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引蛇出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五章引蛇出洞
耿南仲怎么也没有想到俟卨这个德行方才在外头,你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现在是不是尿裤子了?烂泥扶不上墙心中再恨,当下也不便发作,只得切齿道:“万俟卨你畏畏缩缩,吱吱唔唔,莫不是想替几个逆臣遮掩?你究竟想站哪一头”
一声厉喝,直惊得万俟卨魂飞魄散
赵桓的耐性快到尽头了,又问道:“万俟贤卿,朕在问你话,事情可属实?讲”
“属,属实”万俟卨以头磕地,颤声答道他这句话说出口来倒是不费几个唾沫丁子,可就害苦了信任他的许翰,和无辜的徐绍
耿南仲闻言大喜慌忙对皇帝道:“官家万不可让一干逆贼得逞臣请官家降旨,即刻拿办”
赵桓闭上了眼睛,背靠着枕头一时无言耿南仲见状,以为他是有所顾忌,遂奏道:“官家且安心,既然事泄,官家便可稳占先机,必能将这班逆贼一举剪除”
“朕问你,参与此事的大臣,你都落空到人头了么?”赵桓忽然问道
耿南仲一时迟疑,终究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几个主脑是确定了,但详细的名单暂时还没有不过,只要先拿办了徐绍、许翰、秦桧三人,其党羽便不难追查出来”
赵桓却摇了摇头:“此事宜急不宜缓,迟则生变,务必一网打尽才是”
耿南仲沉默不言,自己也是通过万俟卨得知此事的他也不知道究竟都有谁在参与这件事情,现在就想一网打尽,恐非易事啊
正为难时,又听官家道:“明天,不,今天朕亲自临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禅位一事”
耿南仲初时吃了一惊,召集百官商议禅位?官家这是……可他到底是侍奉了皇帝十几年的旧臣,马上明白了赵桓的用意面露喜色,朗声道:“臣这就去准备”
“别急立即宣王宗濋来见”赵桓吩咐道王宗濋,是皇帝的舅舅,官拜殿帅,掌管着殿前司虽说三衙名存实亡,但殿帅仍旧管着内廷卫戍再加上了有了亲戚这层关系,他自然是皇帝靠得住的人
再说另一头,徐绍在许翰离开之后,越想这事越不对头许翰行事如此张扬,缺乏城府,而如今局势如此紧张一事泄,自己怎么说得清楚?这凡是干过言官的人,基本上都缺心眼,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以为光凭着一腔热血忠义,就能把事情办成
耿南仲这厮,弄权整人比他执政厉害得多,他不可能就由着许翰这么满杭州地嚷嚷串朕失算,太失算了,今天就不应该见许翰
正当他在家中心神不宁时,老仆来报道:“相公,宫中内侍前来宣诏”
这一句话,不啻晴天霹雳怎么回事?事情泄露了?官家要抢先下手?这怎么冲着我来了?转念一想,立即明白,如今耿南仲原来的政敌,李纲、徐处仁、何栗、赵鼎、折彦质,全都不在中枢,就剩我徐某一个还在天子脚下,他绝计容不下我想方设法也要把我搞臭
如果事情真的泄露了,他必定知道许翰来找过我不管我是什么态度,他都会一口咬定我在参与此事再到官家面前一说后续不难想象,官家肯定想,你在陕西打了那么大的败状,让西军元气大伤,丢失城池土地,回到中枢来,朕重话都没说你一句,不用说追究责任,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
想明白了这些,徐绍心中惶惶,坏了坏了,我这坐在家中不问世事,可灾祸找也找上门来,躲也躲不过去不能去,不能去,这是有去无回
思之再三,他对老仆道:“你直接把内侍带到我房中,就说我染疾在床”
老仆跟随他多年,既不过问原由,也没有表现出惊诧,领命而去徐绍站在原地想了片刻,匆匆往后堂
他这府中,除奴仆外,只有发妻一人,儿女均在外头,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到了后堂,见其妻徐范氏正虔诚理佛,急冲冲上前道:“祸事了”
那徐范氏十几岁便嫁于徐绍为妻,从不曾见他如此慌乱,一时失色,惊问道:“官人,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如何就祸事了”
“朝中有人想挑事,本与我无干,奈何如今有口难辨禁中的内侍已经在客堂上,大门想是被军汉们堵了”徐绍沉声道
徐范氏手足无措,苦声道:“阿弥陀佛这是造的什么孽莫非是为陕西兵败一事?”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得甚么?我绝计不能跟内侍走”徐绍喝道
徐范氏有着妇道人家的天真:“既然不干官人的事,不如去面圣,跟官家解释清楚?天子圣明,当不至于冤枉……”
圣明?圣明就不会让内侍带着兵马来召我当下不及细说,对妻子道:“我去装病,你立在床侧,勿须多言,只悲戚而已”
“这,好,好,听官人的”徐范氏圈了念珠徐绍龙行虎步,窜入卧室,解身上所穿外袍,上塌拥被而卧紧接着进来的徐范氏一时不知如何自处,索性解下念珠,坐在丈夫床边念起佛来
不多时,外头响起脚步声,三名内侍鱼贯而入,当先一个,估计四十左右年纪,面白无须,神态和蔼,便是平常也带着三分笑进来之后,面露意外之色,怎么也没想到徐绍竟然躺在床上行个大礼,口中道:“小人见过相公”
“不敢不敢,不知此来是为……”徐绍勉强撑起身来,吃力地问道
“奉官家诏命,特来宣召相公至行宫议政”那内侍笑mimi地说道
可那笑容却让徐绍不寒而栗恰好此时,那跟随他多年的老仆立在门口,一直劲地冲他使眼色,看他眼神一直往外飘,徐绍猜测,他可能是想提醒自己,外头被控制住了这些内侍是带着兵来的
好在,徐绍是在陕西带过兵,又在朝中执过政的人,大风大浪见得多了此时虽惊,却不慌乱,胸中虽有激雷,面上却如平湖,喘息道:“臣染病多时,塌也下不得,这,这可如何是好……”
那内侍也不是好诓骗的,打量着徐绍半天,质疑道:“相公在陕西凶险之地尚且康泰,怎生到了这江南水乡,天国一般的所在,却病了?”
“却是没这福,不习水土,由是染疾还请代禀官家,恕臣之罪”徐绍的模样,当真看不出半点破绽来,好像苟延残喘一般,只剩一口气在
内侍作难道:“小人奉诏而来,上头交待,要与相公一道入行宫,这么回去,怕是……”
“阿弥陀佛,人都病成这样,难不成你们把他抬去面君么?若有个好歹,可叫我……”徐范氏也不知是真吓着了,还是陪着丈夫演戏,语至此处,凄凄惨惨戚戚,叫人恻隐
那几个内侍,见她拿着念珠,坐在徐相塌前,倒信了几分怕是徐相重病在身,这伉俪情深的,老夫人正替他念佛消灾?
正迟疑时,忽听徐绍道:“去,到我书房中,将文案屉里那包东西取来”
这几个内侍堂在宫内外行走,都是懂事的人,听了这话,猜到几分因此并没有再提天子召见一事,只问些徐绍的病情一阵之后,那老仆提着一包东西进来,徐绍一见,吩咐道:“老夫也知道几位为难,这是一点心意,还请收下,通融则个”

老仆将东西递上,那领头的内侍单手去接,却因为东西太沉,险些闪着腰慌忙两手捧住,口中道:“这,这是何道理?小人等怎敢要相公……”
“委实不能走动望在官家面前代禀一声,多谢”徐绍拱个手道
领头的内侍看了手中包裹一眼,有些犹豫,片刻之后,他转身将东西递给身后的随从,使个眼色,让他们出去待其走后,他见徐范氏还在场,遂道:“小人有几句,想报于相公”
徐绍心中惊疑不定,但还是让妻子退了出去而后问道:“不知……”
“相公既然无法出门,小人也不敢勉强不过有句话,小人须得说在前头一来是敬佩相公忠义,二来,令侄与小人有旧,念在往日情分上,不得不告于相公”那内侍换了一副嘴脸
徐绍估计他说的是老九,当下也不便细问,只道:“请讲”
“相公既染病在身,小人也不会勉强这趟回去,也自当如实禀报,但上头还会不会派人来,就不得而知了言尽于此,相公珍重”那内侍语毕,行个礼,即往外退去
徐绍心中一动,慌忙道:“且慢”
“相公还有吩咐?”内侍回身问道
“还没请教?”徐绍坐起身来
“内侍都知,钱成”他从前作小黄门时,就跟徐卫打过多次交道那时,他还没有如今的地位,不过就是个跑腿打杂的,但当时徐九对他很客气,因此才有方才“与令侄有一语
“钱都知,恕老夫多嘴问一句,官家此番,是只召见老臣,还是……”徐绍问道
钱成眼皮下垂,想了片刻,往外探视一眼,小声道:“聚满朝文武,共商大事”说完,再不停留,匆匆而去
徐绍直感脊背发凉,坏了耿南仲这是想一锅端啊我虽一时避过去,但躲得了初躲不过十五
他猛然坐塌上跳下地来,背负双手,目光如炬官家要下狠手,我决逃不过永不叙用还算是轻的,若是流放于那不毛之地,了些残生,岂非生不如死?从陕西归来时,尚有官家相保,如今……
“来人”
“相公”那精悍的老仆如士兵一样,随传随道
“去留意一下行宫,有任何消息,立即回报”徐绍疾声道老仆走后,他始终觉得心跳得厉害,钱都知这一关算是过了可当他回报天子,说我病重不能出门,耿南仲势必怀疑官家也会认为我这是做贼心虚搞不好,会再次派人前来,到时,可就不好应付了
不能坐以待毙可自己一个闲官,能干些什么?现在许翰等人,恐怕已经进入圈套,就算想找他们商量,估计也迟了
这将会是一场大清洗难以预料会有多少人遭到殃及想想,都让人胆寒呐早知如此,从陕西回来,我就应该自请致仕
临时行宫
那中庭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文武官员,但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交头接耳,互相之间只眼神交会而已,偌大个庭院,静得跟寺庙一般
秦桧和副相朱胜非站在一处,当内侍来宣召他面君时,他还没觉得有异样但一进来,就发现气氛不对头,这院中十数名内侍守着,一双双眼睛都在大臣们身上打转,像是监视一般这让他隐约感觉到,事有不祥
当许翰跨过门槛,出现在眼前时,他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许翰就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地方你应该在前往广东的侍直接找到了你,说明,有人一直盯着你
这番苦也
“朱相,今日之事,恐有蹊跷”秦桧小声道
朱胜非抬起头来看他一眼,加小声道:“会之好自为之”说完,移了几步,竟和秦桧分隔开来倒是许翰,还正大光明地来到他跟前秦桧心中暗叹一声,知道祸事来了
“方才前来,见殿前司的部队在往城里开,这是为何?”许翰这句话,让秦桧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索性一语不发
没过多久,中庭里已经人满为患,在京升朝官,几乎都到齐了正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圣上到”
几百只眼睛齐刷刷望过去,只见四名内侍抬着顶软椅,缓缓走来官家便半靠于椅上,至屋檐之下,台阶之上,内侍将他放下,又用一条皮裘盖住他的腿部,退到了一旁
众臣也不顾得场地拥挤,推金山倒玉柱,行下了大礼,山呼万岁赵桓手脚都不便,只点点头道:“众卿平身”
大臣们谢过,勉强按文武两班站立,恭听皇帝训示
“今日仓促召集列位贤卿,是有一件要事相商”赵桓环视全场,朗声说道“朕昔日践柞于危难之时,十年来,虽呕心沥血,励精图治,然终有不遂心愿之处今朕顽疾发作,于朝政实有心无力虽有宰辅相佐,但终非正道”
赵桓的开场白,就说得现场许多大臣心惊肉跳完了听官家这口风,似乎知道了什么
“太子谌,年已十六,敏而好学,有仁德之风朕今有意禅位于太子,卿等以为如何?”赵桓此话一出,场中一片哗然
以前,碰到这种场面,第一个抢出来,非耿南仲莫属可今天却怪了,耿南仲站在班前,却一语不发
有尚书右丞黄潜善,出班奏道:“陛下正当壮年,虽有小疾,然无大妨有道是国赖长君,臣请陛下不可作此念想宜当静养御体,苍天庇佑,官家定能痊愈”
第一个发言的,往往就给讨论定下了一个基调偏生许翰这个不晓事的,听官家主动提出禅位,正中下怀,出班奏道:“昔唐朝,玄宗奔蜀,太子即位于危难之中,却终于平定安史,中兴大唐今陛下染疾,正该静养,禅位于太子,臣赞同”
他一挑头,那些人没长脑袋的大臣,竟出来十几个,都附和他的意见
赵桓在上头面色不改,问道:“那其他卿家,是反对了?”
耿南仲适时出现:“臣坚决反对陛下正当壮年,区区小疾,只要御医精心诊治调理,不日必将恢复太子年少,恐怕挑不起这负担子
看到主和派的领袖出面了,不少文武官员急先恐发表意见这个说,就算官家有心禅位安养,但太子总归是没经见过世面,还是冠礼之后,再作这个打算那个说,天子有上天保佑,必然能去疾痊愈,根本没有必要禅位
议论好一阵,赞同和反对的,都有相当数量场上负责记录的官员,早已经将持不同立场的文武官员登记在册
秦桧暗叫不好,他看出来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了引蛇出洞啊这凡是跟许翰出头,赞同禅位的,恐怕都会受到牵连
而且,官家突然召集百官,却是为商议禅让一事不觉得这太巧了么?我们正在暗中串联,要联名上奏,请求官家禅让可我们还没有动手,官家却主动提出这事,难道不是事出有因?难道没有可能是事情泄露?
耿南仲黄潜善两个,首先就替官家争取了主动,他两个一正一副,都是宰相,他,分量尤其不同而另一个副相朱胜非,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偏生,现在枢密院的主官都出缺,西府在这事上,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一切都是东府在张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