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前世尘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霞如画醉江山未老,春色又归惊桃李无言
一路逍遥,已是傍晚时分
风,轻轻
吹醒与世隔绝的南华山一片秀丽风景
南华山,位居浙赣边境,是浙赣边境的一颗绿色明珠。它融圣神奇秀特于一体。集山林溪石云雾花草鸟兽鱼虫于一区。巍峨南华山,层峦叠嶂,古木参天,绿荫环抱;南华溪清澈见底,两岸青山葱浓,云雾缭绕
白云深处,仙气缭绕,平静祥和一如人们梦中仙境一般。
在山路之中,只见一座奇峰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
此地叫‘无名观’
相传,一千二百年前,一个江湖志士,学富五车,却贫困潦倒,郁不得志。他决定云游四方,三十岁那年,路经南华山,一眼便看出此山钟灵奇秀,聚天地灵气,便在此定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动南华百姓,在这方圣土繁衍种族,二十年后,年过半白的志士,在一次偶然耕作之中,竟然挖出一本无名古卷,奇卷上载各种奇门妙术,枯涩深奥,却是威力无比,妙术无穷,他潜心修行数十年,修真成道。
从此,他名誉南华,成为一代宗师。由于奇卷所载于道家,他自号:玄真道人,由于师出无名,他将此地命名为:“无名观”
玄真道人虽然是一代宗师,但他却没有开宗立派,三百年后,玄真道人化凡体为仙气,升天成仙
玄真道人身前没有生养,只有了两个他收养的义子,只知道法名,一位是法号‘玄智’,一位是法号‘玄空’。
玄智聪明伶俐,悟性极高;玄空老实忠厚,愚钝木讷,玄真道人根据两人性情传其不同道法
在玄真道人身化前叮嘱他们,说:南华山乃是人间罕有灵地,也是百姓之地,日后必定人口旺盛,你们不可在此开宗立派,只受清静之门,致力人民繁荣兴旺,不可离开,直至得道成仙。
当玄真道人静化后,玄智却误入歧途,了无踪影,而玄空仅尊义父遗愿,静守山门,一边带动人民勤恳劳作,一边苦心修习。在玄空四十岁那年,无名观兴旺繁荣,后来,正至鼎盛时期,无名观有妖魔现身,残害乡民,玄空无能为力,百姓纷纷离开,最后只剩玄空一人,仍然坚守山门,在南华山峰的日日洞闭关修行玄真道人传下的那本奇卷,整整三十年,他破关而出,自号:玄空真人
据当地百姓所传,玄空真人破关之时,正是八月十五月圆之夜。明月高悬,南华山地带,黑如白昼,四周有龙吟长啸,声震百里,祥光漫天。一声巨响后,日日洞豁然破开,玄空须发尽白,面色如水,身带白光,缓步而出,环视一眼悠悠南华,冲天而上,化作白云,飘向天堂。
在玄空真人化仙之时,悠悠南华之空,回荡着玄空真人祥和低沉的声音:“无名观乃玄真道人清静之地,凡人不可随意上山,如欲上山观月,便在每年八月十五,如若违者,将有生命危险。倘若有人闯入山中却相安无事者,便是无名观之主,破阵之后,谨记将无名观更名,更名之后,禁律自然解除,归还百姓……”
从此,无名观周围终日云雾深锁,在后来一些不知其禁令之人,误闯无名观之时,皆在半山腰便气喘吁吁,半道而回。由此,至今八百年之中,无人能入
红日缓缓西行,阳光和煦,清风缕缕

此刻正是心明时
凌易和仲伯等人游历至无名观山脚,不禁被如此奇光吸引,情不自禁地顺道而上
当然,此时他们是不知道玄空真人有如此禁令
当他们走在悠悠古道之时,只见古道铺满落叶枯燥,四周珍禽异兽四处飞串,走到半山腰,只见云雾浓密,前路难寻
此刻除了凌易之外,其他人均感不适
正在他们迷惘之时,忽然有一道紫色光亮闪过,只见云雾渐渐化开,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条更长更大古路,直通一山顶
走上山顶,只见一块平地,空旷无比。盛极一时的无名观已经破败的真容全无,此刻已不知道昔日风华是如何,宽旷苍凉的云海下,有说不出的岁月沧桑
只有残垣断壁和层层尘土枯枝,在风声云海之中默默诉说着昔日悠悠岁月的沧桑故事
站在空地,一眼看去,南华大地尽收眼低,只见远处四周红云漫天、清风万里,远处青山隐隐现,白浪时时飘,山涧流水、梵塔彩殿、拱桥山石在云雾里若隐若现,天上的霞雾白云相映,地下的红枫梅树相辉,海上的渔歌吞吐,风云吸纳;远帆浪花尽收眼低。整个南华山,万里华衣,云山四起,飘在崇山峻岭间的白云宛如飞仙巡道,不禁令人惊叹造化神奇之美
又走了一会,白云渐薄,沿着山路继续往上,就是就是南华最高山峰,登上峰顶,眼前霍然一亮,只见长空如洗,蓝如透明。四面天空,广无边际;下有茫茫云海,轻轻浮沉,青山隐隐,一眼望去,心胸顿时为之一阔。
此刻,一阵风吹过,一块屹立山顶的石碑在大风的回力中呼呼作响,凌易缓缓回头
渐渐地,大为惊愕,只见那石碑刻着两段字,第一段是玄空真人破关成仙时,告诫人们不能随便闯入无名观的禁令
第二段写着:破开云阵者,便是我玄空唯一弟子,行师徒之礼后,谨记将此观更名,归还百姓。破阵者,切记将此碑文除去-----玄空真人:陆宣茗
“…陆先生!…”凌易目瞪口呆,自言自语,深深跪地,额头贴在地上
此刻,悠悠往事,一一浮现
大家细看碑文,大为惊愕,瞬间明白为何此仙境之地却没有人影,一时都跪倒在地
片刻后,仲伯似乎明白了什么,轻轻拉起凌易,说:“…公子…尊先人之意…起个名字吧!”
凌易缓缓站起,默默凝视四方,悠悠伤感
看着面前烟云磅礴,翠紫万状,良久之后,他轻轻说:“云宇茗庐”
一切似乎早在注定中被安排
凌易结束了十几年的孤独流离生涯。他将无名观更名为‘云宇茗庐’。
从此,他们在南华山开垦耘地、种植菜果、浇水灌园、收取余利供酒食之费……
闲暇里,仲伯、张鸿等人远到乡野,设帐杏坛,东风化雨,因此,云宇茗庐一时美名远扬
然而,凌易却钟情耕锄,耕种之余,就是独自出游,登高望远,不计远近,无论时日,随兴而往,尽情而归,随心所欲,他的精神得以自由和逍遥,过着潇洒又放达的生活……
由于凌易小时候得到刘仁良的耕种真传,云宇茗庐山逐渐引来百姓人家。
时光荏苒
他们都以各自不同方式,致力于云宇茗庐未来那一片令人惊叹的人间天堂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