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你救了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钰虽然只在家里呆了几天,却是李家这近一年来最热闹,笑声也最多的几天。不过这几天李钰也做了不少事,首先就是秦氏兄弟进天波分院的事,这事他与太子赵桢和曹老将军早就商量好了,他要秦氏兄弟进闻松书院可不是要他们吟诗作赋去赶考的,这一点太子赵桢心里最清楚,只要他们兄弟能通过文化考核,入学是没有问题了,对于通过考核这一点李钰对他们还是很不信心的。其次是《大宋士林报》方面的事,为此李钰曾和先生寇准有过一番长谈,如今寇准因为年纪问题已经致仕,全身心地扑在《大宋士林报》的事物处理上,李钰对此也不用操什么心。至于生意上的事,有吴全在其实早就用不着他再操心了。
饼干和面包很轻易地便制作成功,让李钰为后勤方面放心了不少,以后的批量生产那是其他人的事,他一个人也顾不来那么多。不过让李钰烦心的事还是不少,比如通信联络。在这个时代,通信联络还真不是件易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在这相对和平的时期,一封家书往往也要辗转数月才能送达,军情急报有八百里加急快递,但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这八百里加急显然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决策者不能及时知悉战场的势态,又如何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做出合理的应对呢,所谓‘锦囊妙计’不过是故事小说里说说罢了,就是诸葛再生也不可能做到事事都能料事如神的,否则他也不用挥泪斩马谡,无奈之下摆个空城记了。
烽火虽快只能传递简单地报警信息,八百里加急虽然承载的信息量是够了,可速度却达不到要求,旗语和李钰发明的手语也只限于战场上短距离地传达信息。于是李钰想到了信鸽,信鸽虽然也有只能定向传递、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缺点,但毕竟相对于其他通信方式已经算是先进许多了,电报、电话、卫星通信那是想也不要想的,不过电报码倒是可以用的,至少能解决信鸽在传递过程中的泄密问题。李钰现在就是为这电报码的事烦心,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后世的明码也能算得上是最顶尖的密码了,他只知道明码电报码是按汉字的偏旁和笔划编写的,比如李是2621,赵是6392,吴是0702,可他也仅限于知道这些了,其他的还是要那些专家们去想办法解决吧。
太子赵桢对信鸽和这些用数字表示汉字的方法倒是非常地感兴趣,李钰一个“太子密码”的马屁更是让赵桢这段时间全身心地都投入到这密码的编制中去了。正好李钰这段时间也有些清闲,太子便经常把他带到皇城里的皇太子宫中去研究,李钰也知道这事不易做,单就是工作量就相当可观了,中国那得有多少汉字啊,何况既然是密码,还是越少人接触保密性就越好,这些天便有很多时间都是呆在皇城里的。
这天下午,李钰正和赵桢在太子宫中研究密码的事,一个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匍匐在地,“太、太子,大事不好了,皇上他,他,他……”。
李钰脑袋嗡地一下就晕了,皇上出事了!难道就只能让他多活两年么?一探手将那个太监拎了起来,“皇上他到底怎么了?快说!”。
“皇上他昏过去了,皇后正在往集英殿那儿赶呢。太子您快去看看吧”。
李钰一手拉着乱了方寸的太子,一手拉着那个太监,大步流星地向集英殿奔去,“皇上是怎么发病的?”。
“皇上这几日太劳累了,刚才回来一路上便捂着胸口,我们正要去找太医,皇上他便昏倒了”
突发心脏病?李钰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皇上今年五十多岁,可不是心脏病的高发人群么。李钰和太子赶到集英殿时,皇上身边已经围了很多人,手忙脚乱地乱作一团。“都闪开,不要围着皇上,不要动皇上,快,把所有的窗子都打开,”,李钰一声大吼,众人都吃了一吓,可见太子进来了连忙都闪开身子,只有刘皇后伏在皇上身边哀哀地低声啜泣,几个太医战战兢兢的又是号脉又是掐人中的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钰抢上几步扑到皇上赵恒卧着的一张临时小榻前,此时皇上赵恒已经陷入昏迷,意识丧失,脉搏也没有了,李钰连忙解开皇上的领口,脱掉身上的作训服盖在皇上身上,向后一挥手,赵桢也将自己的衣服递了过来。
“枕头!”,李钰头也不抬地低吼了一声。
一个太监递过来一只枕头,李钰将枕头垫在了皇上的腿下,使腿部略高于头部,这有助于头部的血液循环。“皇后,太子,你们相信我么?”,李钰瞪着眼睛望着刘皇后和太子,为了能给太子赵桢多争取些成长的时间,为了大宋不再重蹈那段悲惨的历史,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必须要救活皇上。

刘皇后和太子盯着李钰的眼睛,从这双眼睛里他们看到了恳求也看到了希望。
“李公子,本宫相信你”,刘皇后坚定地点点头。
“李钰,我相信你”。
“好,皇后,您过来,对着皇上的嘴,看我的手势,我要您吹气,您就均匀地吹气”,关键时刻,李钰也顾不得什么礼节了。李钰要皇后伏在皇上头部的右侧,一手将其鼻孔捏住,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皇上的口将气吹入,然后将捏住的鼻孔放开,李钰自己则用手压皇上胸部,以帮助呼气,每分钟约进行15次左右,反复进行。
可皇上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李钰大吼一声,“皇上,为了太子,为了大宋,您一定要坚持下去”,说完一拳向皇上胸口砸下去。
“李钰,你大胆,快住手,皇上……”,一个大臣刚说了半句,就听得‘啪’地一声,显是狠狠挨了一耳光,“你再敢说半个字,老子就活剥了你”,一声低吼,声音有些尖细。
“都给我住口!先救父皇”,太子暴喝一声。
一拳、两拳、三拳……刘皇后按着李钰的命令继续做着人工呼吸。
“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皇上,您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大宋万千黎民百姓,您一定要坚持……”,李钰这话不知道是说给皇上听的还是说给自己或是皇后、太子听的……
“唔~咳,咳!”,皇上忽地呼出口气,缓了过来。
“皇上!”
“父皇”,本已经渐渐绝望的太子和刘皇后见皇上竟真的醒转过来,扑倒在他身边喜极而泣。
“皇上现在不能移动,快拿被子来,其他人全出去”,李钰见皇上真的被救活了,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他仍不忘大声地命令着。
“你叫什么名字?你刚才做得很好”,李钰转头看了那个中年太监一眼说道,就是那个打了那大臣一耳光的太监,那时皇后和太子已乱了方寸,抢救工作若是被那些大臣们阻挠了,后果可不堪设想,李钰想想就有些后怕,若是救不活皇上,怕是他便要跟着陪葬了。
“咱家郭槐,您救了皇上,咱家给您磕头了”,说完,那个太监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给李钰磕了几个响头。
“你就是郭槐?”,李钰瞪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戏剧里有名的大坏蛋,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狸猫换太子可不就是这个混蛋干的么。
“正是咱家,李公子您……”,那郭槐见李钰定定地看着自己,面色阴晴不定,心下不禁有些惴惴,难不成自己哪里得罪了这李公子了么?
“嗯!你很好,果真是忠勇之人”,李钰说出这话恨不得给自己一耳括子,他能算是个忠勇之人么。
郭槐听了长舒了一口气,眉毛眼睛都笑到一起去了,李公子夸咱家是忠勇之人,呵呵!陈林那个家伙再不能在咱家面前显摆了吧,呵呵。
“李钰,快过来,父皇叫你”
李钰连忙转过头来,皇上赵恒呼吸已经平稳了许多,只是还不能说话,吃力地用手指了指李钰,又指了指自己。“皇上,您现在不能动,等再缓一会儿就能让他们把您抬进寝宫里休息了。皇上,有什么话等您大好了再说吧”。
皇上看到李钰脸上的泪痕,点点头欣慰地笑了。
这时一个中年人衣衫不整,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扑倒在皇上榻前,“皇上,您可吓死愚弟了”。
皇上伸手拍了拍他肩膀。“皇叔,刚才多亏了这李钰,父皇才转危为安”,太子赵桢在边上心有余悸地说道。
愚弟?皇叔?这人莫不是八贤王赵元俨吧?见那人转过身来望向自己,连忙跪倒见礼,“拜见王爷”。
“快起来,快起来,你救了皇上,是咱们赵家的大恩人,该本王谢谢你才是,不必如此多礼!快起来”,来人就是宋太宗的第八子,人称“八贤王”的广陵郡王赵元俨,他是得了消息急匆匆才赶到的。
“是皇后救的皇上,李钰不敢争功”,李钰说的也是实话,当时情况危急,若不是刘皇后敢听他的命令做人工呼吸,能不能救得了皇上,这事还真是两说呢。
“李钰,哪里是本宫救了皇上,是你李公子救的,本宫谢谢你了”,刘皇后这时才反应过来,手脚忍不住打起颤来。
“你救了朕”,这时,皇上赵恒缓过劲来,轻轻地说道,“朕听见你的声音了,是你要朕坚持住,是你要朕不放弃,朕都听见了”,又转过脸对太子微笑道,“你叫得那么大声,把朕都吵醒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