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四五。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八)感闻篇
有句老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把行路与读书放在同等的位置。我觉得这句话有双重意思:一是在书斋里做学问与了解社会都很重要,不可有偏废;二是行路就是读书,是读“无字之书”,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如今交通发达,行千里路易,行万里路也不难;在行路中“读书”当然更是另有一番滋味。
在行路之中可以赏风景名胜,察山川地理,还能观风土人情,看世间百态;其中有些偶遇的事也是很发人思索的。在平遥古城不宽的街道上,我遇见几个青年男女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横冲直撞,口里不住地大喊:“闪开!闪开!”,令路旁的中外游客为之侧目。我就纳闷:他们哪里来的这股旁若无人的豪气,竟拿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当练车场。这环境很古而“人心不古”,岂不是有点杀风景。
走在西安的人行道上须小心,因为隔不远就有一堆狗屎;在重庆的闹市,有人不断地向你手里塞“风情靓女,全方位服务”的小卡片;而在乐山大佛的脚下,阿弥陀佛!一条“三江鱼”能宰你二百四十块钱;还是吃完了报账,让你没有反悔的机会。
总之,时代在前进,我们在落后,行千里路的确让人长见识。
在贵州,在游览了黄果树瀑布之后,还有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那是在从黄果树返回贵阳的旅游大巴上。我们坐在第三排,第一排坐了四位金发碧眼的老外;两男两女,叽里咕噜说的不知是什么鸟语;反正不是英语和俄语,因为英语和俄语我学过,就是听不懂也能听出点味儿来。从车子出发,我就感觉这几位老外似乎有点不对劲,但又不能确定。直到上了高速,我朝那几个老外的位置定睛一看,好嘛,原来那两位洋妞脱了鞋子,把双脚蹬在司机后面的隔板上,仰靠在座位上晾脚丫子呢!
这真让我有点幸灾乐祸了。都说中国游客不文明,现在,轮到老外不文明了。按我们的说法,她们肯定是丢了她们国家的脸;但她们是浪漫的法国淑女,还是不羁的西班牙女郎,或是懒散的意大利少妇,我无从得知,所以丢脸的国籍一时搞不清。反正,当时的我脸上一定流露出一丝嘲笑。
其实,老外的不文明并不鲜见,在北京我见过老外过人行道闯红灯,还见过几个老外在**广场撒酒疯,把酒瓶子摔碎了一地。

车到了高速路贵阳出口,等待交费的车辆很多,我们的大巴在车队后面停了下来。
这时,“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我们坐的大巴与前车距离稍大,后面过来一辆小车敏捷地插在我们车的前面;后面的车子看到了机会,马上紧随其后,一辆接一辆地插进来,压得我们的车连起步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加塞儿”的车子从我们车前鱼贯而过,毫无办法。
我们都有点着急。这时,那两位洋妞站了起来,一边和男老外说着什么,一边拿手机拍照,样子很激动。
这回,轮到中国人脸红了。
用东北人的话说:在俺们这旮哒,“加塞儿”的现象“贼普遍”。本人总结出一条“科学定律”:凡是有排队的地方,一定有加塞儿。这几位老外显然是不了解中国国情,有点大惊小怪了。
但眼前这“加塞儿”的现象愈演愈烈,到后来,连一辆大巴也加入了加塞儿的队伍;它那庞大的车身紧贴着挤了进来,反光镜与车窗几乎相碰,车上的人一片惊呼,但它还是厚颜无耻地在我们的前面通过了收费站。
将近三十分钟后,我们的车才得到起步的机会,过了收费站这一关。
车子进了城,那两位洋妞拿着手机欣赏刚才拍摄的照片,有说有笑;她们脸上流露出嘲讽的表情。
我感到困惑了:她们有资格嘲笑我们吗?或者,我们有资格嘲笑她们吗?
前些日子,北京电视台某主持人写了一篇文章,说是看到一群中国游客在纽约华尔街骑铜牛拍照,很不文明。随后引来许多反驳的声音,说是外国人也有骑的,有照片为证,这主持人是多管闲事。
老外骑得,中国人骑不得?
如同阿Q调戏小尼姑时的经典道白:“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呜呼!中华民族文明了五千年,现在竟然不知道如何跟“国际接轨”了;这华尔街的铜牛,是该骑还是不该骑呢?
我觉得,大巴车上这两位“不明国籍”的洋妞给我们上了一课:一个民族如果不能自省,最终被嘲笑的只能是自己。
在行路之中读无字之书,亦难亦易,唯在有心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