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掸邦之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93师兵败如山倒,无奈何退到了缅甸后,为了生存开始种植鸦片。因为93师官兵大多为云南藉,种植罂粟提炼鸦片都是行家里手,很快在当地的鸦片市场上拓出一片天地。缅甸政府军前来围剿,又如何是这些身经百战的中**人的对手。凭借着毒品贸易的巨额利润,这支中**队迅速扩张,至五十年代中期已壮大到万人之众,以强悍的军事实力雄踞掸邦高原,广泛种植鸦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在中**队于掸邦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的时候,一名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年轻人报名入伍。此人自称名叫张奇夫,有着华缅泰等多重血统。张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而今兵荒马乱,为了生计入伍当兵。该张奇夫同学虽然是个文盲,但是他头脑机敏,善于应酬,能够讲中、缅、泰等多种语言,而且枪法不错,很快被龙老头提拔为的一名班长。
需要一提的是,这位张文盲班长日后还有一个泰国名字更为世人所熟知——坤沙。
中**队雄霸缅泰边境,引起了中南半岛国家的极大不安。由于华军战力强悍,缅泰政府军多次进攻却落得丧师失地,于是纷纷通过国际社会向台湾政府施加压力。五十年代末,在缅甸的抗议下,国民党政府分批将绝大部分的驻缅部队撤回台湾,只有留下拒绝赴台的千余云南藉官兵。
华军主力的撤离使得禅掸邦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直接导致了掸邦各派黑道势力重新洗牌。各派贩毒组织为了争夺对掸邦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残酷的斗争。龙争虎斗的铁血较量中,坤沙奇迹般地崛起,在短短几年中一统掸邦黑道。
六十年代,坤沙为了漂白身份向缅甸政府效忠,被缅政府任命为“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长袖善舞的坤沙借助其黑白两道的多重身份,在掸邦地区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并设关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实力进一步坐大,逐渐占据了缅甸、泰国和老挝边境,包括掸邦、克钦邦、清迈府等地在内总面积超过19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型地带,发展成为二十世纪赫赫有名的毒品基地——金三角。
金三角一度控制了超过全球百分之七十的优质海洛因的生产,其著名的“双狮地球牌”海洛因一度盛行全球毒品市场,甚至成为了越战美军中瘾君子指定的毒品品牌。至此坤沙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鸦片大亨”。
讲到这里,老头扫了我们一眼,缓缓道:“世人皆知坤沙乃是鸦片大亨,可是谁人想过,金三角鱼龙混杂,黑道林立,且又有缅泰寮(老挝)各国政府的势力影响,以坤沙个人的才智背景,如何能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崛起?又能左右逢源成就一方霸业?”
坤沙雄霸金三角的故事我也算是听说过,但是关于他如何发家到真得是知之不详。正要发问,王凯歌抢在我前面必恭必敬地说:“先生见多识广,小子无知,还请明示。”
我心中也佩服王凯歌,到底是读书人,拍马也如此文绉绉的。老头被拍得相当舒服,不禁捋须仰天一笑,又喝了一口茶,才缓缓道:“坤沙虽说是鸦片大亨,实际多年以来一直有位高人在幕后支持着他的事业。不过此人非常低调,名姓甚至不为世人所知。只有极少数熟悉掸邦内幕的人才知晓,此人不仅凭一己之力提携坤沙崛起为黑道霸主,而且更一手安排了坤沙集团所有的行动策略,数十年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方令得掸邦黑白两道诸路英雄闻风丧胆马首是瞻。可以说,此人才是真正的掸邦之王。”
我倒吸口凉气,按照老头的说法,如此牛人简直亚赛关云之长不让诸葛之亮,活脱脱的超级塞亚人了。待等老将下文,老头却打住不讲了,悠悠然自己倒了一杯茶,浅斟慢饮。
这就好像说书先生讲到关键处卖个关子,来个且听下回分解,令人心中发痒。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个帮腔的。就好像说相声的捧艮演员,来个一帮一衬,才能让老头把故事讲完。
果然,老头刚喝了口茶,王凯歌急忙问道:“敢问老先生,您所说的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龙老头微叹口气,摇摇头道:“此人的身份背景非常神秘,充满了疑团,甚至连真实姓名都几乎无人知晓。他身边的人都称其为‘张先生’。所公认的,就是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张先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乃至在一些极端不利的逆势中,也能够力挽狂澜化险为夷。”
一般的说法是,张先生在五十年代末来到缅甸。关于张先生是为何来缅,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观点,唯一能确定的是,他找到了当时还在作小混混的坤沙,告诉坤沙你不能够再这样混下去,而自己将帮助他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相信坤沙第一次听到张先生的这番话,应该很怀疑这个来历不明的人是不是有发热症。但是在张先生指点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兼并了另外两个黑道帮派后,他开始对张先生另眼相看。在他的帮助下,坤沙在短短几年内就一统黑白两道,建立了金三角帝国。
六十年代末,如日中天的坤沙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场危机。缅甸政府对坤沙的坐大日益不满,于1969年以鸿门宴的形式诱捕了这位如日中天的毒品大亨。
张先生闻讯后,立刻安排部下实施了以下营救行动:

首先,张指示手下绑架了两名援缅的苏联医生。随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宣称坤沙武装力量的政治目的是为了争取掸邦独立,并透露人质情况。同时向苏联政府表示,绑架人质属于无奈之举,只是希望苏联能凭借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关注坤沙被捕一事,另一方面隐隐约约地暗示坤沙集团未来可以同苏联合作,对抗美国势力在中南半岛的渗透——潜台词是如果老毛子袖手旁观,金三角集团将连人带枪投靠山姆大叔。
此时正是冷战的关键时刻,苏联在全球的战略对手是张牙舞爪的美帝国主义,同时又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珍宝岛搞了摩擦,正是焦头烂额之际。波列日涅夫同志为了稳固苏联在中南半岛的影响力以对抗美国,决定支持坤沙集团向缅甸政府施加压力。
缅政府毕竟还是不敢惹北极熊,几经交涉,最后将坤沙由监禁改为在仰光软禁。
七年之后,张先生亲自策划了周密的营救行动,终于成功将坤沙从重重警戒中救回金三角,其间的惊魂真是可与《越狱》媲美。
而在此之间的七年中,张先生以一己之力独撑大局,其令人惊叹的判断力和外交手段,使得他在金三角的声望和号召力达到了顶点,也进一步得到了各黑道势力的死力效忠。事实上,在坤沙被捕期间,张先生直接掌控着金三角的所有权利和资源。因此很多人相信,即使坤沙回到金三角,也只是名义上的傀儡,张先生才是真正的掸邦之王。
张先生却作出了令所有人惊讶的决定,他不仅将全部权利交回坤沙,而自己逐渐走向幕后,并渐渐脱离了金三角权利中心。之后的几年里,他的行踪更加隐蔽而神秘,以至人们逐渐开始淡忘了他曾经的辉煌。
坤沙在张先生离开后,重新总揽了金三角大权。但是他头顶的幸运光环似乎随着张先生的离去而渐渐褪色,首先是掸邦长老对于坤沙集团的汉化运动高度不满,引起掸族官兵大量出走。之后是一向在暗中同情坤沙集团的美国政府突然翻脸,强硬地支持缅甸政府清剿金三角势力。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坤沙于九十年代初向缅甸政府投降,辉煌一时的金三角王朝也土崩瓦解。
纵观坤沙的兴衰成败与张先生密切相连,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很多人心中,张先生已经是一个接近半仙之体的传奇人物。而很少数了解内幕的人则相信,在张先生身后有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神秘势力。
“诸位请看,我右手中的这枚戒指,就是张先生交付于我的,那也是我生平中最后一次见到他。”说道这里的时候,龙老头微微眯起了眼,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夜。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月圆之夜,龙老头从梦中被唤醒的时候借着月光吃惊地发现站在床头的竟是神秘失踪了一年多的张先生。
张先生示意龙老头不要发出声音,然后从龙老头的床头拿起一根香烟,开始吸烟。张先生好像很久都没有吸过烟的样子,眯着眼睛,很用力地将每一口烟雾深深地吸进身体里,许久才缓缓吐出来。缭绕的烟雾中,张先生瘦削的脸庞显得憔悴而诡异,又带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那一刻,龙老头心里开始有种预感,一些他从未知晓秘密将在这个夜里向他揭示出答案。
吸完了一支烟后,张先生向龙老头简单讲述了自己的生平。他本名张子全,是东北锦州人,黄埔高才生,抗战时期加入军统。49年随军退往台湾后,被组织派遣于52年被空投至泰国潜入缅甸。他奉命接近坤沙,真正的目的是窃取坤沙祖传的一张神图。
在很多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流传着一些神秘的图画。其中最著名的河图洛书,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而在缅北掸邦部族中,也流传着一副绘在人皮上的神图。传说就在这副图中,隐含着窥视天机的巨大秘密。
坤沙的祖父就是该部族的最后一位土司,负责掌管着这副神图。在英军入侵缅甸时,坤沙的祖父曾组织义军同英人展开了激战,失败后隐姓埋名流落在掸邦地区。于是这副图由父及子,传至了坤沙的手中。
坤沙当然也不是易于之辈,在识破张先生的用意后,明白告诉张,神图藏在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自己可以将图交给张,但是作为交换,张和他背后的组织必须协助自己成为掸邦的黑道霸主。
之后的十几年中,张子全和他背后的组织动用了庞大的资源和力量,终于将坤沙推上金三角的权利颠峰,但是坤沙深知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于张和他背后的组织,因此千方百计推迟交出神图的日期。
直到坤沙被捕,他才托人带给张先生消息,他如果能重返金三角,自己将信守承诺交出神图。在自己被救回金三角时,他才终于将这张祖传的神图交给了张先生。
事实上,坤沙此举固然部分是出于对张先生营救自己的感激,而更大程度上是对张先生和他背后组织的畏惧。因为回到金三角后,张在言谈间暗示坤沙,当年被捕和如今获救事实上都是组织策划的。而在交出神图的时候,坤沙也明白,金三角帝国最坚固的基石在这一刻被动摇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这个庞大毒品帝国开始渐渐走向崩溃。
老头讲述的故事曲折离奇,陪着他苍老的声音更是够人心弦,听到此王凯歌连拽文都忘了,脱口而出,“这张图中究竟有着什么秘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