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好吃看得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马锐离开的一个多月里,农场的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南非的雨季,可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发挥了它们应有的作用,大西洋暖湿的海风挟带的降水并没有给施工速度带来多大影响,马锐负着手站在内墙东北角的哨塔上,满意地看着墙里墙外各种肤色的工人在各司其职地忙碌,细细的语丝飘洒在风中,带来一些凉意。
陈阿水谦恭地站在马锐身后,在老板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德国人的水力发电系统、法国人的电线电缆、美国人的电动机和十几车仪器设备,还有老板本人订购的几十吨面粉、植物油、各种香料、50口特大号油锅和从英国订购的优质钢板,送货的马车川流不息地从开普港口到达农场,除了接待各个公司的代表和技师,对到达的货物清点分类入库,他还要和建筑公司的头头们每天开会以商讨工程进度并处理施工期间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再加上近千号人的吃喝拉撒,陈阿水恨不得自己能长三个脑袋六条腿,为了确保施工期间不出什么纰漏,他每天最多只敢睡6个小时,一个多月下来瘦了不止一圈,以至于刚见面时马锐被他高耸的颧骨和深陷的眼窝吓了一跳。
“阿水,你身体不要紧吧?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马锐的第一句话并没有急着问那些设备的安装进程,在他看来那堆冷冰冰的钢铁只是次要的,有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人情、人心,还有人才,虽然阿水以前只是个上过几年私塾的船员,可他稳重负责的处事态度使马锐相信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谢谢您的关心,我没事的,这几天比较忙,睡眠不够充足。”马锐关心的语气使陈阿水心里感到一阵温暖,仿佛连日来的疲惫都消失了一般,其实在忙得脚打后脑勺时经常会有一丝悔意在他心里一闪而过:为了150英镑的年薪,这么辛苦值得么?天呐,他只是个邮轮上的测险员,不是会计不是保管员更不是买办!可事实上他干的活比这些人加起来还要多。
“你做的很好,很好,嗯,这样,我准备给你放几天假好好休息一下,从明天开始吧,不过我建议你最好先到市里的医院检查一下身体,我可不想我的管家这么早就被累垮了。”马锐拍拍阿水的肩膀,两个人身高相仿使得他不用像拍小奥巴马那样费劲,马锐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拍别人的肩膀了,对于自己的下属来说,这种动作很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
老板的夸奖并没有使阿水高兴得忘乎所以,就像他从来不因为老板的年轻而对他有丝毫轻视一样,他保持着谦恭的姿态跟在马锐后面在整个场区转了一圈,简明扼要地把各项工程的进度向马锐作了一番汇报:下水道已经全部挖通,整个场区的污水会排到布里厄河里,水电站的混凝土基础已经完工,正处于养护阶段,几天后就可以开始安装,法国人正在忙着布设从贝赫河电站到场区的缆线,各厂房的主体工程刚刚开始建造,不过各种设备的基础早就事先按图纸做好,等那些工程师们确认后,十几台车床的安装工作就可以和厂房的施工同时进行。
“赫雷罗人怎么样,听话么?”马锐顺着斜梯爬上了内墙,赫雷罗人筑起的简易篱笆被重新加固了一遍,在圆木围栏里用山上取来的石料筑起了一道三米高的宽大石墙,石头和木栏之间填了一米厚的夯土层,四角各有一座十米高的哨塔,阿水在每座哨塔上都安排了一名背着步枪的赫雷罗人哨兵。
“他们不喜欢跟外人相处,先生,不过总的来说还算听话。”陈阿水如实地向马锐回报,小奥巴马和他的族人们负责整个场区的保卫,从这一点来说他们还是很尽责的,还没来得及加固的外墙正南面是一道木制栅栏门,小奥巴马亲自率人驻守在那里,除了对那些频繁进出场区的马车进行必要的检查,他还安排了人手在夜间进行巡逻以保证场区不会遭到野兽或土著人的光顾,而那些女人和孩子也把那些牛羊照顾得很好,至少没有被山上不时传来的爆炸声吓到。
“那些步枪送来了么?”马锐临行前给“狩猎者”的老板留下了农场的地址。
“是的先生,按您的吩咐,我把它们交给了奥巴马,现在它们正握在外墙哨塔上的赫雷罗人手里。”
“灶台都砌好了吗?那几十口大锅和面粉呢?”
“都按您的意思安排了,只是。。。”陈阿水迟疑了一下说出了心中的疑惑:“您准备在这里开炸鸡店吗,先生?坦白地说对您的作法我有些不理解,这里不是闹市也不是港口,何况。。。50口大锅也太多了些。”
“哈哈,阿水,你的观察很仔细,我当然不是要把‘锐氏’快餐开到这里来,我要炸的不是鸡腿,是面条!”马锐略微有些神秘地笑着说道。

“面条?”陈阿水一脑门的问号,他很识相的没有继续追问,老板的做法自然有他的用意,从海盗岛到开普敦,这个年轻的老板行事总是出乎常人的预料,这次他又会搞出什么名堂呢?
陈阿水的疑问没有持续多久,当然他也没有接受老板的好意去城里好好休息,第二天他跟着马锐出现在所有在场公司代表出席的碰头会上,口袋里多了一张50英镑的支票,那是马锐对他辛苦工作的特殊奖励,他也没有矫情就收下了,他觉得自己一个多月的辛勤付出还是值得这些额外收入的。
跟各个公司或工程单位的代表们分别就施工进度进行了简单的交谈后,马锐安排自己带来的300名华工分别到各施工现场去做学徒,这些经过仔细甄别挑选,粗通文字并能熟练地用英语对话的年轻华工将会是工厂未来的技术骨干,等外国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离开后,他们将要负责包括发电、设备运行和养护、工业化生产等工作,想要胜任这些对现在的他们来说还很陌生的行当,参加这些设备的安装工作无疑是熟悉它们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这些华人里,还有十几名中年华工在金矿从事过机械修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机械知识基础,马锐把他们挑选出来做为自己的帮手,等那些车床安装好以后,他才能开始把自己设计的那些炊事机械变为实物,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它们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这将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
一百多名华工的家眷们代替赫雷罗妇女干起了做饭、洗衣、除草、打扫卫生等杂活,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马锐并不是完全出于善心才答应华人们带他们的妻儿到这里来,这些人将会是“锐氏”食品有限公司的主要劳动力。
在农场呆了几天后,马锐和陈阿水一起回了一趟开普敦,除了想让自己的管家轻松几天,马锐还有一件事要做:凯瑟琳已经在市里逍遥自在了好几天,马锐决定把她抓到农场去,杜邦公司的各种研究设备和仪器都在农场等着她呢。
马锐坐在颠簸的马车上闭目养神,脑子里思考着接下来的动作,陈阿水小心地把一个纸箱抱在怀里,昨天下午老板在灶膛前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才搞出这么一小箱样品,他可不敢把它们捏碎了。
“不用这么紧张,一些零食而已。”马锐睁看眼看到如临大敌般的阿水,笑着对他说。
“哦?这些面块可以吃吗?”阿水好奇地问马锐,老板并没有跟他解释过这些四四方方的面块有什么用途。
“当然,咱们‘锐氏’做的就是食品,别忘了你的主人是一个,嗯,至少曾经是一个很优秀的厨师。”马锐伸手打开阿水怀里的箱子,拿出一块面饼来,并不很规则的矩形体由一根根弯曲的面条压成,被炸得白里略带焦黄的面饼在车厢里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这就是你的‘方便面’?”凯瑟琳用拇指和食指从面饼上掰下一小块放到嘴里细细地品尝了一下,“嗯,有点意思,面粉有些粗,炸得倒是蛮脆的。”
“现在的油温太难控制了,还有这些面粉,这时候的磨面技术太落后了,但是这东西绝对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纯粹的绿色天然食品,您老大可以放心享用。”马锐嘻笑着说,转瞬间又皱起了眉头,“只是怎么包装它们还是个小问题,虽然我已经跟几家纸箱厂订了纸杯供应合同,可我总不能把肉酱也用纸包起来吧,那样太容易泄露和污染了,我的好妹妹,您什么时候把聚乙烯塑料‘发明’出来啊,我等到那什么都谢了。”
“姐姐早看见了,瞧这可怜孩子,头发都谢光了。”凯瑟琳拿马锐的光头打趣,“你总得等那些设备安装好的吧?现在就把这东西拿出来搞宣传是不是太早了点?”
“这就是我请您老移驾‘咱们’研究室的原因。”马锐特别强调了“咱们”两个字,“我准备先把声势造起来,像后世里我的河北老乡做过的那样,产品还没下线就把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的,东西一上市准红!”
“你准备给这东西注册个什么名字呢?华龙?还是统一?”凯瑟琳联想到马锐恶搞的“锐的鸡”,就很想知道他这次又会整个什么古怪名字出来。
“你怎么老用女子之心度哥哥之腹啊,咱们能那么做吗?抢注别人品牌的事儿咱们不能干!”马锐严肃地驳斥了凯瑟琳的提议,“名字和宣传口号我都想好了,‘锐师傅’方便面,好吃看得见!”
“呸,无耻!”
一年到头了,各位大大注意身体哈,犀利这几天忙得够呛,买年货,打扫卫生,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感觉比平时还要忙一些,码字未免有些慢,不过这些杂事基本上都忙得差不多了,从明天开始努力更新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