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二章:报恩(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丝用非常赞成的眼神看了儿子一眼。说道:“董大人,茂盛这孩子是个读书人,如何懂得做生意呢?不如让他在家门口的小店讨点生活做做,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董齐楚听了刘氏的话后有点急了。忙说道:“大嫂是误会我的意思了。过去我是上了大清朝廷黑名单的人,是要被砍头的。后来侥幸逃到了日本,才躲过了这一劫。这次回到国内本想为国做点事情,没想到自己已经成了过时货了。更重要的是这南北之间又要打仗,不知道这个仗要打到什么时候,仗打完了又是什么结果。从北京回到杭州,我还发现两个犬子都不是经商的料。在这么短短的大半年时间中,就已经将董家原来的一些行当弄得一团糟。所以我也就灰了心,蒙发了将行当都卖了兑成银子去日本的想法。没想到,突然间遇到了恩人许大哥的儿子茂盛。我又想,如果贸然将这经营了几十年的绸庄卖掉,价格可能非常贱,也兑不了几个现银。还不如将绸庄送给茂盛,让他去经营。如果亏了,反正也不要赔钱。如果赚了,那就是他的造化。同时这也是我和贱人对许大哥许大嫂的一片心意啊。”
董齐楚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刘氏和茂盛都听的非常明白。
刘丝沉默了一会儿。开口说道:“董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你的好意我也领了。不过多年来我从不接受别人对我许家的恩惠,所以我不能让茂盛去接手绸庄的生意。”
董齐楚说道:“大嫂的意思我明白。为了表达心意,今天我已经将绸庄的房契带来了,现在就将它交给茂盛。这个绸庄好歹也倾注了我许多心血,我不想让它荒废。我将它送给茂盛,也算是我对义子的一份见面礼。”
刘丝摇着头说道:“不妥啊。茂盛不是经商之才。董大人的绸庄也是花了数十载的心血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看还是由董大人亲手将它卖了,好歹也带些银子到日本发展自己的事业。”
董齐楚笑着说道:“大嫂,其实我在日本已经有了相当的事业基础,不在乎这点银子。”
刘丝说道:“如此说来,董大人是为了报答官人的恩情才这样做的?”
董齐楚长叹一口气。说道:“董某应该承认,报答许大哥当年的恩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一见茂盛这孩子就喜欢。他现在是我的义子,也就是我的儿子。说实话,考虑到大嫂只有他一个儿子,我现在不便带他去日本。不过以后有机会,我还是想带着他的。既然茂盛是我的儿子,那么由他来接管‘董家绸庄’的生意也就顺理成章。请大嫂不要再推辞了。”

说到这里,董齐楚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叠得整齐的黄色油纸包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将那个油纸包打开。只见里面放着一张发黄了的房契。
董齐楚抖着双手将那张发黄的房契纸送到了刘丝的面前。
刘丝睁着老花眼却怎么也看不清那纸上写的是什么。
董齐楚也算机灵,忙从口袋中掏出眼镜递给刘丝。说道:“我的眼镜不知大嫂戴着合不合适?”
刘丝虽然从没有带过眼镜,却也看见别人带过,所以就接过了董秀才的眼镜戴上。
戴上眼镜后,刘丝突然发现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清晰了。她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董秀才,连他脸上的皱纹都看得非常清楚。再看桌上的那张房契,上面的大字小字和印章顿时都看得清清楚楚。
刘丝高兴地说道:“董大人的眼镜真好。过去我瞧东西总觉得是一片模糊,连光线都是昏沉沉的。带上你的眼镜看东西,突然一切都变的鲜亮了。你的眼镜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董齐楚笑了起来。说道:“看来大嫂老花眼的深度和我一样,否则就不会合适了。这样吧,我就将这付眼镜送给大嫂吧,以后你要看书写字戴上它就可以了。”
刘丝听了这话,忙摇着手说道:“不行,不行。我怎能老是让董大人送这送那呢?”
董齐楚说道:“这可能是缘分吧。看在缘分上,大嫂你就别推辞了。”
刘丝说道:“这么贵重的眼镜,我戴了,董大人戴什么?你如果不戴眼睛不也成了瞎子了。”
董齐楚笑着说道:“无妨啊,我在日本期间为自己配了几付眼镜。回家后再找一付戴上就是了。”
刘丝见如此说也就不再推辞了。说道:“好啊,这眼镜我就收下了。谢谢董大人了。”
董齐楚又问道:“大嫂,那‘董家绸庄’的房契该如何处置呢?”
刘丝点点头,说道:“这个我也收下了。我刚才想,茂盛既然有这个福气,那就不要再推辞了。他可以历练一下,如果成了,可以将董家的事业发展起来。如果败了,也可以学到一些书本中所没有的知识。我这样说对吗?”
董齐楚说道:“大嫂说得对,人的一生要历练啊。如果不历练,又如何能成才呢?”
刘丝说道:“对啊,茂盛不能做井底之蛙,更不能象一棵温室的小花,应该到外面闯闯。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总应该走出自己的一步。”
董齐楚“哈哈”地大声笑了起来,手拄着拐杖来回走了几步。兴奋地说道:“高兴啊高兴。如此看来我和大嫂的观点是一致了,那今天就不虚此行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