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关群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铜七铅三也好,不过我有个担心。”高昌胜显得有些心神不宁,时不时转头望杨华内宅望去。
杨华:“怎么不好了,说说。”龙卫军系中武强文弱,是一个标准的军事集团。本就缺乏文治人才,精通经济的更是少之又少。也只有高昌一人对经济事务比较精通。因此,杨华还是很看重他的意见。
高昌忙将目光收回来,恭敬地回答:“回杨观察大人的话,一直以来,我大宋都不缺钱,属下想问大人一句,国家每年铸币七百万贯,加上交钞、会子、铁钱以及银梃,一年怎么说也有上千万贯。单说铜钱,我想问大人,这么多钱发下去究竟去哪里了?”
“百姓手中流通一些,两税交上一些吧。”古送随口回答,又问:“高昌,你一个生意人知道什么?”
高昌赔笑道:“当初我在东京厮混的时候同左藏库一个小吏熟识,自然知道其中的端倪。国家发行钱币,不管以何种形式放出去,总归是放出去的比回收的量大。那么,我问你们,从艺祖始,国家每年都铸钱,那么多钱究竟去哪里了?”左藏库由三司所领,类似于后世的国家银行。
一枚铜铸造出来之后并不立刻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而是首先作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存进国库。铸造铜钱基地新生产的铜钱,都必须先运输到京师,纳入直属皇帝的内藏库。再由内藏库拨一部分给三司所领地左藏库。方流布于天下。
杨华微一沉吟。立即变色,沉声道:“这么多钱,难道都化了不成?”
“不是,不是。”高昌得意地回答,说:“政府要想回收旧币,只能靠税收和物资采购。但量终究有限。自宣和以来,劣钱大量流行,民间大多将以前地好钱融化铸成器皿谋利。而且,大的商家多在自己库房中囤积大量铜钱,以备采购和交易使用。因此。尽管官家造了那么多钱,市面上的钱荒反而更加严重。大人若要铸钱,若含铜太多,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一。被人用来打造铜器;二,被大商家藏在家里。我们反看不到多少钱息。”
杨华伸手摸了摸脑袋,“这倒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依你看,究竟该如何弄?”
高昌无奈地说,“只能降低铜含量,搀进去一分铁。把新钱的比例调整成铜六铅三铁一。”说着话。又抽了抽鼻子,朝杨华的住所看了一眼。
杨华哈哈一笑,“经济事务我是外行,本以为既然是第一次铸私钱,怎么说也得把品相搞上去。看来。还是违背了经济规律,面子工程要不得啊。这事你做主了。”
“多谢大人信任,属下定会弄得漂漂亮亮的。”高昌还在**鼻翼。
古松脸色大变,呵斥道:“高昌,同大人说话时庄重些,别弄得没个正形。”
经古松这一提醒,高昌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满头都吓出冷汗来。
杨华淡淡一笑:“说起来我倒忘了一件事情。破完颜活女的时候,我军得了五个美姬,本打算送她们回家的。可她们都说家里已经没人了。送回去也是死路一条。我一时心软就养在内宅。平时给夫人唱唱曲儿解闷。可又有人说我杨某人贪图苟且淫逸之乐。我正打算给李相和张相送过去呢!今日高昌你既然碰巧了,送你一个又有何妨?”
高昌大喜。忙跪在地上:“多谢大人。”
“去吧,好好做事,断少不了你地好处。”虽然杨华很反感把女人当物品一样送人,可世道就是这样。这些女子就算回家,也免不了饿死的命运。还不如给军中诸将做妾,好歹也是一条活路。
这就是封建社会,存在就是合理。
高昌退下后,古松并未立即离开,杨华知道他还有要事要说,道:“已经不晚了,有话快说。”“是。”古松清了清嗓子:“官家对河东路战事又有新的安排。”
“官家不是已经命种师中、姚古、张灏三路大军北上解太原之围吗,又有什么变化。^^^^我龙卫军归入姚古作战序列也没问题,国战嘛,我等岂能为一己私利袖手旁观。不过,他老姚要想吞掉我的军队,只怕牙齿还不够结实。指挥权还在我手里,若要钱粮,作为地方官,我适当给他一点也是可以地。”
古松一愣,“大人,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我龙卫军被人欺负?”
杨华心中冷笑,哪里有这么容易。不过,有的事做得说不得。毕竟自己还是在大宋的体制内混生活:“欺负什么,都是大宋的军队,只要能打败北奴,就算把队伍拼光了,也死得其所。”
古松被杨华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话说得有些羞愧了:“据我军统司的情报人员来报,朝廷已经任命种师道为河北宣抚使,进驻滑州,为汴京的屏障。任命姚古为河东制置使,援救太原;任命种师中为副使,增援三镇。”
“哪又怎么样?”
古松嗫嚅着说:“姚古当河东制置副使,按朝廷规制,可以节制整个太行山以西地军队。并有临机专断之权。大人也要受他管的,将来若有事,可就棘手了。”古松的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姚古可是整个河东道的制置使,而杨华这个观察使只能管隆德一府。两人的品级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到时候,姚古拿大帽子一压,命龙卫军在前面开路,又承担两支大军全部开销。将来就算建立功勋,姚家军也要拿大头。这不明摆着是替他们做嫁衣裳吗?
最可怕地是,现在姚家军自从姚平仲夜袭失败后。实力衰败得厉害。军中正缺敢战的精锐。到时候他来一句:龙卫军士兵超编,着,调一千精悍壮士补充进姚家军。杨华给还是不给,给了,自己实力大损。不给,就是抗命,被人砍了也就砍了。
杨华一笑:“你担心太多了。”
古松大急,道:“姚古将军地前锋已经到了长子,据说,他手下大将焦安节瞧上了曹成地五百乡军。要强行收编。不但如此,还要钱要粮,把一个长子闹得乌烟瘴气。大人,这事若不处理好。姚家军尝到甜头。明天问你要骑兵,后天问你要陌刀军,你该怎么办?“
杨华:“你想多了,回去吧。姚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大人……你太敦厚了,要吃亏的啊!“
杨华:“送古大人。”
“古大人请。”旁边的杨志一伸手。
等古松离开,梁红玉愤怒地将桌上的杏子全扔到地上:“姚古可恶,焦安节可杀。曹成也真是一个软蛋。一碰到大官,自己先吓得六神无主了。茂先,我马上去长子,帮你收拾焦安节。”
“不用。”
“难道也真任人欺负,这可不像你。”梁红玉吃惊地看着杨华。
杨华盯着梁红玉的双眼:“你觉得我是这样的人吗?这事我有更适合地人选。”
“谁?”
杨华转身对杨志说:“去叫关群过来。”
梁红玉愣愣地看着杨华:“他是一个新人。处理这么重大地事务,成吗?”
“不成,对我没损失,成了,我得一员智将,何乐而不为?”来北宋之后,杨华一直呆在军队里。老实说,除了对朱梦说的智谋比较佩服外,他好象还真没见多哪个人在搞阴谋诡计上有多出色。
但关群好像有这方面地才能,能够以两千辎重兵抵挡住五十骑兵的攻击。这人还算有些本事。却不知道他能不能处理好这件事情?
“小人关群见过大人。”关群跪在杨华脚下磕了一个头。
“起来吧。关群,你现在被分在哪支部队了?所任何职?”
关群回答:“小人因为会骑马。===被分到游奕骑中当了一个小军官。”

“哦,游奕骑,那可是主力部队啊。”杨华:“我知道你心中不服,觉得当一个小军官委屈了你。”
“末将不敢。”
“什么不敢。”杨华一声咆哮:“最见不得你们读书人说一套做一套,你不是要做我的参军吗,好,我给你一个机会。听好了,这事情你得给我支个招,若能弄出一个稳妥的法子来。以后就呆在我身边。我也拿你当心腹看待。”
说着,也不隐瞒,杨华把焦安节要强行收编曹成地事情同他仔细说了个分明。
刚开始,关群还听得很随意,到后来却浑身颤抖,背心被汗水湿一大片。他知道,杨华今天所说的事虽然不是很紧急,但牵扯甚大,直接关系到龙卫军的生死存亡。而杨华现在毫不隐瞒把他心中对姚古的戒备,若关群不答应,依杨华的性子,立即会杀人灭口。若答应了,这事若办不好,也是一个死字。
想到这里,关群吓得几乎要晕过去,良久才说:“大人,容我想想。”
“我等你。”
关群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有了。”
“什么。”
“这事好办,焦安节不是要兵吗,给他就是了。不过,我们把兵给他换了,换成辎重队的那群俘虏。”
“这话怎么说。”
关群将忙将这个计策说了出来。最后道:“我管叫焦安节不敢从大人这里要一兵一卒,一颗粮食,一文铜钱。”
杨华听得大笑:“你鬼点子还真不少,马上去办,我划五百人给你,即刻起程去长子。坐船去,明天一早已经能到。”
“可以的,赶得上。”关群,“不过。我还需要一个死士。”
“去找。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够不够?”
“够了,大人且静侯佳音吧。”
曹成这一整天简直是烦透了。
按说,升任长子县尉对他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可还没等他欢喜到一天,姚家军地前锋来了。
姚古地前锋部分又手下大将焦安节率领,这人一看就不是个省油地灯。先是大大咧咧地带兵进城,然后又问了一些关于杨华大战完颜活女的事。
看得出来,焦安节对龙卫军能够打败完颜活女的一万殿后大军根本就不相信。他冷笑着说:“这一年,你们龙卫军好生兴旺。不过。我听人说,杨大人地部队可都是在林虑新招募的流民,训练了三个月就拉上了战场。我就不信,这么能打?”
曹成虽然生性豪迈。可大概是以前在家乡当了多年黑社会,底子不干净,天生就怕官。见焦安节这么说,忙赔笑道:“焦将军大概还不知道我龙卫军的战斗力吧,杨大人自汲县大战到现在,未尝一败,自然有他过人之处。将军是没看过杨大人战场上的雄姿。自然就不肯相信。老实说,当初我也是不信的。可自从隆德这一战后,我曹成是死心塌地地佩服杨大人了。”
焦安节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一个相州的乡巴老,见过什么世面?要说那杨华未尝一败。都是屁话。在汲县,他那叫什么胜仗,完全是大溃退嘛!西水门之战,是我家小姚将军及时赶到才救了他一命。
至于封丘门之役,是人家李相指挥的,同他又有什么干系?
而你所说地击溃完颜活女一万大军,更是哄鬼。北奴是听闻我大军北上,这才闻风丧胆主动撤退的。你们跟在**后吃了点灰尘,就称之为大捷,也忒不要脸了。”
曹成忍住怒气。道:“将军教训得是。”
焦安节接下来的话终于让他忍不住了。
焦安节:“对了。我军这次北上解太原之围你也是知道地。但我手头兵力不足,你们长子还有多少乡
“还有五百。”
“好。明天一并编进我姚家军前锋部队。你这个县尉也不要做了,来我这里当个都头。”
“啊!”曹成大惊。这支乡军可是他一手**来地。此次大战之后,因为相州乡军隶属于宗泽的河北义军总管统帅,也不好意思全部留下。战役一结束,就将一千五百人马还了回去。只留了一千曹、杨两家地壮丁由他和曹亮分别统帅。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族人,现在被焦安节吞了,开去太原消耗,也许用不了两天就被金人打光。说起来,还是呆在杨华身边安全些,至少人家龙卫军不会拿乡军去当炮灰,而且还给曹成兄弟单独领军的权力。
现在可好,部队要被人家吞并,自己也从一个县尉贬成都头。
这让曹成有些哭笑不得。
焦安节还不罢手,“今天就这样,马上安排我大军所有粮秣,明天你长子再凑集两千贯军饷给我。否则,打断你的狗腿。”说到这里,焦安节趾高气扬地用鞭子点了点曹成的脑袋,说声告辞,自回军营休息去了。
曹成身边地将领们都气得双目喷火,齐声道:“成哥,我们集合部队杀了这个狗官“不行。”曹成摇头:“焦安节前锋军可有一千五百人马。”
“一千五百,就他那支部队,还能强过北奴?灭了他。”
“不行,这事还是立即通知杨大人,让他来解决吧。”曹成苦笑。
写好秘信,将信鸽放出去后,曹成还在庆幸镇守长子的不是弟弟曹亮。否则,以他的火暴性格,还不知闹出什么乱子来。
这一整天,他都在恍惚中度过。偏偏那些姚家军士兵还不安生,到处寻衅滋事,弄得长子鸡飞狗跳,治安状况急剧恶化。
曹成心中发凉,这就是大宋国的西军,指望他们打败北奴,还真他妈不太现实。
退一万步说,五百乡军被焦安节收编也不要紧,大不了认了。可那两千贯钱却要了他的老命,仓促之间根本弄不到那么现金。再说,现在地长子已被金人搜刮一空,库房里宽可走马,明天只怕不好交代啊!
恍惚了一天,晚上又失眠。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卫兵把他从朦胧中叫醒过来:“成哥,杨大人派人从水道过来了,还带了五百人马。”
曹成一颗心总算落了下去,“有杨大人的人在,这个难关总算过去了。”他也觉得奇怪,好象任何事只要杨华不插手,就没什么可担心的。这感觉还真是古怪啊!
来人自报姓名说叫关群,现来接替长子县尉一职,他笑得很温和:“曹将军,请交接印信吧。放心,我只借用你这顶官帽一天,等处理好焦安节的事情,就还给你。”
曹成叹息道:“不用还,这个芝麻官儿当着也没味道得紧,干脆我去杨大人军中当一个都头好了,也省得操这么多心。”
“曹将军说笑了。”关群笑道:“现在,你马上让人把你乡军的军营腾出来,换上我带的五百人马。还有,府库的持钥官也要换成我的人。由我来对付焦安节。”
曹成:“府库没问题,反正里面连一文钱也没有。换成你带的五百人,不一样被焦安节抓丁,难道就这么白白送五百精锐给他?”
关群大笑:“我这五百人他可不敢要,天亮时你只管在旁看着,看我如何对付焦安节这鸟人。”
PS:首先多谢各位读者朋友对六军地支持,使得《宋行》呆在新书月票第四名上。
不过,后面地几个作者也咬得比较紧,让人不禁有些担心。
而且,下周还有强书上架,还都是六军的前辈大神。六军自认为是比不过他们地。
看来,新书月票榜排名下周还会有变动。
请大家看书的同时投下月票吧,虽然是给六军一点支持。
谢谢大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