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古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穿过幽静的柳树林,走过一段积满落叶的石阶,就到了我看见的那个房屋跟前。
我四周大量了一下,这里并没有什么村子,仅仅有三间造型别致的农舍。这里的农舍跟我在这里见到的农舍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屋顶都做了一个大约有四五平方米左右的平台。在房舍的墙上还立着一个竹子做的梯子,可以借以登上屋顶的平台。
我们来到屋子的门前,发现门上已经结满了蜘蛛网,看来这座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逍遥哥哥,我们现在怎么办啊?”刘芳面带难色的问我。
“看样子这房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我说,“我们就先在这里歇息片刻,估计主人家也不会见怪的!”
说完,我就用手推房子的竹门,随着竹门“呼啦啦”的声响,我慢慢地踏上台阶,往屋里看。
屋子里的家居摆设很齐全,小小的客厅里面陈列着茶桌,竹椅,还有精致的茶具,只是上面遮了一层厚厚的尘土,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墙壁上挂着一个竹子做得斗笠,旁边还有一幅女人的画像。画像上的女人姿态优雅,面色姣好,皮肤白皙,身着一声浅绿色纱裙,轻轻地靠在一株花开浓密的桃树上。看来屋子的主人是一个文雅的人。
虽然屋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可是屋子里的器具摆放的都很整齐有序,看不出有一丝凌乱。我想:这里的环境也很幽雅,既然房子的主人已经好久没有在这里居住了,倒不如我跟刘芳先在此住上一段时间,而后再作打算。
于是,我回头对刘芳说:“如果我们住在这里,你有没有意见?”
刘芳听完,慢慢地走进房里,四处打量了一下,轻轻地说道:“这里现在虽然有一些灰尘,看上去还是很整洁的,如果打扫一下,住在这里还是很舒服的!”
“是啊!”我把门后的扫帚拿出来,在空中挥了一下,说道:“这里可也说得上是世外桃源了!你先出去休息一下,我把这里收拾干净了,你再进来!”
“我们一起打扫吧!”刘芳说着,就走大了客厅的中央,四周打量了一下,指着墙上一幅女人画像对我说道:“逍遥哥哥,你看这里还有一个门呢?”
“不会吧?!那只是一幅画啊?”我打量着那幅画吃惊地说道。
说完,我走到画的跟前,用手轻轻地推了一下,那幅画却是动也没有动,跟我原本的想法却是大有不同。我又用力推了推,还是纹丝不动。于是,我转身对刘芳说:“你看,没有打开吧!”
刘芳看着我笑了一下,走到我的旁边,用手指着画上女人白皙的右手说:“机关就在这里啊!”
我仔细的检查了画上女人的右手,并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一头雾水的对刘芳说:“那也没有什么指示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刘芳听完我的话,眉头皱了一下,脸色也显得有些悲伤。只见她轻轻地抚摸了一下那幅画像,声音有些沉重的说:“当初,我家里也有这么一个机关!”
说完,只见她用手在那画中女人的右手手掌心轻轻地点了一下,那幅画就“吱呀”一声向旁边移开了,露出一个容的一人通过的小门。
虽然我在小说,还有电视中见过古代的机关,现在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不免大吃一惊。
我惊奇地对刘芳说:“真的有一扇门啊!真是神了!”
刘芳也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是睁大眼睛盯着门里,样子很是吃惊。
我忙问道:“怎么了?!”
“这里竟然放着一张古琴!”刘芳指着小门里说。
我走到门的前面一看:原来这并不是密室的通道,而是一个暗格。暗格中有一个可以存放东西的架子,上面放着一张古琴。
“难道这张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若不然,主人也不会将它藏得这样隐秘!”我说。
刘芳轻轻地抚了一下琴弦,琴就发出了一串清脆的音符,甚是悦耳。
“没有想到这张琴音色这样好!”刘芳欢快地说道。
“对这个我不懂的!”我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刘芳见我有些不自在,就忙微笑着对我说:“你们大都以习武为重,想要在江湖中占得一席之地,只有我们这些弱女子才喜好音律,一搏众人之乐。无论从什么地方说起,都是不能跟你们大丈夫相比的啊!”
“你呀,就别安慰我了!”说完,我一边用手里扫帚将一旁的座椅清理着,一边对刘芳说:“你们这些古人,也有好多男人都是以操琴出名的,像那个叫作俞伯牙的,可是留名千古啊!”
“‘你们这些古人’,你这样说我可就糊涂了,逍遥哥哥!”刘芳笑着说,“不过俞伯牙的故事我是知道的。可惜,古人那种佳话,在现实中是很难寻得到的!”
说完,刘芳面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是啊!”我应了一声,就坐在了刚打扫过的椅子上,也招呼刘芳说:“你也过来休息一下吧!”

“你可知道古代的‘四大名琴’?”刘芳坐在我旁边的椅子上,盯着我问道。
我一听,立刻快速的答道:“号钟、绕梁、绿绮和焦尾,对不对啊?”
刘芳听完,可是兴奋,就说道:“对,那你知道这几张琴的来历吗?”
“这个我可不知道!”我说,“名字还是老师在课上讲的时候,我记住的呢!”
于是,我问刘芳:“你知道吗?”
刘芳点了点头,说:“知道的!‘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这也是俞伯牙曾经弹过的琴。”
“不是吧?!”我大吃一惊,说道:“这个怎么能不知道呢,笨死了!”
刘芳又娓娓说道:“后来‘号钟’传到齐恒公的手中。齐恒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没有想到,‘号钟’除了‘高山流水’的佳话,还有还这么一段故事。那‘绕梁’有什么故事呢?”我问道。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刘芳说。
我一听,有些失望,说道:“可惜了,没有什么传奇故事。”
刘芳听我说完,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的歌姬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这个我知道!”我听她讲了故事,忙说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就是这么来的!”
刘芳听我说完,笑着说:“是的。”
于是,我又问道:“那‘绿绮’又是怎么来的呢?”
“‘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刘芳说。
我一听,有些迷糊了,就问道;“‘桐梓合精’是什么意思?”
“‘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刘芳解释说,“‘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
“没有想到你知道这么多。”我感叹道,我想了一下,说道:“相传司马相如跟卓文君还有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呢。”
“是啊。”刘芳说着,面上露出羡慕的神色,接着又微笑着说:“那是一段传奇佳话。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于是,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卓文君为了自己的爱情能够抛弃世俗理念,真的令人佩服。而最终赢得了美满的幸福,跟自己心爱的人厮守终生,又是多么令人羡慕啊!”
我一听,知道了刘芳沉浸在了古代那种美丽的故事中。不禁想到二十一世纪的女孩子想象自己白马王子时候的模样,甚是甜蜜。
我对刘芳说:“别傻了,都过去好多年了!说不定你也会遇到那样的爱情啊!”
刘芳盯了我一会,笑了一下,说道:“也许吧!”
“快点给我讲一下‘焦尾’是怎么来的啊?”我催促刘芳说。
“‘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是东汉著名操琴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刘芳娓娓讲道。
我听完,惊奇地说道:“不会吧?这样也能做出来传世名琴啊?那也太神了!”
刘芳见我有些惊奇,就指着暗格里的琴,问道:“你可知道这张琴的名字?”
我就顺着她的手指,看了那张古琴。那张古琴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再说了,我对这也不了解啊。于是,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那也是一张名琴,虽不能齐名于‘四大古琴’之列,却也是多少操琴人梦寐以求的一张琴!”刘芳说,“它就是‘清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