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基地组织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此书打算太监掉,没人看,没人投票和收藏,哪知道一位读者一下子一天投了我四票,还说此书还可以,哈哈!总的推荐票超过了个位数,有十几票耶,感动啊!所以什么也不说啊!更新,更新……!)
“亚妈喋!亚妈喋!依个,依个……!!”柔媚的呻吟,刺激的四郎的骨头都快酥软了,此刻四郎正与影玩着盘肠大战,“老大!济州岛到了!”一直在船舱等候的小弟阿品闷声道,“嗯!终于到了,这几天在船上闲的十分无聊,除了就是!都快淡出鸟来!”在影的服侍下,四郎穿好便服,来到船头,远远看到岸上黑压压的一片人群,旗帜鲜明,望眼欲穿,那个感动啊!
“主公,各项事务正在有条不絮的完成!”前来迎接的家老岛津熊尾谄媚道,接着带领四郎参观济州岛的建设,由于才来济州岛几个月,一些基础设施还没建全,只有大致的轮廓,“这个施工进度还要加强啊!”四郎说道,“嗨!我立马下令那些高丽奴隶加快修建!”岛津熊尾连忙跪拜道,暗想:“幸好主公的宫殿部分完工了,不然睡帐篷,主公肯定会叫我切腹,那些高丽真该死!”
四郎修整了一天,第二天立马在宫殿的大殿上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军政会议,没办法,时间太急了,根基不稳这次会议所有大将名臣汇聚一堂,四郎首先表扬了岛津熊尾等人为基地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为大日本帝国增砖添瓦,其次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确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帝国一穷二白,首先发展经济,农业第一,组织军民奴隶种植粮食,进行屯田,岛上还有纯天然的草场,积极养马,同时训练骑兵。第二,派忍者回日本绑架工匠,打造刀剑铁炮,首要目标是种子岛的铁炮工匠。第三,组织倭寇小分队继续对高丽沿海等地进行抢劫。第四,建设海盗型贸易船队,能抢者抢。第五,派忍者去大明满清潜伏起来,看能不能捞一笔!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将来可能开辟的中国战场,对阵满洲八旗,四郎加强了军队教育,除了宗教外,四郎肯定了日本的传统美德,忠信礼仪,组织编辑传播武士道思想,每名武士发放四郎语录一本,把抢来的财帛用于基础教育,小孩要,大人要懂武士道。
看着基地日渐兴隆,四郎越发佩服自己是个天才,经过忍者发回来的报告,大明现在内忧外患,特别是家老岛津熊尾,强烈要求对大明沿海地区进行洗劫,高丽洗劫了多次,没多少油水了。四郎在怎么说也是一名大汉主义者,虽然身在日营心在汉,随即猛烈敲打了岛津熊尾,“老子心里有数,别他妈的唧唧歪歪!”四郎把岛津熊尾这个老家伙轰了出去,心里琢磨着要是现在来个雪中送炭,大明在怎么也要有点赏赐吧,立马派遣唐使出使大明,一哭二上吊的赖着大明,乞求大大明老大收下大日本帝国这个小弟,为了表示诚意,大日本帝国准备出兵满清,希望大大明哥随便给点意思一下,赏赐个什么官当当,就很满意了!
哎!现在大日本帝国连个三流国家都不是,充其量是一群日本乱民占山为王,没爹疼没娘养的可怜孩儿,自个在家里玩着过家家的游戏。
四郎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建立那个呕心沥血,建设资金全部靠抢,跟满清建立时一样,不过四郎可没有满清那样的好运气,自己抢自己的小日本都幸苦万分,高丽棒子还是满清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没多少油水,“靠!为什么同样是抢劫,自个怎么那么衰呢!”四郎郁闷的想道,现在大日本帝国迫切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尤其是亚洲第一强国大明的承认,虽然现在衰弱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还是1638年,还来的急,距离松山之战还有几年,足以改变许多了,一想到松山之战,四郎心里就闷的慌。
明崇祯十三年,大清崇德五年(1640),清帝皇太极派军围困明锦州,命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率大军筑长围以作持久围困之计。此番清军志在必取锦州,皇太极认识到,锦州正当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实乃兵家必争之地。夺取锦州是皇太极入关的第一步。

第二年四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巡抚邱民仰召集八镇总兵所部,共步兵十三万、骑兵四万,筹措一年的军粮,从宁远进发,支援锦州。
驻守锦州的明将祖大寿,派人出城通知洪承畴,清军势大,不可轻率与战。洪承畴也想采取步步为营之策,徐图进取。谁知明廷派来的监军张若麟既不知兵,又好大言,密派使者至京,奏请崇祯帝敕令洪承畴速与清军决战,洪承畴无奈,只得率六万步骑疾进,屯于松山,清军来攻,不利而退,是为明清松山大战前的序战,明军先获小胜。
清帝皇太极闻知明廷发兵赴援,也马上率大军自沈阳出发,仅六日便抵达松山,双方在松山摆开阵势,追备决战。
当时,明军的粮草都储存在笔架冈。皇太极侦之后,派遣奇兵偷袭洪承畴在塔山的护饷之兵,明军毫无准备,被打得溃不成军,明军好不容易筹集起来的一年军饷,尽为清军所有,并占领杏山截断了明军的粮道。
形势急转直下,洪承畴知大军断粮,不出几日,必生祸乱,只好积极出战,想突破清军封锁线,全军先回山海关,以图后举。
然而,此时皇太极正运筹帷幄,早料到明军断粮后,必然退兵,于是,调兵遣将,乘夜色掩护,分别埋伏于塔山、杏山、小凌河、高桥、桑格齐保各险要处。这些地方都是明军退回关内的必经之地,皇太极则指挥主力军严阵以待,密切注视明军的动向。
果然,第二天,明军便开始撤退。明将王朴、吴三桂、马科、李辅明、唐道、白广恩率所部先退。在退兵时,六总兵谁也不愿殿后,王朴所部现行逃遁,吴三桂等五总兵也争相奔逃,到杏山时,遭到清伏兵袭击,行伍大乱,不复成军。清军据险阻击,明军不得西逃,伤亡惨重,王朴逃得最早,败得也早,乃至全军覆没,仅他一人幸免。吴三桂也仅以身免,部下将士全部被歼。其余各部亦大部被歼,张若麒藏在渔船之中,方得脱身。
此役清军据险层层设伏,将西逃的明军消灭殆尽,共歼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明军四个总兵官失踪,丧失马七千四百四十四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副,其余辎重器械数以万计。
清军由于占据了塔山等地的有利地形,凭借险隘作战,故而伤亡极微,仅有十人负伤而已。
赴援锦州的八总兵之中,四人失踪,二人死里逃生,曹变蛟和王廷臣没有与王朴等一起西逃,而是随洪承畴、邱民仰进入松山城拒守,洪承畴组织了五次突围行动,均以失败告终。
至崇祯十五年(1642),松山城内粮尽,明廷援军不至,清军在明军副将夏成德的协助下,攻陷松山城,俘获洪承畴等,洪承畴在皇太极之妃博尔济吉特氏的感召下投降。守卫锦州的祖大寿绝望,亦降清廷。
至此,清廷势力直达山海关。即使没有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的宝座亦坐不久矣!
松山之战,可视为清军对明军的最后一战(不包括对南明作战)。此役中,明朝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山海关外诸险隘全部落入敌手。李自成兵至北京时,明廷已无兵可调,崇祯帝束手无策,被迫吊死煤山。与其说明亡于李自成,不如说明亡于清,亡于松山一役。
不能在拖了,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明天,必须跟满清死磕到底,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三光”政策。一边要等候大明的回应,一边要组织武士开辟朝鲜战场,想到这里,四郎连忙召集所有同志日夜开会,制定详细的盟军作战计划。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