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喂,你小子哪来的,看到本童子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
也不知道在八景宫外等了多久,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顿时将杨战从发愣中惊醒
转身一看,却见一个身穿道袍的黄毛小童两手叉腰,大咧咧地站在那里,粉嫩的小脸上一张小嘴撅得老高老高的,就差说上一句,“老子很不满意!!”
当然,从来没有人胆敢在八景宫前自称自己是什么“老子”的,因为这里住着一位真正的“老子”,山寨的李鬼们遇到原装正版,是绝对没有好下场的。
在现代的时候,杨战也曾经自称过老子,呃,那年代大概只要是男的都用这个嚣张无比的称号来武装自己,上至古稀老者,下至黄发垂髫,绝无例外。
想想也是,这个称号不是一般的牛叉,尤其是那位春秋时代的伟大先贤,不说他曾经指点过孔子,就拿“老子”这个称号来说,就足以名垂青史。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子”的,除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纵观整个历史,有这个资格的人可称为凤毛麟角,万中无一。
就在这些人之中,最令人仰慕的不是孔子,墨子等人,而是老子,为什么?因为这个名号足以令人令他在无形中长了别人一辈,而那位兵圣孙武,却倒霉的换来了个“孙子”的称号,这就是差距。
所以说,“老子”一词尽管粗俗,却绝对是个完美的褒义词,而“孙子”(读音sunz,在有些方言中,就是一句骂人的话。
冷眼瞅瞅这个身高还不到腰部的小屁孩,杨战没有回话,两世人生加起来近八十年了,至于和这孩子一般见识吗?
“你是谁?”
杨战低声问了一句,却招来小孩更大的不难,一张笑脸已经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
“什么,你不认识我,在这大罗山上居然有人不认识我清风大爷?”道童怒极反笑,一股隐晦的力量在娇小的身躯中酝酿开来。
“咦,看来他的实力已经达到金仙初期,虽然比金霞师兄略微逊色,不过真正战起来的话胜负也在五五之数。”杨战心中暗道,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一些前世带来的影响依然没有改变,这以貌取人就是其中最麻烦的。
在前世,满脸皱纹鬓发斑白的为老人,身形幼小稚气未脱的自然是小孩,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分辨的清,但是在这仙侠世界,皓首苍髯的是孙子,而黄发垂髫的却是祖宗的情况并不少见,就像那位金霞童子,尽管一副童子模样,可是天知道他到底多大了,至少杨战两世百八十岁的程度对他来说恐怕两个零头都不到。
“扑哧~”耳边传来另一个小孩忍俊不禁的声音,和眼前自称清风的黄毛小童不同,他长着一头飘逸的银色头发,在阳光中散发出阵阵超凡脱俗的气息。
两人的长相极为相似,俨然就是一对双胞胎,唯一不同的,只有头发颜色的区别而已。
“嘿嘿,清风你啥时候成大爷了?”银发小童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那我岂不是成二大爷了吗?”
“切,什么二大爷,怪难听的。”说着,银发小童啐了一口,机灵的模样很是可爱。
“我靠,这年头就能够明白‘二大爷’的妙处,果然前途无量。”杨战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前世的童年,和一群小孩对着骂街的情景。
不是甚么巅峰武者,更不是传说中的二郎神,那时候他只是个街边乞讨,靠着别人残羹冷饭生存的孤儿,生平唯一的乐趣,就是和一群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打架骂街,尽管那是的生活很是艰难,但是也有令人回味无穷的地方。
“臭明月你又来捣乱,难道老师要的丹药已经不用照看了吗?”清风狠狠地瞪了明月一样,“那可是九转金丹啊,凡人吃上一粒就能立马成仙的宝贝,要是炼砸了就麻烦啦。”
“安啦,不是还有青牛嘛?我答应给他一壶仙酒解馋。哼,那老牛倒是好造化,上次火德星君孝敬我三坛子,到现在我都没舍得喝呢。”明月若无其事的将自己行贿以及受贿的罪行公布出来,丝毫不在意身边还有杨战这个外人的存在。
“那仙酒有什么了不起的,上次王母娘娘还特意给我带了两个九千年一熟的仙桃呢……”清风不屑的撇撇嘴,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公鸡。
“你居然吃独食?!!”明月顿时怒了,一把揪住清风的衣领,两人就像没有风度的流氓在地上扭打起来。
“切,被两个小屁孩给无视了,这么大就成这样了,长大了还了得,看来这圣人的家教也不咋地,难怪西游记中有金角和银角下界为妖呢。”杨战忍不住暗自感慨道,忽然一个激灵,“乖乖,难道这两位就是……”

忽然,从八景宫中传来一阵微弱的法力波动,尽管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杨战还是判断出这绝对是战斗留下的痕迹。
八景宫之中,麻姑万年不变的脸色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惊骇和恐惧。
修炼这么多年,《太清无情道》已经完成第二次蜕变,一身修为虽然仅仅达到大罗金仙初期,但是其感悟天道的能力,却远在普通准圣之上。
修炼讲究心境,也就是所谓的道行。法力好修,道行难进,则是修道界普遍认同的真理,即使是最平庸的人物,修炼的时间一长,积累无数元会的法力并非难事,而道行不同,整个修道过程就是所要冲击的瓶颈就在于道行。
《太清无情道》是一门近乎逆天的功法,讲究大道无情,将修炼者的心境朝着近乎天道的方向发展,所谓道行的瓶颈几乎不存在,其威力之大足以令可怕的天魔一族为之忌惮不已,然而这种实力在圣人面前,却完全无用。
无论是海浪滔天,还是冰封烈焰,又或者是雷霆万钧,在这八景宫中,她甚至不能让眼前那位坐在蒲团上的老者产生一丝感觉。
这就是圣人,仙道至强者的恐怖实力。
这一刻开始,坚韧无比的道心破裂了,太上无情的她重新感觉到了恐惧和迷惘,再也不是犹如天道般的存在。
“痴儿,道本无情,人却有情。欲求证道,何不忘情……”
老子微微睁开紧闭的双眼,口中传出阵阵清朗的诵经声:“道可道,非常道……”
麻姑眼前一亮,脑海中有如响起暮鼓晨钟,一颗道心重新修补凝聚,朝着老子躬身下拜,“恳请老师传授忘情大道。”
“呵呵呵,道之玄妙,不可传也,你我有缘,可为我记名弟子。”老子点点头,“你下去吧。”
接着老子转身对玄都师道:“将那小家伙带来,清风明月闹腾的有点过了。”
“谨遵法旨。”
杨战在玄都师的带领下进入八景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造型古朴的大型宫灯,一缕淡淡的火光从灯芯中冒出来。
尽管火光甚是微弱,但那种恐怖之极的巨大能量,却令人惊心动魄。
火光周围的空间,被巨力拉扯成无数碎片,这和当初杨战见过的所有破碎虚空的景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无论是武者的破碎虚空异象,还是修道者使用法宝带来的惊骇场面,都是一种能量一次性爆发的场景,而这八景宫灯却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没有人说得清楚它到底燃烧了多久。这是一件难能可贵的先天灵宝,也只有像老子这样的圣人,才能将其当做一种装饰品,要是换做其他修道者,恐怕恨不得将其掩盖的严严实实,深怕被别人算计上。
八景宫内部很朴素,一个极大的阴阳鱼图案立于虚空之中,隐约可见四周包裹着由风水火雷组成的保护层,凭借多年的修道经验,杨战知道这就是人教至宝——太极图。
在太极图下方,蒲团上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皱纹就像枯树皮一般爬满脸庞,身上散发出一阵阵“道”的气息。
尽管杨战修道也有些年头了,却从未见过所谓的“道”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但是在这一刻,他才明白,这就是眼前的这个老者,就是一种
清净无为,无为而治,这就是春秋时代那位大贤“老子”的思想精髓,而眼前这位“老子”或许和那位并非一人,却也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圣人的境界不是杨战这种仙路上的小虾米能够理解的,就像眼前的老子,明明就在眼前,却仿佛远在天边,气息和道连成一片,这决不是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而是一种更加高深莫测的境界。
身上宽大的道袍有规律的震动着,宛如水面上一道道鱼鳞般的波纹,然而偏偏空气中却没有一丝微风。
没有那种犹如高山般咄咄逼人的气势,也没有雷霆万钧的声势,但是那些都远不如眼前这位老者般摄人心魄。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后世《道德经》中的语句在杨战脑中闪现,不知不觉中,他仿佛抓住了什么,却完全说不清楚。
这就是圣人,以众生为棋子,生死为游戏,他不是道,却比道更加令人难以琢磨,看似有情却无情,说是无情,却又总是存在着一丝生机。
相比之下,麻姑那种绝对无情的境界显然不够成熟,真正的大道,是没有任何绝对无情可言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