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报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国,都城,盛京!
沉闷了近一个月的民众,终于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公子恭要即位陈国新的国君了。
盛京街头,议论纷纷,有高兴者、彷徨着、关注的人、等待的人。
“新君即位,我看一定会下令召集全国之兵,寻找梁国报仇。想我陈国每一位即位的国君,都是从战场上确立威信。我看啊这次一定又会开战,可怜我陈**民了!街头一位彷徨的百姓和身边的人嘀咕着。”
“新君一定要带领我陈国大军,踏平梁国大都、杀尽梁狗,替我老君上报仇、替我死去的陈国将士报仇。又一位战争狂人,热切的期盼着。”
“新君即位,能不能别打仗啊,我们那些死去的老兵,能得到抚慰、抚恤吗?一位曾经入伍,现今残疾生活无着落的老军士自言自语道。”
新君即位,盛京里消息满天飞,人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虽不是自己的命运,可和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
盛京内城,陈国国君即位大典正在进行当中。首先,在太庙令杜文宣的的引导下,陈国新国君陈恭,带领陈国百官祭司太庙、拜过陈国的列祖列宗、祭司大陆供奉的神灵,一众人等来到大殿之中。
文臣武将在丞相贾益、司马魏明亮、中尉李键的带领下,位列殿下两侧。左侧为文官,右侧为武将。
“朝贺新君,殿内执事的内功总管高声喊道。”
“大王万岁万岁万岁,众人齐声喊道。众人齐声喝喜,拜服于地。”
“起来吧!登上陈国国君宝座的陈恭,丝毫也高兴不起来,声音中不带一丝一毫的喜悦之情。此刻,陈国就好像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全国各地报来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宣读国君国书,内功总管继续高声喊道。”新君即位一般都是要宣读国书,明确自己施政方阵、政策,明确外交方针。
“国书,诏先君之命,继续维持原国策不变。太庙令杜文宣,精通礼仪,任丞相之职;中尉魏明亮,勇猛果敢,升卫尉;偏将军王狼,任大将军;公子谦,任上将军,总揽全**政;丞相贾益,三朝元老,德高望中,加封为太师,领国政。国书完毕。”
国书还是按照原来的既定方阵,没有在政策方面有大变动,人士方面升迁了几个重要的职务。陈恭刚即位,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拉拢住人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他根基浅呢。
“谢君上隆恩,一干文臣武将,又重新出列,拜服于地,感谢新国君的任命。”
“好了,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没有的话,今天就到此为止,明日商议改革陈国的大计,这可是一件很多的事情啊。”
见下面众大臣无人答话,陈恭正要发话散朝。
“君上,老夫有话要说?新任的太师贾益缓缓的站了出来。君上说的改革陈国的大计,固然重要,可眼下有一件比改革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群臣一起努力方能拯救陈国。贾益声嘶力竭,高声喊道。”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看来,那日陈恭病床前要复仇的主意,还没有变。陈恭心中此刻恨急贾益。可没有办法,还得陪着笑脸询问是何大事。
“太师,不知是何大事啊?陈恭恭敬的问道。”
“向梁国复仇,为老君上报仇,为死去的陈国将士复仇,贾益激动的喊道。陈梁一战,我老君上仙逝而去,梁国夺我陈国土地、掠杀我陈国子民,此仇不报,我陈**民士气将会一蹶不振。这样会影响我陈国在大陆上发展。请君上下令,立刻着手备战,向梁国复仇。”
陈恭坐在上位,看着地下的众大臣,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个老贾益,为什么老师揪住这点不放呢?”“各位大臣,将军们,你们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话还是要说的,尽管陈恭对贾益的咄咄相逼很反感,但政治上的场面话还是要说的。”
“臣复议!臣复议!臣也复议!”底下一帮老世家的官员,在贾益的带领下,都同意要对梁国复仇,军中的卫尉李键也力陈复仇。看着眼前的一切,陈恭越发的失望,朝廷众老世家已成一党,如此大的决议,怎么能说出就出。心中对老世家的一丝不忍,此刻已经烟消云散。以后自己变革的施政,看来是要受到老世家的阻拦了。这些老世家,只知追求利益、财货、土地,置国家的利益何在啊?陈恭心中对老世家抱有的一丝希望,也随此次的形同逼宫而破裂。

“复仇,你们拿什么来复仇?大军王狼大声吼道!军士的衣甲破败不堪,兵器损坏许多且没有更新,军中弓弩手所需的箭矢,尚且不够一次大战的使用,军中缺少马力足能冲锋的良马,军中的军粮已经严重不足,军士们饿着肚子怎么打仗?就凭一口气吗?难道每人吹一空气能把梁国大都给吹跑。”刚升任大将军的王狼,作为此次梁陈之战前线回来的将军,深刻明白陈军所缺少的东西。“如若,衣甲完整,兵器完整,粮草供给顺利,弓箭配备齐全,别说大都,天下我们也能取得。可现在我没有有吗?没有!军中的老兵已经越来越少,充军都是些孩子,难道你们连孩子也不放过吗?大将军王狼孔道!
一个将军,一个前线归来的百战将军,也是一个儿子、父亲,眼见自己的兵士倒在在冲锋的路上,能不伤心吗?谁说军营中的人,都是铁做的,他们也有感情,也知道生死。不是所有的军人,都喜欢战争。和平对每一个人来说,可能都是奢侈的。
“是啊!死了自己,没了子孙,这仗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陈恭扫视了一下底下那些世族的人。”军中所有的问题,都直指几大世家所把持的国民命脉——粮食、兵器制作、矿山开采、马匹的养殖。几大世家,受不了陈恭的眼神,都低下了头颅。
“我看,我们陈国现在这个样子,就无异于杀鸡取卵。打仗,死亡,再打仗,再死人,一个恶性循环,已经在我陈国形成。死了自己,没了子孙,连一个收尸的人都没有,更便说上坟扫墓的了。陈恭愤愤的说到。此刻陈恭的眼睛红红的,陈国如果再不停止战争,再不休养生息,不用别人,我们自己就能让自己灭亡。”
一席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太师贾益,还想张口,看到陈恭愤怒的目光,赶紧低下头,不敢直视自己的这个新国君。
“同梁国的仇,我们一定要报!但不是现在,我们不能呈匹夫之勇,图一时痛快,而忘记了根本。现在陈国需要修养生息,国民需要修养,军队需要修养,我们有许多许多要做的事情。在我们没有强大以前,我们不能轻易的卷入任何战端。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以后数年的国策。希望,各位大臣、将军们能理解,不但要理解,还有记住、牢记心中。只有不忘国耻、家仇,我们才有勇气、才能卧薪尝胆,才能雪耻。陈恭一空气说完这段发自肺腑的话。”
不轻启战端,于民修养,这是这次即位大典中,陈国上下形成的共识,只能说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几个老世家还在低下叨咕,没有战争,他们拿什么来挣钱、来兼并土地。
世间就有这么一类人,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他们看不见,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权力,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立在损害国家、人民的利益之上,正是这类人的存在,才让这个国家有了这么多的失败、耻辱。
一阵默然,没有了言语,整个大殿静悄悄的。
“现在全国存粮有限,看来今冬、明春将会发生一场饥荒,太师你看如何处理?见众人不语,陈恭索性不退朝,将自己心中的几件大事拿出来,趁热打铁般的办了。”
“存粮不多,需早作提防。梁国对我国的战略方针就是秋守春站,我国的软肋正在此。若明年梁军、匈欺来犯,我军甚难抵挡?此事需早作谋划才对。”简直放了堆臭屁,陈恭心中骂道,简直是一只老狐狸,说了等于没说。
“大将军王狼、丞相杜文宣!陈恭喊出新任的大臣。”
“在,两人同时出列。大将军,需赶快派人修饰防御战事,我国于梁国之间的关山隘口尤为重要。同时,命军中精壮的军士,带足兵器,入山打猎,希望能多猎取一些食物过冬。丞相需派人到各州各府,收缴种子,必须保证明年开春之用。记得,不能扰民,需对民众解释清楚,同时,鼓励民众上山多采野菜、野味,这个冬天我国将会过的非常艰苦。陈恭快速的安排下去眼下最为重要的事情,这两件事情,事关陈国安危啊。”
“上大夫王永志,陈恭继续喊道。收集国内的珍奇异宝、古玩字画,给我送到宫中。”众人愕然,在此之时,这位新任国君还要收集这些万物丧值的东西。可在他作出上述两件事情后,有没有人敢吱声。
好了,可以散朝了!众人,又是一阵拜服、朝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