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迟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青一下子就呆了,刚才还挂着的笑容瞬间凝固,脸色变得煞白,脑袋里嗡地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猛地炸了开来。
“我舅舅怎么了?胖叔!您快说啊!我舅舅他怎么了?”
郭亮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舅舅……你舅舅他……他……。”
他他他的他了半天也没他出个究竟来,曹青是心急如焚,恨不得扒着他的嘴巴把话从肚子掏出来。坐在书包架上的小芸也被这意外给惊吓住了,张着嘴木木地望直喘粗气的郭亮,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被联防队抓了?还是给公安逮了?要不就是因为黑市矛盾和流氓混混干起来了?”曹青脑海里瞬间扫过这些念头,越想越可怕。自从知道了周荣发他们的事后,曹青就一直担忧他们安全,生怕自己猜测的那些事会变成可怕的现实,要不然也不会挖空心思搭上郭亮,时刻关注着周荣发的情况了。
“……你舅舅他……他非要去北京!”
冲地上猛跺了一脚,跑得气喘如牛的郭亮终于才把哽在喉咙里的下半截话给说了出来。
“去北京?”曹青又是一愣,吊了半天的心一下子就落了下来。搞什么呀!去北京而已,这算什么个屁事?想去就去呗,看看国家首都也不错嘛,反正周荣发手上也有钱,托人买张火车票。来来回回也就个把星期地事,这么点芝麻小事也值得大惊小怪,这郭胖子还真能啊!
“你毛病啊!差一点儿把我吓出心脏病来!”平常和郭亮在一起曹青没大没小惯了,两个家伙称兄道弟,斗嘴吹牛更是常有的事。刚才被他这一下给吓得不轻,搞了半天居然是这么件事。曹青当即就变了脸,忍不住骂道。
“哎!你知道什么呀!要是小事我会这么急?”郭亮满头大汗,神情紧张得要命,脑袋还不住地往四周张望。
瞧他这副样子,似乎这事又不像刚才一句话那么简单,曹青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连忙追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去北京是因为……。”回过气的郭亮脱口而出,但话说了一半又停住了,目光往已经从书包架上跳下来的小芸看去。
“囡囡。你先回家去,我和胖叔要说点事。”
“哥哥,是不是舅舅的事?”小芸聪明得紧,转着眼睛悄悄问。
“嗯,回家后千万别告诉叔叔阿姨啊!要不然麻烦就大了。”曹青叮嘱道。
小芸连忙点头:“放心吧哥哥,我保证不往外说。”接着脆生生地向郭亮说了句郭叔叔再见,蹦蹦跳跳地就先走了。可才没走几步,她又突然转了回去,很认真地告诉曹青说要是需要帮忙的一定别忘记她,小大人模样地她惹得曹青和郭亮全都笑了。
等目送小芸进了弄堂。曹青这才急急追问郭亮。
把曹青拉到一边,郭亮焦急道:“云南那边出事了,出大事了!你舅舅今天接到一封信看完后就准备行李去了。”
“什么什么?怎么又变云南了?你刚才不是说他要去北京么?”曹青被这话听得是一头雾水,连忙打断郭亮急问。
“哎。这事是云南,可也是北京……这……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我们边走边说!”让曹青坐上车架,郭亮推着车就连忙走。
周荣发现在正在三官塘桥的小院里,从弄堂过去虽然不远,但还是需要十来分钟的。不过,这点时间也够郭亮把整件事说清楚了。
自从他们从云南跑回来了,一直还和那边有着断断续续的联系。毕竟,那片大山,那片橡胶林,曾经留下了多年青春的血汗和足迹,何况在云南还有他们的战友。他们共同度过这么多年艰苦知青生涯的兄弟姐妹们。
特别是近大半年来。随着三官塘桥的生意越来越好,周荣发手上也攒下了不少钱。回想到艰苦的知青生活。还有那些在云南吃不饱,更穿不好地知青战友们,周荣发悄悄地给当日的朋友们寄去不少东西,用他的话来说人不能忘本,不能因为现在自己好过了就忘记兄弟姐妹们,虽然一个人的力量不多,可能尽一份心尽一点力也是好的。^^^^
周荣发这样的举动引起了郭亮他们共鸣,就连一同回来,更因为周荣发的帮助同在三官塘桥做小买卖赚了点钱的知青们战友们听说后自发地组织起来,和周荣发一起每月定时向云南邮寄包袱,用自己的心意来帮助那些没和他们一起跑回来的兄弟姐妹们。
一来二去,本就有领导能力地周荣发就成了滞留在上海云南知青的首脑,他人虽在上海,但心里无时无刻牵挂着遥远的云南,更因为他们无私的帮助,使得云南那边地战友无限感激,常常写信通气,告诉他们云南的近况。
今年春节前后,也就是197年地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同志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现在社会上对知青问题议论很多。四个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3月份,重新工作不久的邓小平与胡乔木、邓力群同志谈话时指出:“现在搞的上山下乡,不是个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嘛!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第一步应该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中央领导说话的这股风渐渐从城市传到了边疆,传到了遥远的云南。为此在十月份地时候,一份《给邓小平副总理地公开联名信》,在云南知青中开始悄悄流传,并得到了知青们地广泛相应,随后这份捺上300多个知青指印的信寄到了北京,可结果却是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正当前些时候云南知青没有气馁,继续又写了第二封信时,一位年轻地女知青突然死了。
瞿玲仙,上海女知青,这么一个正处在花朵一般年华的女知青因怀孕难产,在农场卫生所大出血身亡。瞿玲仙之死,如同一根导火索点燃,让压抑许久地知青情绪一下子全爆发了出来,更引发了当地数千名知青抬尸游行的大事件。
十年前有人死了。九年前也有人死了,八年前还是有人死了……今天瞿玲仙也死了,死在离家乡数千里的地方,身边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和姐妹,独自一个人,孤零零地如此撒手离世而去,怎么能不让众人心寒?瞿玲仙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牺牲品,今天是她。明天可能就是你,或者是自己。谁都不知道这种事什么时候就沦到自己的头上,望不到尽头的苦难知青生涯啊,已经让这些知青们无法忍受下去了。
为此。云南的知青联合了起来,召开了云南各农场知青联席会议。并提出北上请愿。周荣发今天收到信里就是这些内容,当他看完信后双手忍不住颤抖,默默坐着抽着烟,许久都没说话。
瞿玲仙,周荣发并不陌生,他当年还在云南的时候就认识这个同在一个农场的女孩。这是一个性格温柔,经常爱笑,而且笑起来还有几份腼腆的漂亮女孩,可没曾想到,仅仅才过了一年多。她就带着对这个世界地无限眷恋离开了他们。离开了这个人世。回想到当年在一起的情景,周荣发心头简直如同刀割一般。不仅是为瞿玲仙,也是为了他,为了所有苦难中的知青战友们而伤心落泪。
“我要去一次云南!”
“你疯了老大?这个时候回云南去干什么?”郭亮和陆士良惊愕道。
“你们说呢?”周荣发淡淡地回问,指了指放在桌上的那封信。
“老大,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一样心里难受啊!你知道的,特别是我!小仙儿的事是个悲剧,可整个云南不光是她一个人,难道当年我们在云南的时候这种事还见得少了么?”陆士良神情黯然地劝道,当年他和瞿玲仙处的不错,两人还差一点儿就谈上了恋爱,要不是后来决定跟着周荣发跑回上海,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可这些现在再这些说已经晚了,人死不能复生,伤心虽然难免,可也没必要非这么做啊!何况他们的户口虽然没有回来,可人毕竟已经回到了上海,而且现在生活得又不错,在这种政治敏感关头何必跑去淌这个混水呢?
“老大,你不能去!”郭亮地反对更坚决:“这事闹大了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从云南到北京要多少路?你不是不知道,这一路上会让你们太太平平地过去?民兵、解放军手里的枪是吃素的玩意?要是出点什么意外怎么办?如果说我们在上海声援一下云南那边,我是举双手赞同,可要冒这样地风险我绝对不同意!”

“别说了!”周荣发铁青着脸站起来,一巴掌把桌子拍得差一点儿散了架:“我是老大,我决定了!这云南非去不可,你们谁都别劝我!”
“老大……!”
“行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上海这边你们两个留下来看家,还有件事我先说明,这个事不要和我姆妈、高叔提,对了,就连高大哥和阿萍姐那边也不能说,要是他们问起来就说我去外地办点事,如果让我知道你们把这事说给他们听,哼!别怪我翻脸不认你们两个兄弟!”
周荣发一句话就把所有退路给堵死了,斩钉截铁地定了调,郭亮和陆士良面面相觑,想再劝可又不敢,心里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周荣发说做就做,交代完后就开始打点行装。郭亮他们看着傻了眼,实在拿不出办法了,两个家伙跑到院子里抽着烟。嘀嘀咕咕商量了老半天也拿不出个好主意来。最后还是郭亮灵机一动,猛地想起头脑灵活地曹青来,周荣发刚才不是说不让他们把这事告诉荣发奶奶等人么?可这些人里也没说曹青啊!和曹青混在一起时间久了,郭亮非常清楚这臭小子别看年龄小,但肚子里地鬼点子是一套又一套的,连他自己不注意都会在曹青手里吃些亏呢。既然实在没有办法了,何不把这小子给找来?弄不好他能说服周荣发,再不济通过曹青的嘴把消息传到荣发奶奶他们那边去,这也不算违背了老大的规定啊。
就这样,郭亮让陆士良在这么盯着,他急急地就跑去了忻康里找曹青。可到了家一问,曹青和小芸还没回来呢,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在上美影往家的半路上,郭亮一听也不肯在家等。索性撒开腿就往上美影方向跑,中间几乎没歇,一气不停跑得他这么个大胖子是上气不接下气地。
“知青大返城?”听完了郭亮的述说,曹青脑袋里顿时闪过这几个字。^^ ^^虽然他记不清知青返城的具体时间,可却知道在大返城之前出过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那就是请愿知青去了北京,还在**广场拉起了横幅。
看来,这次的事就是历史上地知青请愿事件了,从后面地返城结果来说,这次请愿还是成功的。也正因为这个事件中央很快就派了调查组处理知青问题,并出台了后来地返城政策。但就像郭亮所说地,这个事实在是非同小可,周荣发的心情虽然能够理解。可他毕竟是从云南偷跑回上海的知青,在现在风高浪急的形势下莽撞回到云南。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
何况,从云南北上请愿一路千里遥遥,途中的凶险更是不确定的因素。更因为曹青以前的推论,一直都存着对周荣发所做决定的顾虑,更不希望他在这种时候白白去冒这个险。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周荣发此去就再也回不来呢?曹青越想越是担心,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周荣发去冒这风险。
“舅舅!”
“青青,你怎么过来了?”推门进去,曹青一眼就瞧见周荣发已经打好了一个包袱。正在埋头准备着其他东西呢。听到喊声的周荣发回头一望。顿时感到意外。
“舅舅,你在干嘛呢?是不是打算带我和妹妹去郊区钓小龙虾呀?”笑嘻嘻的当什么事都没发生。曹青走到大包袱那边歪着脑袋看看。
大冷天地还钓小龙虾?周荣发又不是傻子,哪里听不出这话是胡说八道?何况,前脚刚做了去云南的决定,后脚这个臭小子就冒了出来,别说!肯定是外面两个家伙干的好事。
铁青着脸也不说话,周荣发转身大步走到门口,开门冲着院子就大吼道:“阿亮!士良!你们两个混蛋给我滚过来!”
“老……老大……。”见曹青进了屋,外面的郭亮刚松了一口气,正和陆士良在院门边轻声说着话呢。突然间听到周荣发地大吼,他吓得手一哆嗦没把才点上的烟给丢地上,连忙心虚回头一看,这周荣发怒目瞪着他们呢。
“舅舅,你别怪胖叔,胖叔也是为了你好。”曹青见情况不对头,连忙跟过过来,生怕周荣发一火骂上几句提着包袱就跑。这一跑他还能追得上呀?眼下重要地是让他冷静下来,然后慢慢想办法。
“是阿亮说的?”周荣发脸色难看地问。
“是胖叔说的,不过你千万别怪他,他也是担心你呀。”曹青并不隐瞒。
“这家伙……。”
“舅舅,先进去坐坐好么?你就算要走也不用这么急吧?你放心,我没告诉奶奶和老伯伯,就连叔叔阿姨我都没说。”
听了这个话,周荣发脸色才缓和了点,狠狠又瞪了郭亮一眼,拉着曹青进了屋。
“青青,我知道你人小主意大,阿亮把你找过来是什么用意我也明白,别的话舅舅就不多说了,你虽然聪明可毕竟不是大人,大人的事有些你不懂,你也不用劝舅舅了。要是真想帮舅舅的话,就帮我保守这个秘密,舅舅这次出去一个月就回来了。”回到屋里,周荣发点起支烟抽了几口,这才缓缓向曹青说道。
“舅舅,我劝过你了么?”曹青笑了笑,反问道。
周荣发没想到曹青这么回答,不由得愣了愣。
曹青摊着双手,很无辜道:“呵呵,我来了后可什么都没说呀,舅舅,你是不是心乱了?在想当然呢?”
被曹青不轻不重地挤兑了一下,周荣发神色微微一变,仔细一想后又哑然失笑。
“你这个臭小子,故意在抓舅舅的话头呀?”不客气地赏给曹青一个“毛栗子”,周荣发笑骂道:“没说就没说,没说最好,你就当也没听说过这事,明白没?”
摸摸脑袋,曹青微微一笑,摇头又道:“这可不行啊,听说了就听说了,我耳朵好使的很呢,怎么能当没听说呢?”
“臭小子,你故意的是不是?今天说话阴阳怪气的,行了,别给我绕了,什么小算盘都拿出来摆摆再说。”
“呵呵,还是舅舅英明!”曹青连忙拍了个小马屁先,考虑了下很认真地这才道:“舅舅,你刚才说地对,大人地事我并不懂,你的事我更不懂,其实我也不是想劝你,就是好奇想问问几个问题。”
“问题?”
“嗯!”曹青点点头,问道:“舅舅,胖叔说你要去云南,再从云南去北京?是不是这样?”
“没错!”
“上海去云南路难走地很,从云南再去北京路更难走,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北京呢?”
“唉……你不懂啊!”周荣发叹了口气,沉默了半响这才开了口,面对这么个半大小子,他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述说着他在云南的苦闷,回到上海的莫名牵挂,知青岁月的艰苦,还有瞿玲仙之死给他带来的无比震动和责任感……。这些,周荣发就连在郭亮他们面前都没提过,却向曹青一一述说着,也许在他心里,曹青仅仅还是个孩子,不会明白这么透彻,这些话说出来也没有心理负担,何况这些憋在心里也是难受的,全讲出来反而让自己好受些。
一直以来,曹青看的是周荣发的乐观,看到是周荣发的果断,还有他天才一般的商业头脑和卓越的领袖能力。但在今天,他又看见了周荣发的另一面,感情丰富,讲义气,更重要的是有极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并不为困难而退缩的一股勇气。
静静地听着了他的述说,曹青的内心也不禁被他给打动了,无论出于什么理由,他都没有理由去阻挠周荣发这个的决定。因为他面对的不是别人,而是周荣发,一个天才的商人,但同样也是有满腔热血的云南知青。假如因为其它原因硬阻拦他,使得他不能成行的话,周荣发会恨自己一辈子的,而这件事也是他永远都放不下的心结。
但话又说回来,曹青又担心他这一次碰上什么意外,千里遥遥啊,这路上什么可能都会发生。两者两难,是答应也不好,不答应也不好,曹青迟疑了。
感谢大家的打赏!尤其是肉包子打狗同学,一连几天天天打赏,太让我感动了!旺旺!谢谢你的肉包了啦!哈哈哈
还有其他朋友,就不一一列了,感谢你们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