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失事飞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星人遗迹,在方圆百里看来,就是一个基地;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它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但初步可以看出,很象是外星人监视研究地球人的一个工作站。读…啦许多地方具有飞碟起降导引功能,虽历经沧桑已看的不是十分清楚。
在这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的地方,竟祖祖辈辈流传着羿射九日的故事。
故事大意说上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地球异常炎热;羿决定用神箭将太阳射落。经过数十年日夜追赶,羿终于射落了九个。最后一个太阳,正在太行山偏西落下时,羿追赶到了东海平原;他起身一箭射出,由于出手偏低,箭头削平了五道山岭,最后嵌入了巨峰黑山关。从此天上剩下一个太阳直到现在。
尽管这里的传说与历史记载有差异,但这里却是真实的发生地。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在外星人基地,此处最具有传奇色彩,也最神秘。我走访了许多人,说法基本一致。神箭穿行的方向,恰好在以奶奶庙巨型盆地为中心的西南侧;就在那个太堡即金字塔的边缘。只有实地考察才能清楚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
可是,详细考察需要穿山越岭,没有直升飞机,很难看到全貌。几经商讨,决定只能先到最近的一道岭去查看。
这道岭叫军岔岭,离我的驻地有二十里,有小路通行。
在考察了金字塔后的第五天,天刚亮,我就随引导上路了。羊肠小道自不用说,柿子树下歇了五六次,快到中午时分来到了军岔岭。
这条山脉近似南北走向,据说海拔有一千五百米,并不算太高。山上也没有原始树木,都是后人栽种的油松之类,看起来郁郁葱葱,很茂盛。
我站在岭上仔细观察,山脉都是比较松散的花岗岩,由高到低缓慢向南延伸;在山脉的高处却出现了一个有十几米深的马蹄形缺口,这就是军岔岭。其上山路盘绕,当地人过去往来需要翻山越岭从这里经过。
导引赵大叔用手比画着说:“从东向西看,军岔岭是第三道岭;往东看是盘松岭和古塔岭;往西看是黑筒岭和水闸岭;再往西就是著名的黑关峰。”
今天天气不错,万里无云;我拿起望远镜观看,赵大叔说的五道岭,其凹口由东向西正好成一条线排列,非常笔直;尽管正值伏季远处雾气腾腾看不甚清,我仍感到十分惊奇。每道岭上都是近乎一样大小的马蹄形缺口;岭与岭之间相隔二三十里不等,从第一道岭到最后大约有二百里。箭穿五岭的说法,真是名不虚传。
在我的北侧,金字塔,天化梁古营盘,仙人寨成三角形排列,清晰可见;圣水泉,花甲墓,魔鬼洞位于其中。
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开始作记录;由于有树遮荫,微风吹来感觉十分凉爽。
“赵大叔,远处的黑关峰上真的嵌有箭头吗?”我边做记录边问。
“当然有,许多人都见过。如果没有也不会有这个故事流传下来。(读啦网网友发布)”大叔肯定的说。
我们正说着话,从岭的另一侧上来两个人。男的六十来岁,与赵大叔一样头上扎着毛巾,一身农村打扮;女的大约有三十岁,身材高窕,眉清目秀;头戴遮阳帽,过肩秀发随风飘舞;一看就是城里人。两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这里的路荒废了许多年了,偶然有放羊人从这里路过;这两个人也许是来旅游的,可是这里没有什么可看的呀。”赵大叔不解的自语道。
“大叔啊,你不知道,城里人就喜欢青山绿水。这里空气好,是消夏的好地方。你们从小生活在这里当然感觉不到。”
我们说话间,那位女士拿出望远镜观望,随行的长者给她指指画画,嘴里说着什么;一会又拿出带支架的专用相机拍照,好象是搞什么勘探测量。赵大叔好奇,走过去与他们攀谈起来。
我望着山岭寻思道,要详细查看每一道山岭,太难了;没有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回一定要到黑关峰查看到底有没有箭头,以判断这五道山岭上的缺口是如何形成的。
作完记录,我又画了一张平面坐标图,把我探察过的各点遗迹按大致位置标在上面。
正当我仔细修改坐标图时,赵大叔领着两位客人来到我面前。不知道赵大叔与他们谈了什么,我赶忙站起来。正要与他们打招呼时,那位女士却主动伸出手来,自我介绍道:“你好!我叫杨丽,是《飞碟探秘》记者。听说你在考察外星人基地?”
她着一身浅色运动衣,说话笑容可掬;温和的面容中流露出刚毅的气质。我立即收起纸笔与她握手道:“你好!我叫李峰,是工程师,河北人。考察外星人基地是业余爱好。”
彼此客气后,方知杨丽爱好探秘,与她同行的是一位当地引导员。
“听你的口音是甘肃人吧?”
“不是,宁夏人。”她微一摇头,莞尔一笑。
“你那么遥远,是如何知道这里的?”我不解的问到。
“美国新闻周刊有一条消息,说中国太行山区,有一奇形地貌,很象飞碟失事留下的痕迹。经多方打听,我爱好冒险探秘,所以就来了。”
千里之外一女子,只身来这里探秘,真是了不起。我们互相介绍了一下情况,知道她是这方面的专家,说话便切入正题。
“那你现在对这里的地貌有何看法?”
“我想这个羿射九日的故事,会不会是陨石留下的痕迹?你是工程师,你有什么看法?”她笑着反问我。
“陨石坠落地球,即便发生爆炸也只会留下一个坑;由于地球引力,陨石不会在地表飞行。这五道山岭上的缺口,排列成一条直线,决不是自然形成的,一定是某种外力的作用;要到黑关峰查看到底有没有箭头之类,便可确定。”
杨丽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便说:“离这里还有一百多里,我们一起去如何?”

“好啊!你是飞碟专家,我们还可以一起讨论。”我笑着回答。
我们说明下步意图,随向两位老人告别;我请赵大叔回去告诉王村长,麻烦了一个月,日后专来谢他。两位老人都说黑山关地形险要神秘,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告诉我们如何到县城搭车迂回,到哪里下车。两位老人的真诚和热心使我们很受感动。与老人分别,杨丽的眼里竟闪出泪花。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背起行囊,向山下走去。
几经周折到了平北县城。我把一个月来调查的记录,拿给杨丽看,希望对她能有帮助。随后我们研究了考察方案,并做了一些准备。
县城离黑关峰最近的一个村子苇园,有二百多里;山路崎岖,班车走起来十分缓慢。我和杨丽已经比较熟悉,她知识渊博,接触面广,说起话来一点也不拘怵;对这里的美景一路赞不绝口。汽车在高山峻岭中弯转迂回,我有点晕车,总是少言寡语,杨丽略感不快。
汽车走了约五个小时,下午三时到了苇园。一打听,才知道这里只有两三户人家,住宿比较麻烦。杨丽经常野外考察却不以为然,坚决的说:“走,找老乡去!”
我们走进一个院子,只有老年夫妻两个人;看上去有八十多岁了,正在院里晾晒小麦,手脚利索身体硬朗。说明情况后,老人让我们坐下休息。
“黑山关的箭头是真的,我年轻时候亲眼看到过。那里都是原始森林,一般人不去。更加上那里神秘怪异,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响声,十分恐惧。”
“老人家,你看到过什么怪现象?”
“我曾经三次看到过一个圆东西闪着绿光,象一个圆盘子,饶着黑山关转了几圈飞走了。”
“那你们没有给上级部门反映吗?”
“反映了,人们都很害怕;上级说山里人装神弄鬼,都是迷信,没人理睬,人们都纷纷搬到远处住了,现在只剩下我们几个老人不愿离开。你们去一定要小心,离这里有三四十里路;一大早去,要不晚上返不回来。”
杨丽是职业记者,我们谈话,她打开电脑做记录,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这里没有电,吃完晚饭休息了一会,老人说:“你们夫妻睡东屋吧,这里条件不好。”
杨丽听了一下子脸红了。我赶忙说:“我们是同事,不是夫妻。我和你们一炕睡吧。”老人抬头看看我们,笑了:“啊,是组织派你们来的吧?”我和杨丽也相视而笑。
按老人的吩咐,天刚亮我们就背起行囊出发了。先是沿着溪水逆流而上,后来一点路也没有了,到处是桦树榛子树,攀爬起来十分困难。
还是杨丽聪明:“我们应该沿着山梁走,那里树木会少一些。”
爬到山梁,果然树木稀疏,走起来好多了。我们也不知一路歇了多少次,负重爬山又慢又累;太阳偏西时我们看到了黑关峰。
望远镜里,箭头样的东西斜插在上面清晰可见。我们看了非常兴奋,忙拿出相机拍照。
“工程师,你看箭头下面有一块平地,我们应该亲自爬上去看一看。”
杨丽的探险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们收拾好物品继续上爬。
看似不远了,却又走了两个小时。到了那块平地抬头一望,我们两个都吃了一惊,异口同声的说:“飞碟,真的是飞碟!”杨丽更是兴奋不已。我们急忙拍照记录。
“我们能够触摸到飞碟就好了。”杨丽惋惜的说。
飞碟离我们有十几米,都是悬崖峭壁,实在没有办法接近。
飞碟的边缘有一圈圆孔,还有一些奇怪的突出形状。我回头向东眺望,五道山岭的缺口排成一线,向一条公路向东伸去。这一定是飞碟失事划过五道山岭后,撞在了黑山关。我正低头琢磨时,突然感到头晕脑胀,浑身发软。我就势坐在地上。杨丽看到后赶忙跑过来扶助我:“你不舒服吗?”
“我可能中暑了,双腿无力。”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须要赶快下山,我很着急。不一会,杨丽也坐在了地上,只说头脑发晕,双腿无力。奇怪了,我们怎么会同时得病,会不会与这个飞碟有关?歇了一会,仍不见好转。这时天已经暗了下来。
“记者同志,我们不能走路,今晚只能在这里露宿了。”我认真的说。
杨丽无奈的看看周围又看看我点了点头。
我挣扎起来支开简易帐篷,让杨丽先卧下。吃了点东西后,天就黑了。帐篷很小,我坐在边上与她说了一会话,感到十分疲惫。
“你睡吧,我值班,不用害怕。”
“只怕危险就在眼前呢,”杨丽朝我微微一笑,扭头睡去了。
星星在蓝天闪烁,远方的山脉象铁的兽脊在天边伸展开来。
一个月的调查终于有了确定的结果,我感到很欣慰。要尽快回去告诉关心此事的朋友们,也使他们的好奇心尽快得到满足。
由于过于劳累吧,杨丽很快就打起了微微的鼾声。
无聊中我拿起了手机,没有信号,短信电话都发不出去。这时,朋友的两条短信又出现在我面前:“不错。只是峰若无魂,云又何处可依?”
“我也希望我们的友情能够久远,绵长。”
话语热情恳切,此时读来,思念之情悠然而生。
人是多么可笑的动物啊!对朋友的眷恋,竟能以这种方式在不觉中,将其环绕身边,以得到心理的安慰。
夜深了,鸟虫蝉蝶都停止了游动。不一会,我感到两眼模糊,心也渐渐沉下去了------。
昏睡中,我听到沉闷的轰鸣声在耳边响起。随后有一条绿光在黑关峰环绕。
我惊恐的坐起,四处张望。
正待查看发生了什么时,突然两个怪物站在我面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