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辽使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相公们争执不下时,在皇城内三重的一座优美庭院内,赵佶也在与向太后交谈着
此时正是仲夏,也是庭外的花草盛开的季节。那朵朵鲜艳的花朵,包围在四周的奇山异水,让人仿如身处仙界一般。可身处这一切的中心,大宋最尊贵的二人却没有心思欣赏这如画梦境。
“娘娘,这辽人着实欺人太甚,如果答应大宋国威何存啊?”
“官家!治国切忌将情绪带入,那只会让你冲动!哀家也知道这辽使过分了,但国事是可以商谈的。只要辽国默许西北战事,那么就是多给点岁币,也无关紧要。”向太后很平静地看着她眼前激动的年轻皇帝,这个人此刻给她的感觉甚至有些像神宗皇帝!
可是她很清楚自己的丈夫最终给大宋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她认为自己有必要劝阻赵佶不要重蹈他父亲的挫折。
“可是……群臣,百姓将如何看待朕?纵观我大宋,又有哪个皇帝在初一登基就增岁币的?”赵佶激动的心情被向太后泼了盆冷水,有些沮丧的说道。
“官家,仁宗皇帝在打赢了与辽作战时,尚且签署了澶渊之盟,可是可有人指责仁宗皇帝的?可有影响仁宗成为我大宋仅次于太祖、太宗的明君?哀家知道你心中不忿,可咱大宋确实无法开战啊!治国不能仅凭义愤,君主要理智地看待问题。”
在向太后苦口婆心地劝解下,原本下定决心拒绝辽使的赵佶动摇了,他有些迟疑地看着窗外的如画景色,但眼中却仿佛看到辽人攻入京城,这一片花海沦为火海的惨状,美貌宫女们惨遭不幸,而他则站在火海的正中央,绝望地撕声叫喊道。
这种场面刺激他闭上了眼睛,他犹豫了。
向太后注意到了这点,她最后又说了句:“如果官家不愿承担着骂名,那就由哀家来承担!反正哀家也没几天好活了,就当时为大宋做最后一丝努力罢!”
赵佶睁开了眼睛,他看了看苍老的向太后,头轻轻地点了一下。
“太后的良苦用心我已经明了了。请太后放心,朕马上就下旨,让礼部会同诸相公们去与辽使商议。”
“如此就好,官家之英明,先帝九泉之下也会为你而骄傲的。哀家相信诸相公各个稳重,一定会商议出最好的结果的。”向太后欣慰地看着赵佶,高兴于皇帝如此懂事。如果神宗皇帝也那么能虚心纳谏就好了。
赵佶整个人忽然间没了力气,有气无力地打量着四周。皇帝这个原本在他登基之初那么吸引人的位置,好像也丧失了吸引力。
“我真的是天命之子么?”
赵佶在心中对自己发问道,那种之前出现过的挫败感。那被赵桓所消除的挫败感,现在又一次跳了出来,并且比以前更加强烈。
………………………………………………………………………………
“我大宋无法开战,那辽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章惇不顾相公们惊讶的眼光,自顾自继续说道:
“宋、辽百年无战事,我宋人武兵入库,那辽人不亦是如此?况且辽主昏庸,且历年来南逃之汉儿愈多,这不正是证明辽主已是不得人心了?”
“况且辽人立国二百年,可有一位君王年六十九岁者?辽主命不长久矣!”
“况且诸君难道忘了辽魏王耶律乙辛?那南院大王尚且被除了王爵,甚至想投奔我大宋,可见辽国内乱已经严峻到何等程度!如此一个民不聊生,官员人人自危,国主又年岁已高,百年无战事的国家,怕他作甚?”

章惇一席话让众人哑口无言,在座的都是大宋金字塔的顶尖,自然知道章惇说的是实话。韩忠彦虽然承认章惇说的有理,却依然认为应该与辽使谈判,可以把岁币增加至五十万贯,买一个太平。这五十万贯尚不足以伤筋动骨。
而曾布却惊讶地看着这个他背叛的盟友,在决定军国大事时站到了自己这一边。不过随即又自嘲地笑了下,不如此也就不是那个硬骨头章惇了。
然后,那个一直处于昏睡状态的蒋之奇也睁开了眼睛,为这场争议的终点划下了句号。
“老朽曾任河北转任使,瀛洲知府,尚且算是知道一些辽事。这辽人啊,你若怕他,他便来欺负你。你若强硬,他反而尊重你。”
说罢,这个七十岁的老人说罢又闭上了眼睛。他在任瀛洲知府时,辽使耶律迪死于出使宋国途中,沿路地方官都卑躬屈节地为他拜祭,独有蒋之奇“祭而不拜”,气节凛然。他这个掌管军事的枢密使都表态了,韩忠彦也就迫不得已放弃了他的主张。
大宋宰执们选择了强硬地回答辽国的威胁,这在大宋历代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这也和旧党式微有着联系。
“诸位相公且随我去面圣吧。”宰相章惇领着一群宰执,朝内宫走去。
…………………………………………………………………………
就在这时,远处一个内侍奔跑过来,边跑边喊到:“诸位相公进宫求见了!”
“必是商量出了结果!”向太后开心道,只要相公们也不赞同开战,那么这事情就定了!
赵佶也迫使自己强打起精神,不知为何竟有些期待他们的到来。
“臣章惇、曾布、韩忠彦、黄履………拜见官家、太后!”走进了庭院,宰执们一一行礼。
“卿等可是为了辽使之事前来?”虽然此时还是向太后垂帘听政,但她还是很礼貌地让赵佶率先问道。
“正是!臣等经过协商,已经拿出了对策。”身为宰相,章惇成了众人的领头者。
他微微顿了顿,在太后和官家期待的眼神中,张开了嘴:
“臣等以为,辽使之事万不可答应!”此言一出,两人的脸色就变了。赵佶是满脸惊讶,而向太后则是震惊中夹带着一丝愤怒!好你个章惇,前事刚过,你又来拆哀家的台!她的脸色变得铁青。
章惇对此却视而不见,冷静地把政事堂讨论的结果缓缓说出:
“…………虽然我大宋无力开战,但辽国亦是如此,此时此刻的情况绝不允许它出兵;辽主六十九岁已是长寿,自无多日可活。辽国面临丧君之时,又怎可能顾及大宋?况这辽主疑心甚重,连自己太子都可以怀疑谋逆而杀害,其又怎么可能将十万兵权交至他人之手?”
向太后沉默了,她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合治理国家。就像刚才,她就只想到了大宋的困境,却没有考虑辽国的情况。再看看章惇,她不得不承认这个强硬的宰相是个人才。然而当她的视线转移到身旁的赵佶时,她感到了恐慌。
赵佶那脸上已经被惊喜所取代;原本已经放弃了自己的见解,却出乎意料地被一向反对自己的章惇所支持,而且是所有宰相一致通过的决议!这说明自己的决断是英明的!自己真的是明君!一瞬间他把之前的沮丧和挫败再一次忘了个干净!
可见章惇确实有识君之明,这端王真可谓轻佻至极!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