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邪按照邵雍“心之所向”,最终放弃了少年时的梦想,没有申报健利宗学习仙剑,而是进入先天宗继续学习金丹大道。
沈括的“心之所向”是金液宗,可是他终于没能摆脱自幼所受的“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教育的影响,选择了到治道宗院学习黄老治国术,以备将来报效国家。
与他交好的叶妙真、张娥真两位姑娘,一个弥补他的遗憾,到金液宗学习,一个承继了无邪的梦想,入健利宗修炼。
王韶“心之所向”当然是与贺栖真到调神宗合体双修,可惜的是贺栖真如无邪一样也入了先天宗,他没有对象可以双修,只好重操旧业,到茅山院学习鬼谷兵法去了。
这一批共有五十人入华山圣地九大宗院修习,按照宗院所祟尚的紫、红、碧、黑等颜色分授锦带,从此就算是修士身份了。
先天宗做为九宗之首,收录修士一向严格,这一次按照张伯端兼容办学理念,扩大了取士规模,招收了七名修士,已为历届之冠了。除了无邪和贺栖真外,尚有柴孤山、王老志等人。
分别在即,无邪很是不舍,先向邵雍嗑头,拜谢他三年来的教诲之恩。又与沈括王韶、沈括话别,沈括还好,前往的是位于青坷坪的治道宗院,与无邪间隔不远。王韶所在的茅山宗院却是在华山主道外的黄神谷中,去一趟也要一天的时间,无法日夕相见了。
王韶握着无邪的手,深情脉脉的说道:“我虽是一个粗人,却也懂珍惜离别之情,望你好生保重,以图后会之期。最要紧的是照顾我的栖真姑娘,她的伤了、病了、跟别人跑了,我唯你是问。”
无邪刚开始时还听得很是感动,听到后来就一脚把他蹬了出去。
无邪入华山圣地修真,就无需赁房而住,就想要仆人元重回返东京依附其父白景泰。
元重言道:“我受白家之恩甚重,无以报答,唯有忠心侍奉少主,不敢有半步稍离的。少主放心,我已向邵院主申请,到圣地的五云精舍作了火工道人,可以日夕守望少主。”无邪见他执意留在自己身边,也只好由他。
这一年无邪十四岁,正式入华山圣地修真。
无邪一行七人在翠玄子石泰的带领下,前往先天宗院所在地——朝阳峰。
朝阳峰为华山五峰之一,高七百余丈,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朝阳峰之名也此而来。
在朝阳峰上,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茅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处圣迹,就是先天宗院修士的修真之地。
石泰将七人带到东峰之上,只见山岗如刀削出的一面坡,高达数十丈,也无道路可以通行,仅在石坡上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道路实在是艰险之极。
常人至此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向上,这几人都有道法在身,稍一施展,就越过险路,来到峰顶。
东峰顶生满巨桧乔松,虽在冬日之中,仍极苍翠。但见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七人随石泰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团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不一刻来到朝阳台上,眼望在西的玉女峰、居东的石楼峰,偏南的博台,原本仿佛在云霄间,此刻却似到了脚下。披襟当风,有飘然欲仙之势。
石泰大体介绍了东峰上形势,男真吃在八景宫,宿在清虚洞,女真吃住都在毗邻的玉女峰上。日常修炼在朝阳、博台、石楼三峰,青龙潭、甘露池等为洗漱之地。
石泰又向七人讲解了在先天宗院的修持之法。七人经过了玉泉院三年的学习,已经通过修真七阶二十一品中的第一阶信敬阶,成为了修士,就要进入第二阶“收心阶”的修持。收心阶也有三品,分别是第四品“断除障碍”,第五品“清静身心”和第六品“密行修真”。
此三品的修持方式与玉泉院的三品修持有所不同,不再以时间为限,只到完成此品即可进入下一品的修持,同样的三品修炼,智缘最高者三年间可以完成,资质稍差的要十年,而鲁钝者终生也难有所突破。
另外,在玉泉院的学习,以博览为主,求多不求精,不但要学习经史,还要学习符录咒语,乃至导引服气、内外丹法,都是以培养兴趣,扎实根基为主。入各大分院则与之相反,以专心为上,贵精不贵多,只取其中一门法术,精研专修,似先天宗院只修金丹大道。

石泰言道从即日起,七人就要摒弃原来所学,专心修炼先天宗院的主要修持之法——金丹大道。
当夜无邪就宿在华山东峰的清虚洞中,伏在清爽幽静的洞中,耳听洞外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美妙之极。无邪就枕着松涛入梦。
次日一早,七人集于朝阳台上,听从石泰授课。
先天宗主一直由华山圣地掌教张伯端兼任,张真人事务繁忙,平时居留华山之时也少,并不要说前来东峰授课布道了。此院实际的主持其实是翠玄子石泰。
传说张伯端金丹大道得于陈抟大弟子刘海蟾,刘海蟾授诀曾经告诉他说:“来日一旦遇到为你开缰解锁的人,你就应当把金丹口诀传授给他,将他作为你真正的传人。”张伯端道法未成之时,因为得罪凤州太守,而被发配,路过邯州境内之时,正逢天下大雪,张伯端与押解者同在村肆饮酒。正好石泰来此,相邀同饮。石泰因而就问张伯端的案情,张伯端告诉他这是一桩冤案,并且详述案情经过。石泰非常同情他,于是去见州太守,告知冤情,竟然获得赦免。
张伯端道法大成之后,开始普传道法,跟他学习的有好几百人,却没有遇到一个可以传承衣钵的中意门徒。后来,他忆起当日之事,认为石泰有德,而且应验海蟾师当日之言。于是招来已经弃道行医的石泰,将其所得金丹秘诀,倾囊传给石泰。
石泰得诀之后,潜心修炼,三十年来道法初成,一身修为,已不在张伯端盛年之下了。
石泰开始授七人入门之法,他提起当初受张伯端的内丹功法要诀十分简单,“以简易之语,不过半句,其证验之效,只在片时。”然而实行的结果十分成功,“三十年来金液已交结,如今圣胎渐圆成,仙道可期了。”
石泰只怕七人一时难以领悟大道妙理,头一个月主要讲授内丹原理及药物、炉鼎、火候、沐浴、脱胎等内丹法要,此中大旨都本于张伯端,也有他个人的妙悟,有种种歌诀,如“吕承钟口诀,葛授郑心传,总没闲言语,都采只汞铅。”说明内丹无是以神气结为玄珠,而“意马归神室,心猿守洞房,精神魂魄意,化作紫金霜。”讲究下手之法,以制伏心猿意马为先等等。
无邪等人就据此修行。七人在玉泉时曾蒙张真人授以《悟真篇》,于金丹大道已经扎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入先天宗进一步修炼就事半而功倍,尤其是无邪,金丹大道五个阶段,他已经完成了百日筑基和炼精化气两个阶段,现在进入第三阶段“炼气化神”的修炼,此一阶段有成,气行大周天,就可以拥有种种外门神通了。
转眼又到了阳春三月,三月正是万物生长,生气勃勃之时,无邪正好利用天地生气,助己修养内丹。他在先天宗修炼的地点,选择在“博台”。
“博台”是位于朝阳台以南的一座小峰,相传汉武帝时,仙人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其子度世到华山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而又名“博台”。宋太祖赵匡胤曾于此遇见陈抟老祖,见有棋盘棋子放置于桌上,便打赌下棋,前两盘棋赵匡胤输光了身上所带钱物,第三盘便以华山为赌注,结果又给输了,华山从此便归华山圣地所有,所以就有“华山不纳粮,皇帝管不住”的说法。所以“博台”乃是华山圣地最为看重的圣迹之一。
这一日是三月十五日,是第年一度的朝山庙会之期。石泰等人都前往镇岳宫观礼,无邪独立在“博台”静心修炼。忽听上方朝阳台有人高呼:“无邪,镇岳宫今日举行封禅大典,我们去看看吧。”
无邪抬头看去,只见柴孤山和贺栖真二人正在台上向他招手。无邪本欲拒绝,却听有人轻声一笑,说道:“你在这么坐下去,就变成华山上的一块石头了。”
无邪转过头,却见舒真不知何时站到了身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