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镜室(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人说“春画秘戏”应该远溯到商纣之时,纣王筑酒池肉林之际,便已着画工绘春画于壁。
其实往上推溯,则上古时代图腾社会中的性器崇拜,就有许多关于男女交合的制作,不过这种制作,初无任何淫猥的成分。及至汉代以后,由于上之所好,春画才愈来愈兴盛,如张衡便有一首诗描述这种“宫廷艺术”——“衣解巾纷御,列图陈锦帐,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王”。
诗中所谓的“天老”便是道家方士,可见其时道家方士便已借这种裸图,配合神话中轩辕问教于的一段记载,再渗杂着阴阳生患之道,进入宫廷之中,对皇室人员进行“看图行事”的指导作用与刺激作用。
事实上,这种情形不只中国才有,印度“旃陀罗及多”王朝,更是常在深夜中遍陈裸像交合之图,而由祭师及画家进行专业化指导。
春宫秘戏之作,到了魏晋六朝,由于当时政治黑暗,一般士大夫常有偶论时政,导致满门杀戴的危险,因而多流于颓放、沉沦酒色,不但春药于此时期发扬光大,采捕求仙就更为流行。就是春册之类,也已由巨幅件制作,进而发展至随身携带的淫夫玩具,其工巧之处,简直是匪夷所思。
垂及隋唐,春画已经在艺术上奠定了地位,而不再纯然的被视为淫猥之作,许多名绘手,大都以能绘春画自炫,多竞相创作一些别饶新意的秘戏图,作为进身之阶,其中以周坊最有名。
周坊,是中唐名画家,宋代大画家米芾,将之与吴道子、顾恺之、陆采薇、并列为人物的四大家,其所绘之仕女图流传后世,可惜他最有名的“贵妃出浴图”及“秘戏图”如今巳不复可睹。
至周坊之后,则有唐伯虎及仇实甫工于此技,且享有盛名,已至“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不能以猥亵的图画目之……
总之,春宫秘戏图在人类的艺术史上,有其一定之地位,其起源则是远溯数千年,且与宗教有极为相近之关系,不仅中国如此,欧西诸国,非洲大陆亦是如此。
不过中国则是由道家方士用阴阳生克之理,配合采补求仙之学,来发扬光大,欧西诸国则由祭师行之。
离题太远,言归正传。
且说靖仇抬头望去,见到屋顶上整个是一幅巨大的“春宫秘戏图”,不禁为之一呆。
那幅巨画,似乎有些跟清明上河图相似,背景中宫室,花林、草丛、闹市、渡口、亭楼、台榭各不相同,人物的身份服饰也各不相同,有的半棵,有的全裸,男女陈杂,少则二人一组,多则数十人一群,全都奋勇作“白刃”之战,表情生动之极,有的酣畅,有的蹙眉,有的痛苦,有的欢愉……
可说是每一个不同的画面,都可以代表述说一个不同的故事,无论是花间月下,还是白画重楼都强调这种人性中的一点活活泼泼的生机……

靖仇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虽然道家修真是讲究禁欲,练功的时间极多,督促也很严厉,弟子们很难有机会到市镇的风月场所去放荡一番。
所以在这方面靖仇虽不是个童男,经验却很少,是以目光一触及那幅巨大的秘戏图之后,立刻目瞪口呆,心旌摇曳,无法自已……
那幅画实在绘制得太好了,靖仇随着目光的缓缓移动,只觉血脉沸腾,丹田之一阳气鼓动,呼吸渐渐的急促起来。
他心中明白不能再看下去了,但是目光紧盯着画面,难以舍弃,几乎连眨动一下,都觉得太可惜了,正如磁石吸铁一般,再也无法脱离……
就在这时,铿锵一声轻响,那些巨大铜镜中的一面,突然移开来,现出一个门户,从里面络绎走出五个年轻的少女。
那五个少女都身御薄纱,手持羽扇,袅袅婷婷地缓步而进。
她们对于躺卧在地上的靖仇,似乎是没有看到,一进入室内,立刻便排列开来。
紧接在这五个少女之后的,又是七十身着花衫的女子,所不同的,便是这七个少女手里都持有乐器,如笙、箫、鼓、琵琶……
靖仇被那启动铜镜的声音所惊,目光移动了一下,当他看到那些婷婷玉立的少女,花枝招展般走了进来,他的心跳得更快,眼中赤红,射出野兽般的光芒。
他的喉中发出一声低吼,翻了个滚,站了起来,准备扑将过去。
小雪见靖仇正在洞中乱舞着,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是,绝对不是在找出路,因此,心下很是纳闷!
小雪四处寻着着,恰巧发现脚下不远处有着一滩水,俯下身子,从中摸出一颗石子,朝靖仇背上砸去。“噗”声,上面的水滴洒在他背上,冰凉的感觉从背上流下,使他的神智为之一醒。
他的脚下一顿,稍一迟疑,立刻便知道自己若是扑过去,便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界。
因为那里一共有十二个少女,以他此刻的情形看来,若是扑过去,非要到精竭气绝,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他深吸口气,定了定神,只觉小腹鼓动,仍然无法遏止那股想要发泄的。
他猛地—咬下唇,借着那一痛之力,强自让自己转过身去,盘膝坐下。
那七十手持不同乐器的少女,进入室内之后,立刻坐在铜镜之前,开始吹奏起来。
靖仇盘膝面坐,合上眼睛,准备施展师门的心法,定下心来,谁知一闭上眼,方才所看壁画,便又鲜明的浮现脑海,反而更加明显,更加活跃生动。
接着,乐声响起,丝丝入耳,奏的正是“江南春”。
缕缕的乐音,袅袅升起,充盈在室内,时而轻柔,时而高昂,使人仿佛置身在春花烁放,绿树丛生的江南。
三月的江南,莺飞草长,百花齐绽,温馨的春风真是熏得游人醉。一刹那之间,靖仇仿佛觉得自己到了江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