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京保卫战前夕(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这是在哪?怎么身体几乎没有知觉?”
快凌晨时,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在一阵朦胧中逐渐苏醒,只感到四肢,右腿小腿上似乎有种十分冰凉的感觉
慢慢地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漆黑的夜空,凌晨的夜风轻抚自己的鼻尖,腹中强烈的饥饿感随之而来。
“你醒了,感觉如何?”身旁一个男子的声音似乎在呼唤着自己。
转过头,发现一名身穿黑色制服的男子正站在自己的身旁,关怀的眼神望着自己。
“这里是哪,我怎么会在这?”
“我们在一处战场上发现了你,这里是我们的营地,给,先喝点水,慢慢说。”一壶冒着热气的水壶递到眼前。
“谢谢,请问,先生您怎么称呼?”一边将水抿入嘴中。
“我叫蓝毅!”
“蓝毅?谢谢你们救了我,我叫赵峰,是国民革命军第74军军长直属警卫连连长。”
林穆嘉从旁边渡步上前,
“74军?”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虽然坐拥数百万大军,可是论起战斗力只有少数几支部队能和日军正面抗衡,74军算是里面的佼佼者。
第二次淞沪抗战结束时,74军奉命掩护各路国民党军队撤离淞沪战线,孤军与尾随而来的日军展开节节抵抗,敌主力师团松井石根率领的华中方面军竟未能一点突破。
“我们撤退时,在武进以东5公里处遭遇日军空军袭击,我只记得10多架轰炸机向我们的车队飞来,后来的就不记得了。”
林穆嘉:“你们是要往敦化镇和通济门中间地带撤,途经苏州、武进、句容等地。”
赵峰诧异的抬起头打量着说话的男人,眼前这个全身包裹在奇特黑色制服里的男人竟然丝毫不差地说出74军的撤退路线。
难道是友军?可是怎么从来没见过穿这种制服的部队。
“我叫林穆嘉,放心,我们都是中国人,是朋友。”一句话暂时打消了赵峰的疑念。
蓝毅:“你身体感觉怎么样,能坐车吗?”
赵峰试了试,
“坐车也许没问题,走路估计还有点困难。”
“赵连长,有一件事我想拜托你,希望你能答应。”
“你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无论什么事,我赵峰一定尽全力。”看的出,也是位说的出做的到的铁血汉子。
“我们在下午从日军手里营救出一群师生,人数大约有百十个,我们有5辆卡车运送他们去南京,但是现在有任务不太方便带着这么多人,我希望明天在我们找到贵部队伍后,你能向贵部申请带上他们一起去南京,路上可保护住他们的安全。”
“放心,兄弟,这包在我身上,我们虽然战败了,但还不至于连保护这些同胞的力量都没有,有我在一定安全送他们到达南京!”
“好!拜托了!”林穆嘉感谢的在眉间敬了个军礼。
第二天,林穆嘉根据国民党军队撤退路线和雷达指示,各派遣了几路侦查,终于在中午时分找到了一部分撤退中的74军残部,赵峰和其长官交涉后同意与其5辆卡车同行……
上海失陷两天后的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
在该会议上,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大部分将领都主张放弃南京。因为上海和南京之间一路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而且中队的主力在上海战役中死伤消耗甚大,战斗力的恢复需要相当时间。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对日作战战略是持久战,并不在于争夺个别城池的得失。蒋介石的德事顾问也主张放弃南京,不作“无谓的牺牲”。
但是这时,一旁“曾今”的湖南军阀唐生智突然跳了出来,对着众人和蒋介石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之陵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人愿意守卫南京,我愿意与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曾今参加过两次倒蒋运动,到1937年,唐生智在国民政府中已仅仅是一个坐冷板凳的名誉官员。这次唐生智出来主动请战,也是出于一种企图恢复军权的功名心。唐生智这样激昂的爱国主义发言和决心,使其它将领都失去了“反驳”的勇气。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负责南京保卫战。一旁几位大将顿时感到心定了下来,“这口黑锅终于有人背了!”

从内心来讲,蒋介石也是主张放弃南京的,因为即使日军占领南京,在战略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由于9.18事变以来,蒋介石一直被贴上不抵抗的“恐日病”标签,蒋介石害怕下令不战而放弃南京,又会被社会舆论和他的政敌指责为投降和卖国。所以蒋介石希望在南京进行一下象征性的短期抵抗,以应付社会舆论。但唐生智的充满爱国的死守南京建议,在道义上尽占上风,使蒋介石不得不同意唐生智的死守南京作战计划。死守南京的作战计划造成了后来南京军民的重大伤亡,是南京大屠杀的契机。
11月19日,被任命为南京卫戎司令的唐生智为了鼓舞军队士气,亲自组织一个规模宏大的“战地观摩团”,带着作战处数十位幕僚去南京外围正在抢修工事的阵地视察。
所到之处,凡团职以上军职者均亲自陪同观摩团参观,南京最高司令长官唐生智总是喜欢选择独自站在一处高地上,用被鞋油擦到发亮的皮鞋对着底下将官,滚瓜烂熟地用男高音背诵着从历史教科书上抄来的讲稿,于是,周围将士在阵阵初冬的寒风中听到一个好像防空警报般的声音在头上飞旋: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为了国际声誉,不能弃之而不守。南京也是总理陵墓所在地,我们如不守南京,总理不能瞑目于九泉之下。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在下将和南京数十万将士共同死守南京!决不退步!南京北临长江,四周有雨花台、紫金山等要地,可居险而守,日军……”
“哼!只会鹦鹉学舌,尽是些陈腔滥调,放这么个矮冬瓜守南京,八成老蒋要跑啊!”一名站立在人群中的军官小声和一边的同仁暗示。
“嘘,小声点,别被听见,现在这个姓唐的正新官上任三把火呢,别让他抓住你辫子。”
“他敢把我怎么着!敢拽我小辫子,老子先掀了他狗日的司令官帽子!”
唐生智在一片“热情”的掌声中高仰着下巴走下高地,由阵地值勤军官陪同去视察了一处重机枪碉堡。
唐看了看后皱起眉头严厉的批评道:
“这个射击眼怎么这么小,这么窄的射击焦距如何对付面前广阔的阵地,马上给我修改,要加大,至少要加一倍大!”
后面的幕僚闻听此言差点笑喷了出来,照老唐的做法,把个射击眼加大的话,敌军很容易集中火力将子弹扫射进射击眼。
可怜前面的老唐还在振振有词地论述着他的理解:
“这样,视野开阔,机枪手才能有效的掌握敌情,你们啊,就是缺乏实战经验,敌人都快打过来了,还这么偷工减料。”
一旁负责建修工事的军官无奈的摇摇头向工兵传令:
“根据司令的命令,修改所有射击眼。”同时以手势暗示对方,“别听这王八蛋的。”
唐生智:“接下来,带我们去火炮阵地看看。”
后面的军官内心想:“去你妈的!不懂还来老子这添乱,再让你去炮兵那还不得给大炮装翅膀。”
虽然心中把唐的祖宗十八代都“请教”过一遍了,但表面上还是客气的向这个南京卫戎司令劝说:
“唐司令,一大早就来视察我部各个阵地,实在辛苦,现在已临近中午,我部特备了丰盛的午餐,请司令及各位同僚用餐。”
一旁有“同情”这个阵地的幕僚也附和:
“是啊,司令,您也该用餐了,阵地这么大,一时看不完,先休息一下,请来附近各处阵地指挥陪同您一起用餐,也好边用餐边听他们的部署情况。”
“司令您一人身系全南京城,上百万军民将来要仰仗您的英名领导,请保重身体。”
被部下一顿热捧,老唐的脸上泛着殷殷红光,心想:“哈哈,我老唐就快重回军部权力中心了!”
“好吧,陈团长所言极是,那就请各位同我一道去吧。”
“请!”
一旁的军官像送“瘟神”般把唐连拽带拖阵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