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论证(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一周开始了,零下会用更加的故事回报大家!今天工作比较忙,晚上8点还会上传一章,喜欢的朋友给点票!
“是他,他就是我的老师,刘鹏指着张铁说道。”
“学生张铁,来自梁国大都,是来济州府求学的!”见刘鹏贸然将自己提了出来,这是张铁所没有想到过,心中不免对刘鹏的这一举动感到莽撞。
“你?就是张铁,那位在大陆战胜大月国棋手的张铁。赵仓剑装模作样的问道。其实在进大殿之后,他已经在刘剑的暗示下知道了张铁。”
“学生一时侥幸!张铁淡淡的说道。对于和李彦军的那一局,现在已经成为了张铁最著名的招牌,但对张铁来说,那一战却是一个负担。这让他无论走子哪里,都让别人忘不了他。此刻赵仓剑提出那一局,让张铁很不舒服,当然也让其他在座的学子很不舒服。
“他是谁?怎么能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人群中有人小说的说道。”
“他?难道就是盛传赢了大月国棋手李彦军的那位梁国太师府郎中张铁?有人听赵仓剑这么一说,立刻想起张铁的身份来。”
“梁国?大都?梁国的人,凭什么来评论我国的国策?又有人说道。”可惜他忘记了,在座的许多人都不是泰国人。贸然的一句话,无形中得罪了在座的许过的人,可惜他还茫茫然然不知道。
“既然先生有这么精辟的见解,为什么不出来具体的给在座的诸位讲讲呢?人群中站起一人,对着上位的赵仓剑、刘剑行礼,然后对着张铁和在座的学子们说道。”
“此子不错!赵仓剑对刘剑说道。”
“我国寒门士子冯石井,学问渊博、文人厚道、好上问,是个不错的人才。刘剑对赵仓剑言道。”
“对啊!对!愿听先生之言?人群中有人附和。”
“老师,你看大家都想听听你的高论,你就给大家讲讲吗?说不定国君会看上你的才华,留你在泰国。这样我不是天天可以跟在你身边了吗?刘鹏央求道。”
“你这冒失鬼,什么事情都少不了你!张铁站起来对刘鹏小说说道。那在下就雀占鸠巢了!张铁知道今天是难免了,索性大方的接受,反正他也想想看看这泰国的国君是如何反映?”
张铁走到大厅中央的主位,对赵仓剑、刘剑行礼,转身对周围在座的诸人拱手行礼,然后稍微甩了甩自己的白袍,顺次坐下。
“以何治国、治天下?文治?武治?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符合一个国家和大陆的形势。泰国立国白余年来,始终以文立国,建立学子学舍,光邀天下学子来此治学,天下学子竞相来此治学。因才泰国很好的保护了大陆的文明,没有让大陆的文明在战火中中断,这点比其他国家做的都好。国君即位之后,建立学子学舍,更是使学子们趋之若鹜,泰国集合了天下学子的十之有七。现在泰国已经是大陆上学风最浓厚的地方、是大路上思想最活跃的地方。”
“可是在现在的形势下以和治国呢?文治抑或是武治?”张铁对着周围的学子们说道。我看,不能一概而论,谁好?谁坏?要看谁符合当今的形势?也就是必须和一个国家的国情、大陆的形势符合。现在大陆的形势是什么?战火纷争、连绵不断,大陆上没有一个人、一个国家、一处地方是能幸免的?绵延数百年的战争,不允许你单单的考文治来适应这一片大陆的形势。泰国以文治国,百姓安居乐业、官吏清廉,可这些够吗?文士治国,没有一个完备、固定的执政国策,随着人员的动迁,执政的国策经常变动,造成泰国执政层、国民混乱;文士治军,不能很好的了解军队,纸上谈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武备松弛,战力怎么提上去?泰国的军力、战力是大陆诸国中最弱的,因此泰国立国数百年只是守着立国之初的国土,几百年间国土并没有增加。相比,其他国家倒是利用这几百年的时间,发展任用文士治国、武人治军,国力、军力大大增加。就连大路上最穷的陈国,军力、战力都比泰国强上好几倍。因此,治国固然是文治好,可泰国文治太甚,导致泰国的决策拖沓,武备放松。现在泰国的武备是大陆诸国中对差的,这与此时的大争之世是完全不符的!因此说,文治并不完全适合泰国。张铁说道。”
“请问先生,要说文治不适合我国,为何我国到现在还很好的屹立在大陆之上,位居诸国之列?从人群中走出一位学子,也不通报姓名,直接问道。”
“泰国现在屹立并是不是说能长久的屹立于大陆,现在位居诸国之列不能说以后也位居诸国之列。这位先生没有明白我刚才说的意思,我是说现在不适合泰国了,需要变革。张铁言道。”

“在下伍子宣,想请问先生,何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学士中有人走了出来,通报姓名之后问道。”
“泰国于大陆诸国的军队体制不同,泰国是文官管理部队,且变换比较频繁。这种频繁的变动造成了泰**队的将领不能和上下良好的沟通。文官任职军队,和大陆诸国由军队出身的将领管理部队不同,文官不了解军队基层的情况,也不了解军队管理的特殊性。因才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有的文官在军队没有权威性,造成军队战力不高的局面。
“泰先生说我国文治太甚,导致泰国的决策拖沓,不知此话从和说起?”
“文士治国,所用的方式、方略、方针政策必然不同,这其中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全国统一的执行标准。而泰国呢?天下文士聚集,各种思潮涌动,各家学派的学士都有。在泰国庙堂任职的官员之中,各家学派都有,那么这其中必然会对治国产生一定的分歧,有分歧是必然的。可按照泰国的风俗习惯,有分歧必然会论证。你们一旦论证,这便不是一两日可以讲明白的。这样难道还不会导致决策拖沓吗?张铁反问道。”
听张铁这么一说,周围的学子们坐不住了,纷纷交头接耳的低语着,一时间之间大厅中嗡嗡一片。
“君上,你看这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刘剑问赵仓剑。”
“虽不怎么中耳,可还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些情况下,这些文士是有些耽误时间,赵仓剑略有所思的说道。”
“那按照先生的想法,我国改如何施政?有人站出来问道。”
“大争之世需用非常之人、非常之法。张铁言道。”
“何谓非常之人?何谓非常之法?先生所说未免太玄乎?又有人站出来问道。”
“能使国富民强者,为非常之人;能使国富民强之法,为非常之法。张铁说道。”
“非常之人、非常之法。赵仓剑喃喃的说道。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施政方略呢?”
“敢情先生细讲?人群中走出一人,恭敬的说道。人群中已经有人意识到张铁所说的是非常重要和非常新颖的想法,不再只抱着看热闹的想法。
“此时为何时?大争之世,生死存亡之时。大陆各国纷争多年,无一国有超然实力凌驾于诸国之上,是何故?实力是最好的说明。现今,大陆各国思潮涌动,变革的呼声高过一浪又一浪,何故?张铁说道。”
“是世人的要求,也是各国国君想增强实力的迫切要求。变革反映了大陆最层级人民的呼声,也是各国执政基层的呼声。只有变革,才能增强实力、才能富国强兵、才能在这大之世立足。因此,各国需要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举。何谓非常之人?就是在此时刻行万难之变革之人。何谓非常之法?就是改变旧格局,创出新格局之法。此为世间最难之事,谓之非常之举。非常之举必为非常之人为之。”
张铁说完,众人都默然不语,身在上位的赵仓剑也是沉默着。谁都明白大陆上纷争不断,几百年间战火不断。只有当几大国只见形势稳定下来之后,大陆才有了稍微的和平。只是这和平也是短暂的。现在听张铁说变革,变革的是什么?
“请问先生,我济州府为大陆思潮最汹涌的地方,不知道变革之潮为什么没有先生口中说的那么强烈?又有人走开来,万分恭敬的问道。”
“正因为思潮最汹涌,上位者一时不知道该选择何派之学为治国治学!张铁说道。”
“若是先生领过,当以何学治国?刚才的学子又问道。”
“一国,必须有一个统一严明的制度,一个所有人一体遵循的制度,这样整个国家才能凝聚在一起,令行禁止。这样各种变革的法令才能被认真的实施和执行,这样才能让变革执行下去,这是改革的第一步。张铁对着这位学子认真的说道。”
“什么?所有人一体遵从的制度,那不是说要有一部人人都遵守的法规,这样岂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刚才这位学子惊呼道。”
“应该是这样,也必须是这样。张铁斩钉截铁的说道。”
“这岂不是反了?众人听到张铁的这个想法炸开一般的讨论道。”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岂不是我也要遵守!赵仓剑自言自语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