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冬日军营酒助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宗宪并不是一个人来的,现在的东南半壁江山受到倭寇的蹂躏,朝廷经常派官员前来。前一段时间的两场交锋肯定有人已经报告给给了嘉靖皇上,因为他们的一行人中每一个都有独自给皇上上书的资格。以嘉靖的性格一定会派一个人来问一下。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4年),通政司通政使兼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奉圣旨前往浙江祭海。(注:通政司,主官全国各地送入京城的公文)和赵文华一起来的也有不少人,其中就包括胡宗宪。胡宗宪,字汝贞,徽州人(王明徽的同乡),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进士,然后历任县令、督察院监察御史巡视宣府大同,这次来是升迁做浙江巡按(注:浙江巡按,负责监察纪检事务)。说起胡宗宪,可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虽然他从来没有在朝廷中做过官,但是在他做督察院监察御史巡视宣府大同的时候做过一件大事。
那一年,原来驻防在大同的左卫军奉命前出驻防至阳。至阳位于大同以北,条件十分艰苦恶劣,左卫军将士不愿意调换。但是当时的监军采用了十分严厉的措施,导致左卫军哗变。在哗变以后,胡宗南一个人骑马来到了左卫军的军营,安抚了左卫军。并且他提前告诉左卫军驻防至阳的计划已经取消,他们将继续在大同驻防。后来果然有圣旨到达,取消了驻防至阳的命令。胡宗宪也因为这件事情闻名京城。
除了这两个人,还有一些其他文人,现在他们刚刚到达宁波城。于是张经就在宁波城接待了赵文华等人。一月的宁波还是很冷的,众人一起就在宁波府的后花园里摆开了宴席。在宴会上,王明徽终于看见了胡宗宪。他仔细观察着这个同乡,他大概是四十多岁的样子,并没有穿着自己的官服,只不过是穿了一件儒衫。他的眉目中似乎有一点疲惫。
其实本来王明徽是不愿意来的,原因不外乎那个现在正在和张经谈的火热的那个严嵩的义子,赵文华。由于曾经受到别人的陷害,王明徽现在对政治是深恶痛绝,特别是这个赵文华。他现在已经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别人,尤其是赵文华和张经两个人。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一点都看不出来两个人有什么矛盾,但是现在王明徽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一个是徐阶一方,闽浙总督;另外一个是严嵩的义子,名为祭海,实际上是督察军务的御史。王明徽叹了一口气,恐怕马上就会不得安宁了,不知道自己将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就在王明徽出神的时候,有一个人走了过来,对着他说道:“小侯爷似乎是有什么心事?”王明徽回过神来,发现站在自己前面的人居然是胡宗宪。胡宗宪对着王明徽笑了笑,对着王明徽说道:“在下不才,忝为嘉靖十七年进士,不过中举的时候已经有二十有七了。我们徽州真是人才辈出,小侯爷五岁就已经高中,真是让在下佩服。”
听了胡宗宪的话,王明徽心中暗想,这个人果然是不一般。他们两个人虽然是同乡,但是现在已经是两个阵营了,势同水火。想不到胡宗宪这么光明正大地来和他说话,还找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过王明徽的警惕性并没有丝毫放松,因为他不想再被别人陷害第二次。他说道:“胡巡按的大名在下也是早就听说,想不到这次有机会和先生共事,以后还希望先生多多指教。”
“指教不敢,不过在下倒是有一件事情不明,想要请教小侯爷。”胡宗宪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让王明徽有点捉摸不透他的意思。
“先生请讲,晚辈一定知无不言。”
“好,那么在下就唐突了。”胡宗宪先是环顾了一下四周,附近没有人注意到两个人的谈话,他们正和附近的人高声谈笑着。于是胡宗宪压低了声音,对着王明徽说道:“听说令尊现在海外,不知道现在是做什么营生?”
这一句顿时让王明徽的全身都紧张了起来,因为他父亲王直现在是在日本,而且是做走私和海盗的生意。而且王明徽还知道,他的父亲就是历史上最大的倭寇头目,一生的死敌就是现在他眼前的这个胡宗宪,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和父亲一起在杭州被杀。不过由于现在王明徽和嘉靖的关系非同寻常,所有朝廷中也没有人敢问什么。现在胡宗宪突然间提了这个问题,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王明徽的大脑陷入了急速的旋转中。
看见王明徽不说话,胡宗宪说道:“小侯爷不要紧张,在下只是随便问问。现在倭寇猖狂,国内尚且不安全,更何况令尊寄居于海外。我看小侯爷还是写封家书劝令尊回国,以后也不会和倭寇扯上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说完,胡宗宪喝完了手中杯子里面的酒,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王明徽还在反复思考着胡宗宪的话,他想胡宗宪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来找自己说这些无关痛痒的话,这里面一定包含着什么意思。可是现在自己的父母、兄长全部都在外面,王明徽根本就联系不上,具体是什么事情王明徽也不知道,看来只能以后在找机会问一下了。
王明徽还在思考的时候,张经突然站起身来,对着大家说道:“今天这么多英才聚集一堂,何不作诗以助兴,也好一舒报君之情。”张经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就按照顺序开始。首先是张经和赵文华,然后是李天宠和胡宗宪,接下来就是双方带来的部下,张经这里有刘远、戚继光、曹邦辅等人,不过大都是武将。而赵文华这边就占了不少便宜,因为除了刘焘是个武将以外,其他人都是文人。有郑若曾、蒋洲、陈可原,他们的诗都不错,明显要超过前面的几个武将。王明徽心说道,你张经不是自找麻烦吗,偏捡自己不行的上,现在你武将多,就不会说我们大家投个壶射个箭怎么样。但是赵文华那里又站起来一个人,王明徽突然发现这个人他也认识,而且认识的时间很长……

是夏正,王明徽心里想到,原来他现在是赵文华的人。王明徽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他和夏正在徽州学庠相见的情景,以及两个人一起进京的经过。夏正明显是知道王明徽在场的时候,因为他站起身以后向王明徽这边望了一眼,目光中的意味让人若有所思。
怎么没有人事先告诉我还有夏正?接连的意外让王明徽有点心不在焉,夏正到底说了什么他也不清楚,直到众人的喝彩声才让他清醒回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周围的人都在望着自己。难道是轮到我了?王明徽想到。
他甚至可以看见赵文华的得意样子,看来今天他的人增光不少。胡宗宪的表情依然和刚才没有什么区别,似乎旁边发生的事情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夏正,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夏正,发现他的目光中还有关心和期待。看来夏正还是关心自己的,王明徽的心情大好。他决定决不能让赵文华得意,一定要打击他的嚣张气焰,就在今天。
王明徽站起身来,将他所喜欢的诗在脑海中开始了搜索(卑鄙啊卑鄙)。他开始吟道:“大军东来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日征夜战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否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擒苍龙。”(注:此诗为陈毅元帅诗作。原诗如下:《三十五岁生日寄怀》。大军西去气如虹,一局南天战又重。半壁河山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日搜夜剿人犹在,万死千伤鬼亦雄。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
既然开始了就要表现得再夸张一点,大不了就是以后说自己江郎才尽,王明徽决心已定,立刻开始了下一首。“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复横。扁舟容与人如画,平倭军中味太平。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数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故营。”(注:此诗为陈毅元帅诗作。原诗如下:《东征初抵高淳》。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复横。扁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味太平。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廿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注:此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顾炎武原诗。诗名《精卫》)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注:此诗为抗战期间南社成员苏曼殊原诗。诗名《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差不多了,王明徽停了下来,他再次观察着其他人的表情。果然,赵文华刚才的得意表情已经没有了。而张经等人则面露微笑,看来刚才自己的表现已经足够让赵文华认输了?王明徽就可以把他的那些不多的存货留着了。宴会结束以后,众人都各自回到自己的住所。可是当王明徽要上车回去的时候,有一个人叫住了王明徽,“徽弟别来无恙啊?”王明徽一回头,发现原来是夏正。“你怎么来了?没有让人看见吗?”王明徽先是一阵欣喜,然后又开始担心了起来。
夏正一下子跳上了王明徽的车子,然后掀开帘子进去。“放心,我注意过了,没有人的。”两个朋友很久没有见过面了,有很多的事情要讲。“走,先去我那里,有人想见你。”夏正首先说了话,“我那里现在还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和赵文华他们在一起。”
“好的。”王明徽现在这个时候也想从这个朋友这里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决定和夏正一起到他的那个地方。吩咐了车夫,马车向城外驶去。
夏正的住所在城外的一个地方,是一个还算清静的地方。
“你说谁想找我啊?”王明徽进到房子的里面,坐到了一张椅子上然后问道。
“这个人你还是认识的。”夏正笑嘻嘻地跟着进来说道。
看着夏正挤眉弄眼的表情,王明徽有点迷惑了。“认识?到底是谁?”和他有点关系的人当时基本上都让他弄走了,难道是陆柄?王明徽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好像现在也只有这个人有可能来看自己了。
王明徽试探地问道:“难道是陆同知?”夏正是知道陆柄的,所以王明徽猜了一下。
夏正摇了摇头,“不是,不过也差不多。人是陆同知让我带来的,说你见了一定会高兴的。”
原来不是,但是除了陆柄王明徽还真是想不出有谁会来找自己。看到王明徽已经表示了放弃,夏正说道:“我把人叫出来和你见一见吧,反正他最后还是要和你走的。就为了把人从京城带过来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说完夏正向后面喊道:“公子,人我给你带来了,你出来见一见吧。”
“公子?”听了夏正的话,王明徽更加困惑了,他平时也从来不和什么公子有交情,主要是其他的小孩还配不上他的“才气”,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怎么这话说得有点别扭。)现在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称呼呢?王明徽的目光也转向了房间后面的门,他想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居然可以让锦衣卫同知出面帮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