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赏雪吟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转眼,又到了十二月。王明徽看着天空,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六岁了,不禁感到一阵兴奋。现在的世界马上就要风起云涌,而自己要只因为年龄的原因而错过这些历史的盛世的话将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情。
嘉靖也许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因为在他的统治期间,有严嵩把持朝政。但是嘉靖对于某些事情还是比较情有独钟的,比如打哑谜,比如吟诗作赋。而冬天正好是万物休息的时候,各种差役、训练、征战都不会选在这个季节,所以朝政比较清闲。于是嘉靖经常利用这个时间召集大臣,命他们颂诗咏文。尤其是冬雪降临、梅花开放这种吟诗作赋的黄金时机,嘉靖都会在下朝以后让众位大臣到梅园赏梅赏雪。这次也是一样。
说句实话,王明徽并不是特别愿意参加这种活动。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在作诗,而是背诗。而自己能够记得的诗终究还是有限,如果回回都这样的话,用不上几年就江郎才尽了,到时候穿帮了可不好。如果是在别的时候自己还可以称病推脱,可是刚才自己还站在朝堂上,总不能一听说要去写诗,就立刻捂着肚子对皇帝说自己病了吧?
不过自己还是有特殊待遇的。因为年纪小,王明徽经常可以和嘉靖的殿下公主待在一起。有时候实在躲不过,就背一首诗。没有几次,王明徽的名头都打入了皇宫。所有的皇族都知道了这里又一个能作诗的小神童。
可是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王明徽看看正在饮酒的大人们。自己现在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虽然自己和嘉靖结拜成了兄弟,可是自己的年龄甚至比嘉靖的儿女们都小上很多。除了年纪比较大的裕王景王还知道自己是他们的“小三叔”不会太过分以外,剩下的两个七八岁的五公主和六公主硬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非得要管徽弟弟叫叔叔。有时候两个小淘气还一起理直气壮地质问王明徽,弄得他是哭笑不得。
今天还好嘉靖没有带这两个小祖宗来,王明徽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这样多好,他现在和裕王、景王两个人在一起坐着,喝着茶,吃着糕点,旁边还有宫女侍候着。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王明徽才会体会到穿越转世的好处。
一旁的众人都按照顺序轮流饮酒投壶,王明徽向众人看出,里面有严嵩、徐阶、严世藩、唐顺之,还有各部的尚书、侍郎等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另外还有翰林院的编修们陪着。一些品阶不够但是很有文才的大臣的大臣也赫然在列,比如高拱和张居正。大家众星拱月般地将嘉靖围在了中间。众人高声谈笑,纵情行乐。偶尔还有人吟诗作词,赢得旁人的喝彩和鼓掌。
看见王明徽经常瞥向大人的那一边,景王有点奇怪。“小三叔怎么老往那边看啊?”
“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吟诗作词,小三叔出口成章,现在一定是蠢蠢欲动了。”和景王比起来,裕王与王明徽的交往要多一点,所以想当然地给王明徽做出了回答。
“恩,早就读过小三叔的诗了,真是好诗,可就是太少了。小三叔你现在有没有新作啊?有的话一定要先给我看啊!”旁边的景王央求道。
“要不小三叔这样吧,你现在就作一首,反正对你来说也不难。每次来都看见那些人在作,有的勉强算是押韵,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好诗。”裕王提了一个让王明徽吐血的建议。
“好啊,好啊。”景王的眼睛就要冒出小星星了。虽然景王和裕王是同年出生,可是裕王还是大上那么几个月。所以现在景王还是保持了一点孩子的心性,而裕王则显得成熟了许多。
雪?梅?王明徽的大脑又开始了极度搜索了起来。“”
“小三叔耍赖!小三叔耍赖!这首词我读过,是宋朝陆放翁的诗。”刚刚两句,景王就开始喊了起来。
那是抛砖,我现在引玉行不?王明徽看了景王一眼,“我现在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忆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首诗念完,裕王和景王都有所思。“原来陆放翁的词让人感到一种哀伤的感觉,现在小三叔的这首却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裕王首先评价道。
“只是我怎么还感觉到小三叔在诗中还隐约有一种思念的感情啊?小三叔,你在想你妈妈吗?”景王一脸真诚地看着王明徽。

“我有吗?”王明徽愣住了,我以前学这首诗的时候老师怎么没有跟我提到过啊。不过一说思念,王明徽就想起了一个人。就是自己在差不多去年的这个时候和嘉靖一起围猎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营地里面邂逅的那一位小女孩。自己事后曾经央求陆柄查找,但是由于后来的弹劾仇鸾给打乱了。后来更是因为自己忙于政务和杨继盛的这件事让自己不可开交,慢慢就把这件事情忘记了。现在王明徽突然又想了起来。是不是应该找和时间去问一下陆柄,王明徽在心里面想着。
这个时候,那边的众人已经开始了今天的“功课”。虽然不情愿,但是王明徽三个人还是坐在了大人们的旁边。和皇帝在一起的时候事比较困难的,因为紧张和害怕犯忌讳,能作出一首基本工整的诗就不容易了,要想出彩更是难上加难。只不过有一个例外,就是穿越五百年而来,几乎出口就是名篇的王明徽,所以现在把他放在最后就成了宴会的一个默认的规则。
今天基本上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当最后一个人轮完的时候王明徽还坐在那个地方发愣。当他反应过来,看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脸不禁红了,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徽弟今天诗怎么了?”看见王明徽心不在焉的样子,嘉靖不由得问道。
王明徽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他刚想随便编一个理由蒙混过关的时候,旁边的景王嚷嚷了起来。“小三叔想女孩子了,刚刚还给他作了一首诗呢!”景王已经快十五岁了。加上他们这种亲王很小的时候就有专职的宫女丫鬟伺候,所以现在景王就算还是童男,对男女之事也不算是陌生的了。他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王明徽白了景王一眼,拜托,我现在还不到六岁好不好。虽然王明徽心里面在抗议着,但是他现在可是不敢说出口的。欺君罔上可不是一个小罪,别看他现在和嘉靖的关系好,可天知道嘉靖会不会哪天突然翻脸把自己杀了。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嘉靖听完景王的复述以后也是反复念了几遍。“不错,徽弟的诗确实别有一番意境。你现在还是不用担心的,以后你的婚事自然有朕给你做主。不论你看上了那家的小姐,都可以直接来跟我说。你二哥去做媒,朕来主婚。哪怕她是公主都行,将来不论是五公主还是六公主,只要你同意,她们绝不敢说半个‘不’字。”原来嘉靖以为王明徽是和自己女儿中的哪一位“日久生情”了。
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听到嘉靖提到了陆柄,王明徽的目光不由得往他那个方向看去。可是王明徽看见陆柄的表情仍然十分严肃,似乎不是很好。怎么了?王明徽心里面想到,是不是陆柄知道了些什么?
由于王明徽的走神,让大家的话题暂时转移了一下。不过很快,众人又回到了起点,等待着王明徽作诗。
王明徽也知道按照惯例诗轮到自己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两首都是**的著名诗词,尤其是后一首气势磅礴,是经典中的经典。王明徽一念完,就立即有人击节称赞,而且严嵩和徐阶都对王明徽露出了赞赏的笑容。毕竟虽然他们互为对手,但是对于权利和名声的热衷却是一样的,谁不希望留个好名声。而嘉靖更是露出了神往的表情,诗词里面的五位帝王都是人间罕有的杰出统治者。后世的皇帝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可以和他们相提并论。看来毫无疑问,这次王明徽又夺得了这次的魁首,这不过这回怎么大家看自己的目光都有点不对劲了?王明徽心中寻思着。看来一定要找机会探究个明白。
宴会结束以后,王明徽坐着马车,向城南开去。
PS:不好意思。因为明后两天考试,下周一二要去二十四小时陪护一个做手术的同学,这四天暂时停止更新。周三恢复。带上我的提纲构思情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