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鼓盆而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睿庄依山而建,甚广大。客房都已经是比寻常人家的主卧都还要豪华,更不要说是主人房间了。
阮玉,陈元等官员都被吴修德安排在了更豪华的房间。
吴修德与之畅怀痛饮,谈文论道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好大的卧房被一座名贵乌木做的屏风隔开,里边是主人下榻之所。
外边则是会客之所。
地上铺着草席,三张案几以品字形放着,主人的座位背靠屏风,案几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乃是西方特有的香木。
主案上放着一个香炉,香炉生白烟,香气缭绕。两侧则是青铜灯座,座上分别放着十盏油灯,照亮了整个房间。
贵气且优雅。
此刻吴修德席地跪坐,双手微微放在膝盖上,十分优雅。梁生则坐在左侧的位置上,他换了一身白色儒衫,通体纯白,腰间挂上了那墨色玉佩,使他似那天上的仙人一般。
“贤侄尽管放心,白日让贤侄难堪的那几个人,我都已经下放去了拆房,让他们受点小苦,以解贤侄内心的不适。”
吴修德微微一笑,十分亲切。
“那几人不过跳梁小丑而已,伯父不用太重视。”梁生淡淡摇头道,其实他心中挺爽快的。
想想白日陈孤鸿那咄咄逼人的态势,他心中就跟吃了蜜似的。
“正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一个小小童生惹了我,这就遭了报应不是?”
“几个小小的童生,自然是不用太重视的,只是解气而已。”吴修德也笑道,然后便把几个小童生抛在了脑后,转而到了正经事上边,问道:“贤侄对这一次诗会,可有把握?”
“这一次诗会我是势在必得。”谈起这件事儿,梁生神采飞扬,俊雅的容颜更加生动的起来,光芒万丈。又笑道:“而且,这一次伯父您提前透露了诗会的主题给我,我必定技压群雄。”
“没错,只要贤侄你能够在这一次诗会上夺得魁首,又有那施妙妙为贤侄点缀。那贤侄的名气将更进一步。不再仅限于是宣州的才士,而是天下俊杰。等到了下次科举,必定能获得主考官的一些好感,那么高中进士,甚至是那一甲的进士及第也未尝不可能。”吴修德笑容满面道。
“状元,榜眼,探花此三者为进士及第,我等读书人千万,每三年却只能选出三个,侄儿我虽然有些自信,却也不太可能获得。”
梁生谦虚道,但是俊雅的脸上却现出了几分矜持,颇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
“只要名声大噪,这进士及第便肯定有贤侄的一席之地。”吴修德大笑道。
“那就谢伯父吉言了。”梁生涵养还稍稍差一些火候,被捧上来后便忍不住也说道。
“哈哈哈。”
吴修德大笑不止。实在是快意,吴修德命了美婢上了酒菜,与梁生痛饮。
………………
人家是豪华大宅,美婢服侍,美酒佳肴。陈孤鸿三人却是吹冷风,闻恶臭,连席地而坐的地方都没有。
来到柴房后,先是一阵不敢相信。但是很快陈孤鸿就反应了过来,双眸喷火的对着带着他们来的家奴喝道:“这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住柴房?”
王松,郑冲也忍不住拽紧了拳头,脸色通红道,只觉得奇耻大辱。
“客房实在是满了,便只能委屈三位了。”那为首的黑衣家奴冷笑了一声,不为所动道。
“你这个混蛋。”
王松大骂一声,卷起袖子,打算动手。正是怒发冲冠,管不了什么了。
“嘿。”那黑衣家奴嘿然一笑,与此同时其余几个家奴也是往前站了一站,与黑衣家奴形成阵势,将三个人困在柴房内,并露出了不怀好意之色。

王松见之一惊,缩了缩脖子,有些胆怯。
“你们到底是住还是不住???如果不住,便下山去吧。”黑衣家奴见此更加气焰嚣张,哈哈笑道。
郑冲,王松的脸色更加通红。
陈孤鸿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脑中紫府高庄道:“主公,这人太嚣张了,我上他身,让他死的很难看。”
“这是主人意图羞辱我们,家奴虽然可恨,处置他却也没有任何喜悦的地方。”陈孤鸿淡淡说道。
“那主公的意思是?”高庄有些不解。
“既然他们想跟我玩,那么我便与他们玩到底。我就用读书人的方式,与他们对决。不就是一次诗会吗?且看我独领风骚,将所谓的才士踩在脚底下。”
陈孤鸿冷冷一笑道。
今日所见所闻,早已经让他憋了一肚子的火了。什么梁生,什么吴修德,便全部要他们好瞧。
“但是主公,您虽然做文章似乎不错。但是诗词歌赋,似乎不太擅长。”高庄一愣,委婉道。
“你知什么,我脑中有诗篇无数。”陈孤鸿傲然道。他脑生元神,前世记忆清晰可见,脑中诗篇不知多少。
狂放的李白,风格多变的苏轼。
华夏千古风流,他就不信斗不过一个小小的梁生。
心中计较完毕,陈孤鸿便淡淡对黑衣家奴道:“我们住,你们且去吧。”
“算你识相。”以为陈孤鸿服软,黑衣家奴脸上露出不屑之色,轻蔑一笑,便率领几个家奴一起离开了。
“哎。我们果然是地位低,又没有背景的童生。”王松哀叹了一声,脊梁骨都软了几分,失了不少锐气。
“哎。”
郑冲也是面色木然,叹息不已。
“哈哈哈。”陈孤鸿忽然大笑,笑的癫狂。
“孤鸿,你怎么了?”王松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说道:“孤鸿,莫非你是气疯了?可别疯啊,要知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我们别与这些权贵交集就好了。”
“哈哈哈。”
陈孤鸿却只是笑,转头四顾,见这柴房内有一个木盆,便席地而坐,双脚岔开,把木盆放在胯下,然后敲打木盆,纵声歌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