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钟馗论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天见钟馗突然出现在自己居室之内,想是知道自己利用念力感应对他窥视,怕其责怪,心下惴惴。哪知钟馗一现身形就对着袁天打了个哈哈,“哈哈…,袁小友修为高深,令人佩服,没想到这种精神力量也修至如此强大,实在难得。”
“钟道兄怎知是我?”袁天也叹服钟馗的修为。
钟馗正色说道:“我感应到周围一点念力波动,想如今本门之中,除我以外,就以袁小友道行最深,除了你之外还能有谁?我越发对小友好奇了,合体期的修真之人,精神念力怎会达到象你这种地步,我现在的念力也不比你强。小友可能不知,这精神念力最是难炼,要靠元神吸纳入体的天地真元之气,加以润化精炼而成,这只有长年苦修丝毫不能取巧。真不知小友才短短三百年时间,是如何炼就的。”
袁天显得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朝钟馗傻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没,没有道兄说的那样厉害吧。我被困**涧两百多年,一心只想提升修为脱困逃生,确实下了一番苦功的。想是那元神炼到一定程度才可修成精神力量,最终还得益于对元神的凝炼,不知说得对不对?”
“小友所言甚是,绝大部分修行功法均是异途同归,先是引气塑形,由外入内,由形入神,只是魔道功法偏重于形而疏于神,却是落了下乘;正道功法注重于神,再由神入形,由内而外。听前辈们说,‘力有所短,意念无穷’,就是说,对这精神念力的追求,才是修行的大道,这念力更能锤炼元神,大展灵智,有利于体悟阴阳之道,参合黄老自然之理。但是,入得道门,终还要讲究缘法,并非都能进入大道,修成正果。何谓天道?也是随体悟的不同,见仁见智,成就也自不同了。听说精神念力修至一定的程度,便能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这仅仅是传说。其实我说的这些都是先辈们修行经验,不是我一人的心得,与小友探讨,以佐参考。”
袁天听得似有所悟,也有不明所以的。心里也很感佩钟馗的无私坦荡,一转话题:“道兄从后山山洞一眨眼便来到这里,这是什么法术,如此神奇?”
钟馗笑了笑说:“这是小术,是对空间距离的操纵,能修出念力之人都能使得。与昆仑派的缩地成寸之法异曲同工。这是对念力的运用法门,以小友目前修为一学便会。”接着就对袁天说了这瞬间移动之法。看着袁天默默思索,好一会儿,钟馗又说道:“其实大道无形,魔道功法和正道功法统属修行之法,只是魔门之人为求天道大开杀业,有干天和。宇宙苍生,生生死死,都遵从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也正是万物生灵的存在,才显得这宇内一派生机勃勃,可见上天好生、主平和。魔门杀业有悖天理,为正道所不容,所以视魔门为邪魔歪道,这也就有了正邪之分。唉!可是我至人间修道之时,也见过不少正道修行之人为一已之私,凶残狡诈,杀戮无辜,较之魔门犹有过之。可见这是非正邪全在一念之间,也不全是世人所说的那样,小友日后自可知道。”
袁天闻之也有同感:“多谢道兄指点,听我爷爷说三百年前袭击炼器门的人,都是正道修行之士,但所作所为也不比魔道好。这蜀山派是修真界大派?”
“是的,蜀山派以剑修身,修行进展较快,但能修到飞升的可少得很,可见其功法也并不高明。蜀山属修真大派是指其门下弟子众多,这也是人性的弱点,急功近利所致。多数蜀山弟子修炼,纯粹是对力量的追求,而撇开对天地玄机的参悟,成就也可想而知,多是走火入魔或毁于天劫,可叹可怜!”顿了一下,又说道:“在修真界,一直以昆仑派为泰山北斗,其功法被视为天下道门真宗,《上清经》为昆仑派主要修行宝典,分为上清、玉清、太清三个部分,内容所载甚广,诸如灵丹服食,导引行气,佩符投简,遁甲隐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云霞,召灵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术应有尽有。可惜几千年来,昆仑派隐技自珍,关门自守,很少与别派来往,加之选徒甚严,门下弟子人数反不如一些修真派。我茅山道门祖师张道陵天师就出自昆仑派,我派《上清大洞真经》就是缘自昆仑功法,张祖师精修符录,后得《五岳真形符篆》而开山立派,创我茅山道门。”
“道兄长年云游,与哪些修真门派交往?那蜀山剑派多起祸端,其他各派就不闻不问?”
“小友有所不知,我派师祖张道陵为仙界天师,专司驱捉人间鬼怪,保俗界平安,茅山门下弟子外出行道,也是以驱魂抓鬼为主,我虽在外修行,也很少与其他门派交往,倒是与冥界有些往来。因我派承天师职责,所捉鬼魂要交与冥界阴差,送往轮回,所以冥界之中也知道我茅山道门。我外出数百年,常去冥晦星上的酆都鬼城,在阴阳河边唤出冥界牛头马面两位阴差,把所捉鬼魂交与他们,但从未涉足冥界,听说这酆都鬼城之处有入冥界通道,只是无人知道确切位置而矣。与阴差交往久了,这牛头马面和我也很熟悉。有机会带小友去见识一下?嘻嘻…”看袁天连连点头,又接着说:“蜀山剑派之人我也常见,都远远避开了,并不是怕他们,只是不愿与他们往来。这些蜀山门下,多是急功近利之辈,满脸世俗之气,有负方外修士之名。听说数千年前蜀山大派也为天下景仰,并非浪得虚名,与现时的蜀山大不一样。近几百年来,修真界纷争四起,多有蜀山弟子参与,因其人数众多,鲜有吃亏。其他门派惧其势力强大、人多势众,也不敢轻捋其锋,只得忍让。照现在看来,蜀山修真之道已落了旁门、入了歧途,不知是何缘由?我此次回山,就是要告知本门多加防范,必竟添为一派长老,这镇门护派也义不容辞。所幸我们这蓝星在修真界已趋没落,不受重视,纷争自也少了许多。我派山门源居于此,虽相对安全,也不能掉以轻心,这里也不是世外桃园啊!”

袁天因爷爷及炼器门的缘故,一直对蜀山无半分好感,今听闻钟馗所言,对蜀山派印象更是差到极点。概叹自己势单力薄,无能为力,一脸黯然的说:“唉!可恨在下修为尚浅,难以为天下正道出一份力量。自进修真之门,还一直蜗居在这蓝星之上,不敢外出涉险,如今成了井底之蛙,惭愧之至!”
“小友也无须妄自菲薄,以小友如今之修为,整个修真界也不是很多见的,只要小心行事,天下尽可去得。”钟馗宽慰袁天:“不如下次与我一道外出,也好有个照应,如何?”
“如此甚好,多谢道兄抬爱!”袁天见钟馗邀请自已一起行道,喜出望外,忙连口答应。又闲聊了一盏茶的工夫,钟馗告辞而去。
转眼一月有余,袁天很少外出,大部分时间都静坐室内苦修,其间天一、天淡来过几次,除了交流修行心得之外,也带来了一些外部消息,主要是蜀山门下与无量派不知为何又起冲突,但没有爷爷袁木消息。袁天也不失望,没事时瞬移至大茅峰后山华阳洞内,与钟馗谈经论道,切磋阵法符咒及法术应运,收益良多。也习得茅山派“五雷掌法”、“收魂摄魄咒”及“通灵道符”。随着相处日久,这钟馗似与袁天很是投缘,惺惺相惜,相谈甚欢,后来更是以兄弟相称。
这一日,钟馗又来到袁天室内,相问袁天:“袁兄弟准备何时外出,我茅山道门有镇派四宝,还有鬼脸迷天大阵守护,当保无虞。我想近期外出行道,特来邀兄弟结伴同行。”
袁天心想这一去有可能去其他星域,不知何时方能回转,有心回家探望一趟,说道:“钟老哥可否容我回家一趟,等我几日?我已离家二百多年,家里亲人情况一无所知,心里挂念。”
“也好,你这就去吧,我等你回来。”钟馗点了点头,话刚说完便身形一杳。
袁天默念咒语,行土遁之术朝北面而去。这次土遁,与以前大不一样,身在地下,也能察知地面之上数十里范围,速度更是比以前不知快了多少倍。一日工夫不到,便来到青云山下灵峰村旁的树林里。袁天现出身形,运用念力一感应,村里每家每户的情景就了然于胸。在村南面的独门院内,一个净面壮汉正在拧桶浇花。那里正是自己的家,浇花壮汉四十多岁年纪,正是何雍文。袁天心里有些激动,利用空间移动,一眨眼便来到何雍文面前。何雍文只觉眼前一花便现出个人来,大吃一惊,待看清来人就是袁天,高兴得把手里水桶扔在一边,张臂扑了过来,将袁天一把抱起,一边说道:“小天啊,你怎么这么久才回来呀?”
袁天也是大笑,挣扎着脱开何雍文的怀抱,说道:“雍文大哥,其他人呢?”,同时一察看何雍文,知道他还在金丹后期,未修出本命元婴。
何雍文与袁天一道进了厅堂,落座后便叙说了家里的情况。原来,何雍武修行进展最快,一百年前就外出入世了,袁恒夫妇与何勇也在五十年前达到元婴期,也相伴外出了,二十年前,他们都回来过,并询问袁天有没有回来;只是爷爷袁木没有回来过。袁天也讲了自己的遭遇,听得何雍文直感到心惊肉跳。
袁天在家里待了两天,在何雍文的行功房内用晶石摆起了一个聚能阵以助其修炼,并给了一些培本固元的灵丹,也留下了许多法器灵器及得来的修真功法,便辞别而去。
回到茅山道门,袁天直接瞬移至华阳洞里,见到钟馗:“钟老哥准备先去哪里?小弟一切准备妥当了。”
钟馗见袁天回来,也很高兴:“嗯,好!最近,我们这蓝星上的蜀山支派门下弟子大举侵犯无量派,不知何故,我们不如先去看看吧。”
“一切听老哥作主,小弟见识浅陋,有劳老哥照顾了。”说着跟上钟馗,二人均施展御气临空之术,腾空朝北面飞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