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拍卖(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拍卖
开封府大相国寺,占地五百余亩,养僧千人,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汴梁的标志自从它被太宗定为皇家寺庙后,几乎就成了天下佛教圣地!
它所受欢迎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致于小贩们借着人流量而在相国寺门口摆做起了买卖,久而久之,也慢慢成为了宋朝最大的集市。经过百年发展,到了赵佶登基后的崇宁元年,为了方便管理,下令每年在相国寺举办五次‘万姓交易’庙会。
如今这庙会已经举办了五年,往年场场都项背相望,人流爆满。这崇宁五年的最后一场,又会怎样?
按理说专门负责监管大相国寺区域的衙役们平常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再多的人都见过,基本上也不会对什么感到惊讶了。
然而,事实却是他们和常人一样被眼前景象惊地目瞪口呆。
如果说平常庙会的人群可以被称作是‘人山人海’的话,那今天的‘山’绝对是喜马拉雅山、那‘海’绝对是那太平洋!
放眼望去,整个街道都被布帽填满了。如此拥挤的程度,是那些衙役们前所未见的!可以说整个街道都站满了人,无法立足的人群甚至涌上了大相国寺的大门台阶。甚至附近的墙上,树上都站满了人群。
粗粗一看,怕不是来了二万多人!?
在人群的最中心,早已搭建好了一座高台;台高大约一米左右,面积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台上准备好了二百十个座位,并在东侧搭建了一座展架;上面用细绳整整摆放着二十面大大小小的镜子。
这轰动全城的空前庙会,起因就是这些一个月前突然出现在‘赵式’专卖店内的镜子。
在宋朝想要看见自己,要么对着湖水,要么对着铜镜。前者由于水面不平稳往往走形,而后者却由于反光问题看得非常模糊。一直以来,宋人都很难完全了解自己究竟长啥样。
然而,那些进入商店的人却有幸成了第一批看清自己的人。当他们从那镜子里看到自己鼻下的黑痣时,每个人都被震住了。他们从没有见过如此能完全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身体,脸孔的宝物!和它相比,什么铜镜、铁镜都是废铜烂铁!原来我竟然是长得这样……人们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随后第一个举措不约而同地就是向商家问价钱,一定要买下这旷世奇珍!
令那些对‘神镜’志在必得者惊奇地是,那店内小厮的回答;商家对这宝贝竟然是要做那‘扑买’之举!而日期都订好了,就在那第五次万姓庙会大相国寺前!
几个有心人特意跑到那里一看,果然在路的中央已经有工匠在搭建台子了。如此新奇之举,又怎能不引起汴梁市民的兴趣?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开封府的人都知道了赵式店铺出了个新玩意,而且打算在庙会那天公开扑买!
好奇之人自然是要看一看这‘镜子’有什么奇妙之处,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汴梁大大小小二十余家赵式店铺便被人流吞没了。人人都要进店看看那神镜,而看过之人无一不对其大加赞扬和称好,又更助长了民众的好奇心。
每天的人流是如此之多,让商铺不得不在门外挂上牌子;入内者必须购买价值十贯之商品。
结果是总算把人流量减少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另店员们意想不到的是,家具的销量却因此而大增!甚至有一狂热的女子,连续画三百贯购买了二十把椅子,只为能进屋透过那神镜看看自己!
事后统计,光镜子挂在店内的一个月里,制造局赚了等于它一年的总收入;二百万贯!别说卖镜子了,光这笔钱就已经大大超出了制造局所有给事的概念。

令不少人称奇的是,皇宫的大殿内也挂起了这镜子。据见识过的官员说,这宫廷内的镜子不仅比赵式店铺里的要大上一杯,还早上一天。
这也是自然,有了新奇的宝贝又怎能不让赵佶最先过目?况且赵桓的很多计划都需要赵佶的支持,又怎能不拍好他的马屁?
那些在宫中见过大镜子的官员,在见到赵式小镜子后自然是感到奇怪。不过细细想来,既然是皇帝御用的神镜,与商铺卖的不同也就理所当然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那赵式商铺却在一个星期后放出消息;称这大面镜子也将在扑买时出售!消息一出,更是在原本就少的滚烫的火上再倒了一桶油!正因为如此,全汴梁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半个月后的庙会上;就算买不到这神镜,这热闹却一定要见识见识!
上书‘赵式’的旗帜在半空中飘扬着。它的下方,令人久等可以称得上是大宋开过来最轰动的拍卖会正进入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在不远处,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轿子,其中不乏装饰豪华的类型。轿夫们受限于人流,只得在很远的地方放下轿子,让里面的贵人徒步行走。
不少人一下那轿子,便被这场面,和那狂热的人群给惊住了。其中不乏见识过大场面的高级官员,和几名腰缠千万贯的豪商。
在一百多名专门挑选的壮硕禁军的努力下,他们硬是在人群中为这些到来的人挤出了一条细窄通道。就算如此,等这些参加拍卖的人走上高台时,没有一个人的衣冠是整齐的。
随着每一个竞标者登台,都有一名唱官看着手中的纸高声大喝道。
“汴梁王氏,家产九百六十万贯!”
“汴梁瞿氏,家产二千五百万贯!”
………………………
倒不是这些富豪们喜欢露富,而是迫于规矩。原来赵桓规定由于镜子有限,而汴梁城的人数过多,所以这拍卖会就只对富庶之人开放;想加入这拍卖,最低身家必须是八百万贯!
不少平时喜欢低调的富翁便打了退堂鼓,一些谨小慎微的高级官员更是打消了竞赛意图。毕竟这财产一公布,有些见不得光的东西就会被曝露了!
最终,这参与拍卖的入场卷以每张五千贯的价格卖给了一百五十名家产过八百万的富商,留下五十名专门给这当朝宰相和一些名贵人士。
这么一下子,赵桓就得到了汴梁一大半超级富豪的家产资料;不仅一文未出,还被他们还倒贴了七十五万贯。
至于这些珍贵资料的用处嘛……不光是继续销售制造局的商品时能派上大用场,连赵桓之后准备推行的政治改革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赵桓坐在高台上,看着那些登台的富商和高官见到自己时的惊讶,和随即的行礼,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了微笑。看吧,这个皇皇大宋已经开始慢慢地被我影响着,直到有一天这影响力大到足以让我登上那最高点的宝座!
是时候走到台面了!
“小王赵桓;大宋皇太子、汴梁制造局东主,在此宣布,第一届赵式扑买会,正式开始!”
“咚咚咚咚咚~!”
不远处的三面巨鼓被敲响,全场二万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赵桓,这个六岁小孩的身上。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