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北地郡(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上,我们来此,就这么离开了?王永志不甘心的问道。”
“人家一看我们的装束,就知道我们不是北地郡的人。再加上你这狐假虎威的大叫,人家想通融一下也不会了。我说,你什么能放下你上大夫的样子,做一回普通的平民。陈恭对王永志说道。
“公子,那我们现在怎么办?王永志求助的看着陈恭问道。”
“我说你这上大夫脑袋怎么这么笨啊!你除了写文章之外,能不能多点计谋?陈恭出言调侃道。”
“君上难道你已经有什么办法混进城去?王永志听陈恭的口气,高兴的问道。”
“走,先找附近的一家农户,找个地方歇歇,然后再说?陈恭说完,拍马边走。”
北地郡城池,建在横穿北地草原的一条大河旁边,扼守住了匈欺南下的毕竟之路,拒匈欺于不使其南下。北地郡南面,是广袤的陈国土地,许许多多北地郡的百姓都在这边生活。
“大娘,我们是游历的学子,刚到北地郡,能不能在你家借宿一宿啊!陈恭阻止了王永志,亲自下马走到一户屋前问道。”
“你们是游历的学子,这北地郡什么时候有学子游历了?好的,我家就我一个老太婆,你们就进来吧!尽管老太太心中疑虑,可还是爽快的答应了陈恭两人的借宿请求。”
陈恭和王永志跟随老太太走进房内,屋内摆放着简单的几样必须的家用东西,整个屋子因为光线不足显得特别的昏暗,屋子被朴素的主人收拾的很整洁、很干净。
“两位先生,别嫌弃屋子小,你们今天晚上就在这间屋子里挤一挤吧!这位大娘对陈恭说道。”
“大娘,屋子不小,够我们两个住的。这屋子很好,你收拾的很干净啊!陈恭说道。”
“先生不嫌弃就好,我给你准备吃的去。这边缘的地方,难得有像先生这样的学子过来!老太太说完,进来厨房。”
“一会和这位大娘聊聊,了解了解这北地郡的情况。陈恭对王永志说道。”
一会功夫,厨房里已经传来香喷喷的味道。
“大娘这是做的什么?这么香?陈恭对出来摆碗筷的老太太说道。”
“先生,说笑了,这不是什么山珍海味,是我们北地郡常有的野菜而已。老太太笑着说。”
一会儿,桌面上已经摆好了老太太准备的晚饭,很简单,一大盘野菜、几块黑黑的窝窝头。
“先生,请用吧!老太太对陈恭二人说道。”
“谢谢大娘,大娘和我们一起吃吧!陈恭恭敬的说道。”
“大娘,这是北地郡的野菜,你们经常吃这个吗?王永志问道。”
“北地郡穷,又要支持打匈欺,能吃的粮食一部分交给了王家,一部送给前线的将士了。我们除了留够足够的种子外,长年就吃这个。先生别看这野菜长的不怎么好,可是他能救人,年景不好的时候,整个北地郡的人都靠它活命呢!再说,北地郡的地上也长不出什么好的野菜来。老太太说道。”
陈恭用筷子夹了一块野菜,放入自己的嘴里,一阵苦涩只穿舌尖,全然没有刚才闻到的香味。要不是老太太说这是救命菜,估计陈恭会吐出来。“这野菜这么苦,怎么能吃呢?陈恭问答。”
“先生还是外来人中第一个吃这野菜没有吐出来的人,以前刚来这的人第一次吃都会受不了这苦味吐出来,先生一定是以前吃过苦。老太太说道。北地郡人穷,一年种的粮食不够用,没有办法。有时候守军粮食不够,也是靠这野菜填饱肚子。”
“朝廷不是每年都给每家每户补一定的粮食吗?王永志看陈恭眼中似有愤慨,急忙说道。”
“朝廷补的那点粮食够什么用啊,都不够王家给我们定的地租!老太太听王永志这么问,不平的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陈恭问王永志。”
“北地郡王家,是高祖设北地郡的时候迁移过来的,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已是北地郡最大的世家。王家经营所有从匈欺走私过来的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通过我国传入大陆其他国家,从中谋取暴利。王永志简单的将王家的发家史说了一遍。”
“那他怎么给这些穷困的民众定地租呢?不是每一个迁移道北地郡的人,都永久性的给了一块地吗?”陈恭经过王永志这几天对北地郡的介绍,知道凡是来北地郡实边的人,没人都可以永久性的分得一块土地。

“地?朝廷是给分了。可后来,这王家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这些地都陆陆续续的成了王家的了。老太太听陈恭说道地,连忙说道。”
“你们的郡守不管吗?陈恭动怒的问道。”
“先生,你别这么说我们郡守,他也不容易啊!一个人带领着我们打匈欺,要不是我们郡守,匈欺早打过来占了我们的地。老太太一听陈恭说郡守的不是,立刻辩白道。我们郡守不是不管我们的事,他是无能为力啊!”
“无能为力,我看他是怕了那王家吧!或者两人之间有什么说不清的东西吧?陈恭动怒的说道,全然不顾老太太的辩白。”
“守军经常断粮,郡守没有办法,需要王家的粮食,所以他是有求王家,才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太太哭着说。”
“大娘,你别这样,慢慢说,是怎么回事?陈恭见老太太哭了起来,也觉得自己说的太刻薄了。”
“先生,我的两个儿子跟随太守战死在沙场了,现在就剩下我一个老太太了。后来,王家硬是占了我的地,郡守气不过就找道王家。可王家以不资助粮食要挟郡守,郡守是没有办法啊!守军实在是缺粮,朝廷每年拨的粮食根本不够用。为了打匈欺,为了抱住这北地郡的百姓,郡守只好忍气吞声任由王家胡作非为。我们北地郡的老百姓不怪郡守,他是一个好郡守。我们只怪那王家,只怪这朝廷为什么不多给点粮食,为什么不把王家赶出这北地郡呢?老太太哭诉着。”
“北地郡王家!又是老世家!陈恭恨恨的说道。”
“大娘,你别伤心了,你的地我会帮你要回来的,你们的郡守也是个令人敬佩的汉子。陈恭歉意的对老太太说。”
“先生,你说我什么不要就,但就是别说我们郡守,我们北地郡的人都爱我们的郡守,老太太最后加了一句,让陈恭心情又沉重了一把。”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带领这一群实边的老百姓和身犯重罪的犯人坚持到现在。为什么这样的人没有被发现位列陈国庙堂呢?因为什么得罪王家,才被发配到这必死之地?为什么国家会这样?陈恭心中不停的问自己。”
“永志,你说我们和匈欺能坐下来和平相处吗?能暂时的结束着纠缠不清的战争?躺在炕头睡不着的陈恭问王永志。”
“几百年的世仇,不是说坐下来就坐下来的,除非我国肯做出巨大的让步,否则以匈欺人的性格,是不会停下来的。王永志分析道。”
“那你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让两家停下来,暂时停下来歇口气也行啊!这北地郡的民众太苦了,是我以前所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条件下,竟然拦着了匈欺南下的铁骑。今天看到大娘那样,我这心里真不是滋味。陈恭哀伤的说道。”
“君上,我陈国先祖本就是从苦寒之地发展起来,当年高祖忍辱从匈欺借兵,这才创下我陈国这几百年的基业。我陈国人,厚重、朴实、彪悍,待客像亲人、对敌如世仇,国人更是明事理,识大体、爱我们陈国,更是死命效忠君上!王永志说道。”
“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愧对他们。陈恭言道。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无怨无悔的支持着守军,支持着这个国家,你能不生出愧疚之心?可我却没有替他们着想过。”
“君上不用过度伤心,这些都是以前老君上在位时候的事情,和君上没有什么关系?王永志开解道。”
“可现在我是君主,我来晚了,知道吗?我来晚了!陈恭声音嘶哑的说道。”
有时候正是这样一个、这样一群人,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保卫国家、人民的岗位上,无怨无悔,毫无怨言。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能这片土地上,享受那份宁静、和平,享受那份爱情、美景。因才,我们要感谢这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军人,人民的军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