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提供文字章节) “我想去看看!”段誉一手轻轻拍着桌子上的战报悠然神往仿佛心思早已经飞到了那个草长莺飞的江南。书.书.网
“陛下!”旁边两名伺立着的臣子显然是吓了一跳年近五旬依旧一副文士打扮的朱丹臣还没来得及说话另外一名内待已经用他特有的尖利的声音叫道:“这可万万使不得!”
“哦?”段誉微微一笑看向那名内待:“怎么就万万使不得了?董总管倒是给我分说分说?”
“陛下您应该自称‘朕’”那名董姓内待大声纠正道:“朝政大事当付于朝堂公议宋国大败金人一事善阐侯已经于日前亲赴宋境陛下……”
“看来董总管没明白我的意思啊”段誉嘻嘻一笑:“我只是觉得许久未曾出去走动走动有点闷得慌所以静极思动而已与国事无涉!”
“那更加不行!”董姓内待毫不犹豫地用他尖利的声音叫了出来:“善阐侯离去之前早有交代天子一言一行关乎一国社稷不可轻乎陛下若想出外散心还是等善阐侯归来之后再跟侯爷商量决定吧!”
“董德钰”站在一旁的朱丹臣听不下去厉声喝道:“你开口闭口尽是‘善阐侯’三个字可还有一丝半点将陛下放在心上?!”
“哼哼”董德钰下巴微昂却是丝毫不让地说道:“朱大人言重了老奴职司内廷宫闱一应主子的生活起居不过是个听人使唤的奴才罢了善阐侯国之栋梁将家国大事尽数托付给善阐侯者正是陛下自己!老奴还记得自日新三年起陛下就曾下诏‘诸臣百官遇事不决者悉取善阐侯听取进止’老奴转述善阐侯之言也是依循陛下旨意行事又有何不妥?!”
“你……”朱丹臣怒目而视却是一时说不出话来。
南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诸部族分立隋唐末季中原王朝无力顾及这西南边陲之地延至五代之时有郑氏、杨氏、赵氏、董氏、高氏、段氏这六大姓都是有地有兵尔后段氏先祖段思平虽然趁乱而起威服其余诸姓得国称帝但其他几大姓的势力除开郑氏已灭外在这一过程之中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势力其中又尤以高氏、杨氏为最。
高氏、杨氏在朝堂之上相互争夺权力世代不让随着帝位相承而至上德帝之时杨氏一门眼见高氏势力渐涨慢慢非其所能相比当时的杨氏家主杨义贞竟尔不惜铤而走险杀掉了当时的广安帝段廉义自立为君后来也是全赖高氏一门之力才领军夺回了地位是以高氏家族之势力到此又是大涨甚至大理之中普通黎民百姓也都知道大理一国是“段与高共天下”。
及至上一代的善阐侯高智升权势滔天段家皇帝俨然成了摆设差一点就要玩上一出禅让的把戏过上一把皇帝的瘾头。
“唉高大哥”朱丹臣在心里轻轻一叹:“难道多爽快的汉子在家族与权力面前终究也要换上一副面孔么?!”
这一任的高氏家主现任的善阐侯高升泰年长他们四大家臣几岁的年纪在年轻的时候他们也是一起练武一起喝酒一起打架一起讨论女人的生死兄弟朱丹臣清楚地知道这位高大哥并不像他的父亲那样的权力薰心甚至于在先前未曾续任家主之时他们的这位高大哥也曾跟他们许多次在他们面前若有若无地抱怨过他父亲在朝堂上专横跋扈的行径可是现在……
朱丹臣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自己也是大家族中的一员自然能够明白高升泰的转变的原因。
或许世事总是这样吧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是与时浮沉不由自主真正能够率性而为的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书.书.网
就像眼前这位大理国日新帝段誉从小到大不管是身为镇南王世子的时候还是现在登基为帝之后好像都是现在的这种吊儿郎当的模样从来没有真正正经过。
不过也幸好他是这样的一种性格吧如果换了一个锐意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恐怕早就跟高升泰闹个你死我活了吧。
“两位都不要激动”段誉哈哈一笑:“我只是想悄悄出去走走我们在善阐侯之后到达宋国又必会赶在善阐侯之前回来善阐侯不一定会知道的。”
“那也不行”董德钰低了低头很艰难地才隐藏起了对段誉轻蔑的眼神开口说道:“善阐侯离去之前再三交代他离开期间大理城中禁卫空虚为陛下安全计较切切要恳请陛下不要离开禁中半步更何况陛下此番还想亲赴宋国江南山长水远这委实……委实是太为难老奴了。”
“大理段家果然是气数已尽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胸无大志的黄口孺子为君”看着这个日新帝段誉的表现董德钰的心里不由得又轻视了几分:“亏得侯爷临走之前还再三交代要仔细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实在是侯爷太过谨慎小心了!”
高升泰独掌朝纲早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早在生杨义贞之乱的时候高氏一门就世代执掌大理相国之位到了高升泰的父亲高智升的时候高氏一门的权势更是登峰造极当时甚至大理人私下都以“高国主”呼之大理一国共设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大半均由高氏族人控制直到高升泰接任家主之位由于少年时与忠于段氏的四大家臣颇有交情也是为了缓和其余朝臣对于高氏一门独大的日渐联合猜忌这才让四大家臣等外姓接掌一些较为无足轻重的地方但高氏一族还是将大理政权军权牢牢地捉在手里这还是勿庸置疑的。段誉虽然名义上是大理一国之君但直正能掌控的除了真正忠心耿耿的四大家臣就只有地位然的天龙寺拥有的为数不多的一支段氏嫡系的僧兵了。
董氏虽然曾经也属于大理望族却是早已没落甚至在杨义贞叛国之役中站错了队以至于董德钰幼年便被惩罚性地净了身入宫操执贱役历经几十年浮沉攀上了高智升的这一棵大树这才能够成为内廷总管充当高家监视段氏君王的一个耳目。
不过这位日新帝倒也还真是没有什么好监察的董德钰也算历经三代帝王前两位起码对于高氏当政虽然不敢有什么动作常自抑郁啧有烦言倒也是有的但这位日新帝自从登基以来好像倒很是享受这样的状态。
早在刚刚登基的时候这位日新帝就急着把朝政完全交给善阐侯打理自己天天不务正业跟着他的亲信家臣还有后宫妃嫔不知道在搞些什么花样只求自得其乐甚至除了上朝之外连皇帝应该的自称“朕”字都从来不提可以说是望之不似人君。
董德钰盯了他这么多年这位日新帝段誉所做出来的最出格的事情也就是想着偷偷跑到什么地方去转几圈罢了久而久之不管高升泰还是董德钰也早就有点放松了对于段誉的注意了甚至对于他有时候出去转转的嗜好偶尔也会成全那么几次。
不过这一次这位日新帝的想法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一点居然是想着要到宋国的江南董德钰这个口可不敢开毕竟怎么说段誉也是名义上的一国之君而且难得地对于高氏一门的专权丝毫不以留意与高升泰君臣之间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另类的相得要是真的这位日新帝出了什么意外善阐侯归国之后恐怕马上会扒了他的皮。
“哦?”段誉忽尔面容微肃看向董德钰脸上浮起一丝似笑非笑的神色:“如果朕这一次非去不可呢?!”
“呃”董德钰虽然被段誉突然之间改了的语气跟称呼弄得愕了一愕但仍自口气强硬地回道:“善阐侯早有交代……”
“善阐侯又是善阐侯”段誉缓缓站起了身来双目如电望着董德钰:“朕如果想去哪里你当你这个老奴才又或者是你的善阐侯当真拦得住么?!”
朱丹臣跟董德钰都被刹那间换了一个人似的段誉吓了一大跳。书.书.网
董德钰与段誉那目光一触竟然不由得周身微冷低下了头去说道:“老奴不敢!”
他这才想起来大理段氏的武学威镇天南而眼前的这位日新帝更是传说之中练成了大理段氏的至高武学只是长久以来这位日新帝在他面前都表现得像一名纨绔少年而丝毫没有让人意识到他的可怕之处而已。
但他想起了自己背后的势力想起了善阐侯的威风腰板又自硬了起来开口说:“陛下若想离宫老奴自然不敢拦也拦不住但大殿之外皇城之中还有五千禁军时刻准备为陛下安危不惜以命相殉还请陛下要三思为上啊!”
“哈哈哈”段誉仰天而笑:“好一个五千禁军董德钰你哪里是朕的总管哪里是朕的奴才但你当真就以为这五千禁军尽数如你这般都想着去当善阐侯的奴才去当善阐侯的狗么?!”

“陛下!”朱丹臣与董德钰齐齐开口惊呼。
董德钰是恐惧之下的张口急欲解释朱丹臣则是被段誉的话又急又气。
大理国现在权力尽数操在善阐侯之手段誉名义上虽为大理之主实则不外一个锦衣华服的囚徒若是让高升泰知道他今日的言语纵然不敢名目张胆地背上弑君之名但只怕段誉今后的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
“你们进来吧!”段誉却没有理会他们径自提高声音叫了一声。
“吱呀”一声殿门开处几名盔甲鲜明的武将仰然走了进来 朱丹臣一时明白了什么似的又惊又喜地叫道:“古兄弟禇兄弟傅贤侄你们怎么来了?!”
“陛下”那几名将领向朱丹臣微微点头致意却都向段誉行下礼去:“属下等已按陛下旨意谴人将突染急恙的善阐节度使高明远及其家人妥加照顾八府除会川一府四郡除石城一郡已尽数由陛下指定之人选暂时接管大理城中善阐侯的相国府防务已由属下接管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已经……”
“完了!”还没听完那几员将领接下去的长篇大论董德钰已经觉得两脚软几乎要瘫倒在地上。
自平定杨氏之乱后大理八府尽由高氏一门出任节度历代世袭直至高升泰接任家主后才让出最偏远的会川一府给段氏宗亲段平接管而四郡也只有石城郡是属于段氏的家臣掌管现在听着这样的报告董德钰已经知道这个看起来好像纨绔子弟的日新帝终于动手反扑了而且出手是这么狠这么辣看上去好像一下子将局势完全扭转了过来。
而善阐一府更是高氏一族世守的封地高氏族里重要的长辈大半倒是在善阐定居而余下那小半随高氏家主入居大理皇城的也都在相国府中这两处被制倒真是可以说高氏一门的根基都被握在段誉的手中了。
“陛下这……这……”朱丹臣一时之间简直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他们朱氏一门自段思平龙兴大理以来就一直跟随身旁鞍前马后以家臣自居尔后杨氏高氏权臣迭起他们自然也为旧主时感不忿只是无力回天罢了却不曾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场面居然真的会活生生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朱叔叔这事以后再向你解释”段誉向朱丹臣挥了挥手脸上却仍是淡淡微笑殊无狂喜之色。
大理段氏也是渊远久远的世族之一而且立国百年历十余代君王不管贤与不肖至少都能体恤民力与民休息深得大理百姓之民心。
杨氏之乱不过是不及防备而借着讨伐杨氏之乱而趁机坐大的高氏想要再久远地把持大理江山甚至代行皇帝之事就未免有些自不量力了。
段誉先前的几任君王虽则碍于高氏一时势大大理又甫经杨氏之乱未及恢复所以一直隐忍不但在私底里下却也还是培植出了庞大的潜在势力。
要论源远流长段氏不在高氏之下要论名正言顺段氏是堂堂正正的大理国君要论在民间的声名在台面上弄权的高氏总是要比许久以来只需摆个形式的段氏要差得多。
错非有感于民意不可违当年已然自觉大权在握的高智升又怎么会强忍着龙袍加身的冲动至死不敢逼段正明以皇位相让。
到了段誉的时代一切前辈经营已久早已是水到渠成所欠缺的不过是一个机会罢了。
难得善阐侯在接获战报之后主动亲自启程离开大理前往宋国这对于段誉来讲自然就是一个动手的大好时机。
虽然从他内心深处而言他还真不想动这个手。
可是就有如高升泰没有选择一样难道身为当代大理国主的段氏皇族他难道还有其他的选择么?!
段誉微微苦笑对着朱丹臣说道:“朱叔叔这一切路上再说你先去准备一下我们天明启程赶往大宋!”
“什么?”朱丹臣还没从眼前生的这一幕的冲击里回过神来愕然抬:“陛下真的要去大宋?!”
“当然”段誉哑然失笑:“朱叔叔以为我在开玩笑么?!”
“可是……这……”朱丹臣一时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刚才他出言跟董德钰顶撞只是不满他那不将段誉看在眼里的态度却不意味着他赞同段誉前往大宋的举动。
大理僻处天南国中势力又自立国以来便自相互倾轧不休周围强邻环伺向来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是以一直奉行闭关自守的政策虽然对大宋一向以上邦待之年节与时进贡曲尽藩国之礼但这种一国之主亲赴大宋的举动却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尤其现在正是宋国大败金人天下格局面临一番新的动荡的时机大理小国在这种时候最应该做的本应该是冷静观察却绝不应当在这个时候妄有举动。
原本高升泰欲往大宋进贡道贺之举朱丹臣就觉得有些不妥毕竟这样宋人大败金人的时候作为属国的大理谴使道贺倒是无可厚非但要高升泰这个操执国柄的善阐侯亲往大宋朱丹臣始终觉得这其中还有些其他的文章只是当时在朝堂之上他也插不上话是以未曾说出来而已。
但现在段誉又要亲赴大宋这就实在让朱丹臣搞不明白了。
怎么说高氏一族也是根深蒂固操执国柄更已达数十年之久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这种紧要关头段誉这位大理日新帝不留在大理好好稳定人心将高氏族人之外的世家臣僚们全部争取过来却又要跑到大宋去干什么?!
总不会是真要跑去玩耍吧?!
换做刚才之前朱丹臣还会相信段誉的这个理由但见识过段誉刚刚的手段之后他对于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日新帝却突然有了一种深深的陌生感。
或许背负着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家国的人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不有所转变吧。
“陛下”朱丹臣苦笑道:“若是陛下要亲赴大宋还需知会大宋四方馆还有一系列仪仗卤簿还需……”
“朱叔叔误会我的意思了”段誉连忙扬手止住朱丹臣的长篇大论大理虽然小国但也心慕汉化尤其是跟大宋这个自命衣冠正统的礼仪之邦打交道的时候那仪式能烦得让人几天几夜都念不完要等把这套都搞完了那都够高升泰来回两国之间好几回了他看着朱丹臣笑道:“就只你我二人星夜快马今夜启程!”
“陛下这是……”朱丹臣疑惑地看着段誉。
“这是去挽救我大理举国之运”段誉微微一叹向朱丹臣说道:“朱叔叔可知道知道善阐侯去宋国是去干什么的么?!”
段誉从袖中抽出一封信函信手递给朱丹臣。
国中局势甫定他也知道不是离开的时候但现在他却是不得不去。
其他人或许觉得宋人柔弱然而他却深深的知道大宋的土地上曾经生活过怎么样的英雄好汉!
希求一时侥幸跑到宋国去想分上一杯羹善阐侯你也算聪明半世怎么会在这个小事上犯糊涂?!
或许善阐侯也不是糊涂只是小算盘打得太多了打得太好了或许他觉得这是一个赌得过的好机会。
但不管身为大理国君也好身为生于大理的普通一员也好自己都绝不能够允许善阐候以大理千千万万生灵的命运来作为他为一家一姓之私所开下的这一场豪赌的赌注。
如若不是善阐侯临时起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是不是自己根本就不会想这么快就动手呢?!
“唉!”段誉轻轻一声叹其实一直以来他对于治国理政本身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这些年来其实他的不务正业一半是做假却也有一半是天性。
只可惜自己的身上还担着一个家族担着一个国度。
但是不管怎么说终于又要去大宋又要去江南了。
段誉手按着窗沿望向外面。
滇南的天还是一如既往地多雨现在大雨初晴四处弥漫着朦胧的雾气。
一身华服的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玉树临风的侗傥少年大理虽然是个边陲小国但身为国君的他虽然面容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也不得不留起了胡子规行矩步举动之间倒也是俨然一副人君威仪的模样。
但不管变成了什么模样他又怎可能忘得了过去忘得了在南国生的那一切。
松鹤楼的鱼无锡的水杏子林里的人还有少林寺前面的那袋烈酒……
“善阐侯高叔叔”段誉心里一声暗暗的叹息:“这次入宋之行或许就是我给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你究竟会怎么选择?!”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