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色戒”随感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三六。“色戒”随感录
一.年轻时听老人道:“为何抗战八年?只因汉奸太多!”
据史实记载,四五年受降的“伪军”就有二百万,比受降的日本兵还多。
不光是兵,还有汉奸政客和文人,如汪精卫,如陈公博,周佛海之流。
二.张爱玲写“色戒”,本是想为她与汉奸胡兰成的恋情做一番表白,因为她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和女主角的相通之处。一万多字的作品,竟拖了近三十年(50年初稿,78年发表),是如她所说的“一遍遍修改多年”;还是心虚,怕人家联想到自己,不好意思拿出来?
我喜欢读她的某些作品,但不理解,在国难当头之际,她干嘛与那个汉奸同居。
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显然,她不敢说值得。
如今好了,有个能理解她的“大导演”把“色戒”演绎成了“三级片”,张爱玲如地下有知,能感到“欣慰”吗?
三.以“二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多不胜数,如“辛德勒名单”;如“攻克柏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如“地道战”“血战台儿庄”;但“色戒”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能将二战题材拍成三级片,不但弥补了世界影坛的一个空白,也把三级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是新的难度。
中国的电影尚未分级,但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如果有朝一日电影分成十级,勇于突破底线的大导演们也一定会拍到十一级。
四.这是一个贪婪与虚伪联手,无耻与无赖搭档的舞台,“华南虎事件”是喜剧,“矿难事件”是悲剧,“色戒”是能吸引眼球大赚其钱的**杂技。

五.曾有“中国”的无良艺人说:
“日本人在南京才杀了30多万,这么少?”“抗战才打了八年?”
我敢担保,“色戒”的编导和演员们不会如此无知,但他们故意要表现得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所以才能拍出如此淡化历史,淡漠中国人感情,突出“人性”其实是“兽性”的东西。
六.艺术家不必谈政治,但艺术家不可以没有灵魂。
交响乐“英雄”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贝多芬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立刻撕掉曲谱扉页的题词,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一个凡夫俗子!”
所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那种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
张艺谋不理解某国际影星拒拍“英雄”,李安也不会理解某国内影星拒拍“色戒”。
没有灵魂的导演和艺人只想赚钱,赚奖。
他们认为,能赚钱赚奖就够了。
七.说到了汉奸不能不提汪精卫,张爱玲的情人胡兰成就是在他手下做事。
这个汪某人曾因刺杀清摄政王失败入狱,在狱中写诗道:“慷慨过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某失节成为中国头号汉奸后,有人作剥皮诗调侃道:“当时慷慨过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色戒”中的男女主角为艺术献身,**裸高难度效楚王巫山**;“广电局”却大动刀剪,删去了此片精心设计的卖点。本人戏作剥皮诗一首道:
名导慷慨过燕市,
女星从容作楚囚。
大陆引刀成一快,
何尝不负少年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