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不喝牛奶的习惯回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八二。不喝牛奶的习惯回归
中国人本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喝牛奶的普及其实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我小时候没喝过牛奶,连奶油冰棍都没吃上几根;参加工作之后不喝,也喝不起,偶尔买瓶酸奶就是一次奢侈。在那个年代,“喝牛奶,吃面包”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当教师的虽说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那指的是思想上;在生活上“资产阶级化”,咱想都不敢想。
后来,不知怎的,就“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地鼓噪起来了,说是日本儿童二战后大喝特喝牛奶,平均身高增长,抛掉了“小日本”的帽子,让中国人听了心里恨得痒痒的——不就是喝牛奶嘛?老子也买来喝,别光让日本人占了便宜!
于是乎,小孩喝,大人喝,老人也喝,眼看着这全民喝牛奶的习惯就要培养成功了,突然一下:出了大头娃娃;又突然一下:出了结石婴儿;要说是一而再了,就别再而三了吧,结果又“突如其来”:冒出一个特仑苏的OMP事件。
OMP是“造骨牛奶蛋白”的英文缩写,“蒙牛”企业把它加到牛奶里,号称“特仑苏”(蒙语“最好的”),价格翻三倍出售。据媒体最近的报道:“卫生部会同多个部门的专家对添加了OMP的蒙牛特仑苏牛奶进行研讨后认为,这一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就让我们相信专家一回,OMP真的“没有健康危害”。但是,OMP对我的钱包肯定是有危害的,而且,对人们喝牛奶的信心是有危害的——老百姓干嘛要为这“没有健康危害”的OMP付相当于普通牛奶三倍的价钱?人们干嘛还要信任这鬼点子层出不穷的牛奶企业?

值得深思的是,蒙牛集团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除了对特仑苏牛奶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所谓的回应之外,没有对他们擅自使用OMP的不法行为以及对消费者的价格欺诈表示一丝一毫的歉意。
这是一个恶人作恶而不知忏悔的年代,因为他们连忏悔所需的那一点点良知也丧失了。北岛曾有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到了作恶者至死不悟作恶到死或作恶致死的今天,卑鄙也成了卑鄙者的墓志铭了——那“三鹿”的墓志铭不就是吗?而追随“三鹿”的还有多少?
这样也好,反正是帮我把喝牛奶的习惯改过来了。我现在有替代牛奶的两种东西:一是自制豆浆。在黄豆中我还可以随意加入花生(花生蛋白),核桃仁(核桃蛋白),杏仁(杏仁蛋白)等等,制成自己的“特仑苏”豆浆,绝对的质优价廉。二是自制黑芝麻糊,将买来的黑芝麻用水淘过,除去砂石等杂物后凉成半干,在微火上炒熟再粉碎之。在补钙润肠方面,这两种自加工的食品绝不比牛奶和酸奶差。
想起小时候北京流行的一首儿歌——颠倒歌:
吃牛奶,喝面包,
夹起火车上皮包,
路上看见人咬狗,
拿起狗来砍砖头,
反被砖头咬一口。
如今时代发展啦,我来编一首新的颠倒歌:
吃牛奶,喝面包,
长了石头起大包。
拿起年画打老虎,
俯卧撑在奈何桥。
裤裆下面着大火,
阎罗殿里躲猫猫。
主子闹事仆人整,
喉舌折腾屁民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