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争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国,宫内。
“报君上,从梁国大都传回上大夫王永志的急件!内侍官对陈国国君陈恭道。”
接过内侍手中的急件,陈恭急忙打开,仔细的看了起来。“好!好!好!上大夫做的不错,你去宣一下太师、丞相、上将军、大将军等大臣,有重大国事商议!陈恭对内侍官说道。”
不大一会,太师贾益、上将军公子谦、丞相杜文宣、大将军魏明亮等陈国忠臣陆续入殿。
“好了!大家都来齐了!找大家来,是有两件事情要和大家商议一下,陈恭道。”
“不知道是那两件事,请军上明示,太师贾益问道。”
“太师稍安勿躁!昨日上大夫从梁国大都传来消息,他已经同梁国的主要大臣拉上了关系,通过贿赂已经打通了梁国的上层关系。这些梁国大臣表示,一定会在梁国朝廷内力保梁国不出兵讨伐陈国,现在上大夫已经在去大月国和乌国的路上。陈恭将上大夫王永志来信的内容想几位大臣通报了一下。”
“上大夫,精明能干,有内才而不易表露,可堪大用,用之是君上之福啊!太师听陈恭言道王永志在梁国大都的所做之后,趁势言道。”
“是啊!上大夫这人别看是军旅出身,可做事还是比较稳妥、凡是谋定而后动,是国家的大才啊!陈恭也感慨道。”
“看来此次上大夫出行,收获颇丰啊!梁国不出兵,我想其他国家也不会明春出兵的。太师贾益道。”
“对啊。所以,我召集大家来,就是想商量一下,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和明年开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陈恭言道。”
“请君上明示!众人齐声喝道!”
“第一,从现在开始,着手查看今年冬天全国各地的情况,一个冬天缺衣少食的,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人?丞相着人统计一下报上来!陈恭感慨的说道!第二,上将军应该着手整修我国的关山要塞,整理陈旧的军备。虽然上大夫已经打通了梁国的某些忠臣,为了以防万一军队这方面还是要准备的。第三,就是需要老太师出面带我想国内的世家借点粮食,现在全国各地都缺粮啊!虽然我们已经在入冬前收缴了一部分作为开春用的种子,可开春后缺粮一定会成为一件大事。所以,还需要老太师出面,想你们这些世家借点粮食,好让国家度过明年的为难。张铁恭敬的对太师贾益说道。”
“是!臣一定说动那些世家族老们,现在陈国已经到了危亡的时刻了,他们一定会响应君上的号召踊跃捐粮的,不用君上开口借。贾益恭敬的回到。”
“好!有老丞相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陈恭回到,脸色稍微好了点。为了这件事情,他已经好几天不能很好的休息。不过,谁让全国的重大资源都掌握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自己的这个国君还要开口向他们求救。看来,做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件大事、好事,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做一国之君,也不是其他人想象的那么轻松,那么的高高在上、呼风唤雨,陈国暗暗感慨。
“第二件事情,就是大家讨论一下,陈国下一步该怎么走?陈恭说道。这才是他今天重点要说的。”
“不知道君上有什么想法?还是太师贾益站了出来!”身为陈国的领国大臣,数十年的官场沉浮,已经让他变得的是老谋深算、韬光养晦。此刻,见陈恭冒出这么一句,他已经敏锐的嗅出这里一定有大文章、想到这位刚刚即位的君上,胸中有大志,贾益禁不住想,他到底要干什么!
“这是上大夫刚从梁国大都传回来的信件,里面详细的讲述了他在梁国大都的所见所闻,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消息。陈恭言道。”
“还请君上明示?太师贾益回到。”
“大家都知道,梁国大都乃是大陆上最繁华的都市,这些除了和梁国的军事实力有关之外,还离不开梁国的商贸繁荣。我陈国盛京和梁国大都一比,就好比一个是天,一个是地。陈恭感慨道。这些都还是其次的,上大夫心中言道,梁国最厉害的地方是他们国家的文化气氛极其浓厚,各种学派都在大都开设讲坛,因此梁国掌握着大陆上最优秀的人才。通过最近百年的发展,梁国一跃成为大陆第一强国,这里的秘密是什么?上大夫说,秘密就在这里。学分浓厚,各种思潮在大都盛行,让梁国的执政者能接收最好最符合梁国发展的计策。现在,大陆上的其他国家如大月国、泰国等国家,已经开始了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陈国现在举步维艰,我想和大家商议一下,是不是在陈国试行改革,希望借此能改变成果落后、贫穷的局面,让陈国能在大陆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厅中一阵沉默,大家都在思考陈恭刚才所提到的改革的事情。
“君上,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贾益站了出来说道。”
“太师有话但说无妨!今日,是你我君臣在次商议此事,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什么不可以讲的!陈恭说道。现在,陈恭需要的就是他们这些人站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他太需要了解自己的臣子对陈国改革的看法。他也需要了解一旦陈国改革,他所面临的阻力有那些人?那些势力?
“君上,一国的国策,一般是易静不易动,易古不易今,所谓人心不古!太师言道。我陈国自高祖开创陈国以来,历来都是坚持高祖制定的国策,现在君上要做违逆祖制的事情,恐陈国臣民不服啊!”
“太师,是陈国国民不服,还是你不服,或是你等老世家不服啊!公子谦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森然道。”当收到上大夫王永志急件的时候,陈恭已经和公子恭秘密的商议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就是,陈国必须赶上大陆的这次改革风潮,不然等其他国家改革完毕,那个时侯陈国也只有亡国的份。此刻,见太师贾益倚老卖老,对弟弟的制定的国策横加指责,不由得一肚子气。
“上将军息怒,老臣也是出于对陈国、对祖宗社稷的担心。贾益沉声说道,丝毫没有被陈谦的凶态比露吓到。”多么冠冕堂皇的话,说的一丝不漏,让身为国君的陈恭也没有办法指责。
“上将军,老太师也是出于对国家、对社稷的担心,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商议此事,而不是立刻就要在陈国改革。因此呢?大家需要做到是,多想想陈国的弊端,多考虑考虑如何能让陈国强大起来的法子,大家各抒己见。陈恭言道。”对这位权倾朝野,世家族老的领头人,身为国君的陈恭也不敢过分得罪,况且没有真凭实据,只凭政见上意见不统一,就申斥一位朝廷重臣,陈恭是不会做出来的。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他已经深深的知道,当政者的不易和政治的危险性、敏感性、复杂性。
“臣以为,君上图谋变法的想法不错,但对整个国家的实际、具体问题缺乏了解,况且我陈国立国百年来,一直都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大变动,君上此时要谈改革是不是有点纸上谈兵啊!新任丞相杜文宣沉思了好久,言道。”
“丞相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今天大家要做的就是畅所欲言,不要顾忌什么?你我君臣共在陈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大了,是陈国的事,是我这个君上的事,说小了还不是大家的事。陈恭乐呵呵的说道。心中对朝中这些墙头草充满了鄙夷,可陈国实在没有什么可堪大用的人才。想到上大夫王永志心中谈到梁国大都各种学社林立,各种改革思潮盛行,恨不得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一番。
“君上,我的想法是,必须先弄清楚,陈国要不要变法,为什么要变法?这件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我想朝中、朝外,都会对君上改革的想法议论纷纷,这样不利于陈国现在的稳定,杜文宣仔细的说道。另外,还必须弄清楚什么地方需要改革?为什么改革?弄清楚这些,诸位大臣、国民才会积极响应支持君上的改革。”
“这倒也是,变该如何变?若要变,为什么变?怎么变?这些是必须对诸位、国民有交代的。陈恭说道。那这样好了,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下个月开始,我会在春季播种的时候道全国去巡视一番,你们现在就给各州县府发下文书,把这件事的意思说明白,但先不要申明改革。等收集好陈国的详细资料,咱们再来考虑这个改革的事情。好了,今天就到这吧!你们都回去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