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马市见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离镇子还有5里路的时候,许四虎一行和马锐他们分开了,九个胡子牵马进了
密林里休息接应他们,防止万一有人认出老刘头儿来,马锐估计那可能性不大,老
刘脸上粘上几道白胡子后就跟天下有贼上的黎叔一样显得老态龙钟,不拔光了他的
胡子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他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马上双刀。
三个人五匹马进了屯子,远远就听见喧闹声夹杂着驴嘶马叫,乱哄哄的,屯子很小
,就一条50多米长南北向的宽街,街道宽有10米,两旁稀稀拉拉各有几排房屋,镇
子南头儿是并排的两个大院子,院门口各站着两个穿着仿日式军装的持枪汉子,高
达三米的土石混合的院墙,四角都有高高的石堡,最高的一个石堡上插着杆红旗,
老刘说这叫红旗窑,代表这一带最大的绺子,上面开着箭孔和了望口,从两个大院
中间进了街道,街里有一座二层木楼挂着酒幡,门口一个横匾上写“聚福楼”,听
老刘说那两个大院和这个酒楼属于镇上原来的胡子大掌柜现在的巡警马队帮带--那
福。
“那福?”
“嗯,旗人。”
“旗人也有当胡子的?”
“抽大烟卖儿卖女当裤子的都有!”
马锐一头黑线。。。
马市在镇子的北头儿,三人穿过宽街来到马市时早就人声鼎沸了,说是马市,其实
早就不以马匹买卖为主了,主要是各地来的行商来这里收各种山货药材,以前冷兵
器时期这些行商也是胡子们的猎物,可现在行商们大都有枪,甚至胡子们还管亮(
枪法好)得多,所以胡子们现在宁可跟他们做生意也不愿撕破脸干仗,当然对上日
本人或老毛子的商队那是肯定要横推(硬来)的。
马市一角是买卖马匹的,还有一角是各种鸡鸭猪羊什么的活物儿,剩下的一半地方
用大绳拦成几排摊位,来得早的已经摆开了摊儿,跟着老刘从一个维持秩序的清兵
小头目手里花了两个铜元买了张布质的“摊票”,到一个空地前席地铺开了摊子,
马锐看了看那个右手拿枪左手按刀的一脸烟容的清兵鄙视地撇撇嘴,虽然穿着仿日
本式土灰色军装,裤腿像模像样地打着绑腿,还拿着一把粗制滥造的仿德国毛瑟步
枪,可脑袋后面那条辫子使他这身打扮从骨子里透着一股滑稽,那清兵只是看了一
眼马锐的小分头儿,理都没理他。
马锐有些惴惴的心放到了肚子里,再看了看席地而摆的地摊,马锐又鄙视了一下古
代的集贸市场,好歹给弄个小马扎坐坐啊,一堆人蹲在地上跟集体出恭似的。
日头渐渐上升,人也越来越多,不少人来马锐他们的摊前看了看货,尤其看到马锐
那张虎皮都是眼前一亮,可跟老刘拉着袖子勾了勾手指头都一个个摇了摇头,只买
了点杂七杂八的药材,听老刘说这些都是散户,真正的大主顾要到傍晌午边儿才会
露面。
马锐倒也不急着把虎皮卖出去,他现在没有用钱的地儿,上次抢小鬼子的六两多银
子还在许三姑那里,实在不行让三姑把虎皮剪吧剪吧给自己做条围裙,哥哥也扮一
回齐天大圣。
快到晌午东西也没卖出多少去,马锐刚感到有点饿时,就见远远的几拨人前呼后拥
地来到了场里。
有一拨走到了马锐摊前,带头的中年商人四十多岁,留着三缕长须,一身藏青绸质
长袍外罩海兰团花马褂,质地做工堪称上乘,手里摇着把竹骨绸面绘着猛虎下山图
的扇子,后面跟着七八个背着老式单发步枪腰插马刀一看就是保镖护院之类的汉子
。那中年商人一眼瞅到马锐的虎皮,眼神就是一亮,俯身拿起来,旁边有个獐头鼠
目带着个单片眼镜像账房先生一样的跟班赶紧帮手一起抻开,中年商人前前后后上
下下仔细看了好几遍,“嗯,这皮子还凑合,难得的是这么大还没一个枪眼儿,
掌柜的,咱们拉拉手?”听口音马锐觉得有点亲切,一口北京味儿夹杂着好象河北
某地的方言,应该是常跑北京做生意的河北人,马锐暗自猜测。
“你要有心想要,咱们这个数儿?”老刘嘴上说着,袖里乾坤变幻。
“这个数儿,要行的话加上这个数儿连您老别的散皮子兄弟全收了。”
“大兄弟你再加点?”
“再加这点,不能再加了,现在兵荒马乱的,生意难做啊!”
“行,就这个数儿!”一番暗自勾结后,双方达成一致。

中年商人冲身后的账房耳语了几句,那账房从一个随从手里接过个沉甸甸的钱袋,
数了两把银元出来装进一个布口袋里递了过来。
那中年商人把钱递到老刘头儿手里,老刘解开袋口往里面瞄了一眼,把钱袋在手里
抛了抛,点了点头。
几个随从上来收拾地上的兽皮,那中年人一扭头看见了马锐,“咦”了一声,深深
地看了一眼带着一行人走了。
过了一会,又有一帮人过来看看,跟老刘拉了拉手,收走了其余的兽骨和药材,三
个人带来的四匹马才驮得动的货物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钱袋,马锐还想给三姑买点
胭脂水粉什么的,可看情形这里除了买卖牲口的就是山货摊子,根本没想像中的集
市那样货色齐全,连卖小吃的挑挑儿摇货郎鼓的都没有,刚才路过镇子时也没见有
卖的。
看天色已经晌午过了,老刘头领着他们进了镇子,说带他们下馆子开开荤,就来到
了“聚福楼”,沾了马市的光,酒楼里这时还是客满,正好有桌客人吃完会钞,三
个占了那张桌子。
马锐看着对面不少人从对面没挂招牌二层木楼的布帘子门进出,问刘进宝:“那是
干什么的?”老刘头儿抬头看了一眼,“抽大烟的地儿,年轻人千万别沾这东西!
”马锐心头就是一凛。
吃饭是顺便,听消息是目的,老刘头儿点了一盘酱牛肉、一盘溜羊肝和一碟花生米
,要了半斤酒六碗白饭,几个人开始边吃边听别的桌子操着各地口音的客人说话。
马锐听了一会,无非是最近哪闹旱灾了,哪闹兵变了之类的家长里短,要知道这时
代连电报都没有普及,信息闭塞之极,只有这些经常走南闯北的行商们会对各地的
消息有所了解,他们互相交流的方式大多就是像这样在酒楼里边吃边聊,不管以前
见没见过,三句话就自然亲切起来。
三人吃完饭,老刘头叫掌柜的打八坛酒带走,等会完钞正等着伙计筛酒时,门口进
来一帮人,马锐一看正好是买自己虎皮的中年商人。
那中年商人进来就是一愣,走过来跟老刘头儿打了招呼,“兄台也在这里用饭?不
如咱们并个桌子让小弟作个东道如何?”
“谢谢大兄弟了,小老头儿刚吃过,打完酒就走,你们吃,你们吃。”刘进宝站起
来拱了拱手说。
那中年商人看了看他们桌上的空碗,“哦,那就不打扰了,有缘再见。”拱了拱手
,不等老刘头儿客气,就很随意地问道:“这位小兄弟短发无辫,莫非是从日本国
求学归来?”
“你丫才是日本海龟!你们全家都是日本海龟!小爷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陆军部队
特种兵。。。的厨子!”马锐肚子里胡说八道,嘴上客气,“小子我前几年从美国
回来,来关外投老亲混口饭吃。”学着商人的样子拱了拱手。
中年商人恍然大悟,“要不是在下曾去过美利坚国,怕是会把小兄弟当
成日本留学生了,呵呵,误会了,误会了。”
“您去过美。。。利坚?”
“Ofcause!”商人拽了一口英语。
“Mygod!an`tbelvt!”马锐一口地道的美国腔,心里打鼓,再说三句
准露馅,你丫要再敢问下去,就是逼老子掏枪!虽然可以推说在美国只混在唐人街
英语没学好,可以前看电影上唐人街的华人也大都说英语,估计混不过关。
不过马锐这句话显然打消了商人的疑虑,他哈哈一笑掏出一张名刺递给刘进宝,“
兄弟在京城混口饭吃,有机会到京城的话,千万到兄弟的小号赏脸一聚!”。
众人又客气一番互相告辞,马锐三人把酒放在两匹马背上,又到旁边一家米店买了
二百斤米一百斤面放在马上驮着慢慢出了城,刘进宝拿着那商人的名刺随手想丢,
马锐心中一动要了过来,仔细一看,比现代名片大出许多,上面一行蝇头小楷:束
鹿县兴盛皮货行京城分号,下面三个正楷字:曹宝华,想到自己以后可能用得上,
随手收进腰包里。
到了胡子们分手之处,刘云龙打了个唿哨,许四虎迎出来。
“今天买卖不错!”刘进宝扬了扬手里沉甸甸的钱袋,胡子们欢呼了一声,把马锐
他们四匹马的东西分到自己马上,老刘头带着小刘头又进城买了一趟米面,看后面
没人缀着就进了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