之一。
这道菜看似简单,却很吃功夫。
能在御宴当总厨,功夫当然了得,更何况还是教给王大老板,当然更尽心。
王老板在感兴趣的事儿上,学得很快,也仔细。
忙活了好半天,狮子头出锅,配上几道清淡小菜,王老实还拿出一坛花雕,拉着钱四儿说,“今天三哥高兴,四儿陪我喝点。”
钱四儿还能怎样,诉苦是不行了,至少今天不成,强颜欢笑吧,先得让三哥高兴喽。
就是有一点,他实在没见过王三哥玩儿江南风格,旁边儿要是再有个人抚琴,似乎才更有味道。
反正最后,喝得晕晕乎乎的离开后,钱四儿也没明白,今儿王老实就没打算让他张嘴说事儿。
吴楠悦正大刀阔斧中,钱四儿是自己兄弟,正好给自己人立威用,反正不会真伤到他,加之这货脸皮足够,得天独厚呀。
所以,王老实拿定主意了,最近一段时间,躲着点那货,怎么也得让吴妞儿痛快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