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户阵亡、大旗被缴获,这场战斗的结局可想而知,由于金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被王孝仁率军趁势猛攻,各部在陷入各自为战的尴尬境地后被打的纷纷后退狼狈不堪,好在他们都是些马军,虽然败像呈现,但他们的撤退却非常迅速,没有受到致命的重创。
当这群金军陆陆续续集结了几个区域的小队之后,静静地和宋军对峙不前,严酷的现实摆在他们的面前,万户和一名军帅阵亡,两杆帅旗都被宋军缴获,这是相当严重的事情,或者可以说在在金军的战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呼沙呼万夫队是一支规模不大的万夫队,仅仅有六千人而已,比不上动辄**千、万余人的万夫队,这支部队却是编制一名军帅和两名直属万户的千户,是金军标准的万夫队编制,这种伤亡令这些金军胆寒不已,毕竟军法无情,尤其使得生还千户和百户们都为自己的命运担忧。
实际上,战场的兵力对比而言,金军仍然有取胜的机会,毕竟他们的主力还在,但在万户、军帅都战死的情况下,金军将吏已经丝毫没有再战下去的勇气,随着两名千户在战场上投降,所部马军大半被迫归顺,剩余的金军只能四散退向自己的营寨。
王孝仁和岳云收拢兵马清点战果,并开始收集降兵兵器,以防止他们反水。二人经过商议后,决定就在此处先扎下大寨,并由岳云飞书请拱圣第一军再调遣几千兵马北上,会同宣武第二军一同救援内黄县。当然,他们并不前进的目的在于经过此战损失颇大,前方尚有金军两万余人,其中还有一个马军万夫队,今日赢得就非常侥幸,万一贪功冒进被金军马队反扑,仅凭这几千人是很难抵挡的,不如先在此对付这支金军残破的万夫队,等待己方的援兵到达再行北上解围。
金军整整一个万夫队的惨败,直接导致整个战局的被动,由于王孝仁和岳云已经扎下大寨,第一批援军第三日就到达,使二人的兵力达到六千余人,对面龟缩在营寨内的金军随时都有被歼灭的威胁,不得已之下只好北撤和金军主力会合,这样一来宋军增援兵力北上道路畅通无阻。
几天下来,北侍军最精锐的长骑侍卫大军派出的长骑第一军六千多马军将吏已经过了河,长征侍卫大军也从京东西路向西北运动,随时准备越过金国控制的大名增援内黄,宣武侍卫大军主力在卫州摆开阵势,做出出击相州的准备,拱圣第一军则全军北上。宋军四支侍卫大军三面行动,不仅对正在激战中的金军造成了一种战略层次上的包围,而且必定要进入金国控制区作战,这是女真统治者绝不能接受的,但仗还在打下去,宋军就必须要增援,接着打肯定越打越大。
在得到长骑第一军和拱圣第一军的支援下,宣武第二军主力终于全部北上,三个军做为最前方的直接作战部队不断接近内黄。这种战略态势造成的结局是金军这次作战注定的失败,如果继续打下去,金军着两三万人很难支撑宋军三个军司在各自侍卫大军主力支援下的围攻,很有可能全军覆没,郦琼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传令各部撤军。
但漫独化做为合鲁索属下女真族行军万户,平素里就对郦琼这些降将看不入眼,在呼沙呼万夫队残部暂归他节制后,他的万夫队达到七八千人,野心膨胀不小,执意要和宋军打上一仗。郦琼当然明白这些女真将帅看他不起,也有意让这些莽夫出出丑,就没有尽力地劝解,而是撤出了大部分汉军,仅仅留下数千名汉军马步军担负支援任务。
战斗的结果可想而之,当然整个过程相当激烈......
,漫独化不愧为金军中年轻一代的骁将,七八千女真马军也不是吃干饭的,宋军三个军司打的异常艰苦。王孝仁身为宣武第二军主将不能亲自领兵冲锋快意沙场,而岳云自请但当拱圣第一军军锋,率一千骑六进六出安然无恙,把金军马队打的阵脚凌乱,漫独化狼狈不堪险些命丧他手。
长骑第一军的六千马军在大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出动,大队马军冲锋时扬起的冲天尘埃常常是由金军造成的,但这次却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对手拥有与自己对等的实力,一阵惶恐在金军马军中传播,漫独化的自信心也被宋军马队磅礴的气势彻底击溃。郦琼见势不妙立即传令自己所剩的几千马步军撤退,把漫独化的万夫队扔在战场上,金军一个万夫队在宋军三个军的打压下,根本不可能长时间的坚持,漫独化万般无奈之下率残部狼狈北逃。

这一次在滑州的小战还是以宋军的胜利而告终,金军损失数千兵马而未得寸土。但是完颜宗弼却感到满意,失败在他意料之中,所幸的是女真精锐伤亡并不大,但这并不是他感到满意的理由,他满意的是这次出动一下子调动了宋军四支侍卫大军,过早地把宋军从作战出发地引了初来,要是再回到出发地整训之后做出进攻姿态,还得很长一段时间。能够为金国争取一段时间,也是好的,毕竟金国还没有最后完成全国战备,很大一部分金军仍然在西北战线对草原采取进攻态势,现在有时间从后方再抽调一部分兵力南下了。
由于宋军这场胜利意义非常特殊,包括朝廷宰执和枢密院都参军司的文武官员们立即意识到金国的拖延、骚扰战术,王泽请旨迅速拔隶殿前司精锐北上,增加沿河各地的兵力密度,一面威慑金军、一面能够抽调机动兵力应付金军可能发动的第三次骚扰,进而保证北伐战前的各项准备最后完成。
由于许翰坚持任用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知杂事高平提举殿前司拔隶五军一行事,王泽也不好反对,由于选用出征将帅一向是枢密院的意见为主,所以他不好强行干涉。不仅许翰执意要求高平担当大任,而且李纲的态度也颇令人玩味三分,他只字不提高平要求划分战区的狂妄,反而赞许高平智勇双全,并点名此战乃北侍军节制,岳飞是正五品上副都指挥使护帅印,殿前司若派出正四品副都指挥使出征,差遣官品高于岳飞,此实为不妥之举,殿前司副都指挥使知杂事的官品和其它都司副都指挥使平级,言外之意高平正是合适的人选。
李长秋在得知后,在北上之后,立即给王泽修书一封,露骨地点出随着北伐在即,李纲已经与朝廷中某些文官开始了限制王泽权力的举动,请王泽日后多加留意一二,万不得已是应当先发制人。
王泽看完信后不过淡淡一笑,他对许翰的坚持表示不加干涉,但唯独坚持殿前司拔隶五军必须在北侍军都指挥司节制之下,绝不能单独划分战区,并且要由枢密院都参军司的行军司组成拔隶五军都参军司。这一点是朝廷文官们绝对一致的地方,但王泽的举动颇出乎许翰和李纲意料之外。
这两场小规模的前哨站最得利者当属王孝仁、岳云等青年将帅,王孝仁被破格正任宣武第二军指挥使、耀静州团练使,晋从六品上振武校尉,成为王门子弟中仅次于张云仁、封元的人物,戚真仍然担任镇统制使,但他由于力拒金军为胜利做出首功,被赐予遥领龙州刺史的官爵,这使他成为北侍军镇统制使中第一个遥领刺史衔的武官。而岳云的战绩被高层都校们看重,转升长拱......
圣卫大军第二军军指挥使,成为禁军最年轻的军指挥使一级的武官,令岳飞脸面增光不少,但岳飞还是按制三次上书请避嫌,都被朝廷驳了回来。
宋、金两国都在加紧最后的准备,整个沿河防线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宁静,金军不断从西北和北方调兵,宋军也正在加紧调动,尤其是殿前司拔隶五军的陆续北上,令很多人都知道这种压抑的宁静不会维持太久,最多不会过了中秋佳节。但很多人都错了,包括完颜宗弼也有些疑惑,宋军并没有动静,而是和金军相安无事地对峙,已经又开始接近元旦佳节了,宋朝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疑惑归疑惑,元旦佳节还是要过的,行在沉浸在一片与往年相同却又充满古怪的欢庆中,当此欢庆的节气临近,在王泽的倡议下,朝廷由官方举办了一次学术大辩论,就在行在举行。邀请当世明儒大家、书院名流参加,王咏翎做为执天下学术牛耳的凤凰山书院山长,他带了一直实力雄厚的师生队伍到达了行在。由于这些大儒名流们的齐聚,使行在的元旦在市井风趣之外,又有了一股墨香流韵,增添了几分文风儒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