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元正日(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初一,元正日,慈庆宫。
京城这个年自然过得热闹。
如今永乐朝已经进入第二十一个年头,随着大运河的疏浚,南北航运算是彻底打通,漕运的舒畅刺激了京师的繁华,到如今,九门之内虽然比不上应天府的花红酒绿,却别有一种肃穆严整的开阔气象。
寻常百姓家到了这一日什么也不用干,阖家团圆,坐在一起吃吃酒说说话,享受难得的安宁富足。更有家风不严的人户,更是全家老小聚在一起耍钱,打打叶子,扔扔色子。各有各的过法,各有各的快活。
可天家却与常人不同,没法享受这种难得的家庭气氛。
按照程序,一大早天子就会在乾宁宫坐朝,接受文武官僚系统的贺表,然后赐宴。
过程昂杂繁复,乃是一件极费精力的事情。若要全套做完,估计要到夜里。
皇帝本就龙马精神,至于朝中的几个大臣,如张辅者,更是矍铄。金幼孜看起来瘦,却最喜这种大场面,一天到头都是眼冒晶光。杨荣正当壮年,而吕震则始终在一边假寐。
吕震德高望众,皇帝也由着他,反正他也是个摆设。
倒是太子首先顶不住了。
他本就是跛子,又胖得走路都喘气。人虽胖,精力却不旺盛,先是在殿中坐了一个上午,然后又转去其他地方,然后又代替皇帝赐宴,讲话什么的,一个流程下来。饭没顾得吃上两口,只觉得心中一阵阵发慌,眼前阵阵发黑。
若是周行德在他身边,自然知道太子这是低血糖的征兆。储君本就有严重的糖尿病,饿不得,可也不能吃太好,需要慢慢将养。
可身为储君,总不可能放着眼前着一大摊子不管,自己顾自吃东西吧?
虽然也知道眼前这一切不过是应个景儿,努力营造一个君臣和睦,国泰民安的表象,太子在这里也不过是当个摆设而已。
但他也知道下面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在审视自己是否是个称职的储君,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其中,最明亮的一双来自父皇。
由不得太子不打叠起精神,由不得他不极力保持着谦虚和蔼的储君模样。这其中的度要拿捏到恰到好处,过了则招人之忌,若做得不到位,则不称职。
一整天下来,太子再也经受不住,耳朵里“嗡”一声,身体就偏到一边。
若不是身边的小太监眼明手快,还真要出个大丑。
见太子实在坚持不住,皇帝开恩,留太孙在这里主持,让他自回东宫休歇。
好不容易从这场议事中逃脱,太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太监抬回慈庆宫的,这一路长得吓人,这日脚漫长得让他苦不堪言。
回到东宫,一口气喝了两碗银耳莲子羹,他才觉得心中不再发慌,可精神依旧萎靡。
恹恹地躺在胡床上,手捧着铜炉百无聊赖地看着外面的落雪,想起先前父皇送自己出去时说的那句话,他心中突然有些恐慌。
当时,皇帝显然是一脸的不屑:“太子身体怕是不成的,寻常百姓家养儿防老,你是指望不上了。朱家龙子龙孙中,也就老三和太孙朕看得心中喜欢。”
当时太子脑中就炸了,皇帝身边的赵王更是得意得都快飞上天去。
不得不承认,父皇根本就看不上我,若不是礼制摆在那里,若不是要防备天下悠悠众口,本宫这个太子位早就被人顶了。
太子无力地叹息着,这个时候若有杨士奇和解学士他们在身边就好了。
可杨学士还关在北衙,而解缙……只怕连骨头都烂了。
一想起解缙的死,太子心中一片悲凉。
看来,皇帝心目中对本宫已有成见,尤其是山西一案事发后更是诸多猜忌。陛下肯定会认为:你已经是太子了,将来天下都是你的,还要那么多钱做什么,你究竟是干什么?
这可是东宫的短处,若不妥善解决,将不可收拾。
正颓丧间,就有太监来报二皇孙的夫人秦氏过来请太子过去用饭。
“不去了,本宫身子不好,吃不下去”太子一想到自己那个不争气的次子,心中没由来的一阵烦躁,连连挥手。
小太监:“是,奴婢这就去回。”就低头要退出去。
“等等……让她进来吧。”太子心中突然一动,往日间自己用膳都是太子妃来请的,今日却是秦氏,难道她有话要说。
毕竟,秦学政是她父亲,出了这么大一件事,她这个做女儿的关心也是假话。可这个秦氏却也乖觉,从来不在自己面前提起这件事,却是个识大体之人。
太子心中不忍,总觉得对这个儿媳妇有些愧疚。

“……殿下,若真不用膳也罢,迟些儿也好。上次周行德大人着人进的方子可有疗效,其中一味银杏叶倒也对症,可否让下面的奴婢们煎一副……我这就给殿下般锦墩皮垫过来,周大人说每日左右要踩上几百下才有作用……”秦氏小声地说着话。
可太子心思混沌,却没听进去,精神也死活集中不到一处。
“……殿下,二皇孙……”
一听秦氏提起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太子长叹一声:“他又怎么了?”
听到太子文字,秦氏沉默片刻,然后一咬牙,道:“前阵子,就是二皇孙同殿下去瀛台那次……”
听到瀛台二字,太子心中一凛,眼睛终于落到这个长相普通的媳妇身上,问:“怎么了?”
秦氏眼圈突然一红:“二皇孙回来之后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一个人躲在屋中长吁短叹,默默流泪。”
“他长吁短叹,还默默流泪?”太子差点气得笑出声来,自家儿子自家清楚,那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他想干什么?”
秦氏:“妾身也觉得奇怪,问了半天,二皇孙才说,他见瀛台那边破破烂烂的,四下透风,这么冷的天,皇爷爷住在里面不冷吗,若冻出个好歹来可怎么好。一想到这里,二皇孙禁不住悲从中来,悄悄哭了好几天。”
“谁说不是呢?”太子也是眼眶一热,长叹:“父皇这些年一意对鞑靼用兵,却苦了自己,本宫这个做儿子的看在眼里,心中难道就不痛?可叹国库已经空虚,再拿不出钱来……我这个做儿臣的,真是不孝啊”
说到动情处,一颗眼泪滚落下来,骇得旁边侍侯的太监都是战战兢兢。
太子痛苦地将眼睛闭上了。
秦氏也忍不住流下眼泪,哽咽道:“太子有这份孝心,天子肯定是知道啊。妾也是皇家的人,见二皇孙难过成那样,心中也是不落忍。就同二皇孙商量了妥当,有意将娘家的陪嫁献给天子,给皇爷爷修院子。”
太子也没睁开眼睛,叹息道:“痴儿,你能有多少陪嫁,要想修好瀛台,没一二十万两白银……啊”
他低呼一声,猛地直起身来,瞪大眼睛看着秦氏,声音竟带着一丝颤抖:“这是你的意思还是二皇孙的意思?”
“禀殿下,我与二皇孙夫妻本是一体,自然是二皇孙的意思。”秦氏落落大方地跪了下去:“还请殿下不要驳了二皇孙的这一片孝心。”
“起来,起来”太子一脸的激动,忍不住欣慰地笑了起来:“瞻埈他……总算是长大了”
他立即点头让太监给自己穿上鞋子,艰难地朝外面走去,一边走一边下令:“把太子妃和二皇孙都叫到一起,本宫觉得饿了。别的人家谁不合家团圆,我家今天还没有吃过团年饭年。虽然太孙不在,可将太孙妃也叫过来,大家热闹热闹,哈哈,本宫想吃点好的,送些大油大荤的酒食过来。”
……
吃过完饭,在二皇孙朱瞻埈的房间里。
秦氏跪在朱瞻埈的身前,一脸平静地看着暴怒的丈夫。
“谁叫你自作主张的?”朱瞻埈赤红着眼大叫。
秦氏:“小声点,小声点,别叫父亲殿下听到?”
“听到了又怎么样,你做都做了,还不许人知道?”朱二一脚踢中秦氏的小腹,不管怎么说,他的声音还是小了下去。
秦氏闷哼一声扑倒在地能够,一张脸疼得都扭曲了,额头上全是冷汗。
朱二正要扑上去再打。
“等等”秦氏抽了一口冷气,伸手止住丈夫。
“怎么了?”
“别打脸,否则殿下问起须不好解释,还有……”秦氏慢慢站起来,掏出一张手绢好整以暇地折成一个小长条,咬在口中:“来吧”
朱二倒是楞住了:“你这是做什么?”
“我怕我等下忍不住会叫出声来。”
“你……”朱二倒像是被妻子的镇定给吓住了,一连退了几步,颓废地坐在椅子上:“你……你倒是会做人……”
秦氏凄然一笑:“在这宫中整日里都是刀光过去剑影过来,若不懂得做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朱二突然低声哭起来:“二十万两银子啊,就这么一句话就送了出去。本打算拿这钱来有所作为的……我不想跟别的王爷那样被人当猪养啊……我不想当废物啊……为了这钱,泰山大人进去了……我对不起你啊……”
秦氏走上前去,爱怜地抱着丈夫的头,眼泪也不住滴落:“好了,好了,再没有比这更圆满的结局了。”。
更多到,地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