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杀机前夜(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零零八年的第一场雪后,傍晚时分的明孝陵,游客稀少。
一男一女,在石阶上迅速游走着……
明孝陵在南京东郊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于此。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第二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墓,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故名。洪武十六年五月,孝陵殿建成。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朱元璋病逝,葬于此陵。
明孝陵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陵占地长达22.5公里,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挂有“盗宰者抵死”的银牌。
咸丰三年,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
男女二人步伐飘逸,转向西北。
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狮、獬豸、驼、像、麒麟、马,每种四只,两蹲两立,共十二对,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之后,神道又折向北,有华表(望柱)一对在前,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两武两文,威武雄壮,神态肃穆。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维防止后人盗墓,曾于同一天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使人难辨真伪。
男女二人在神道上掠过……
弯曲的神道自明代以来就众说纷纭,最流行的三种说法是,一,朱元璋是农民出生的皇帝,做事随意,包括建自己的陵墓也别出心裁;二,朱元璋要让孙权给他的陵墓看大门,所以避开梅花山孙权墓,使神道变得弯弯曲曲;三,朱元璋尊重自然,顺应山水形势,设计出这座前无古人的陵寝布局.
夕阳的余辉,掩映在苍郁的钟山上,二人在山道上开始加速。
钟山古称“龙山”,早在东汉末年,就被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视为“龙蟠”之地。朱元璋作为大明开国之君,择金陵“龙脉”以为葬地,这完全符合风水要义。在钟山的南面建造自己的帝陵,在钟山的背面陪葬功臣,让自己的臣子在死后也护卫着自己,南北对应,尊卑昭然。
钟山有东、中、西三峰,在古代的风水学上,这被称为“华盖三峰”。按照中国的传统,以中峰的地位最高。而孝陵所处的独龙阜,恰好处于中峰南面的玩珠峰下。
从风水堪舆学上分析,其正处于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与孝陵之东的“龙砂”之像左右对列;而直对孝陵陵宫的“梅花山”,过去都以为乃朱元璋为让吴大帝孙权这条“好汉”给他的陵寝看大门而留下的,其实,这一如座如屏的小山是孝陵风水中的“案山”,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其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钟山浦”也具有灵动的“朱雀”风水特征。这样孝陵陵宫及宝城就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四像”,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由左向右流淌的形式,这种水,在风水上称“冠带水”,亦十分难得。
朱元璋因势利导,将三条河纳入自己的寝陵范围,既可以保留泄洪通道,又让河流为陵墓增色。这是朱元璋尊重自然规律使然。如果朱元璋为建造自己的寝陵将三条河填平,山洪暴发时,其后果可想而知!
二人翻过钟山侧后,在山后一块密林中停下来,女人将乱蓬蓬的树枝拨开。
一个暗洞,出现……在周围树木的掩映下,张着黑暗的嘴巴,更加阴森诡异。
“相公,今天是最后一锹土.”女子莞尔一笑。
“干活,娘子.”男的攥着洛阳铲先钻进去.
新挖的地道里阴暗潮湿,死寂可怖。支撑的短木有的已经开裂,仿佛随时都能压下来,将进来的二人瞬间埋葬。
最后一锹土扑簌簌落下,甬道出现,二人跳进去,用手电筒四下打量,两道光柱照进这个墓**。

这是个很小的墓,但精致有加。墙上雕梁画柱虽已剥落,却仍可见当年的华美气象,灯盏炼子也朽烂断裂,除一些玉石制品外,陶器、木器、铁器、铜器、丝织品等物都被空气侵蚀损坏得极其严重。有些陶罐已经烂得不成样子,一碰之下便成为齑粉,中间基座是一张旭黑的木棺,沉寂在那里。
“我操!这墓被用过!这趟水是白了(盗墓切口)!随便抄点尸体扯呼!”男的沮丧说着撬动棺盖。
棺盖轻易地被打开,棺瓤裸露出来,一个带着银皮面具被大殓装裹住的尸体,显露出来。
“还是老规矩。”女子自身后背囊中取出一瓶茅台酒,先行喝一口,递与男子。
男子接过酒来也喝一口,就将剩下的酒倒进墓棺内。
“老公,这酒钱谁付呀?”女子笑问。
“当然是此墓之主出。”男子答道.
“老公,那只好从这里取走一二喽。”女子无奈地说
“哈……”
一丝怪异的笑声回荡着......
寂静无人的墓**中,怎么会有人的笑声?
他们手中两支手电光柱立刻钉向每个角落,冰冷的笑声随即嘎然而止,只留下一片空旷和漆黑,什么也没有。
二人极为震惊,一时无言,女子额头上也见汗珠,隔一会儿才问道:“老公,刚刚那是什么声音?”
男子只是摇摇头,没有说话,慢慢掏出五九式手枪,打开保险,顶上火儿。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在这阴暗潮湿的洞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没有动静……
“劲儿不对!!赶紧收拾收拾尸体走人!“男子疾步走近棺材,将尸体扶正起来,准备解下尸体的衣物和面具。
“哈哈……你慢点脱,我腰疼!”
尸体,开口……
“尸变!”男女两人不由心惊肉跳.
“不是尸变,是失败!”
蒋文龙摘下面具和裹尸布,掂晃着手中英吉沙猎刀,冷冷笑问:“是把你们“甘肃双煞”抓去送南京公安哩,还是你们自己跑路回兰州?永不来中原盗墓!”
“特战五处的蒋文龙?!”女子脱口惊呼,花容失色!
“哎……触到霉头。”男子慢慢放下手枪,沉声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是后会无期!这是两张今晚九点十五分的火车票,我一个穷当兵的可没钱买卧铺票,两位可否忍忍硬座?”
“嗖”,蒋文龙甩出“英吉沙”,猎刀平滑优美的扎进男子右肩旁五毫米的墙上,刀面上是静静的两张车票。
“好俊的身手!”女子幽幽叹道:“江湖传言,“浪子”蒋文龙少年老成,待友仁义,今日一见,果如其然!”
“走娘子。见过“浪子”,这趟江苏也算不枉来。”男子在裤腿里别上五九式手枪。
望着两人俯身消失在盗洞口,蒋文龙吁口气,复又坐在棺材里,掏出火机点上烟。
氧气稀少的洞里,烟头一明一暗发着亮。
亮光照在棺材板下一个腐烂的道人尸体上。
这是个亚字型“妃子**”,估计在清朝末年就已被这道人挖过,墓主的骨头一块块散落在棺角四周。
蒋文龙看着从道人怀里找到的珠子,端看起来。
蓝幽幽的珠子泛着“苗疆蛊火”似的气息。
这珠子是什么?和这挖墓的道人有什么关联?
一周前,“甘肃双煞”刚到在南京机场,就被特战五处在南京的人盯上,总部派蒋文龙赶来,上演一出借尸还魂的轻喜剧。
此时,蒋文龙口袋里也只剩下刚够买回北京的车票钱,看来今晚要在棺材里暂居一宿。
国安局特战五处是一个反恐专项部门,处理世界各地神秘恐怖事件,装备精良训练残酷。
这珠子上缴还是不上缴呢?
做个纪念品喽!
他主意刚定,烟头却奇怪的灭了。
被盗过几次的墓里空气还算流通,蒋文龙在棺材里枕着个颅骨碎碴子沉沉地睡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