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盐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天德三年十二月,金队还在路上奔波的时候,悄来到了武清县,没有进县城,马车径直去了海边的小城堡。
说是城堡,这时看着还十分简陋仅仅是修好了一道外墙,里面起了几座地基,勉强有一排木屋可以容身,不过,从那些地基上看,只要假以时日,就会有数座高而且坚固的建筑,从地基上拔地而起。
事实也确实如此,按照洪过的计划,这里的建筑将会有足足五层高,第一层是五六丈高的全封闭屋舍,用来作为仓库,再上面是各类房间,除去住人和公事房外,还有大量的射孔安置其中,一旦遇到警讯,整座建筑立即会成为完整的军事要塞,足以支撑四五百人坚守半年以上时间。
所有这些,还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设计,洪过来到这里,只能暂时栖身在木屋中。听说东家到来,李光宗匆匆赶了回来,进屋后不等喝上一口热茶,洪过就急切的发问,海边储存的海盐有多少了。
李光宗一愣,洪过才离开武清不久,现在又匆匆折返,让他认为是中都出了什么事情,谁想到一开口就是这个问题。
在入冬前,武清的盐场发力,建了好几座盐田出来,凑了几近六七十万斤的存货,除去交给了武清县的县令姚江一部分填补亏空外,又偷偷卖出去五六万斤,这余下的大约有五十万斤。
洪过听后点点头,随即低问,“外边的存货呢?”
李光宗会,也压低了声音回答。
原来,就在洪过将武清县盐场弄到手后不久,便授意李光宗派人出海近海寻到几处大些的荒岛,学着武清的做法,也开出近百处盐田来。武清县的位置就是后世天津附近,出海去是渤海湾海湾虽然没有大的风浪,但是外海岛屿上的海风依然很强,是以外海岛屿上面的盐田,进入冬季后依然可以缓慢出产海盐。这些海盐被李光宗派人运到了附近仓库储藏起来,这时已经有了不下两百万斤的存货。
按照这种产量计算,外海盐田一年出产,还不要近千万斤。
听到李光宗出地数据。饶是洪过心里有所准备。也不禁为之动容激荡下竟是不禁拳击掌心。“太好了。这下大事成了。”
李光宗有些糊涂地看着洪。在他地印象中。洪过虽然年轻有些孩子气。但是大事上一向沉稳么会现出面前这般轻浮地形象。
见到自己得力助手惑不解。洪过笑着吩咐。让李光宗立即派人去高丽。寻找发卖海盐地门路。不能找那些大商号。若是能找到私盐商人自是最好果不能。就自己在高丽办个商号发卖海盐。而且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在海外扩大盐田地面积。一定要争取在明年将海盐产量扩大五倍。
一开始地李光宗已经是听地目瞪口呆。到最后听说洪过要将海盐产量扩大五倍几乎惊呼出来。五倍天啊。这几乎是金国全年用盐量地四分之一这位小东家。难道是准备与金国朝廷撕破脸开贩卖私盐不成?随即。他又联想到刚刚洪过地指令。虽然猜测洪过是想对高丽下手。他还是结结巴巴地提醒东家。这样地话。一年下来要赔不少钱。
洪过摇摇头没有去解释。只是告诉李光宗。全力去做。一定要在天德四年上半年让高丽地老百姓都吃上他们洪家产地海盐。
李光宗看着洪过这样神秘地样子。不好多说什么。惟有叹口气照做。等到从洪过地房间出来。他立即去找来了在海上往来运送海盐地船长。这时在金国境内。洪家有五艘大海船。全部都是张二牛在广州购买或者打造地两千料大海船。
这些海船用来运送海盐实在浪费了,实际上,他们主要的职责,是在南宋和金国之间往来运送走私货物,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从南宋到达金国后,需要停留一段时间,这才好回去南宋装上下一批宋货,再绕着外海运到金国,这样一来一往,大约需要两个月时间。
现在正有一艘海船破浪号在附近,下半夜时候,船长就急嚯嚯来到了临时码头上,此时李光宗早已等候将近一个时辰之久。
破浪号的船长是个满面虬须的_民,名叫越海。_民是东南海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有着东方海上吉普赛人之称的群体,可以说成是族群,也可以说是无数个民族的人逃到海上,汇聚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被陆地上的官府和百姓歧视,举家住在渔船上,在江河湖海上漂泊生活,有着自己特殊的文化和习惯。
越海是张二牛的朋友,受了张二牛的邀请加入洪家商号,靠着出色的航行和操船的技术,一来就成为了一艘大海船的船长。海上男儿,只看技术能耐,不看出身,越海的技术镇住了船上所有水手,大家对越海成为船长没有半点意见。
越海性情豪爽,个子不高的他却有一副大嗓门,见到了李光宗便笑道:“李先生恕罪,海上有点风浪,风向又不对头,来的晚了。”
李光宗与这些商人水手打交道久了,身上那股子书生气被消磨去很多,见着越海这般样子并不为意,笑着安抚一下,随后请越海去旁边的木屋里安坐,那里备下了酒菜,尤其是好酒更有足足一坛子二十斤,看的越海是大喜过望。
见着越海喝了一阵又吃上几口菜,李光宗这才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提到了正事,
起那副大大咧咧样子,皱着眉想了想,才告诉李光丽容易,就是没有海图,只要让他走上两圈,他就是海图了,只不过,要上岸寻那些卖盐的地方可不是他这个海上大老粗能搞定的。
李光宗真没指望越海这个水手能全部包揽,他自有心腹人选跟着越海出海去高丽,等到了高丽,洪家商号的人会上岸去寻那些门道。他这次找来越海想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来洪过的计划他也能猜到几分,不过,一想起那样大胆的计划来,他就不由自主的心惊不已,他找越海是想请这位老水手出头,多请海上好手和海船,最好是能将张二牛这班人都找到武清外海,准备了随时随地供洪过使用。
越海心思没那么快,可以明白送大量海盐去一个国家贩卖,走到哪里都是掉脑袋的买卖,他是个_民,走到哪里都不受尊重,唯独到了洪家这边,不仅张二牛和他作兄弟家上下都拿他越海当作朋友和自己人,下下的几位读书的先生,也对他越海十分客气,这样的境遇让越海心甘情愿的豁出性命去耍耍。
听了李光宗的话,越海在心里盘算下日期,摇着头无奈的告诉李光宗将经常往来宋金的五艘海船聚集起来,就需要两个月时日,而要将正在南面大宋跑远海生意的张二牛也找到,怕是没个一年半载的根本不可能。
李光宗当时心凉了,仅仅五艘海船又要如何去面对高丽的水师?
看着李光宗犹豫了,越海突然生出一股豪气着胸脯对李光宗道:“李先生怕个鸟,我们的海船都是大宋最好的福船人最多时候能有六七百人。那些高丽人的海船我见过,比我们小的不是一星半点看,他们的船上能装个两百人都不错了,这样的小船,我一艘破浪号就能干掉六七只,还用得着怕他们。李先生只管安心坐在武清县,等着我们给你带回好消息吧。”
听了越海的话,李光宗强下,此时也唯有如此了,不派人过去看看,又怎么能知道对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形呢。是以,李光宗这才将手下叫来,领头就是武清县商号的刘管事,帮手的有十个伙计,其中就有那个忠心耿耿的二崩子。
越海大手挥,亲自带着这十一个人回去破浪号上,此时船才装了不到十分之一,他也正好让水手们上岸转转,顺便修补下海船。
两千料海船,除去水手和备的物资,还能装不下一千石的货物,折算下来那就是十二万斤,用了一天两夜功夫,才将这艘海船装满,扬帆出海前去高丽。
从武清县出发,穿过渤海湾,经过辽半岛,一路向东,风向不错,才十日光景就到了高丽海岸,沿着海岸向南走了不远,就是高丽半岛中部著名的港口南浦港。

打着宋朝海的旗号,手上有完整的南宋市舶司签发的文书,破浪号很容易就停进港口,由越海这些人上岸去打听情形,谁知道,刚上岸,就见到港口中的人们满是惊慌的表情。操着浓重的东南海面_民口音,越海仔细打听了一圈,这才忧心匆匆的回到船上。
越海向刘管事和二崩子他出来,就在七八日前,金人突然出兵包围了高丽的保州,这两日消息传了过来,现在南浦的高丽人惊恐不已,听说就在南浦上游不远的高丽西京平壤,驻守的官们似乎已经还是准备向南撤,南浦的官也乱了手脚,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跟着南撤。
刘管事听了神情紧张起来,要打仗,也不知道对他们的生意是不是好事?来之前他已经被洪过亲自指点过,原来,早在洪过酝酿整个计划前,就已经给翟平下令,花了几个月时间详加打听高丽的盐价和买卖渠道。
金国销售食盐的规是设置官办盐场,采用煮盐的办法制作海盐,用官府的渠道去销售,市面上食盐的价格可是不低,一斤要六七十文乃至百文一斤,刨去了盐场的消耗,官府从一斤盐上面就能赚到至少三十文到七八十文钱的利润。
高丽也相差不多,只不过,高丽的盐场并不属于官府,而是属于几个大的朝臣家族,这些家族靠着盐场和官府手里的渠道,每年从销售食盐上也能得到巨额好处,至于高丽朝廷,他们谁还管朝廷是不是有钱?
既然南浦的码头已经乱成一团,也就没多少人来搭理破浪号,进港听了足足一下午,都没人上来检查货仓像完全将这艘“大宋”海船忘在脑后了。
“这样不成。”越海皱眉道,他们是来卖盐的,被人这样不声不响的晾着算哪回事,好歹也要上岸才成则的话,不上岸难道卖海盐给海龙王?想定了主意,越海将刘管事等人招来,仔细商量了一番,就带着船上水手主动走下船去。
这时的南浦港早乱成了一锅粥,一群水手和帮工将几个穿着官衣的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的问着,有人更在高声叫着要出港去南面的开京,甚至有人已经喊出来京也不见得就安全,不如去最南面的济州岛。那几个穿着官衣的小官这时也不敢发凶,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有些想抱拳请这些人通融下,却又不敢太声张,万一自己这些人跑了的消息传出去南浦城的百姓还不立马来个卷帘大散伙?
越海看着好笑,刚才他抓着一个会将汉话的通译问上几句,好歹打听个明白,原来金军才只是围住
城,打了七八日光景,也不知道现在的保州是不是~娘的才是个边境小城被围,这些高丽人就坐不住了,万一金人真打过来,越海都怀,眼前这些高丽人会不会立马跑出去跪迎几十里。
“他娘的正这南浦是不要指望做生意了。”越海对着身后的二崩子等人笑笑,看着二崩子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知道这些人都是伙计,怕是没什么主意以这位_民船长拍拍人群外围一个水手,“嘿嘿子要雇船,你知道……”
谁想到,那个水手一晃膀子,头都不回,没好气的骂了一句,便又向里挤了进去,试图听到内里那几个官说什么。
越海有些不满了,他这个人生性豪爽,不过,因为出身_民的缘故,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敬重与否,见到这高丽水手如此态度,立时脸上笑容敛起。
见着越海神色不对,那二崩子连忙凑过去,抢身到越海面前,抄起一根棍子,摆出恶狠狠的表情出来,对着面前这些人劈头盖脸的打下去,那几个与二崩子同行的伙计看到了,也有样学样的抡起棍子就打。
这下可好,那些水手经纪牙人海商苦力,被人无缘无故打下来,虽然没有多痛,但是这样没来由的被打,总是哭喊嚎叫出来,霎时将所有注意力吸引到了越海这帮子人周围。
见到这些人不再乱叫,二子才冷着脸,用棍子指着那群人:“老子要雇船去平壤,还活着的都给老子喘口气。”
回到破浪上,刘管事看到越海竟然雇了七八条河船来,一时间懵住了。那越海苦笑着解释,这个南浦怕是没可能卖盐了,不要说卖盐,就是能找到个继续开门做生意的商号都困难,既然如此,索性沿着大同江向上游走,去高丽的西京平壤去兜售好了。
听了越海的话,刘管事全是一哆嗦,这些跑船的说的轻巧,出海前他得到了东家洪过亲自提点,这次来高丽卖盐,价格最高不许超过每斤十文钱。十文钱,这哪里是来卖盐,根本就是来砸市场呢,要是武清大仓里的海盐,按照这个价格源源不断的卖进高丽,可以想见,不到三个月功夫,整个高丽就不要再有一家盐场能生存,高丽上下所有人都会只吃洪家的盐。
这种比贩卖私盐还狠辣一百倍的径,竟然还要堂而皇之的去人家的西京做,这不是作死么?刘管事想想就感觉不寒而栗。可是,洪过和李光宗的话还留在耳边,家中的老小也都在武清,现在的情形,已经由不得刘管事后退,这个老实的中年人咬咬牙,干了。
从南浦到平的水路并不太远,才刚到午夜时分,几条装满了盐包的中型内河船,就悄然驶入了平壤的港口,寻到一处空置的货仓将其租赁下来,几万斤的盐包被搬进了货仓。
第二天,平壤的百姓中间就始疯传一个消息:有人在卖盐,用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盐!
整个平壤城一下就疯了,十文钱,那是市价的一成啊,这究竟是不是真的?无数个想要看个究竟的人涌向了港口,其中有探子,有报信的,更多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在港口的一件仓库中,果然立着个大木牌子,用墨笔写着几个比水缸口还大的字:海盐十文一斤。
高丽人没自己的文字,一向以来都是用惯了汉字,是以全国从上到下都以能学会和使用汉字为荣,不会写汉字读汉书的,在高丽那就是文盲和下等人。
这平壤是高丽大城,又是西京,涌来的人群中,能读懂这几个字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即便涌来的高丽人越来越多,就是没人肯上来购买,不仅没人来买,就是上来问话的人都没有。这个情形将刘管事和二崩子等人看的那叫一个心急。
越海倒是沉稳,他知道,这些百姓都还在观望,只要耐心的等下去,等到第一个肯吃螃蟹的人出现,就会打破眼前这个微妙的局势。
果然,不用等上太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出现了,这人是个衣衫破旧的老太婆,拄着一根木杖,颤颤巍巍的走到木牌前,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打开那个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布包,从里面小心翼翼的数出十枚值钱,小心的摆在刘管事面前。
港口上一霎时没了声音,所有人都在死死盯住刘管事和那个老太婆,看看下面会发生什么。
刘管事激动的站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数好了十枚铜钱,然后高声宣布,由于这位老人是他们开张第一笔生意,他们决定除去卖给老人一斤海盐外,另外附送老人一斤。
见到老太婆拎着两斤海盐笑得眉开眼笑的离开,港口上这股人潮再也忍不住,好像一股巨浪般扑向了刘管事他们:
“我要五斤。”
“我要十斤。”
“一百斤一百斤,老子要一百斤。”
“给我二十斤啊。”
不过个多时辰功夫,刘管事和二崩子他们十一个人,还有越海带来的百多个人,忙的几乎手抽筋,卖出去一万多斤海盐。
突然,人群后面一阵耸动,刚刚高昂的声音和热情,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群很快分开一条胡同,就见一群手拿雪亮兵器的高丽士兵,在一名全身铠甲的武将带领下,大步走过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