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选择留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若的脑子开始思索起来她该走吗?可是天快黑了,又没有车。难道就带着母亲在漆黑里的夜里走吗?要走到什么时候呢?明天或者后天?这真是一件愚蠢的事。
她不走了吗?她能够允许自己不走吗?她允许自己停留在这样一个家庭吗?
哦,为什么在几天里,这个家庭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呢?
这是个肮脏的地方,她的每个角落,每个细小部分都是肮脏的。它带有血腥的味道。那是人身上独有的血腥味。是的,她已经嗅到了这样的味道。
她不能停留下来。她的理智在呼唤她。她的灵魂呼叫她快走。
她该走吗?是的,她的灵魂在催促着她。
这是个葬魂墓地。里面全是尸骨。只有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一切,才能穿透一切。这里面埋的全是冤魂。他们却伸出手来求救。啊,有谁能够救他们呢?有谁能够救呢?是的,他们已经用这些尸骨铸成城堡,成为他们统治的地方。这座城堡独光耀闪,照耀四片天。有谁能看清楚它呢?有谁能够真正认清它呢?哦,它是一座城堡,一座让人羡慕的城堡。无人知道它是地狱。无人知道这是尸骨血肉堆成的地狱。
是的,她的灵魂在拉她走,在命令她走。她不能够留在这里。
可是天真的黑了。冬天的夜,黑得可怕。冬天的夜很冷。母亲能够承受吗?其实她也怕,她没有胆量在冬天的夜里行走。那是一种又怕有冷的感觉。如果离开了这里。她必须走几百里路。她让母亲受这种罪不行,实在太残忍了。她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怎么能够下这样的决定呢?她又该停驻下来吗?不行,她的灵魂在告诉她。
她看着母亲,那是憔悴的脸。她怎么能让母亲在夜里走呢?她怎么能够让母亲走完几百里远的路程?哦,她不允许自己这么做。可是她的灵魂也不许她留下。那该怎么办呢?
她看着阿姨,她的表情极为痛苦。如果她走了,阿姨一定会自责死的。她该让阿姨那样吗?她能看着阿姨憔悴下去吗?不能,阿姨对她太好了。尽管她懦弱,可是她却对她们是真的好。
今天她为了母亲也和何有才争吵起来了。阿姨也愤怒了。如果她走了,那么对阿姨又是怎样的打击呢?贝若看着阿姨,她想到了阿姨对她的好。是的,她永远无法回报她的。她是她的第二个母亲。她该走吗?不行,阿姨似乎在哀求她。她苦闷着脸,什么话都表现在了脸上。阿姨不要她走。阿姨怎么能够让她们就这样走呢?她最亲的人就只有这个妹妹了。父母都早早的死去。这个世界上除了这一个亲人,她还有谁呢?她只有这个妹妹,这个可怜的妹妹。哦,贝若全看见了,全看见她脸上表露出的语言。
她停了下来,她不走吗?可是灵魂又在呼唤她快走。哦,她究竟该如何办?她走吗?似乎也不允许。
是的,她应该停住下来。人不能太自私了吧!人应该为别人着想。如果仅为了纯净自己的灵魂,而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什么呢?那是自私!
她决定停住脚步。在这样一个纷繁的世界中,多少的事情都不是自己主观能决定的。一个对事情细心考虑的人,做一件事总是不会顺自己的意。要从人生的多个侧面去看问题。有时候,做事情总是出于无奈。

或许在别人看来,只是一件微小的事情。别人总是要嘲讽的说,如果是他,早就做好了。是的,这确也是个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在走与不走之间做个选择。它是多么微小的一个问题呀。它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决定下来。
有的人会选择留下,那是金钱的诱惑,是内心的虚荣。他们的人生观不同,或许逍遥是一生的信仰。他们的选择大多是主观的,不会受客观的东西影响。可是他们选择的东西一定会让他们开心,令他们满意。他们不会过多的考虑人生问题。对问题的看法也是单向性。他们不容易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对事情的见解往往只是表面的。世上的另一类人会说,他们是没有灵魂的行尸。
而那类人如果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们定会毅然选择离去。她们思考问题往往是用灵魂去思考。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是本质的看法,更具有穿透性。这类人人往往是受过磨炼的。他们和世人的观点总是不一样。有时时候甚至是对立的。
古时,大多的清高之人,都选择了隐居。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已看破了红尘。有的人认为世人迂腐。他们憎恨没有灵魂的世人。他们认为社会的四处都是一片狼籍。他们选择的隐居,只是心灵的一种净化。他们想得到的是灵魂的超脱和社会的安宁。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掺杂了许多思想。在社会的世俗之中,她们始终受到干扰。他们想做一个超世之人,可是在社会中又最受干扰。于是他们选择隐居。其实也是一种逃避,逃避社会的一种现实。在社会的许多分叉口,他们无法作出选择。无论怎么下的一个决定都是一个无争的错误。
总之,贝若选择了留下。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她还是留下了。她的内心感到有股无形的痛苦。那种痛苦源于何处呢?那种痛苦为何而出呢?哦,一切都是茫然。在她作出选择后好像坠入了无知的烟海,里面云层重叠,怎么也飞不出边缘。
在后来的几天里,贝若像是在进行一次铁的锤炼。她讨厌这里的人。她憎恨这里的丑恶。她无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她无法接受这里的一切。她看见这里的人犹如看见魔鬼。他们全是披着人皮的魔鬼。她听见他们的说话,就犹如听见有人在念魔咒。她的心感到针刺般的疼痛。
这些魔鬼在这几天似乎变得善意多了。何有才的心情逐渐的平静下来。他又在慢慢寻回另一个有素养的自己。
这是由于上级拨下一笔款子援助这次“蔬菜枯黄”事件。这次事件也逐渐得到调整。他们用资金从邻近的几个县大量收购蔬菜,以资助华安镇的蔬菜紧缺问题。
何有才也从这笔款子里也捞到了一笔。所以他的心情慢慢的好起来了。
很快地,他又变得和蔼,变得慷慨了。他的脸上又恢复了以往平静而肃穆的的神色。他说话时也收起了那一套粗话。有时候他会主动的向家人嘘寒问暖。他也常作出一幅慈父的模样。他会拿起儿子的作业瞧瞧,说一些教育人的话。他也常叮嘱阿姨买一些好吃的东西回来,说是因为贝若在这里。是的,他又恢复到了以前好人的形象。他是一个十足的好人。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