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就女儿身,却有擎天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且才说的却是不错,妾身正是大唐丞相上官仪之孙,自小蒙家教训示,秉承祖父文采武韬,诗并绮艳。想祖父一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但其文采却过于奢华浮躁,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词藻华丽,绮错婉媚。想必人如云烟,必无完人。想当世文风如此,泛泛江河集大成者又有寥寥几人?就是婉儿也难逃此风。史说身在朝中,命不由己,此话当真不假。祖父一生克己奉公,碌碌却不能安其终老,在宫廷的倾扎争斗中,被告以与当时的废太子李忠谋权篡位,也有说是因与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后所杀,以至落下籍没全家,祖父吾父及家人全部被处死的悲惨下场。虽到中宗时得以平冤昭雪,追以国礼葬之,但年华终归水流,上官一家也终至没落。”
对于此段历史缘由阿梁是清楚的,在那个盛世的封建社会,自高宗去后,武后掌权,重用能臣又心重猜疑,虽有治国之功,但在那样的时代,一位女子必然会引来以许多士大夫们为代表的抵制和反抗,加上皇宫本是**之池,全无清澈之时,以至官员无数蒙冤猝死,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疾苦难定,外族入侵不敌。哎,历史!又如同现在,人生终如浮萍,进退难如己愿啊!
看着身旁的女子凄哀的神情,想刚才的话,阿梁也是自顾感叹,对于历史,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呢?对于现实,我们又能坚持什么呢?想安慰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紧紧的握住女子的手,在越发黑暗和沉寂的夜空下,继续聆听这女子的跌宕身世。
“幸之婉儿此时刚出襁褓,遂与母亲同被配没掖廷。掖廷为奴期间,在吾母的爱心教诲下,熟读诗书,吟诗着文,明达吏事,清**秀。待至幼年,婉儿不知因何故被武则天召见宫中,俯首而叩,知其君临朝臣,乃又当场命题,让妾身依题而文。那时婉儿年纪虽幼,但在慈母的深切哺育之下,已是察言观色,深谙世事之人,想报家仇之恨,只有取悦此人方能达成心愿。因而观题不语略有三刻,腹中深思,已是夙构有成,挥毫篆墨而书。武后观过大悦,当即下令免吾及其家人奴婢身分,让妾身掌管宫中诏命,并司仪陪伴太子以及各位皇子耕读。想皇宫不下千人,整日的钩心斗角,权利争衡。婉儿初始并不想深入其间,但在那样的环境里,想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因而,入宫不久,因临殿受宠而处处受人猜忌,被告违忤圣意,总领皇宫之人立即下令处以极刑,幸太子及时奏明武后,武则天因惜婉儿之才而特予赦免,但死罪能免,活罪却是难饶,最终还是给处以黥面之刑。想婉儿清秀容颜,被刺以墨字,换做是哪个女子能不心生怨恨。人生多不有己,无奈之中,婉儿为以求生,为祖父及家人讨回清白,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乃终得到武后称赞和欢心,至此,妾身才在这深宫之中站稳脚跟。公子会觉得婉儿是一虚伪无耻之人吗?”
正埋首沉浸在这个自称婉儿的女子的心灵独语时,猛不丁的听到这女子的询问,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想换做任何一人,谁又能清清白白的坚守下去呢?看到女子期待的眼神,遂答到:“如果是我,我也会和你一样,毕竟宫闱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何况你又是一柔弱女子,说实话,我并没有感到你有丝毫的虚伪无耻,生命本就如此,你为了家族为了心愿而舍弃自我荣辱,单这一份,就让我自愧不如,人生本就是有得有失,得得失失,你又何苦让是对是错来缠绕自己呢?”
“承蒙公子的相慰言语,公子还是如婉儿梦中所见,真实,和善。但话虽如此,婉儿却自形无以容颜相对公子。”听到女子语气中夹杂着复杂又伤感的话,知她确是一位难得的聪慧之人,若非深处人**望之地,必是一位大大的奇女子了,就算历史评说对错,以她的这份心态,也足足称得上是千古唯一了。时间一下子就在瞬间的沉默之中静止了,就连拂过脸庞的夜风也让此时的阿梁觉得是如此的幽静。刚才极为黑暗的夜空,却逐渐的明朗起来,看那如玉的月,释放着淡淡的柔和,仿佛是为了消除刚才女子的满世凄苦。

但见那女子仿佛是得了感应似的,也仰首一望,嘴中喃喃的道:“月缺月圆,月圆月缺,究竟是圆了什么?又是缺了什么呢?难道是圆了我千年追寻的梦?又要我瞬间的归于缺憾?罢了,罢了,但有相见,已是如愿,就算归于湮灭,这魂魄想必也是能安的。难道今晚的月似是知晓我之心意处境,竟然为我与公子燃放光华?及且如此,我暂放下那繁重心思,与公子一一道来,毕竟天似乎也要亮了。”
阿梁看着女子那洁白的颈项,素颜之上,忧伤渐渐的散去,留下微微的淡定,在此时的时光之中,光芒竟然丝毫不输于这九天的月华。想猥琐的伸手拂上时,但见那女子已然清醒,轻开朱唇,玲珑之声已是传至耳边。
“此后因婉儿乖巧伶俐,深得武后青睐,又让吾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待至中宗复位以后,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此时妾身在深宫之中已是如鱼得水,不但深被信任,拜为昭容,就连吾母也被封为了沛国夫人,家族遭蒙杀之人也以悉数平怨昭雪。按说,此时婉儿已完全得偿心愿,但就如公子所说,什么时候人又能全力的选择进退呢?再加上婉儿深深浸淫此种权利争斗数年,已是欲罢不能,又因初时与太子贤互生情愫,妾身生生经历太子仁义贤明。后太子被武后以‘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之罪被处以流放焚烧之酷刑,妾身眼观却无力救赎,此等锥心之仇焉能不报,都说仇恨可使人泯灭良知,糊涂而为,此时想来,却是不假,**和仇恨可真是害人不浅。深陷其中又如何左右相顾,婉儿如是恶魔附身,不但设计杀害了参与谋害太子之大部分的群臣,无形间又导致朝纲不整,再加上那时中宗的碌碌无为,根基之乱已是难以自控。没有几年,玄宗父子起兵而成,婉儿终尝了自酿的苦酒,其实婉儿在无数次也深深的想过,但木已成舟,终难挽回,最终身死也是必然。但为了亲人和爱人,婉儿自视所做一切,就算背负千年骂名,却也无怨无悔。”
听到最后女子决绝的‘为了亲人和爱人,所做一切,就算背负千年骂名,却也无怨无悔’的话语后,阿梁也深深的被动容了,好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人生最大的意义,不就是为了亲人和爱人吗?对于身前或是身后,已经不重要了。虽是女子,却有经纬之才,虽是女子,却能掌管时事,虽是女子,却不失男儿之志。此等人儿,我辈又有何能对其指责辱骂和关怀爱抚呢?
想到此,阿梁也不禁深陷在自我的忧思之中,想自我的追逐,想生活的意义,人生终是一场空,那么,欢喜的在意的又何必伤神费脑呢?一时之间,空气似乎也凝结了,阿梁与女子彼时相对无言,怔怔而坐。倒是次女言语完毕,似是揭开了多年的心结,放下了烦琐的包袱。整个人与初时的相遇已然判若两人。细细的看去,确如史传一般,惊世之容,难有相匹。“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念及上官婉儿的遗世之作,阿梁也无奈的悲叹起来。烟霞如何问讯?风月又怎能相知?人生啊人生?确如流水,去不复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